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紅霞
摘要:“活動化教學”具有源遠流長的理論和實踐基礎。在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我們要開展活動化教學,給學生提供參與課堂教學的機會,同時為學生創(chuàng)造自我實現的條件,從而激發(fā)了學生主體積極性,讓學生在活動中學,在快樂中學。如何實現生物課堂教學活動化?通過在教學設計與實施中抓住活動中的“動點”,設計好“動法”,“激活”學生,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初中生物;課堂;活動化教學;動點;動法
初中生物活動教學是指在生物課堂的教學過程中,建構一些既具有教育性、創(chuàng)造性、實踐性,又具有生活性、趣味性的學生主體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在快樂中學習,以提高學生整體素質全面提高為目的的一種新型的教學觀和教學形式。談到“活動”,人們普遍想到學科課堂以外,冠以“課外”前提。即使是生物課堂中活動,為了趕進度,也多是延續(xù)到課外,學生自行開展,教學質量難以控制。我們應該讓生物課堂教學也“活動”起來,進行課堂教學活動化研究,讓學生用“動”的方法學習,在“動”中學,解放學生頭腦、雙手、眼睛、思維、空間,使我們的課堂真正成為學生主體的課堂。那么如何實現生物課堂教學活動化?我認為,實現生物課堂教學活動化關鍵是:在教學設計與實施中一定要抓住活動中的“動點”,設計好“動法”,“激活學生。
一、尋找“動點”
“科學、人文”的氛圍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動點”?!翱茖W、人文”的學習氛圍即民主、和諧、平等、合作的師生關系。給學生提供參與課堂教學的機會,為學生創(chuàng)造自我實現的條件是主體發(fā)展的前提。讓學生享受到學習快樂,從而激發(fā)學生主體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動點”。
從學生的生活中挖掘“動點”。學生的生活與經驗是接受教育、學習理解的基礎,所以,要通過日常生活中具體的經驗來學習,使教育與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生物學本身就是一門生活中的科學。在教學中充分考慮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結合他們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設計富有情趣和意義的活動,使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和理解生物知識,學會生活?,F實生活為生物課堂教學提供了最豐富的活動內容。只要留心,你就會發(fā)現無處不有豐富的教育環(huán)境與教育資源。
創(chuàng)設生動的教學活動情景,激發(fā)“動點”。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我們能在活動的起始階段多著筆墨,多動腦筋,使創(chuàng)設的教學活動情景具有針對性、趣味性、創(chuàng)造性,活動中常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設計“動法”
初中生物課堂活動教學旨在讓學生生動活潑、愉快學習,德、智、體協調發(fā)展。根據初中生物教材內容、教學目的及初中生的心理特點,在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主要設計以下幾類活動:
1、游戲類。人們對喜歡的東西學得最快。學生對于游戲有很強烈的興趣。教學中常采用拼圖游戲、競猜游戲、填字游戲、角色扮演游戲等。如采用人體骨骼拼圖,消化系統(tǒng)拼圖;編制食物網和“一個也不能少”,跟我做生態(tài)球,貓和老鼠、聽聲音比賽,神經調節(jié)系列活動等等。
2、制作類。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币馑际钦f,兒童多動手操作會促進智力的發(fā)展。從腦的結構看,人的大腦皮層的各種感覺和運動部位中,管手的部位所占面積很大,所以手的運動能使大腦的很大區(qū)域得到訓練。俗話說:心靈手巧。訓練手就是訓練腦,“十指連心”手巧才會促進心靈。在課堂上,設計許多制作活動,如:細胞模型、人體骨骼模型、耳模型、骨骼肌在運動中的協調作用的模型制作,環(huán)境污染課件、手抄報等等,培養(yǎng)學生動手動腦的習慣,同時也充分挖掘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如果沒有學生的主動參與、直接體驗與感悟,是難以充分發(fā)揮活動教學的特殊功能與價值的。
3、探究實驗類。如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種子結構和成分的探究,種子萌發(fā)的條件探究、探測脈搏與運動關系,探究反應速度……。如在探究魚鰭作用、觀察魚呼吸時,沒有完全照搬教材,在實驗材料、教學方法等方面都根據實際作了相應改變。在課堂上,給予學生極大的自由空間,教師只適當介紹實驗內容、目的,實驗器材、提出紀律要求,然后讓學生根據所給材料自己設計方案,自己開展實驗。
4、設計與創(chuàng)作類:開展生物園設計、寵物條件反射建立設計,新的動物運動方式設計與制作、動物通訊方式探究方案設計、營養(yǎng)食譜設計……此外還有調查、分析討論等等。以上的各種活動過程需經歷親身實踐,記錄數據,分析歸納,得出結論等綜合過程,眼、腦、手、全身并用才能完成。其中動手實踐是個核心環(huán)節(jié),體現了活動的本質特點,離開這一環(huán)節(jié)即失去了活動的特點。
總之,初中生物學科的價值不只體現在它的結論中,更在于它的發(fā)現和發(fā)展過程之中。課堂教學中,我們要通過設計豐富多彩的活動,引導學生積極用眼、用口、用腦,在活動中啟動多種感官去獲得直接經驗,讓學生在實踐和體驗中獨立思考,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顒踊虒W,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能力,真正減輕了學生學習負擔,讓學生學得輕松,樂學、愛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