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瑋,王 靜
(濱州市沾化區(qū)人民醫(yī)院,山東 濱州 256800)
腦室-腹腔分流治療腦積水42例臨床分析
姜 瑋,王 靜
(濱州市沾化區(qū)人民醫(yī)院,山東 濱州 256800)
目的 探討腦室-腹腔分流治療腦積水的臨床療效。方法 回顧性分析42例于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行腦室-腹腔分流術的腦積水患者臨床資料。結果 42例患者癥狀明顯改善者39例,有所改善者2例,無明顯改善者1例;術后5例發(fā)生并發(fā)癥,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為11.90%。結論 腦室-腹腔分流治療腦積水可取得良好療效,但術后易出現(xiàn)各類并發(fā)癥,為盡量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提高臨床療效,不僅需掌握正確的手術時機,而且需選擇適當?shù)姆至鞴?,同時嚴格無菌操作,注意提高手術技巧。
腦室-腹腔分流;腦積水;臨床療效
本案選取了我院所收治的42例腦積水患者,對其行腦室-腹腔分流術取得了良好療效,并分析了并發(fā)癥產生的原因及處理方式,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案患者42例,均為我院于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所收治的腦積水患者,所有患者均行CT或MRI檢查,額角指數(shù)均超30%(額角指數(shù)=腦室雙側額角最大寬度/該層面顱內最大橫徑),確診為腦積水。其中男23例,女19例;年齡6~76歲,平均(35.9±12.8)歲;病程2個月~10年,平均(3.6±2.5)年;腦出血后腦積水13例,顱腦損傷后腦積水12例,腦腫瘤術后腦積水11例,腦炎后腦積水2例,先天性腦積水2例,原因不明者2例;臨床表現(xiàn):頭痛38例,嘔吐22例,嗜睡11例,智力低下或反應遲鈍9例,視力下降6例,肌張力升高4例,步態(tài)異常3例,發(fā)熱1例,小便失禁2例。
1.2 方法
對所有患者采了腦室-腹腔分流術進行治療,穿刺部位包括側腦室額角、三角區(qū)和枕角;依患者實際情況將引流管置于患者膈下或是右下腹腔;穿刺位為三角區(qū)或枕角者分流泵置于乳突后上方,穿刺位為額角者可將分流泵置于同側顳肌上方。所使用分流管均為Meditronic公司所生產,利用低壓管者3例,利用中壓管者39例。
癥狀改善:42例患者當中,術后癥狀明顯改善者39例(92.86%),頭痛、頭暈、嘔吐等癥狀均消失,癥狀有所改善者2例(4.76%),無明顯改善者1例(2.38%)。于術后半個月利用CT或MRI進行顱腦復查發(fā)現(xiàn),40例患者腦室明顯縮小,額角指數(shù)低于30%,2例未見明顯變化。
術后并發(fā)癥:術后發(fā)生并發(fā)癥者5例,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為11.90%。其中2例分流管堵塞,經(jīng)手術處理后保持通暢;1例顱內感染,行抗炎治療后得到有效控制;1例顱內低壓綜合征,經(jīng)補液后恢復正常;1例硬膜下血腫,經(jīng)對癥治療后得到緩解。
積水曾采取腦室、腦池、靜脈、矢狀竇、心房等行分流術,但術式操作復雜,且術后所產生并發(fā)癥較多而逐步被淘汰[2]。當前,腦室-腹腔分流術成為治療腦積水的主要術式,其操作簡單且效果肯定。
本案對42例腦積水患者行腦室-腹腔分流術,治療有效率達92.86%。要注意的是,手術的成敗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為保證手術成功實施,首先要注意正常把握手術時機,一般急性重度腦積水患者,需先行腦室內引流術,以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及身體狀況,待患者狀態(tài)穩(wěn)定后再考慮行手術;對于因顱腦損傷、腦出血、腫瘤術等而引起腦積水的患者,需先行腦脊液置換術,待細胞數(shù)低于5×106/L,蛋白低于500 mg/L行再考慮行手術。其次要選擇適當?shù)姆至鞴埽燥B內壓=140 mmH2O為標準,超過此標準則利用中壓分流管,未超此標準則利用低壓分流管。
此術式于術后極易發(fā)生各類并發(fā)癥,如分流管堵塞、顱內感染、顱內低壓綜合征、顱內血腫等。本案42例患者術后產生并發(fā)癥者5例,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為11.90%,其中2例分流管堵塞、1例顱內感染、1例顱內低壓綜合征、1例硬膜下血腫。為此,在利用腦室-腹腔分流術治療腦積水的過程當中,還應注意分析并處理并發(fā)癥:①分流管堵塞:分流管堵塞多發(fā)生于腦室端,是術后最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若只是腦室端堵塞而腹端正常,可采取再行手術的方式,通過更換腦室端加以解決;若脈絡叢與分流管粘連,則應考慮將分流管自皮下潛行,并與同側腹腔相互連接;若腦室端正常而腹端堵塞,則可采取再次行手術方式 ,通過對腹腔端進行處理加以解決。②顱內感染:針對感染程度較輕、難以行再次手術及無法再次置入分流管的患者,應采取非手術治療方式進行解決,如腦室外引流、腰穿置管、藥物治療等;若無效則應先拔出分流裝置,并實施抗感染治療,待患者感染得到有效控制后再次行分流術,注意嚴格無菌操作。③顱內低壓綜合征:通常于術后5~17年發(fā)生,主因分流過度引起。囑患者平臥,并補充大量水分,若情況較為嚴重,還可行液體支持,每日補充1000~2000 mL生理鹽水。若無效,則應考慮再行手術,更換壓力分流管。④顱內血腫:顱內血腫發(fā)生的原因有很多,穿刺不當、分流過量、腦脊液丟失都會引發(fā)顱內血腫。此并發(fā)癥的處理關鍵在于預防,手術過程中注意充分止血,避免腦脊液釋放過多;術后囑患者平臥1~2天,以避免發(fā)生顱內血腫。
綜上所述,腦室-腹腔分流治療腦積水具良好臨床療效,但術后極易發(fā)生并發(fā)癥,選擇適當手術適應征對此術式臨床療效來說具非常重要的積極意義。
[1] 王東曉,夏國慶,宋 偉,等.腦室-腹腔分流術治療腦積水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6,8.
[2] 范生升.腦室-腹腔分流術在腦積水治療中的應用[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5,9.
本文編輯:劉帥帥
R742.7
B
ISSN.2095-6681.2017.19.5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