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峰
摘 要:隨著現(xiàn)代建筑業(yè)的發(fā)展,一些先進的施工理論和施工技術逐漸被應用到施工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有效的提升了建筑工程施工的整體水平。灌注樁后注漿施工技術已經(jīng)成為建筑工程施工中不可或缺的技術手段,其不僅可以提高工程施工進度和質量,而且還能為后續(xù)工程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礎。本文將會對灌注樁后注漿施工技術給予介紹,以更好的推動其在建筑行業(yè)的發(fā)展。
關鍵詞:建筑工程施工;灌注樁后注漿施工技術;應用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6.24.100
近年來,伴隨著我國高層建筑物及大型建筑物的不斷涌現(xiàn),對建筑工程施工來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zhàn)。隨著建筑行業(yè)的發(fā)展,對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施工材料和施工技術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因為其直接決定了工程施工的進度和質量。如今,灌注樁后注漿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其可以有效的提高建筑工程的整體質量和性能,推動我國建筑行業(yè)的快速發(fā)展。
1 灌注樁后注漿施工技術概述
如今,灌注樁后注漿施工技術在建筑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樁基塵渣和泥皮是常見的現(xiàn)象,而將灌注樁后注漿施工技術引入到建筑工程施工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不僅可以對樁基塵渣和泥皮現(xiàn)象給予有效的控制,而且還能保證施工過程的緊密銜接,提高樁基整體的承受能力。目前,雖然灌注樁后注漿施工技術也會給工程施工帶來一定的問題,從而留下一定的安全隱患,但是只要對其進行系統(tǒng)的分析,并按照要求進行施工,就可以避免上述問題的出現(xiàn),從而保證建筑工程施工的質量。
2 灌注樁后注漿施工技術的優(yōu)勢
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灌注樁后注漿技術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其具體優(yōu)勢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1)淤灌注樁后注漿技術能夠應用于各種地質條件中,而以往多應用于泥漿護壁鉆孔、挖孔灌注樁及沖孔,近些年來隨著該技術的發(fā)展,在各種類型的建筑工程中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2)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灌注樁后注漿技術不僅可以有效解決泥皮及樁沉渣等現(xiàn)象,而且還能有效提升其承載能力。相關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建筑工程施工階段引用灌注樁后注漿技術,對于細粒土的承載力可以提升30-70%,對粗粒土的承載力可以提升50-150%,因此將灌注樁后注漿技術應用到建筑工程樁基中,可以有效提升其承載能力;(3)應用灌注樁后注漿技術可以降低建筑工程施工造價,尤其是大直徑超長樁,從而提高企業(yè)的經(jīng)濟效益。
3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灌注樁后注漿施工技術的應用策略
(1)注漿管制作與安裝工藝。在注漿管制作階段,最好選擇無縫焊管或鍍鋅管作為材料,將其直徑控制在25mm-30mm,而且在制作過程中,首先要對建筑工程施工特點進行分析,并根據(jù)分析結果來進行注漿管制作,對于樁長超過50m的樁,在對其進行制作時,要對注漿管內(nèi)的摩阻力進行充分的考慮,從而降低注漿施工的壓力。在制作注漿管過程中,一般分三個階段進行,分別為注漿管上部帶絲扣的接頭、注漿管中部直管及注漿管端部花管,要按照梅花形花管段的側壁進行設計,通常要求孔徑應在6-7mm。同時,在進行注漿管制作時,花管段還需要借助膠帶、塑料膜或橡膠模包好,并選擇鐵絲將其進行纏繞困扎,以免使用過程中注漿管發(fā)生滲漏現(xiàn)象,從而對工程施工的進度和質量產(chǎn)生影響。
(2)壓水試驗施工操作。在進行建筑工程施工時,一般需要進行壓水試驗,其通常是在灌注樁澆筑完成之后的5d內(nèi)進行,主要是為了檢查單向閥和注漿管路的暢通情況,同時還需要清理掉單向閥周邊混凝土的沉渣或泥漿。在壓水試驗中,一旦發(fā)現(xiàn)樁側或者樁端發(fā)生擴孔、塌孔者充盈系數(shù)較大問題時,要按照要求提前進行壓水試驗,從而保證能夠沖開較厚的混凝土覆蓋層。
(3)注漿管的安裝和下放。在對注漿管進行安裝時,需要確保注漿管間的準確對接,而且每一個接口都需要具備良好的連續(xù)性和嚴密性。該過程中要嚴格按照施工規(guī)范進行,從而保證注漿管安裝的質量,確保建筑工程施工的順利進行。
(4)灌注樁注漿施工。在應用灌注樁后注漿施工技術時,灌注樁注漿施工是其中比較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該施工過程的好壞將會直接影響注漿施工的效率和質量。因此,在進行灌注樁注漿施工之前,要對其施工過程進行全面、系統(tǒng)的分析,尤其是注漿的壓力、注漿與注漿水間的比例,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灌注樁注漿施工的效率和質量,將潛藏的安全隱患降到最低。
(5)灌注樁注漿時間及順序。通常情況下,灌注樁注漿施工一般需要在成樁后2d后進行,如果遇到特殊情況可以適當?shù)耐七t,但是不能超過30d,在注漿施工階段,要對注漿施工作業(yè)點及完成作業(yè)點間的距離進行控制,兩者間的距離一般要大于8-10m。同時,對于不同的地質條件,其灌注樁注漿順序也存在一定的差異,如對飽和土質進行施工時,一般遵循先樁側后樁端的注漿順序,對于非飽和土質,遵循先樁端后樁側的注漿順序,對于多斷面樁,遵循先上后下的注漿順序。在灌注樁注漿過程中,樁側與樁端的施工間隔最好控制在2h或以上,但是也不能過高或過低,一般需要根據(jù)其工程實際概況對其時間間隔進行合理的控制。在對灌注樁樁端進行注漿時,對于同一根樁的不同注漿導管最好給予等量注漿操作。
(6)灌注樁注漿參數(shù)與終注條件。灌注樁后注漿施工技術應用過程中,一般以壓漿量來進行壓漿控制,同時輔以注漿壓力控制,而灌注樁注漿參數(shù)一般要按照施工地質條件和現(xiàn)場條件進行準確計算。當樁端遇到卵石層和礫石層時,會導致注漿量和注漿壓力升高,此時以注漿量為指標對其進行控制。在砂土層中,一般以注漿壓力為指標對其進行控制,同時參考其他的工藝操作指標。
4 結束語
隨著我國建筑行業(yè)的不斷發(fā)展,對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施工技術進行了有效的改進,并且灌注樁后注漿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施工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其不僅可以加速沉渣和泥皮的固化,而且還能有效的提升灌注樁的承載力,使其變得更加牢固和穩(wěn)定。同時,灌注樁后注漿施工技術的應用還可以縮短工程施工周期,提高企業(yè)的經(jīng)濟效益。
參考文獻:
[1]陳昌輝.灌注樁后注漿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應用研究[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6,4(18):84-85.
[2]王少巖.探析建筑工程施工中灌注樁后注漿施工技術的應用研究[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6,12(16):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