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興柱+顏君彪
[摘 要] 本文針對獨立學院發(fā)展歷史及現狀,結合芙蓉學院實踐提出共享與自建并重構建獨立學院實踐教學體系。對與母體高校實踐教學資源共享機制進行了探討,接著從實踐設備添置、管理機制、工作人員隊伍建設、網絡實踐教學平臺、校內外基地建設五個方面對獨立學院共享與自建并重的實踐教學體系進行了較詳細論述。
[關鍵詞] 獨立學院;實踐教學體系;共享;自建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8-2549(2016) 12-0089-02
獨立學院創(chuàng)辦于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是指按照新的機制和模式舉辦的本科層次的二級學院。不同于現有的普通高校按照公辦機制、模式建立的二級學院、分校或其它類似的二級辦學機構。教育部2008年出臺了《獨立學院設置與管理辦法》(教育部26號令),作為獨立學院規(guī)范發(fā)展的基本依據,明確了獨立學院的辦學性質、設置標準、管理規(guī)范等,并要求獨立學院在五年過渡期內進行調整和規(guī)范。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河北省委副主委、河北省社科聯副主席王長華在今年提交的提案中指出:隨著獨立學院近20年的發(fā)展,目前已是我國民辦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據教育部發(fā)展規(guī)劃司統(tǒng)計,截至2015年5月,全國獨立學院共有275所,在校生達到275萬,已經形成了20000多億元教育資產。獨立學院本科在校生約占全國普通高校本科在校生的18%,甚至在一些省份占到了30%~40%。由此可知獨立學院的發(fā)展已具備了較大的規(guī)模,今后需向進一步加強自身辦學條件、辦學內涵建設方向推進獨立學院的發(fā)展。針對獨立學院以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為目標的特點,高質量的專業(yè)實踐教學體系構建,更是獨立學院自身的義務和繼續(xù)發(fā)展的重中之重。
一 獨立學院實踐教學體系發(fā)展歷史
獨立學院創(chuàng)辦之初教育部明確規(guī)定其教學資源由母體高校、社會力量及獨立學院自身三部分提供資源組成。實際上當時全國大部分獨立學院主要由母體高校出資,辦學經費非常緊張,各教學資源基本共享母體高校。當時教育部發(fā)布的《獨立學院設置與管理辦法》中明確了獨立學院可以有償使用母體舉辦高校的教學資源,實現資源共享,避免重復建設,這為緩解獨立學院的資源投入壓力提供了政策保障和解決途徑。所以在獨立學院創(chuàng)辦前十年,獨立學院實踐教學體系基本是依托母體舉辦高校,充分利用母體舉辦高校的實踐教學基地和師資隊伍資源,探討建立合理有效的資源共享機制為主。這在當時確實是基礎薄弱的獨立學院解決專業(yè)實踐教學問題的有效途徑。
二 獨立學院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現狀分析
隨著獨立學院的發(fā)展,上述依托母體高校共享為主的機制已不適應獨立學院的發(fā)展。一方面,獨立學院經過近20年的發(fā)展已具備較大的規(guī)模,具有一定的教育資產,具有一定的獨立構建實踐教學體系的能力。另一方面獨立學院建設的初衷是以新機制、新模式來創(chuàng)辦及管理的本科層次的大學。其重點是突出一個“獨”字。獨立學院應具有獨立的校園和基本辦學設施,實施相對獨立的教學組織和管理,獨立進行招生,獨立頒發(fā)學歷證書,獨立進行財務核算,應具有獨立法人資格,能獨立承擔民事責任。尤其是部分學院引入社會資本后更是辦學經費充足,更迫切需要加強內涵建設,提高教學質量,提升學院檔次。再次,隨著獨立學院的發(fā)展,學生具備一定的規(guī)模,母體高校也面臨著的資源使用壓力較大的情況,從而會影響到母體高校的自身教學運轉。所以,從目前現狀來看,獨立學院逐步由前期的以共享母體高校資源為主向共享與自建并重發(fā)展已顯得非常必要且正當其時了。
三 獨立學院與母體高校實踐教學體系共享機制
獨立學院主要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而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校實踐教學體系構建情況。獨立學院經過近十年的發(fā)展,大部分學校已著手構建自已的實踐教學體系。但由于獨立學院自身條件的限制,目前構建的實踐教學體系暫不能完全滿足教學需要,仍離不開共享母體學校實驗室建設與基地建設。所以仍有必要進一步探討與母體高校共享實踐教學資源機制,以構建更適合目前獨立學院發(fā)展的實踐教學體系。
1 明確獨立學院與母體高校職能部門的工作關系
隨著獨立學院的發(fā)展,雖然大部分獨立學院已構建了自己的管理體系,已基本能保證教學管理的正常運行。但是母體高校已經過幾十年、上百年的發(fā)展,積累了很多優(yōu)秀的管理經驗,值得獨立學院學習。另一方面獨立學院在共享母體高校各類教學資源時需母體高校各相關部門支持。為此,母體高校應在學校層面明確對獨立學院各類教學資源尤其包括實踐教學資源、人力資源的共享支持力度,以學校文件形式明確各二級學院包括各部門對獨立學院工作的支持。筆者所在芙蓉學院每年母體學校將對各部門及二級學院針對獨立學院工作的支持效率進行考核并獎勵,效果明顯。
2 明確母體高校二級學院對獨立學院各專業(yè)實踐教學的分工
在學校層面明確對獨立學院工作支持后,還需與各二級學院明確實踐教學分工,并引入合適激勵機制。具體如:①各二級學院有義務承擔獨立學院暫時無法承擔的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并接受獨立學院考核。②對于獨立學院可獨自承擔或有嘗共享部分二級學院教學資源完成的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可由獨立學院負責組織實施。③對于部分常規(guī)實驗教學設備及實驗人員的共享,母體高校按統(tǒng)一標準結合使用人次給各二級學院相關經費。④獨立學院在日常各類教學活動中,如:人才培養(yǎng)方案制定、各類教學評比考核、教改科研項目評審、實驗室建設等,更多地請各相關學院專業(yè)給予指導,加強與各二級學院聯系,進一步理順工作關系。
3 構建獨立學院資源共享的實踐教學質量監(jiān)控機制
在上述共享機制的基礎上,還需重點從如下幾方面著手構建質量監(jiān)控機制:①獨立學院擁有對獨立學院全部學生實踐教學的考核監(jiān)督權,對實踐教學各環(huán)節(jié)中出現的異常情況有主要處理權。②可針對目前實踐教學中的教學質量問題提出合適的修改建議,母體高校有義務配合整改。③獨立學院能對擔任獨立學院教學教師的年度考核提出考核意見,各二級學院及部門在考核時須作為重點參考意見。
四 獨立學院自建實踐教學體系
1 做好自建實驗室的長期規(guī)劃及建設
獨立學院應將實踐教學體系發(fā)展規(guī)劃納入學院發(fā)展總體規(guī)劃。從長遠發(fā)展目標出發(fā),統(tǒng)籌規(guī)劃,合理設置考慮實驗室用房、設施、儀器設備、人員結構、管理體制和運行經費等。根據獨立學院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yǎng)目標需求,嚴格按照實用性建設原則搞好實驗室基本設施、儀器設備的建設。如筆者所在芙蓉學院,在通過全面共享包括母體高校實踐教學體系的基礎上,充分聘請各專業(yè)專家論證實踐教學體系構建規(guī)劃,制訂了實踐教學體系中長期規(guī)劃。在2013年已開始每年投入300萬元逐步建設獨立學院自有的實踐教學設施,現經過三年的連續(xù)建設,已初步形成學院自有的實踐教學體系。下一步計劃進一步完善、提高現有實踐教學體系,直至最后基本能獨立完成學院學生實踐教學。
2 加強實驗室管理規(guī)范化建設
逐步建設實踐教學基礎設施后,相應的管理制度及水平應跟上。以提高設備使用率及完好率為目標,明確各類人員工作職責,建立完善的人員管理體系。對此,芙蓉學院已基本形成以分管院長負責,教學工作部主管,實踐教學中心具體負責的管理體系。并制定了一系列操作手冊、管理制度,設備的使用率、完好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3 加強實驗室工作人員隊伍建設
一支好的隊伍是保障上述實踐教學體系正常運轉的必要條件。一方面,學院在聘用實驗室各類工作人員時,應盡可能綜合考慮學歷、專業(yè)、年齡、性別多方面因素,優(yōu)化人員隊伍結構。有必要時可引進高水平實驗技術人員,建設以引進人員為核心的實驗技術團隊,引領實踐教學水平上臺階。另一方面,學院可通過明確的獎懲制度,加強實驗室管理人員在工作職責、科研、培訓等方面的考核。鼓勵年輕的實驗工作人員繼續(xù)深造,充分利用實驗室資源進行教改科研。
4 加強網絡虛擬實踐平臺建設
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對于部分實踐教學可針對其特點及設備成本考慮采用網絡虛擬實驗形式開展實踐教學。獨立學院盡早規(guī)劃組織相關專業(yè)構建網絡虛擬實踐教學平臺。這樣能有效地完善獨立學院實踐教學體系,學生能隨時隨地地通過網絡進行虛擬實踐學習,這樣促進了同學之間相互交流、學習,提高學習的主動性。
5 加強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建設,進一步提高學生應用能力
在上述校內實踐教學體系基本構建完成后,還需加強校外基地建設。它能彌補學校的土地有限、教學資源有限、教學環(huán)境受限等不足,是學校實踐教學體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基地建設中,既要考慮獨立學院自身校內一些基地建設,也要考慮母體高?,F有校內外基地現狀,在此基礎上加強與企業(yè)、事業(yè)單位聯合,力爭盡可能多地建立學校各專業(yè)相關的實踐教學基地,促進教學與企業(yè)需求接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
綜上所述,結合獨立學院發(fā)展現狀及以后中長期發(fā)展規(guī)劃,現階段以共享和自建并重構建獨立學院實踐教學體系已顯得很有必要。筆者結合所在的芙蓉學院實踐教學體系改革,對共享和自建并重的目前獨立學院實踐教學體系的相關問題進行了論述、歸納,希望對我國目前獨立學院實踐教學體系的發(fā)展有一定參考作用。
參考文獻
[1]周錫玲,張勝,楊敬林.獨立學院土木專業(yè)開放性實驗平臺的構建[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3(5).
[2]陽會兵,楊俊興.彈性學分制下構建獨立學院實驗室建設與管理模式探討[J].考試周刊,2015(38).
[3]劉亞松,魏景光.獨立學院實驗室建設及管理探索與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2(10).
[4]李彥旭,吳福根.加強實驗室管理,實現優(yōu)質資源共享[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