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九一八事變后知識精英與東北民眾的社會心態(tài)

      2016-12-27 16:30黃巍
      學理論·下 2016年11期
      關鍵詞:九一八事變社會心態(tài)

      黃巍

      摘 要:九一八事變是日本在中國東北蓄意制造并發(fā)動的一場侵華戰(zhàn)爭,并于1932年2月在東北建立了偽滿洲國傀儡政權,日本的殖民統(tǒng)治不僅給東北地區(qū)的政治結構、經(jīng)濟生態(tài)、社會文化造成了惡劣的影響,更給東北各階層民眾的社會心理帶來了嚴重傷害。東北各階層民眾面對復雜多變的社會環(huán)境,社會心理呈現(xiàn)出不同的態(tài)勢。

      關鍵詞:九一八事變;知識精英;社會心態(tài)

      中圖分類號:K2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6)11-0155-02

      九一八事變是日本在中國東北蓄意制造并發(fā)動的一場侵華戰(zhàn)爭,日本于1932年2月在東北建立了偽滿洲國傀儡政權,開始了對東北人民長達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統(tǒng)治。日本的殖民統(tǒng)治不僅給東北地區(qū)的政治結構、經(jīng)濟生態(tài)、社會文化造成了惡劣的影響,更給東北各階層民眾的社會心理帶來了嚴重的傷害,東北各階層民眾面對劇烈復雜的社會動蕩,社會心理呈現(xiàn)出不同的態(tài)勢。

      在以往關于抗日戰(zhàn)爭相關問題的學術研究中,學者們往往只注重研究官方政府、各黨派、社會精英階層,對東北普通民眾的社會心態(tài)關注甚少,而其人口比例占據(jù)卻占絕對優(yōu)勢,“殊不知中國之真正民眾,乃是百分之九十八以上的老鄉(xiāng)民?!盵1]17對民眾在抗戰(zhàn)中的重要性問題,當時的知識精英已經(jīng)認識到了他們的力量,“目前在我們面前展開的對日全面抗戰(zhàn)是以輕武器來克服重武器的革命戰(zhàn)爭,這種戰(zhàn)爭的全民性,民眾力量在戰(zhàn)爭中之地位的重要比一切現(xiàn)代戰(zhàn)爭都更為顯著?!盵2]43作者還提出了抗戰(zhàn)中應如何組織民眾的建議,“第一,民眾組織須有具體的內容。第二,民眾組織須為自動的形式。第三,民眾組織須有普遍的發(fā)動。第四,民眾組織須有民眾自己的干部。第五,有條件地利用原有的民眾組織。第六,民眾組織不限于戰(zhàn)地?!盵2]43-44由此可以看出,民眾在抗戰(zhàn)中的作用已經(jīng)日益凸顯,而東北民眾在九一八事變后的社會心態(tài)是什么,特別是如何引導東北民眾的積極抗戰(zhàn)心態(tài)對抗日戰(zhàn)爭的最后勝利具有重要意義。

      一、積極的抗戰(zhàn)心態(tài)

      早在甲午中日戰(zhàn)爭時期,東北民眾就遭遇到了日本的殘酷屠殺。日俄戰(zhàn)爭在中國東北境內進行,戰(zhàn)爭造成東北幾百萬人流離失所,生靈涂炭。九一八事變后,日本在不到半年的時間就占領了東北全境,日軍在東北的罪行給東北民眾的心靈造成了無盡的傷痛。面對日本的殘酷統(tǒng)治,對于手無寸鐵的東北民眾而言,渴望實現(xiàn)中華民族復興的意識在他們心中漸漸萌發(fā),這種民族性也在一代代的傳承中逐漸堅定。

      九一八事變后,遼寧各地相繼成立了57路抗日義勇軍,盤山人張海天、項青山等人率先拉起抗日武裝——“討日扶民救國軍”,打響了東北民眾抗日的第一槍。他們的群體來源主要是部分東北軍舊部和愛國民眾,其活動地點遍布東北全境,活動區(qū)域的條件非常惡劣,但他們抗日的決心卻非常堅決,“為中國漢族爭光榮,只要此身在世,絕不能讓倭奴得展兇焰。他們唯一的信念,就是向日本帝國主義者進攻。”[3]18在為保全中華民族自身的民族意識中,大部分民眾都持有樸素的抗戰(zhàn)心態(tài),特別是一些不甘于做亡國奴的東北愛國人士多持有積極的抗戰(zhàn)心態(tài),他們通過報紙、報刊等輿論媒介,揭露日本的罪行,號召中國民眾為民族而戰(zhàn)。如有一些東北愛國人士流亡關內,1931年9月27日,在北平舊刑部街奉天會館內,聚集了四百多位東北流亡同胞,東北民眾的第一個抗日救亡組織——東北民眾抗日救國會成立,簡稱“東救會”。大會選舉閻寶航、盧廣績、高崇民、王化一、金哲忱、彭振國、熊飛、蘇上達、李夢興等九人組成常務委員會,作為“東救會”的最高領導機關?!皷|救會”于9月28日發(fā)表《東北民眾抗日救國會宣言》,《宣言》抨擊了國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揭露了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東北,并企圖吞并中國的罪行,并號召中國民眾為中華民族而戰(zhàn)。為進一步宣傳抗戰(zhàn)思想,“東救會”創(chuàng)辦了如《救國旬刊》《東北通訊》與《東方快報》等報刊,系統(tǒng)闡述抗日救國的意義,并大量報道東北義勇軍的戰(zhàn)況。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正是由于這些愛國人士多年如一日的積極宣傳,這種積極的抗戰(zhàn)心態(tài)也在后來的發(fā)展中逐漸影響到普通民眾,并逐漸成為東北民眾社會心態(tài)的主流。

      二、幻想、觀望等待的心態(tài)

      九一八事變后,日本當局在社會輿論上加強了對東北民眾的控制,并封鎖了關內的消息。1932年2月底,關內報紙全被扣留,普通百姓家里的無線電收音機也因為日本控制的大連電臺發(fā)出的強烈音波的干擾,聽不到關內的消息,普通東北民眾如討論偽滿洲國的事宜或扯標語則會被處以極刑,廣大東北民眾悲憤達到極點,卻“均默默不敢談短長?!盵4]91也有大膽者,花高價買關內報紙以期預測東北未來的命運,“我們不知道,遠在關內的同胞們,每天會不會像我們一樣,有些美妙的期盼,我們每分每秒所渴望的是關內出兵,上海得勝,偶有好消息暗地傳來,莫不喜形于色,尤其是關內兵,已占通遼打虎山,上海殲敵二萬,雖然這是謠言!唉,我們盼到??菔癄€了!我們盼到肝腸寸斷了!”[4]91但很多東北民眾在觀望,如當時報刊這樣報道,“東北民眾除驚駭外,均寂然不響?!盵4]91

      自鴉片戰(zhàn)爭以來,特別是甲午中日戰(zhàn)爭清廷遭遇的重創(chuàng),使國人的自信心大幅度下降,一股對未來悲觀、失望的情緒在社會民眾中蔓延,如有東北民眾說,“你看小日本弄的多么好,火車比從前好多了,錢法也不毛,官家的私弊也不敢做了;飛機、槍、炮都是何等的精巧,中國再分有法,也早就出兵了。聽說現(xiàn)在內地還打仗呢,一點報仇雪恥的心也沒有,恐怕‘滿洲國會永遠成立,哼!我們這亡國奴的命運,或許是確定了吧!”[3]17

      這些心理反映出當時東北普通民眾的消極觀望心態(tài),如何使這種心態(tài)向積極的抗戰(zhàn)心態(tài)轉化,需要知識精英在思想文化領域里的不斷論證。如有知識精英聽到這失望的話語,內心被深深的刺痛,不禁寫道,“真若到再不努力圖強,收復失地,恐怕將來人心一死,大事無濟矣!不過還抱這種心理的人,究竟占少數(shù),我們急起挽救,正不為晚?!盵3]17

      三、知識精英的積極引導

      對于大部分知識精英而言,他們往往把個人命運與國家前途聯(lián)系在一起,而表現(xiàn)出對時局的關切與擔憂,“第一,是覺得國家民族的前途,太艱難,太危險,一時想不出如何起死回生之術。第二,是覺得時艱如此,我們還只是徒有坐而言,不能起而行。第三,是覺得民生困苦已極,我輩的享用未免已太過分。第四,是覺得現(xiàn)今時代的趨向,似乎我們這般號稱中等階級的人,已將無地自存。由這種種的自覺,就起了彷徨歧途不知所可的心理。自從去年九一八之后,大家內觀國勢之危急,外觀強鄰之兇暴,與世界大局之渾沌凌亂,大家都是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不安,都想求一由死入生的途徑。”[1]17這些知識精英內心非常復雜矛盾,他們既關心時局的發(fā)展和國家的命運,又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抗戰(zhàn)斗爭中,“一般住在租界里的朋友們,不單做了中國式的士大夫,還要兼差一個外國紳士的身份,實在可憐可欺,然而我們這般人中,但凡天良未泯的,我想也決沒有一個安于此種現(xiàn)狀,這就是我們現(xiàn)在努力的出發(fā)點。我所說的心理建設,就是要根據(jù)內省自愧的一點不安之念,來為我們改造生活,改造環(huán)境,改造國家的發(fā)端?!盵1]25而知識精英的言論到底能對普通民眾的社會心理產(chǎn)生多大影響呢,當時的知識精英也看到了這個層面,“平常我們的文字鼓吹,文字宣傳,究竟能有幾分達到真正的民眾,還不是在這些士大夫當中循環(huán)的兜圈子!所以我們要喚起這一般人,叫他們無處躲避,無法搪塞,一齊出來,參加救國救種的工作?!盵1]25知識精英這種要對民眾做社會動員的認識應該說是非常有進步意義的,他們用他們的優(yōu)勢,創(chuàng)作歌曲、電影、編寫劇本等,特別是對激發(fā)東北普通民眾的積極抗戰(zhàn)心態(tài)產(chǎn)生了重要作用。

      九一八事變后,在東北文壇上,以共產(chǎn)黨員金劍嘯為代表的進步文藝工作者,通過文學作品,號召東北人民抗擊日本侵略者。從1933年到1936年,金劍嘯同羅烽、白朗、蕭軍、蕭紅、舒群等人,在《國際協(xié)報》《大同報》《黑龍江民報》等報刊上創(chuàng)辦了《夜哨》《文藝》《蕪田》周刊,用文學作品的形式同日本進行了勇敢的斗爭。這一時期,抗日進步歌曲也逐漸流行起來,主要有《流亡三部曲》《義勇軍進行曲》《畢業(yè)歌》《大路歌》《出發(fā)》等,其中,《流亡三部曲》由《松花江上》《流亡曲》(又名《離家》),《復仇曲》(又名《上前線》)三部分組成。這幾首歌曲的歌詞很振奮人心,如《松花江上》的歌詞有“九一八,九一八,從那個悲慘的時候,脫離了我的家鄉(xiāng),拋棄那無盡的寶藏,流浪!流浪!整日價在關內,流浪!哪年,哪月,才能夠回到我那可愛的故鄉(xiāng)?”《流亡曲》中的歌詞有“泣別了白山黑水,走遍了黃河長江。流浪、逃亡,逃亡、流浪……說什么你的、我的,分什么窮的、富的?!薄读x勇軍進行曲》的歌詞有“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每個人被迫發(fā)出最后的吼聲”,這些歌詞都很有震撼力,歌曲傳唱大江南北,極大地激發(fā)了廣大民眾對中華民族的整體認同,特別是強化了東北民眾對民族性的認同。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和1932年的“一二八事變”,幾乎把中華民族逼到了生死存亡的邊緣,日益加深的民族矛盾要求電影業(yè)必須攝制反映社會現(xiàn)實的影片,在這種國難當頭的背景下,一些具有進步意義的《風云兒女》《狼山喋血記》《壯志凌云》《聯(lián)華交響曲》《青年進行曲》等影片相繼問世。這些進步報刊、歌曲、電影等媒介方式的傳播,社會輿論也逐漸向積極、進步的方向發(fā)展,對于激發(fā)中華民族團結抗戰(zhàn)的民族性產(chǎn)生了深遠意義,特別是對東北民眾向積極抗戰(zhàn)的社會心態(tài)轉化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對抗日戰(zhàn)爭的最后勝利起到了很大作用。

      參考文獻:

      [1]旭初.中華民族復興與吾人心理的建設[J].復興月刊,1932,1(2).

      [2]謝大祺.抗戰(zhàn)中的民眾組織問題[J].中蘇文化抗戰(zhàn)特刊,1937(1).

      [3]李鳴雷.東北民眾幾種心理的分析[J].黑白半月刊,1934,2(6).

      [4]禮誠.請看東北民眾的地獄生活[J].東北月刊,1932,1(1).

      猜你喜歡
      九一八事變社會心態(tài)
      《紅旗周報》有關九一八事變報道的分析
      “九一八事變”前延邊地區(qū)朝鮮族的學校教育研究
      談東北淪陷誰之過
      九一八事變后“中華民族復興”思潮的形成
      日本侵略戰(zhàn)爭序幕與“九一八事變”始末
      當代大學生的社會心態(tài)與培育維度探析
      謠言倒逼“真相”?
      網(wǎng)絡負面熱點事件對大學生社會心態(tài)的影響
      論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關懷研究
      淺析中學生社會心態(tài)的培養(yǎng)
      方城县| 锡林浩特市| 会同县| 延吉市| 留坝县| 庆城县| 唐河县| 满城县| 宁乡县| 奉新县| 万山特区| 台州市| 云阳县| 延吉市| 麦盖提县| 托克托县| 蛟河市| 麻城市| 泸西县| 中宁县| 黑龙江省| 大宁县| 永和县| 安福县| 桦南县| 祁连县| 霍林郭勒市| 胶南市| 都安| 昭苏县| 桐乡市| 崇文区| 牙克石市| 盖州市| 河池市| 鹤壁市| 西安市| 锡林浩特市| 德令哈市| 黄龙县| 嘉鱼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