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鳳蓮
【摘要】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從教學內(nèi)容、教學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進行探究,以此讓學生真正從思想、情感上真正接受授課內(nèi)容,從行為上履行道德義務和責任,成為新世紀的高素質(zhì)人才。
【關鍵詞】高師 ?倫理學 ?改革 ?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2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1-0212-02
《倫理學》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yè)的專業(yè)基礎課,它既承擔傳授道德知識的任務,更肩負著道德教育的重任。然而目前我國高?!秱惱韺W》教學中普遍存在理論與現(xiàn)實生活脫節(jié)、教學方法單一陳舊、評價方式不科學等問題,嚴重影響了該課程的教學實效性。因此,積極探索《倫理學》教學模式改革,切實提高課程實效性,勢在必行。
一、與時俱進,不斷更新教學內(nèi)容
首先,以學生為本,賦予教學內(nèi)容以新的意義。教師要通讀多種教材,在掌握教材內(nèi)容變化的基礎上,盡可能貼近現(xiàn)實,精選教學內(nèi)容:一方面注重課程內(nèi)容的基礎性與完整性,對于道德的基本理論、道德規(guī)范體系進行講解;另一方面注重理論聯(lián)系實際,結合學生在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道德難題運用道德基本理論進行分析探究,引導學生正確解決這些道德困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例如,大街上,一位老人被撞倒,肇事者逃逸。一位女大學生騎車路過下來攙扶老人,不想?yún)s被周圍群眾說成是肇事者,而被救助的老人竟然不說明真相。針對這一案例,可以讓學生們討論,到底以后還幫不幫這樣的受傷者,幫的話應該怎么做?及時引導學生學會處理這些發(fā)生在身邊的道德問題,減少道德困惑。
其次,密切聯(lián)系實際,不斷充實教學內(nèi)容。當今社會,社會節(jié)奏日益加快,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也遭遇了越來越多帶有道德爭議的問題。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方面要掌握相關領域倫理學研究的最新進展和成果,增長學生的知識面、拓寬其視野;另一方面要引導學生運用應用倫理學的相關原則和規(guī)范去認識、分析和解決這些問題。例如,高校門口豪華跑車引人側目,針對這一現(xiàn)象,是鼓勵學生以后掙錢好好享受物質(zhì)財富,還是引導大學生樹立合理的消費觀,適度消費?隨著人們生活的改善,后者更應該是學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切實遇到的問題,對此,老師可以結合生活領域里出現(xiàn)的這些問題進行分析,引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倡導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二、勇于探索,積極改革教學方法
首先,基本理論的講解中,采取比較、案例分析等啟發(fā)式教學方法。我國高校開設的倫理學課程嚴格意義應稱為馬克思主義倫理學,主要站在馬克思主義立場上講授道德的基本原理,社會主義道德規(guī)范體系的相關內(nèi)容。可以讓學生通過比較自己認識、感悟、真正從情感上、意志上認同,從而讓他們內(nèi)化于心,自覺接受服從這些原則。另外,在闡述基本理論的過程之中,要結合道德案例進行分析,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而且可以給學生提供一定的可以借鑒的東西。案例選擇要注重貼近社會現(xiàn)實,貼近學生生活,
其次,對于教學中的重難點,可以采取課堂討論、情景教學等參與式教學方法。教師可以布置相關題目,給學生時間以思考,然后進行課堂討論,教師點評、總結并進一步講解。例如,在講公平這個道德范疇時,可以讓學生結合自己關注的就業(yè)和前途問題就當下的中國如何實現(xiàn)社會公平進行討論。通過學生之間的討論、爭論和教師的點撥、引導,最終在認識上達成一致,實現(xiàn)學生認識能力、理解能力的提高。倫理事關每個人的生活,在講到個人領域里的道德修養(yǎng)和選擇的知識時,可以利用即興表演、觀看視頻等手段設定讓學生主動參與的情境。
再次,針對倫理學課程極強的實踐性特點,可以輔助社會調(diào)查、參觀等實踐教學活動。在實踐活動中,教師要帶領學生深入社會、深入基層,通過親身實地的觀察、訪談,了解人們的道德現(xiàn)狀和需求,讓學生更加明確自己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在實踐中提升課堂成效。例如,可以組織學生深入到社區(qū)進行社會公德現(xiàn)狀調(diào)查研究等活動,讓學生通過親身體驗直接感知課堂教學以外的知識,進一步印證、理解所學的理論知識,并在積極主動參與的過程中,達到開拓思維空間、深刻認識社會、增強理論教學的實效性的目的。
此外,作為道德教育的主要平臺,教師要以身作則,熏陶感化學生。由于倫理學科特殊的性質(zhì),作為道德知識的傳授者,教師一方面要嚴于律己、以身作則,在教學中認真教學、言行一致、誠實守信;另一方面,教師要努力做學生的良師益友,經(jīng)常和學生進行思想上的交流,幫助學生解決心理上的困惑和生活上的困難,鼓勵學生積極進取,學會感恩,熱愛生活,回報社會。
三、認真思考,不斷創(chuàng)新課程考核方式
首先,要多方面進行考核,全面考察學生的學習水平。鑒于課程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特點,在對學生的考核上也要不能只是拘泥于考試成績這一方面,可以適當加大平時考查所占比例??梢赃m當加大平時成績的比重。除了把學生平時表現(xiàn)、日常行為記錄之外,還要針對學習過程中學生上課參與討論、發(fā)言、寫讀書心得、撰寫社會調(diào)查報告等的情況作為評定成績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期末考試要注意試題的覆蓋面、題型的多樣性,全面考察學生的學習水平??傊?,成績力求真實、全面對學生學習成績進行建設性的評估,對優(yōu)秀的學生進行表揚、肯定,對成績不佳的學生給予說明、幫助,盡量使每一位學生在該門課程的學習過程中,能力得到提高,思想得到提升,知識有所增加。
同時,要靈活運用多種考試方式,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以往的考試,教師大都采取閉卷考試的方法,使得學生花費大量時間忙于死記硬背,考試之后這些強化記憶又很快從學生腦海消失,不能真正達到提升學生思想道德素質(zhì)的教學目的。因此,老師可以大膽革新,積極探索考試方式的改革。例如,考試可以改成開卷考試,可以當堂命題,也可以靈活出開放性、實踐性較強的試題,允許學生帶教材和參考書,試題盡量覆蓋比較多的章節(jié),以考察學生對所學基本道德理論的理解以及運用基本理論解決、分析道德問題的能力。另外,老師也可以采取口試的方法作為期末考試的手段,它既可以檢測學生對基本理論掌握的情況,也可以考察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
基金項目:本文為2013年度鞍山師范學院教學改革一般項目(2013jyb130)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