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國平
摘 要:當前,在社會經濟的快速發(fā)展下,城市化進程角度加快,各種民用和商用建筑類型逐漸增多,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深基坑支護施工受到了建筑企業(yè)的廣泛重視。在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支護作為其主要部分,特別是在高層建筑施工過程中,更是占據(jù)著不可替代的位置,其施工水平的高低,不但影響著建筑施工質量,而且還影響著建筑物使用期限?;诖?,文章深入分析了建筑基坑支護和開挖的施工技術管理,希望能夠對此類工程起到借鑒的作用。
關鍵詞:建筑基坑;支護與開挖;施工技術管理
在社會經濟的發(fā)展下,對建筑施工工業(y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國內,設計基坑、開挖基坑、支護技術管理在建筑結構施工管理中處于很關鍵的地位,是施工管理中重點技術問題。科學地、合理地進行建筑結構基坑支護,確保工程土方設計要求盡量減小對周圍環(huán)境造成影響,在降低建筑施工成本的前提下,也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益,但當前國內基坑開挖和支護工程在施工中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好這些問題,從而推動建筑企業(yè)取得更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1 工程基本情況
某座大廈建筑總面積約為124170m2,地下面積為45438m2,其高度為114m,此建筑平面結構是方形布置,東軸線與西軸線距離為11m,南北距離為122m;地下共同建立起四層,其中最深的基坑相對標高為-24m;鋼混梁板筏基是其基礎結構。在查閱有關地質勘探資料后,在某河沖積扇北部擬建工程,地面標高約為48m,此區(qū)域地質分層結合區(qū)域巖性、年代等,再根據(jù)工程特性可以共分為十四個大層。
2 建筑工程深基坑施工需注意問題
在開挖深基坑支護過程中,為了確保技術管理效果,在和原草坪1.7~2.1m之處施工。就是先開挖出1.7~2.1m土方,再實施相應的施工。這樣在降低支護高的基礎上,還能將掉淺部位的障礙物除掉。同時,在構建基坑支護體系過程中,應重視起水對工程質量的影響。在開挖基坑前,可減少水位,阻止地下水侵入。主要方法有:在周邊井點排水,將地下水降低到施工作業(yè)標高下:在支護和地表中,設置出排水系統(tǒng);再疏導出地表滲水,其可利用地表明溝。在這個過程中,如果地下水流量很大,支護很難形成孔。這時候就可以采用減小水位的方法,在水位上展開施工。
3 深基坑施工階段控制的要點
3.1 做好勘察工程工作
在建筑施工過程中,尤其是在準備環(huán)節(jié)中,不但要借助具體地質條件實施初步勘察工作,而且還要針對性、有目的勘察急需要支護之處。但是每一個場地地質狀況都是有差異的,所以工程勘察對象應結合真實情況,如:可結合地層結構,從施工的變更條件和地下水位合理的、科學的評價土體,并制定出強有力的解決措施。但關鍵的是,施工工作人員需要對施工周邊建筑狀況進行細致排查,并考慮到對建筑施工所產生的震動力。
3.2 做好施工監(jiān)測工作
在深基坑支護系統(tǒng)施工中,在客觀條件的影響下,支護結構或者尺寸有時會與設計不符,這時候施工工作人員應共同協(xié)商解決,按照施工順序展開。地下水監(jiān)測工作有固定的施工周期,在安裝好地下水控制裝置后,可進行監(jiān)測。在施工的現(xiàn)場,要有專門的負責人對施工狀況進行巡視,巡檢應有周期,在巡檢后還要做好記錄,為下次巡檢奠定堅實的基礎。
3.3 防止地下水的影響
地表下的水會影響著深基坑支護施工,很多地下水滲透區(qū)域都會有地面下沉的情況,有的是大面積下沉,有的是小面積下沉。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采用人工降水方法,在實施這一方法后,可以減少對深基坑支護結構的壓力,對土質條件進行改善,確保施工穩(wěn)定的、有序的實施。若周邊環(huán)境不允許建立防水措施,可構建起止水帷幕,這樣帷幕也能起到擋水作用,從而加強建筑工程施工質量和施工水平。
3.4 保護深基坑周圍
在巖土工程施工挖土中,應及時做好施工現(xiàn)場附近地表保護工作。在一般狀況下,地面水一旦滲漏到基坑裂縫中,支護結構會出現(xiàn)很明顯的位移情況。面對存在的這一情況,應在第一時間內采用科學的、有效的方法實施堵塞工作,對水分散流合理的進行疏導,進而防止水流流入到基坑中。除外,開挖基坑工程結合施工狀況,分為支護開挖和無支護開挖兩種形式。支護開挖工程包括基坑支撐結構體系、基坑降水工程、開挖土方等,無支護基坑開挖方式應在空曠的、面積大施工場地中進行。但需要明確的是,無論選擇哪一種基坑開挖方式,都需要根據(jù)建筑施工實際情況、周圍環(huán)境等因素針對性的選擇。
3.5 防止發(fā)生極限狀態(tài)
在建筑工程地基施工過程中,深基坑支護工程具有很強的破壞性,具體表現(xiàn)為:綜合性土體失衡;擋土部分承載力失效、結構不穩(wěn)定、基底出現(xiàn)移動等;從實際情況上而言,由于檔土部分出現(xiàn)變形,而致使周圍設施、建筑物結構有損壞,這也是有破壞性極限狀態(tài)的一種形式。從我國當前城市高層建筑上來講,很多地下室層數(shù)最多都是三層,很少有四層的。基坑深度多數(shù)都是一層6m,二層10m,三層13m,但懸臂石擋墻結構卻被廣泛利用在深度8m內的基坑中,如果基坑深度太深,那么就應該利用單只點形式的深基坑支護結構。
4 建筑工程施工階段中施工技術的管理
4.1 深基坑的施工
在整個建筑工程深基坑支護過程中,施工階段作為其主要部分,對工程質量、使用安全起到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實際管理過程中,監(jiān)管工作人員應結合當?shù)厮臍夂?、地質勘探資料,在對深基坑施工條件進行整合中,明確施工的重點。在這個過程中,要求施工企業(yè)應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施工方案,特別是突發(fā)事件應急預案工作。在建筑施工過程中,深基坑包括多個環(huán)節(jié)工作,如:挖土、圍護、擋土等。這是一項很復雜的施工工程,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會影響著施工質量,從而出現(xiàn)施工事故。所以,有關部門應嚴格控制好施工規(guī)程、技術規(guī)范等工作。對于施工要點而言,制定出有效的、科學的方案。在加強過程控制中,提高施工質量。在開挖土方中,應對周邊建筑物認真分析,還有研究地下設施信息;對于特殊的地質,在精心的、細致的組織基礎上,要盡量放置在雨季開挖工程。
4.2 地下水控制
在開挖地下水工程中,控制地下水也是基坑支護工作一部分,地下水控制方法分為截水、集水明排、回灌等型式,可單獨使用,也可以組合使用。所以,在還沒有正式開挖前,應勘探當?shù)氐刭|狀況,還需要明確地下水分布情況,結合土質狀況展開基礎的、合理的設計和選型。進而編制出科學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案內包括:設計支護結構、選擇機械類型、分層開挖坡度、坑邊荷載、降水排水措施等。在工程基坑支護中,施工現(xiàn)場應結合施工方案,設置出有效的排水降水措施,深基坑如果利用坑外降水方式,那么應注意避免周邊建筑物出現(xiàn)沉降情況。除外,在工程基坑支護過程中,應結合施工工程實際要求,有計劃和有目的進行設計,做好編制施工方案的工作,基坑支護結構應結合有關建筑標準進行設計,在設計計算書和施工圖紙中,施工方案需通過指定負責人簽字后才能執(zhí)行,禁止私自執(zhí)行施工方案,如果在施工方案執(zhí)行中遇到問題,需要立即停止執(zhí)行,并研究解決問題的對策,從而最大程度上提高施工質量。
4.3 支護信息化的管理
在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支護質量問題,也可以說是建筑物整體穩(wěn)定性和剛度的問題。所以,在具體工作過程中,應加大力度管理支護結構信息化進程,確保監(jiān)測人員能夠對施工現(xiàn)場、周邊建筑物實施專業(yè)的、科學的監(jiān)測。在了解到巖土變位和支護結構特征的基礎上,要及時上報工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危險情況。如果大于預警值的危險情況,那么應利用有關措施實施處理。深基坑支護結構內容包括結構裂縫、道路裂縫、基坑觀測、結構沉降等。在每隔9~11m地方設置出監(jiān)視點,在其關鍵部位應結合施工要求進行相應的加密。在開挖深基坑中,應在第一時間內測定支撐內應力。在應力大于設計值的85%時,再采取一系列措施實施施工,但在實際施工中,還需要結合施工實際情況,有目的的進行,不能盲目的進行,在出現(xiàn)問題后,也要及時向上級領導匯報,以便及時解決施工問題。
5 結語
總而言之,在現(xiàn)代工程建設中,由于建筑物高度越來越高,這對建筑基礎的要求也越發(fā)提高,使得深基坑支護技術的關鍵性逐漸彰顯出。所以,為了能夠提高建筑基礎的穩(wěn)定性、可靠性,在施工過程中,應結合施工實際情況,掌握好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的施工特征,明確在施工中應注意的各項事項,從而合理的、全面的展開建筑施工,這樣才能保證工程施工質量。同時,在設計基坑工程過程中,需要做好各項開挖基坑的準備工作,利用合理的施工技術逐步展開施工,從而促進施工企業(yè)取得進一步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韋希斌.探究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護的施工技術管理[J].門窗,2016(05).
[2] 宋玉.房建項目施工中深基坑支護技術問題研究[J].住宅與房地產,2016(09).
[3] 叢偉.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淺談[J].建材與裝飾, 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