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洪梅
(吉林省遼源市中心醫(yī)院,吉林 遼源 136200)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臨床治療分析
于洪梅
(吉林省遼源市中心醫(yī)院,吉林 遼源 136200)
目的探討針對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有效治療方法,促進患者早日康復,避免復發(fā)。方法統(tǒng)計我院消化科100例就診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臨床應用奧美拉唑、馬來酸曲美布汀膠囊等藥物進行對癥治療,藥物治療的同時進行積極的心理疏導和飲食、睡眠指導。結果本組100例患者中女性略高于男性,有效79例,好轉17例、無效4例,篩查出37例幽門螺旋桿菌陽性患者用藥后幽門螺旋桿菌殺滅較好,本組FD患者治療后的臨床效果較好,身心的不良癥狀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所緩解。結論功能性消化不良癥患者臨床較多,誘發(fā)因素復雜,臨床治療要根據(jù)患者的個體情況對癥診療,減少患者臨床消化道的不良癥狀,增加胃動力,曲美布汀和奧美拉唑聯(lián)合用藥治療的效果較好,并加強心理輔導緩解患者焦慮等,治療效果滿意。
功能性消化不良;藥物治療;效果評估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消化科臨床上最常見的一種功能性胃腸道疾病,極大地影響了人們的生活質量,F(xiàn)D的發(fā)病機制至今尚未完全闡明[1],發(fā)病的原因復雜多樣,患者病情的輕或重表現(xiàn)也不盡相同,差異較大,尚無確切有效地藥物治療方法,臨床應用一些胃動力藥物部分患者效果癥狀緩解相當不明顯,臨床醫(yī)師要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采用綜合性治療,所以,我們應用曲美布汀和奧美拉唑藥物聯(lián)合,輔助心理、飲食等相關指導,本組治療效果好轉明顯,現(xiàn)將治療的體會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統(tǒng)計的10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均是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來我院消化科就診的患者,其中男性38例、女62例,年齡16~71歲,平均年齡40.5歲,16~30歲12例,占總數(shù)12%,31~50歲30例,占總數(shù)30%,51~65歲41例,占總數(shù)41%,65歲以上17例,占總數(shù)17%。本組男女比例為1∶1.6,中青年居多,高齡患者多是空巢老人,普遍存在一些心理精神壓力。
本組100例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惡心嘔吐、噯氣、食欲不振等狀況,餐后飽脹不適、早飽或上腹痛、上腹反酸伴有灼燒感。病程和臨床體征均在3個月以上,患者在家一般自行用藥一段時間未見好轉,近日病情加重,來我院消化內科就診,100例患者確診前要排除其他系統(tǒng)疾病,詳細詢問有無近期無故消瘦、貧血、嘔血、黑糞、吞咽困難、腹部腫塊、黃疸等一系列表現(xiàn),特別是45歲以上患者要檢查血尿、便常規(guī)、肝腎功能、腹部彩超,通過胃鏡檢查排除腫瘤、潰瘍、糜爛等器官實質性病變,本組篩查幽門螺旋桿菌陽性37例,依據(jù)符合羅馬Ⅲ診斷標準。
1.2 治療: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中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難治性FD的療效不佳以及反復發(fā)作問題也于近年受到重視,為患者反復就診和醫(yī)療耗費增加的重要原因。
目前治療FD的常用藥物(如抑酸劑、促動力藥物)及治療方法可一定程度上緩解FD患者癥狀,但總的治療效果不盡人意[2],主要是根據(jù)患者的臨床癥狀采取對癥治療,遵循綜合治療和個體化治療相結合的原則,解決患者癥狀,使患者放松心態(tài)。
曲美布汀是一種全胃腸動力雙向調節(jié)型藥物,即興奮性和抑制性雙重性,當胃腸處于低運動狀態(tài)下,曲美布汀激活了μ的受體,當腎上腺素受到作用的時候,抑制腎上腺素釋放,此時,乙酰膽堿釋放會有所增加,從而加強胃與十二指腸功能相互協(xié)調,使胃腸的運動規(guī)律化。當胃腸處于高速運動狀態(tài)的時候,可使其中膽堿能μ受體及-k阿片當作激動劑,這時可以降低神經(jīng)的興奮度,可是膽堿能精神受到抑制,乙酰膽堿獲得一定的釋放,從而抑制胃腸運動。雙向功能的調節(jié)使胃腸肌群的活動得到控制,最終使癥狀得到緩解。
奧美拉唑是質子泵抑制劑,可使胃內呈堿性環(huán)境,是脂溶性弱堿性藥物,對各種原因引起的胃酸分泌具有強而持久的抑制作用。臨床對于消化性疾病如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應激性潰瘍、反流性食管炎、胃泌素瘤都有良好的作用。
藥物治療主要是應用:馬來酸曲美布汀膠囊每次100 mg,餐前半小時口服,1日3次,并配合服用奧美拉唑,每次20 mg,1日2次,口服,不可咀嚼。睡眠不好患者或抑郁、疑病的患者可給予小劑量抗抑郁藥物對癥治療,調節(jié)促進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促進患者的心理良性反應以身心減壓,早期關注心理因素及心理障礙的治療應值得胃腸科醫(yī)師重視,也是FD的治療難點所在[3]。
保證患者睡眠環(huán)境,注重飲食指導,原則上盡量進食刺激性小、少油膩、易消化的食物,異常飲食行為因素與青中年FD患者密切相關;鼓勵患者最好是戒煙戒酒,多參加戶外的體育鍛煉,已轉移對疾病的注意力,保持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本組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聯(lián)合甲硝唑、阿莫西林抗生素根治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效果確切,臨床療效顯著,但對于幽門螺桿菌感染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也不必完全強調,過度關注幽門螺桿菌的根除可能加重FD,可能是患者心理精神連鎖反應影響消化系統(tǒng)功能。
本組100例患者中女性略高于男性,治療后患者的自覺癥狀胃部燒灼感、惡心嘔吐、噯氣、反酸癥狀均好轉明顯,餐前后飽脹、上腹疼痛有效79例,好轉17例、無效4例,本組篩查37例幽門螺旋桿菌陽性患者全部治愈,臨床效果較好,100%得到醫(yī)護人員的心理輔導和飲食睡眠指導,患者身心不良癥狀都有所緩解。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消化內科常見病之一,發(fā)病原因至今尚未具體明確[4],患者的消化道不適癥狀明顯,且機體無其他器質性病變,可能與機體胃腸動力障礙和排空功能異常、幽門螺桿菌感染、內臟高敏感性和腦-腸軸等因素有關外,還與精神心理因素密切相關。
隨著現(xiàn)代生活工作、學習壓力的不斷加快,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不斷增多,臨床發(fā)現(xiàn)本組患者普遍存在不良的飲食習慣和機體消化神經(jīng)系統(tǒng)嚴重失調,近年來,臨床精神心理因素與FD相關性研究取得了較大的進展[5],可能是機體的不良情緒帶動全身系統(tǒng),干擾了機體的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正常生理活動,并通過體內植物神經(jīng)系統(tǒng)和內分泌系統(tǒng)引起不協(xié)調的胃腸功能運轉造成各系統(tǒng)紊亂。本組中患有焦慮、抑郁、失眠的患者也占到多數(shù),本組患者與報道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可能存在較明顯的精神質、內向性和神經(jīng)質人格特點[6]觀點相似。
臨床用藥主要以對癥為主,應用一些藥物來緩解患者的機體不適,利用曲美布汀和奧美拉唑兩種藥物的聯(lián)合治療,促進胃動力,調解胃腸蠕動,抑制胃酸分泌、根治幽門螺桿菌,在藥物治療同時,積極給予患者心理疏導,情感控制能力較差和易激惹的患者醫(yī)師要對他們耐心指導,講明疾病的不利和有利因素,對抑郁、焦慮較大的患者可給予適當藥物抗焦慮、憂郁減輕癥狀,緩解壓力,做好耐心合理的飲食生活指導,糾正患者不良的習慣,特別是中青年中工作、生活、經(jīng)濟、社會壓力較大的患者,飲食和心理指導效果有時比藥物治療更加重要。這要求臨床醫(yī)師不斷地努力探索,拓展知識領域,將臨床治療更趨于個性化聯(lián)合治療,關注人文情感,本組治療臨床觀察預后效果較好,并有效地降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復發(fā),合理的治療方法促進了患者早日康復,值得臨床應用。
[1] 陳玉龍.慢性胃炎與功能性消化不良診治的心身醫(yī)學觀[J].中華消化雜志,2015,35(9):577-579.
[2] 楊昌妮,劉純倫.精神心理因素與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相關性研究進展[J].重慶醫(yī)學,2015,44(15):2129-2131.
[3] 崔二麗,王智昊,王麗波,等.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診治進展[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35(9):2564-2568.
[4] 陸再英,鐘南山.內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424.
[5] 楊昌妮,劉純倫.精神心理因素與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相關性研究進展[J].重慶醫(yī)學,2015,44(15):2129-2131.
[6] 朱麗明.功能性消化不良合并精神心理障礙的臨床診治策略[J].中華消化雜志,2015,35(9):585-587.
R573.5
B
1671-8194(2017)29-005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