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艷會
摘要:聲樂是音樂教學中比較受兒童喜愛和接受的藝術形式,但在幼兒園和小學的聲樂教學中也較難見到明顯的成果。作者通過勤奮好學和積極實踐探索,采取了“打鐵先得自身硬和著重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的重難點問題為突破口”的教學方法,不僅大大提高了教師自身素質水平,而且培養(yǎng)出了一批新的“小歌手”,成果較為明顯。事實說明,只要教師自身業(yè)務過硬,并通過對少年兒童得法的聲樂訓練,就一定能使更多孩子都擁有百靈鳥一樣美妙動聽的歌喉。
關鍵詞:兒童少年;聲樂教學;探索實踐
聲樂是音樂教學中比較受兒童喜愛和接受的藝術形式之一,但在幼兒園和小學的聲樂教學中也較難見到明顯的成效。通過近10年來的教師練內功和對教法的積極探索實踐,現(xiàn)已在音樂教學中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成果。事實說明,在聲樂教學中,只要教師自身業(yè)務過硬,并通過對少年兒童得法的聲樂訓練,就一定能使更多孩子都擁有百靈鳥一樣美妙動聽的歌喉。
一、打鐵先得自身硬,教好學生的前提是先練好教師的內功
聲樂是一門看不見、摸不著的藝術,只能用心、用腦、用嗓、用耳去感受。通過練習,我發(fā)現(xiàn)所謂“胖人才底氣足”的說法并不完全正確,只有腹肌的力量才是最重要的。因而我每天除了練習學狗喘氣之外,還要學會慢吸慢呼,呼吸時就如同拿著鮮花到鼻子邊,緩慢而陶醉的一吸,使鼻子和嘴同時進氣,再緩慢呼出??煳旌?,呼吸時也如同見到非常驚訝的事情那一瞬間發(fā)出的“呀!”一樣,停頓一下后再呼出。通過長期的練習,漸漸地發(fā)現(xiàn)唱高音的時候就不費勁了,尤其是在唱到小字二組的a以上也不覺得難受了。
有些人在美聲唱法中,往往出現(xiàn)咬不清字現(xiàn)象,使美聲唱法聽起來不如民族唱法聲音甜美清脆。但從近些年的歌手大賽中發(fā)現(xiàn),美聲民族唱法也在悄悄地發(fā)生改變,兩者越來越接近了,出現(xiàn)了所謂的“民美結合”唱法,這時的“咬字”就變得更為重要了。我在練習中感到,所有的咬字歸結起來無非為“a ai i ao u ”五個母音,這幾個字唱的位置統(tǒng)一了,那么所有的字也就迎刃而解了。我認為i的位置最容易找到,i屬于閉口音,找到i的頭腔共鳴再想著自己的聲音要靠后些,這樣聲音就會變得渾厚且有質感,找到了i這個突破口,再從i的位置演化到a,因為a是開口音,需要有很好的口型打開,細心的體會,使a和i在口中的同一個位置上演唱。接下來就是ai ao u的練習了,只要有足夠的細心、耐心、決心,每天不斷的練習就能夠做到五個母音的聲音位置的統(tǒng)一。
二、教學要得法,教學的關鍵是應突出突破教學中的重難點
1、應明確兒童教學的重點。聲樂教學不只是讓小學生學會幾首歌曲和單純地解決一些聲音技巧問題,而是培養(yǎng)小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能將所學知識技巧運用到實踐中去。
2、應注意培養(yǎng)學習聲樂的興趣。興趣是學習聲樂的基本動力,是學生與音樂保持密切聯(lián)系、享受音樂、用音樂美化人生的前提。興趣是人對事物或活動所表現(xiàn)出來的積極、熱情和肯定態(tài)度,并由此產生參與、認識的心理,對感興趣的事物,人們總會主動愉快地去參與其中,使活動過程不是一種負擔。因此,興趣是學習的巨大動力,是孩子主動進行學習的精神力量。
3、采取恰當的聲樂訓練方法。首先是加強呼吸、吐字、咬字訓練。關于呼吸練習,剛剛學聲樂的孩子,根本不知道歌唱呼吸是怎么回事,對呼吸器官、發(fā)聲器官、共鳴器官以及舌、唇、齒等,基本上是模糊的,對控制身體各歌唱器官的能力更是比較差;有的孩子嗓音雖然很好很純凈,但又往往存在吸氣淺不夠用的情況。那么如何運用氣吸呢?教師的任務就在于幫助學生修飾自己的聲音,培養(yǎng)學生的演唱能力和素質,啟發(fā)和訓練他們歌唱器官的協(xié)調及配合,使學生的演唱自如、流暢和動聽。 二是注意音準和節(jié)奏的訓練。特別是處于小學階段的孩子,訓練音準和節(jié)奏非常重要,同時也要重視視唱練耳,耳朵聽不準音,就談不上唱準音;演唱時跟不上音樂節(jié)奏,就談不到表現(xiàn)音樂。因此,基礎視唱訓練和聲樂訓練要同時抓,對音準、節(jié)奏有了準確的認識之后,在演唱歌曲時,才有可能表達出歌曲的內容。例如,將全音符的形態(tài)比喻成一個雞蛋,將讀的長度比喻成四個蘋果,一個蘋果拍一下,四個蘋果就拍四下,同時讀“ta”,手停的同時嘴也?!,F(xiàn)在,我所教的小班兒童已經可以打簡單的節(jié)奏,大班的兒童可以視唱c和d兩個調的五線譜了。三是交給學生記歌詞方法。在習慣常規(guī)的教學中,教師總會將歌詞生硬的告訴孩子,讓孩子死記硬背,孩子們不僅不感興趣,記起來也很困難。針對以上情況,我們不斷的摸索出讓孩子在理解歌詞的基礎上,再根據歌詞的含義適當的加入動作,讓孩子邊記邊唱邊表演,孩子們興趣很高漲,不僅歌詞記得清楚,而且歌唱得更加聲情并茂,真是一舉多得。四是注意外在表現(xiàn)力的訓練。聲樂訓練過程中,應注重學生自信心及歌唱表現(xiàn)力方面的培養(yǎng),作品的完成,聲樂作品技術與情感兩者缺一不可。所以我們就在聲樂演唱中加入舞蹈動作,讓聲樂表演變得不再枯燥。五是注意發(fā)聲訓練。練聲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的過程,是學生對發(fā)聲活動感性認識的主動形式。在平時的練聲中,雖然需要多次地完成某一動作或一系列動作,但在練聲中絕不應是同一個一成不變地機械重復,而是以不斷提高發(fā)聲技術和發(fā)聲感覺的準確性,增強發(fā)聲能力為目的地科學重復。
三、教學無止境,對聲樂教學也應不斷的進行探索與實踐
當代的兒童,不喜歡束縛在媽媽的“翅膀里”,也不愿意約束在老師的講臺下,他們要有自己充分的空間,自然也會有更多接觸網絡信息的機會,他們向老師提出的問題也會越多越廣。今天的老師必須形成“終身學習”的觀念,不僅要在自己所教專業(yè)方面做到“精”,還要對其他學科或領域的知識做到“廣”。愛心是師生溝通上的橋梁,只有愛學生,才能接近學生,了解學生;也只有愛學生,才能喜歡學生,賞識學生,愛心就像一雙慧眼,能發(fā)現(xiàn)每個學生的長處和短處,幫助他不斷進取和增加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