蔣閩生
摘 要: 高效課堂應有三個指向:高效果、高效率、高效益。效果是知識性的,也就是通過這節(jié)課,學生掌握多少知識,這是基本要求。效率則是一定時間內投入與產出的關系,課堂結構要合理,課堂投入最低,而產出最高。效益是對學生的發(fā)展而言的,是指學生的自學能力、表達能力、思維能力、組織能力、溝通能力、學習習慣和價值觀的形成,可見高效課堂對創(chuàng)新人才的培養(yǎng)具有潛在的影響。
關鍵詞: “三五六” 高效課堂 創(chuàng)新人才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模式,注重學思結合,倡導啟發(fā)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教學,幫助學生學會學習,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愛好,營造獨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的良好環(huán)境?!?/p>
2010年秋季,我校開始實施“三五六”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改革,圍繞一個中心: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為中心。深化兩項改革:一是教師教學方法的改革,變教師的主講者為組織者、合作者、指導者和幫助者;二是學生學習方式的改革,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實現三個轉變:一是教學方法由先教后學向先學后教轉變;二是課堂師生活動由以教師講為主向以學生學為主轉變;三是學生學習方式由以聽為主的被動學習向以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為主的主動學習轉變。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交流、匯報展示、傾聽評價、發(fā)現質疑等創(chuàng)新人才應具備的素養(yǎng)得到有效的訓練和提升,可突破素質教育與考試升學的瓶頸。
一、頂層設計,構建模型
教育學專家認為,當學生處于相對獨立和基本獨立的學習階段,必須“先學后教”,這是教學的一條規(guī)律,而不是一種可用可不用的方式、方法。先學解決現有發(fā)展區(qū)的問題,后教解決最近發(fā)展區(qū)的問題。
我校構建的“三五六”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基本框架包括三個梯度、五項能力培養(yǎng)、六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一)三個梯度。
“導學”——出示學習目標,學生自學,教師指導,檢查自學效果;“導教”——學生討論、更正,學習成果展示,教師點撥;“導練”——學生通過一定時間、數量的訓練,發(fā)現問題并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二)五項能力。
課堂教學滲透自主學習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展示匯報能力、發(fā)現質疑能力、傾聽評價能力的培養(yǎng)。
(三)六個流程。
1.課前裸讀,獨立自學。學生課前直面課本,根據自學方法自行解決問題,并在課本上留下自學痕跡,包括自定的目標,想問的問題,重要的發(fā)現,必要的解答等。
主要功能:挖掘潛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培養(yǎng)習慣:培養(yǎng)學生閱讀、思考等自主學習習慣,形成主動高效學習的良性循環(huán)。
2.比對目標,明確方向。學生從知識與技能角度提出自己的學習目標,并提出疑難或自己感興趣的問題。老師僅從知識與技能的角度簡明地提出全班學生共同的學習目標,與學生進行交流對比,同時進行自學情況檢測反饋。
主要功能:確定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目標意識,提高學習的針對性;診斷學情:了解學生的自學情況和對教材的掌握程度;轉變習慣:改變教師不顧學情、憑主觀預設和經驗講授的習慣。
3.聚焦問題,合作交流。小組檢查“自學”的情況,解決“自學”遺留的問題,再圍繞老師提出的問題展開討論、交流,準備全班展示。教師巡堂,了解“自學”的成果和遺留問題,發(fā)現小組不能解決的問題,物色展示匯報的小組或對象。
主要功能:解決問題:通過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幫助引導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培養(yǎng)能力:通過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和課堂互動,培養(yǎng)學生自主能力、表達能力、溝通能力、組織能力和團隊合作意識等。
4.匯報展示,互糾互補。這是課堂核心環(huán)節(jié),由某一同學代表其小組向全班同學進行展示、征詢學習成果,學生上講臺(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全組同學)用“我是小老師”的角色,向全班同學講解知識,回答同學的質疑,必要時也可以向老師提請幫助。老師根據自己的預設,傾聽學生的展示與交流,注意課堂生成,適時點撥,幫助學生實現知識水平提高的跳躍。
主要功能:拓展思維:通過生生互動博采眾長,通過師生互動,訓練抽象思維能力,拓展思維的深度和廣度;主動參與:改變學生只聽不說,只接收不思考、不參與的被動依賴習慣。
5.當堂訓練,鞏固提高。教師根據學生課堂學習情況,針對性地設計有梯度的作業(yè),分層訓練鞏固。學生獨立完成當堂練習,老師巡視課堂,并對優(yōu)生的練習進行批改,優(yōu)生批改同組同學的練習,老師和優(yōu)生抽空輔導學困生。
主要功能:檢測評價:檢測每個學生是否做到“堂堂清”;規(guī)范高效: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限時、高效、規(guī)范作業(yè)的習慣。
6.課堂總結,小組評價。學生回顧學習的過程,交流學習的心得和收獲,并進行自評和互評。老師小結要掌握的知識和方法,要領悟的教學思想,要積累的教學活動經驗,突出核心概念。
主要功能:總結提升:使學生的知識和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升;鞏固實踐:引導學生強化鞏固所學知識,做到學以致用,把知識轉化為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五六”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是運用建構主義、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教學等理論在實踐中探索出的一種課堂教學模式。這一模式的構建與實施,使課堂教學改革由抽象的概念轉換為具體的模式,讓課堂教學改革有載體、有抓手,為我們深入開展課程改革打下夯實的基礎。
二、突出亮點,彰顯成效
“三五六”高效課堂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為學生提供了“自學、合作、展示、傾聽、評價、質疑”的空間,在學習過程中有效地落實“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建立“平等、互助、合作”的新型師生關系。
(一)優(yōu)質高效,減負增效。
1.過程高效率。關注課堂導學、導教、導練的時間分配,充分利用和調動小組學習,組織當堂達標測評,注重學習方法指導,使全體學生都能夠有效地投入課堂學習活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