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華:拿得下首富,追得了“唐僧”
近日,75歲的北京地產女王陳麗華以財富505億元首次成為中國女首富、全球最成功的女企業(yè)家。有報道稱,陳麗華真的是事業(yè)愛情雙豐收,拿得下首富,追得了“唐僧”……
胡潤研究院日前發(fā)布了《2016胡潤女富豪榜》。榜單顯示,富華國際集團董事局主席陳麗華在2016年財富同比上漲2%至505億元,首次成為中國女首富。記者發(fā)現(xiàn),陳麗華早在2006年便以60億元財富躋身首屆胡潤女富豪榜,并連續(xù)十一年保持在女富豪榜的前五名。
2006年,陳麗華以財富60億元榮登胡潤女富豪榜。隨后連續(xù)十一年保持在女富豪前五。據(jù)了解,其富華國際集團(下稱“富華”)在北京擁有數(shù)個房地產項目,包括長安俱樂部、麗苑公寓等。另外還投資了金寶商業(yè)街,西起王府井金魚胡同,東至東二環(huán)的雅寶路。大多數(shù)關注陳麗華,更多是因為她和唐僧演員遲重瑞的結合。那么,女首富如何吃到“唐僧肉”?
陳麗華是個票友,酷愛京劇,1988年冬的一天,她來到中國京劇院唱戲,遇見了遲重瑞。當時,電視劇《西游記》紅透全國,遲重瑞這個名字幾乎家喻戶曉。陳麗華和遲重瑞客串過幾出京戲,感覺這個小伙子為人很誠懇。京劇院一個朋友見兩人都單身,便毛遂自薦當月下老人。陳麗華一聽連連擺手:“不行,人家比我小10歲呢?!迸笥延秩ァ澳ァ边t重瑞,總算把遲重瑞說動了心。兩人在一起的時候,遲重瑞怕別人發(fā)現(xiàn),總是提心吊膽。陳麗華問他為什么要這樣。遲重瑞喃喃半天,說出了心里話:“咱倆的事,劇院里已經風傳開了,有人說我傍大款,有人說我吃軟食兒,難聽極了?!?/p>
陳麗華心里很難過,過了沒多久,陳麗華提出結婚,她認為:只有登記結婚了,才能使那些謠言不攻自破。
其實,陳麗華并非生于富貴之家。她1941年生于北京,滿族,因家境貧寒,讀到高中時輟學。但陳麗華很有生意頭腦,為人豪爽,早年間,她供職于縫紉社,改制后,她成了縫紉個體戶。這位女首富是如何發(fā)家的,至今沒有定論。據(jù)“熟悉”陳麗華的人稱,80年代中期,她了解到,北京的龍順城中式家具廠里,保藏有大量“文革”中得來的珍貴明清紫檀、金絲楠和黃花梨木家具,在當時,這些都是“無主”之物。陳麗華通過關系,以較低的價格得到了其中的一部分,由此獲得原始資本積累。隨后,她通過那個年代常見的親戚介紹信和律師證明,移民到了香港,并且創(chuàng)辦香港富華,主營地產交易,收獲頗豐。
女首富的丈夫是《西游記》中“唐僧”遲重瑞
陳麗華很眷戀故土,她覺得北京古樸的四合院,才能讓她感受到家的氛圍。有了錢,她想回內地發(fā)展。時逢改革開放的大形勢,她便帶著大筆真金白銀班師回京,成立了長安俱樂部。這是大陸第一家頂級會所,包括李嘉誠、霍英東等名流巨賈都是長安俱樂部的會員。
之后,陳麗華又在王府井周邊陸續(xù)拿到了一系列令人艷羨的黃金地段,幾年時間里先后投資5億元興建了麗苑公寓,總投資20億元建設了利山大廈,在東部邊緣集團建造了56萬平方米的富華園小區(qū)。包括現(xiàn)在著名的金寶街都是富華集團的資產。憑借對地產商業(yè)的強大運作能力,陳麗華成為中國最早的女首富。
在陳麗華成為女首富的熱門評論中,有網友的評論概括了陳麗華的發(fā)家之路:“北京,西起金魚胡同,東至建國門的金寶街,被她承包,京城著名的四大俱樂部之首——長安俱樂部在她的富華旗下,北京人,有點鄉(xiāng)情和胡同情結從香港回來,反而成就了普普通通的她,那個時代好,中國需外資,有錢就可以站在國貿頂層,領導陪著欣賞京城所有壯觀的建設塔吊,然后圈地。這樣就成為了今天的她?!?/p>
趕上內地改革的春風,陳麗華的商業(yè)版圖不斷擴張。但為何陳麗華能夠拿到這些黃金地段?“人脈”!有媒體給出了這樣的答案。
有消息稱,長安大廈的工程讓陳麗華意識到人脈的重要性。在項目落成后,陳麗華在長安大廈六樓成立長安俱樂部。據(jù)說,長安俱樂部的會員通常通過老會員的推薦才能入會,并且條件極為苛刻。最初招募會員的時候對年齡有所限制:必須要在45至55歲之間,是企業(yè)的“一把手”,公司資產至少在5000萬以上,最好會說英語。自2003年以來,由于年輕富豪的崛起,年齡限制被取消。俱樂部名商巨賈、知名人士來來往往,依靠強大的人脈資源,陳麗華的商業(yè)版圖不斷開疆辟土。
除了人脈,眼界也成就了今日的陳麗華。金寶街改造采用投資商負責修路、改造周邊舊房、解決居民拆遷費用等。不止現(xiàn)在,彼時拆遷也是開發(fā)商頭疼的問題。但陳麗華用28天時間,完成了2100戶居民的拆遷。后陳麗華將拆遷經驗總結為“錢吃虧,人不能吃虧”,充分滿足拆遷戶的要求。
在富華集團的官網上,董事長陳麗華被稱為“愛國港商”,目前擔任全國政協(xié)委員會港澳臺僑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僑商投資企業(yè)協(xié)會常務副會長、北京僑商會會長等職務。富華集團也自稱,富華也長期致力于扶貧賑災、生態(tài)環(huán)保、公民教育、就業(yè)促進、藝術捐贈等公益事業(yè),全面踐行企業(yè)公民之責任,不斷追求以更優(yōu)異的表現(xiàn)回報社會。
1999年國慶前夕,陳麗華投資2億,在高碑店興建了一座仿古建筑“中國紫檀博物館”。
這是國內第一家“國”字頭的私人博物館,館內珍藏了300余件明清紫檀家具,以及千余件她旗下工廠生產出來的紫檀精品。在這份愛好上,陳麗華“玩得”比地產還大、還認真。
為了收購上等的紫檀木材,她每年攜重金遠赴北回歸線以南的熱帶雨林地區(qū),頂著40度的高溫穿行于野獸出沒、蟒蛇肆虐的原始森林,查訪紫檀的生長環(huán)境與木質屬性。
在金三角,她坐過電瓶車、摩托車、自行車后座,還騎過驢,好幾次與死神擦肩而過。如今,博物館尚未實現(xiàn)贏利,每年還需投入2000萬的維護費用。
不是不能賺錢,而是陳麗華舍不得。因為紫檀珍貴,不少巨賈曾出高價,希望收買一些藏品,但均被她回絕。其紫檀流出的方式,大多通過捐贈。
2005年,故宮博物院建院80周年,陳麗華將珍藏多年的四件大型紫檀古建模型——“紫檀制天壇”“紫檀制萬春亭”“紫檀制角樓”和“紫檀制飛云樓”分別贈送給中國故宮博物院、美國史密森研究院、英國大英博物館以及德國德累斯頓博物館作永久收藏。
2007年,陳麗華將一件紫檀雕天壇模型贈送給法國香博城堡。因為這件藏品,時任法國總統(tǒng)希拉克,特意向歐盟輪值主席請假,推遲赴布魯塞爾開會的時間,破格禮遇陳麗華一行。
陳麗華現(xiàn)在最大的愿望就是讓紫檀走向世界,讓世人了解紫檀之美,以此弘揚中華國粹。撇開數(shù)百億的身家,她和其他癡迷于興趣的“老太太”無甚差別。
博物館剛開時候,有個大學生在觀看一副紫檀畫時,將上面的鏤空船槳掰斷了。據(jù)說當時陳麗華難過得幾乎要流淚,但她沒有追究,反而送給該校一個酸枝木的展品,希望這些學林業(yè)的孩子們,見到這件藝術品,就想到要珍惜國家的民族藝術和森林資源,特別是那越來越少的木頭。這件殘破的紫檀畫現(xiàn)在就擺在大廳的進門處,畫邊有個玻璃罩,里面放著那兩根小小的殘片。“這件我就不修啦,用來教育其他的人:你可千萬別再掰了。”
如今,陳麗華沒有住在富華地產開發(fā)的任何一幢高端物業(yè)里,她的臥室就設在紫檀博物館后面的工廠內,她也不再過問地產的業(yè)務。對于75歲的她而言,每天與丈夫一起,陪伴著這些紫檀,便是生活。
(水云間薦自《西寧晚報》、《新京報》2016.10.26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