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夢晨
提起“高昊博”這個名字,總讓我有種想笑到內(nèi)傷的感覺。從字面來看,這娃子肯定長得又高又大。但是事實上呢?呵呵……
七年級開學報到那天,教室里走進來一個小男生。他長得很迷你,目測身高不過一米三,體重大概三十多公斤,看上去像三四年級的小學生。小小的臉龐,小小的鼻子,小小的嘴巴……最可愛的是他小小的眼睛。那雙眼睛可真神奇!一般人的眼眶是狹長形的,他的卻是偏橢圓形。小小的黑眼珠子嵌在小圓眼眶里不停地向教室四周轉(zhuǎn)悠,真是有說不出的機靈。以前有聽別人說起過“豆大的眼珠”,一直不能領(lǐng)會,看到他的眼睛,我忽然冒出一個詞“綠豆眼”。
教室里開始沸騰起來,一個身高過一米六的胖子突然沖他叫嚷起來:“袖珍娃,你走錯教室了吧?”大伙都哈哈大笑起來。只見“袖珍娃”瞪圓了他的豆眼,小臉瞬間漲得通紅,噘著小紅嘴氣憤地坐在了講臺下面的位置,右手不停地撓著腦袋。這時我才發(fā)現(xiàn)他有一頭自然卷發(fā),發(fā)質(zhì)偏黃,蓬松地堆在頭頂。被他這么一撓,那頭卷發(fā)就像秋天的雜草一般糾結(jié)在一起了。后來老師點名,我們才知道他的大名叫“高昊博”,但大伙都覺得他和這名字根本不搭邊,反而“袖珍娃”的綽號更形象貼切。
別看“袖珍娃”人小,學習成績可是拔尖兒的,班上同學數(shù)他最靈活。老師講的難題,別人還在云里霧里,他早就了然于胸。老師總讓他在課堂上給全班同學講解題思路。每當這時,他仿佛就像換了一個人似的,小眼里滿蓄著自信的光芒,眼珠子也比平時轉(zhuǎn)悠得快得多,活像一只機靈的小老鼠。他思路清晰,口齒清楚,一副小老師的模樣。經(jīng)他一講解,我們都恍然大悟,對他的欽佩之情也不斷飆升。
“袖珍娃”不但聰明,還很愛搞怪。有一次語文課上《詠雪》一文,老師讓我們自讀課文并理解句子大意。大家都循規(guī)蹈矩地大聲朗讀著課文,“袖珍娃”卻一個人笑得東倒西歪。我們都奇怪地看著他。語文老師很惱火地問他:“你一個人在笑什么?”“袖珍娃”將小五官憋得都“擠”到了一處,兩只手重疊著放到小肚子上揉了一個圈,痛苦地蹦出兩個字:“內(nèi)急?!闭Z文老師呆愣了兩秒鐘后,猛然綻放出一抹笑意,讓他上去把詞寫在黑板上。于是“袖珍娃”“嗖”地躥到黑板前,端端正正地寫下兩個詞:“內(nèi)集”“內(nèi)急”,然后瞇縫著小眼沖著大伙兒狡黠地笑。在一陣錯愕后,大家哄堂大笑。從此以后,每當讀到“謝太傅寒雪日內(nèi)集”一句時,我們都會不由自主地扯起嘴角,對“內(nèi)集”這個詞的意思印象格外深刻。
“袖珍娃”以他的聰慧和搞笑征服了全班,他給我們帶來無限快樂。我們都相信,有一天他會名副其實,成為又高又大、博學多識的人。請記住:他叫“高昊博”。
[【蔡老師評】]
寫人重在刻畫人物自身的特點,而要寫出人物的獨特之處來,是很不容易的。本文作者卻將人物刻畫得活靈活現(xiàn),如在眼前一般。
本文成功之處有以下幾點: 一、抓住特點刻畫人物形象。以一個初識者的眼光來刻畫外貌特征,抓住“小”這一特點,整體描寫體型、臉龐、鼻子、嘴巴等,重點刻畫他的“小綠豆眼”,突出他的機靈相。二、在敘事中展開人物描寫。開學報到遭人嘲笑時憤怒的表情,為同學講解題思路時自信的表情,語文課上搞怪的表情,讀來是那么生動。這都離不開敘事時恰如其分的細節(jié)描寫,神態(tài)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等嫻熟地融匯在一起,達到了較好的效果。三、合理安排詳略。本文用三個事例刻畫人物,前兩個事例是概括敘述,第三個事例是具體敘述。詳略得當,重點突出。四、有較強的行文結(jié)構(gòu)意識??偡挚偟恼w框架,開頭設(shè)懸念,結(jié)尾能點題,段與段之間過渡銜接十分自然。更難得的是利用名字和外形的反差對比著寫,很有幽默感,讀來讓人忍俊不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