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幼兒教育中,美術教育發(fā)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夠培養(yǎng)幼兒的審美情趣,豐富其知識見聞,同時充分發(fā)揮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不僅如此,美術教學以圖形為主的形式也更加貼合幼兒的認知特點,可以激發(fā)其主動性。但是就目前而言,幼兒美術教育的生活體驗式教學中存在著一些不足,影響了教學的質量和效果。本文立足幼兒美術教學生活化的意義,分析了生活體驗式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有效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生活體驗;幼兒;美術教學
幼兒時期對于人的大腦與智力發(fā)育非常關鍵,強化幼兒教育,可以為其今后的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美術教育作為幼兒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可以在充分發(fā)揮幼兒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的同時,提升其手腦協(xié)調能力,對幼兒的知覺、情感等進行深入挖掘。而最近幾年,伴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化,生活化教學模式已經逐漸成為幼兒美術教育的主流模式,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也因此得到了廣泛的關注。
1基于生活體驗的教學模式概述
1.1 基于生活體驗的教學模式的意義
生活體驗式教學是一種新的教學方式,主要是通過對各種教學方法的合理應用,為學生提供親身經歷或者類似親身經歷的機會,形成一種促進學生進步的內在驅動力,使得其能夠在更高層次的體驗中,完成相應的學習目標。對于幼兒來說,其本身處于大腦成長與智力發(fā)展最為關鍵的時期,有著異常豐富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教師如果能夠抓住這一特點,結合生活中的一些常識與現(xiàn)象,開展美術教學的生活化模式,必然能夠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1]。在長期的實踐中,發(fā)現(xiàn)生活體驗式教學或者說生活化教學在幼兒美術教學中意義重大,通過貼近日常生活的美術活動,教師可以與幼兒一起探討一些富有趣味性的話題,將自身對于生活的體驗和感悟融入其中,使得幼兒可以在玩樂中,產生對于美術活動的興趣,體驗生活的樂趣,在發(fā)展幼兒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提升其能力的同時,也可以激發(fā)幼兒的藝術感,強化其自主意識,幫助幼兒的健康成長。在幼兒美術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讓幼兒在活動中感受形、色、材料等美術元素和造型規(guī)律。通過生活化的教學模式,以幼兒日常經驗為基礎,通過幼兒自身的體驗,積累大量的感性材料,在教師引導下幼兒自主而愉快地表現(xiàn)自己的經歷、感受和體驗。就目前而言,生活化教學可以說是最能體現(xiàn)幼兒自主性和主體性的一種教學方式,也是最有利培養(yǎng)幼兒創(chuàng)造性和審美素養(yǎng)的方式。
1.2生活體驗教學模式的基本特征
生活體驗教學模式主要包含3方面特征,分別為生活性、游戲性和心因性。生活性是生活體驗教學模式的基本特征。大多藝術形式均來源于對生活的體驗和感悟,因此在美術教育中也應該針對幼兒內心深處對于生活的不同感受開展美術教學,以此激發(fā)幼兒對于生活和美術創(chuàng)作的探究欲望。其次游戲性是生活體驗教學模式在幼兒美術教育中開展的另一項重要特征。在幼兒美術教育過程中,教師應當以引導學生自主表達內心欲望和想法為基本教學任務,但是同時也應當考慮幼兒活潑好動、好奇心強的特點,將游戲性溶于正常教學中。心因性是生活體驗教學模式的另一項基本特征,由于幼兒生理和心理發(fā)展均不成熟。在美術教學中,多數幼兒均不愿意被動地接受美術知識和繪畫方法,很多幼兒在美術創(chuàng)作過程中往往是很隨意的,根據自己內心的想法對畫圖的內容和組織進行安排,強化了幼兒的主觀意識。
2幼兒美術教育開展生活體驗式教學的不足之處
現(xiàn)階段,幼兒美術教育開展生活體驗式教學的過程中,存在著一些不足和問題,影響了教學的質量和效果,應該得到相關教師的重視。
2.1開展程度不足
美術教育的生活化屬于一種比較新穎的教育教學模式,雖然在許多地方得到了應用,但是由于應用時間尚短,就目前而言仍然處于一種探索的階段,相應的教育模式在幼兒美術教學中并沒有形成完善健全的體系和機制,大部分幼兒園僅僅是在理論層面上進行了一定的嘗試工作,實際上并沒有真正將生活化教育模式落實到幼兒美術教育中,也使得生活化模式的開展程度嚴重不足,處于一個相對較低的水平[2]。
2.2幼兒園管理者的重視度不足
雖然在素質教育的影響下,生活體驗式教學模式逐漸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提倡和關注,但是這并不意味著相關教育部門以及幼兒園就一定會高度重視。事實上,從目前的發(fā)展情況分析,許多幼兒園的管理者都沒有能夠認識到生活化教育的重要作用,即使在相關規(guī)定的約束下,也沒有于美術教學中推行生活化教育。也許導致這個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無論是何種原因,幼兒美術教學生活化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2.3幼兒美術教師缺乏生活體驗式的教育理念
之前也提到,美術教育的生活化是一種比較新穎的教學方式,對于多數教師而言,這種教學方式都是一種全新的理論,加上尚處于探索階段,缺乏參考依據,因此教師自身也可能會感到茫然而不知所措。如果是具備相關經驗或者經過專業(yè)培訓的教師,通過對幼兒美術教學生活化的分析、演示和推廣,能夠認識到其在幼兒美術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認識到生活化教學是當前時期幼兒美術教學最為高效的一種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而如果沒有接受過專業(yè)的教育,缺乏相應的教學經驗,教師往往難以了解生活化教學的重要性,甚至無法適應這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在開展幼兒美術教學的過程中,仍然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無法真正激發(fā)幼兒對于各種生活現(xiàn)象的情感體驗,也就無法保證良好的教學效果。從某種程度上講,教師本身生活化教育理念的缺乏,是影響幼兒美術教育健康發(fā)展的一大阻礙[3]。
3基于生活體驗的幼兒美術教學策略
3.1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豐富幼兒的生活體驗
在傳統(tǒng)教育教學中,課堂是學生進行學習,獲取知識的重要場所,而在美術生活化教學中,教師應該及時更新觀念,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活動,通過對日常生活情境的創(chuàng)設,引導幼兒更多的接觸生活中一些常見的情境,在教學活動中進行合理引導,加深幼兒的理解和記憶,使得幼兒能夠逐漸將美術與生活結合在一起,在培養(yǎng)審美情趣的同時,形成良好的生活體驗。在開展生活體驗式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從幼兒的認知特點出發(fā),培養(yǎng)其在日常生活場景中發(fā)現(xiàn)美、挖掘美的能力,激發(fā)學生對于美術學習的興趣,在各種教學活動中依照自身的認知去尋找繪畫素材,通過自己的方式來對感興趣的事物進行記錄[4]。例如,在春天,教師可以選擇陽光明媚的日子,組織幼兒到公園或者田野進行踏青,使得其能夠從課堂的禁錮中跳脫出來,于草地上盡情嬉戲,在玩耍的過程中,欣賞大自然的美好風光,強化對于各種鮮艷顏色的認知和識別能力,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花卉與樹木的識別,增長其見識。在踏青結束后,教師可以鼓勵幼兒選擇自己最喜歡的花草樹木或者景觀進行描繪,在回憶過程中,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應該避免條規(guī)框架的束縛,鼓勵幼兒大膽發(fā)揮自身的想象,例如,幼兒可能會畫出綠色的花,紅色的葉子甚至黑色的太陽,教師不能盲目進行批評,而應該對其創(chuàng)造力進行贊揚,進一步激發(fā)其對于美術學習的積極性。
3.2豐富教學內容,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作興趣
幼兒美術教育中教學內容與幼兒興趣的充分結合是保證學習主動性的重要手段。教師動態(tài)關注幼兒的興趣點,并將其引入美術教學中才能保證獲得良好的成效。如在春天的時候,很多孩子喜歡編草環(huán),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春游,然后指導幼兒制作草環(huán),并將不同顏色的小花編織進去,獲得良好的美術作品。另如冬天的時候,幼兒多喜歡玩雪,教師可以組織幼兒堆雪人,利用辣椒、胡蘿卜等做成雪人的眼睛、嘴巴和鼻子,提升學習興趣的同時可以豐富美術創(chuàng)作。另外幼兒美術教師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許多幼兒對動畫片里面的卡通形象特別感興趣,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讓學生自由發(fā)言告訴大家喜歡的卡通形象和原因,并鼓勵幼兒自己制設計并制作人物形象,創(chuàng)造出優(yōu)秀的作品。
3.3強化教育理念,構建富有生活趣味的美術課堂
幼兒園教師應該對傳統(tǒng)的美術教學模式進行改變,采用更加合理有效的教學方法,靈活選擇教材的內容,在日常生活中尋找教學切入點,結合生活本身的教育性,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可以從日常生活中,選擇一些常見的場景,引導幼兒進行繪畫。美術教學并不僅限于繪畫,教師亦可提供生活化的創(chuàng)作材料,如樹葉、種子、貝殼、石頭、紙箱、瓶蓋等生活中常見的熟悉的材料,能喚起幼兒更濃烈的創(chuàng)作熱情,品種豐富的材料更能促進幼兒多樣化的表達,幼兒可以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在創(chuàng)作完成后,還可以鼓勵其進行相互評價和經驗交流,并采用回歸生活的作品展示,如將幼兒的作品融合到班級主題環(huán)境中,或將幼兒的作品轉化成幼兒游戲的材料,進一步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作熱情,提升美術教學的效果。應該認識到,只有強化生活化教育理念,才能夠確保美術教育生活化的有效落實,對幼兒的學習能力進行培養(yǎng)[6]。
3.4增強重視程度, 確保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
對于幼兒園管理者而言,應該及時轉變認識,了解生活化教育在幼兒美術教學中的積極意義和重要作用,對于教師安排的課外生活化教學活動,應該給予相應的鼓勵和支持,做好安全防護工作,確保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例如,如果教師想要組織幼兒進行郊游或參觀,幼兒園應該做好各種安排工作,如活動場所的聯(lián)系、安保人員的安排以及校車的接送等[5]??梢哉f,幼兒園的支持與鼓勵是教師開展生活化教學的重要基礎,因為單憑教師個人的力量,想要處理好各種事物是非常困難的。同時,幼兒園應該針對教師開展的生活化教學活動進行相應的審查,看活動的內容是否能夠真正貼近現(xiàn)實生活,能夠起到良好的效果。對于缺乏相應的教學經驗的教師,幼兒園應加強培訓,有針對性地開展教研活動,提高教師的組織教學技能,積極開展生活體驗式教學活動,確保幼兒能夠真正通過多種感官體驗、積極思維、大膽想象表現(xiàn)。
4結語
總而言之,對于幼兒美術教育而言,生活化的教學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方法,也是美術教育發(fā)展的必然方向,其能夠激發(fā)幼兒的美術興趣,增強其生活體驗,在充分尊重幼兒認知特點的前提下,促進其個性以及創(chuàng)造精神的發(fā)展,使得幼兒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幼兒教師應該重視美術教育生活化,積極探索和落實新的教學方法,推動幼兒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朱新華.幼兒美術教育生活化模式探討[J].大舞臺,2013,(1):168-169.
[2]景清華.幼兒美術教學生活化模式實踐與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2016,(23):200.
[3]祝娟.幼兒美術教學生活化模式探析[J].中華少年,2016,(25):239-240.
[4]胡媛.基于生活化的幼兒美術教育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4,(25):145-146.
[5]王晶.基于生活化的幼兒美術教學研究[J].戲劇之家,2013,(11):274.
[6]李菲.淺談幼兒園美術教育生活化的策略[J].美術教育研究,2013,(14):155-156.
作者簡介:
劉冰冰,(1969.12~),女,籍貫:福建省福州市;學歷:本科;研究方向:幼兒園美術教育,職稱:幼教高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