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慶剛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化,對于小學語文教學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然而,現階段的小學語文教學一直采用以講述為主的“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參與度也較低。因此,語文教學應當重視創(chuàng)新與教學理念與方式,保障小學語文教學的質量與效率。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新思路;新方法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取得顯著的進步。然而,在教學觀念與方式上依舊存在許多的問題。因此,教師應當緊跟時代的發(fā)展步伐,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與理念,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參與語文教學課堂的熱情,進一步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質量與效率。
一、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落后的教學觀念
受到我國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采用傳統(tǒng)的以講述為主的“灌輸式”教學方式,重視對語文知識點的灌輸,并且要求學生采用機械式記憶方式,對大量的知識點進行背誦,難以取得所預期的教學效果,不僅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無法調動學生參與至教學課堂中。此外,教師在語文教學課堂中,占據主導地位,全程掌控著整個教學課堂,學生則處于被動聽講的狀態(tài),師生間缺乏有效的溝通與交流,加大學生的理解難度,導致語文教學課堂質量一直得不到提升。
(二)與學生實際脫節(jié)
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不重視與學生進行溝通與交流,缺乏對學生的理解能力、興趣愛好以及接受能力等方面足夠的認識,在開展實際教學內容時僅僅按照教學大綱進行,加之與學生之間缺乏良好互動,不能夠及時地發(fā)現與解決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直接影響著語文教學課堂的質量與效率。
(三)教學方式過于單一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提出,對于小學語文教學提出越來越高要求。教師應當重視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與方式,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靈活的采用多種教學方式,如小組討論形式、情境教學方式等,以此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至課堂教學中。然而,現實情況是,教師采用落后的“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的教學方式,教學觀念跟不上時代的發(fā)展潮流。受到自身計算機水平的限制,難以熟練的應用多媒體開展語文教學。過于單一的教學方式,沉悶的課堂氛圍,都成為影響語文教學課堂效率的重要因素。
二、提高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的措施
(一)轉變落后的教學觀念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提出,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語文教師,應當解放思想、與時俱進,轉變落后的教學觀念,充分的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轉變自身的角色,由以往的教學主導者轉變?yōu)榻虒W的引導者、組織者與促進者,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及時地解決學生在語文學習中面臨的問題,為學生答疑釋難。此外,教師可以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教學問題,引導學生以小組形式展開熱烈討論,除了能夠強化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而且還能夠提升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對于鍛煉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能力也具有重要作用。
(二)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
以往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與交流,學生所存在的問題,難以及時地反饋給教師,教師不能夠及時的解決學生面臨的各種問題。因此,教師應當加強與學生的溝通與交流,充分了解學生的接受能力、性格特點、興趣愛好等方面的差異性,有針對性的開展有效的語文教學。與此同時,教師應當給予學生更多的尊重與關愛,讓學生感受到來自于教師的溫暖,從而構建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中掌握更多的語文知識。
(三)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
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加大學生的學習負擔,挫傷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應當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其中,通過多媒體教學方式的應用,將文字、聲音、圖片以及視頻等形式,直觀、形象的向學生呈現出教學內容,充分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例如,教師在開展《狐假虎威》的課程教學時,通過將教學內容制作為動畫片,生動的、形象的表現出狐貍的狡猾與老虎的憨厚形象,為學生創(chuàng)設出生動有趣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同時,收獲更多的快樂,加深學生對于知識的記憶,極大的提升語文課堂教學的質量與效率。
(四)教授學生預習的方式
預習在語文學習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因此,教師應當重視教授學生正確的預習方式,讓學生在課堂開始之前,科學的進行課前預習,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對于不同年級的學生,預習方式也有所不同。針對于高年級的學生,應當引導其運用審、讀、劃、提、查等方式進行課前的預習,具體而言,包括以下步驟:一是深入的了解文章題目和課文內容的關系;二是,通過整體閱讀文章,讓學生對于課文內容有整體的感知;三是通過“劃”將文章中重點生字詞以及語句圈出來;四是注明自己預習中不懂的問題,便于有目的的進行課堂學習;五是通過相關資料的查閱,對課文進行深入的理解。采用科學的預習方式,有效避免讀書的盲目性,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良好習慣,提高學生學習的有效性。
結 語
綜上所述,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化,教師應當重視創(chuàng)新教學觀念與教學方式,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至課堂教學中,為學生營造和諧、融洽的課堂氛圍,為小學語文教學的質量與效果提供重要保障。
參考文獻:
[1]于英武.淺談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新思路[J].中國校外教育,2013,14:56.
[2]吳明霞.淺談新課程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學方法[J].學周刊,2015,09:74.
[3]劉占祥.淺析小學語文教學創(chuàng)新的困境與突破[J].才智,2015,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