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剛
摘要:在臨床人群和非臨床人群中,執(zhí)行功能低經(jīng)常會導致反社會行為和攻擊行為,但沒有研究從神經(jīng)心理學的角度考查運動情境中的反社會行為。選取104名足球、排球項目運動員,檢驗運動員的認知功能,尤其是執(zhí)行功能與反社會行為、攻擊行為的關(guān)系。認知功能使用CANAB測量,運動情境中的反社會行為和攻擊行為使用自我報告測量。研究結(jié)果顯示:1)男運動員執(zhí)行功能分數(shù)與反社會行為和攻擊行為呈負相關(guān);2)反社會行為和攻擊行為高的個體,認知能力不一定低;3)在運動員群體中,性別能調(diào)節(jié)執(zhí)行功能和反社會行為的關(guān)系。
關(guān)鍵詞:認知功能;執(zhí)行功能;性別;反社會行為;攻擊行為
中圖分類號:G804.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2076(2016)05-0079-04
Abstract:Poor executive function has been linked to increased antisocial and aggressive behavior in clinical and nonclinical populations, but no research has examined antisocial behavior in sport from a neuro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he present study was designed to fill this gap in the literature by investigating how cognitive function, especially executive function, relates to antisocial and aggressive behavior in athletes. 104 participants were selected from football and basketball teams. Cognitive function was assessed in young adult male and female athletes using the Cambridge Neuropsychological est Automated Battery (CANAB). Antisocial behavior in sport and aggression were assessed via self-report instruments and were found to be positively correlated. he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executive function scoring of male athletes i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antisocial behavior and aggressive behavior; 2) the athletes with high antisocial and aggressive behavior might not have low cognitive ability; and 3) gender may moder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ecutive function and antisocial behavior in athletes.
Key words:cognitive function; gender; antisocial behavior; aggressive behavior[K]
1問題的提出
反社會行為是重要的社會問題行為,它會對教育、工作等產(chǎn)生重要影響。青少年時期的反社會人格會持續(xù)到成人期,并可能使個體產(chǎn)生吸毒、暴力等犯罪行為,進而影響個體的工作、生活等。反社會行為包括一系列社會不允許的行為,主要包含三方面內(nèi)容:1)臨床精神病學診斷的行為失調(diào)和反社會人格;2)侵犯法律或社會規(guī)范的行為;3)攻擊或侵犯行為[1]。運動情境中的反社會行為是指意圖傷害他人的行為,包括針對對手的反社會行為(意圖傷害對手)和針對隊友(言語辱罵隊友)的反社會行為。在以往的研究中,反社會行為往往與攻擊行為相聯(lián)系,攻擊被看作反社會行為的一種形式[2-3]。
已有文獻表明,社會或心理因素是促使運動情境中反社會行為發(fā)生的重要變量。某些個體變量,如同情、道德認同以及任務定向等,均與運動中的反社會行為有關(guān),運動員在這些變量上得分越高,報告的反社會行為頻次則越低。性別是反社會行為的有效預測變量,研究顯示,男性的反社會行為高于女性[4]。
執(zhí)行功能是指高秩序的認知能力,它管理著對未來目標定向行為進行自我調(diào)節(jié)的基本認知功能。執(zhí)行功能中的認知加工主要包括抽象推理、注意控制、認知靈活性、假設(shè)生成、抑制、序列反應、系列轉(zhuǎn)換、策略目標計劃、工作記憶中的信息運用等[5]。
為了進一步了解反社會行為的神經(jīng)學基礎(chǔ),有研究者檢驗了前額葉功能與反社會行為之間的關(guān)系,來自于臨床病人和健康群體的研究結(jié)果均表明,執(zhí)行功能與反社會行為呈負相關(guān)。部分認知功能紊亂會導致反社會行為,使個體無法控制社會不允許的行為、沖動行為以及消極行為等[6]。臨床腦損傷的研究也顯示,執(zhí)行功能和行為控制之間存在相關(guān),當前額葉被破壞時,病人會表現(xiàn)出較大的行為改變。有研究表明,沒有腦損傷或創(chuàng)傷史的病人,如果執(zhí)行功能得分低,也會表現(xiàn)出反社會行為。由此可知,反社會行為和執(zhí)行功能缺失、前額葉功能紊亂存在密切相關(guān)[7]。
盡管關(guān)于反社會行為、攻擊行為已有大量研究,但沒有研究從神經(jīng)心理學的角度考查運動情境中的反社會行為。本研究擬檢驗運動員的認知功能,尤其是執(zhí)行功能與反社會行為、攻擊行為的關(guān)系,來彌補這一研究領(lǐng)域的缺失。
2研究方法
2.1被試
從某省足球隊、籃球隊共選取110名運動員,剔除有腦損傷、閱讀障礙、糖尿病、嚴重吸煙(每天吸煙25支以上)、每天喝5杯以上咖啡,以及未完成測試的被試,有效被試104人,其中男50人,女54人,運動年限M=10.37(D=4.96),年齡M=20.43歲(D=5.41)。
2.2測量
2.2.1執(zhí)行功能測量
[JP3]選擇《劍橋自動化成套神經(jīng)心理測試》(the Cambridge Neuropsychological est Automated Battery,簡稱CANAB)的4個分測驗:空間廣度(patial pan,簡稱)測量被試的空間記憶廣度,空間工作記憶(patial Working Memory,簡稱WM)測量被試的視覺空間信息保持和操作能力,康橋球(tockings of Cambridge,簡稱OC)測量被試的空間計劃和工作記憶,內(nèi)外空間成套變換(Intradimensional / Extradimensional hift,簡稱IED)測量被試的視覺辨別、注意保持和注意力轉(zhuǎn)移能力[8]。
2.2.2反社會行為測量
使用Kavussanu(2009)等人編制的《體育運動親社會行為和反社會行為問卷》中的兩個反社會行為分量表,分別測量針對對手的反社會行為(Antisocial Behavior owards Opponents,簡稱ABO)和針對隊友的反社會行為(Antisocial Behavior owards eammates,簡稱AB),共13個條目,采用Likert 5點量表計分,1(從不)-5(經(jīng)常)。兩個分量表的科隆巴赫α系數(shù)為0.84~0.86、0.79~0.83。
2.2.3攻擊行為測量
使用Raine等人(2006)編制的《反應性和主動性攻擊行為問卷》,問卷共23個條目,分為兩個分量表:反應性攻擊行為(Reactive Aggression,簡稱RA)和主動性攻擊行為(Proactive Aggression,簡稱PA),采用Likert 3點量表計分,0(從不)、1(有時)和2(經(jīng)常)。兩個分量表科隆巴赫α系數(shù)為0.86、0.84。
2.3測試程序
實驗在某省科研中心實驗室實施,被試先填寫知情同意書,然后完成CANAB,隨后完成反社會行為測量和攻擊行為測量。
2.4數(shù)據(jù)處理
4討論
執(zhí)行功能和反社會行為之間的關(guān)系,已在反社會人格障礙、腦損傷及創(chuàng)傷和健康人群中得到檢驗。盡管運動情境中的反社會行為已有大量研究[2-3],但是目前為止,沒有研究檢驗反社會行為和執(zhí)行功能之間的關(guān)系。本研究以群體性項目運動員為被試,檢驗了執(zhí)行功能和反社會行為、攻擊行為的關(guān)系。
4.1執(zhí)行功能和行為變量之間的關(guān)系
本研究顯示,男運動員的執(zhí)行功能與兩種反社會行為、兩種攻擊行為均呈負相關(guān)。執(zhí)行功能通過3種認知任務來評價,信息保持和操作,空間計劃和工作記[JP2]憶,規(guī)則獲取和逆轉(zhuǎn)。在比賽中有反社會行為及攻擊行為的男運動員,難以根據(jù)外界反饋進行調(diào)整、轉(zhuǎn)移注意、計劃行為、靈活應對。這些執(zhí)行功能的缺失,反映了認知的非靈活性和對挫折的低忍耐程度,并導致運動和其他社會情境中的反社會行為。執(zhí)行功能失調(diào)會導致行為抑制降低,需要即時的獎賞,并表現(xiàn)出沖動行為。
4.2執(zhí)行功能缺失對行為的意義
與反社會行為、攻擊行為相關(guān)最強的是規(guī)則獲取和計劃表現(xiàn)的得分,完成得分和錯誤得分均與行為得分有較高相關(guān)。這一研究結(jié)果表明,執(zhí)行功能中注意轉(zhuǎn)換和靈活性、大腦前紋狀體區(qū)域?qū)Ψ瓷鐣袨楹凸粜袨榫杏绊?,這也與Ogilvie等人的元分析結(jié)果一致。Ogilvie研究發(fā)現(xiàn),執(zhí)行控制通過對任務相關(guān)信息的加工和轉(zhuǎn)換,與反社會行為產(chǎn)生強相關(guān),如果注意的轉(zhuǎn)換和靈活性缺失,在社會行為中會導致額外的認知損耗[6]。此外,注意執(zhí)行功能的損傷,會導致個體行為的攻擊性、沖動性等,并使得個體難以對外部反饋進行行為調(diào)節(jié)[9]。
本研究表明了執(zhí)行功能和反社會行為之間的相關(guān)關(guān)系,但不能得出兩者之間的因果關(guān)系。執(zhí)行功能失調(diào)是否導致反社會行為以及如何導致反社會行為,仍待進一步研究。
空間工作記憶得分與反社會行為和攻擊行為呈中等程度相關(guān),這之間可能存在第三變量,影響認知-行為之間關(guān)系的強度。
空間廣度測量的是工作記憶能力,反社會行為、攻擊行為和空間廣度之間沒有相關(guān)。因為空間廣度被看作是視覺空間記憶,反映了瞬時獲取、操作空間信息的能力,并不包含執(zhí)行過程,所以空間廣度和反社會行為、攻擊行為不相關(guān)。反社會行為和攻擊行為高的個體,認知能力不一定低。
4.3性別差異
本研究還揭示了性別差異。在女運動員中,只有對隊友的反社會行為與空間計劃的步數(shù)呈高度正相關(guān),這表明與隊友爭辯、指責隊友、辱罵隊友的女運動員,執(zhí)行功能中的空間計劃和工作記憶更差。因為執(zhí)行功能有助于認知操作之間的合作,執(zhí)行功能缺失可能導致行為控制低[10],得分低的女運動員對待隊友時缺少控制和自我調(diào)節(jié)。與身體行為失當相比,女運動員言語失當與執(zhí)行功能失調(diào)的關(guān)系更強。這表明女性認知-行為之間的關(guān)系更間接,反社會性為和攻擊行為的傷害性更小。
本研究表明,不同性別的研究結(jié)果存在差異,但Ogilvie等人的元分析發(fā)現(xiàn),性別不能調(diào)節(jié)執(zhí)行功能和反社會行為的關(guān)系[6],這可能與元分析采集的研究樣本有關(guān)。
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與女運動員相比,男運動員報告的對對手的反社會行為和主動攻擊行為更多。這些結(jié)果與其他研究結(jié)果相一致:無論運動中還是日常生活中,男性比女性表現(xiàn)出更強的攻擊性[11-12]。
4.4研究局限性和未來研究方向
盡管本研究得出了許多重要的研究結(jié)果,但是依然存在很多局限性。
首先,反社會行為和攻擊行為使用自我報告來測量,而非直接觀察。以往研究顯示,自我報告和觀察的反社會行為之間有高的正相關(guān)。然而,以后的研究還應選擇合適的方式來測量反社會行為和攻擊行為,也應包括同伴和教練或者老師的評價。
第二,認知測試僅包括4項執(zhí)行功能測驗,其他執(zhí)行功能,如抑制、注意控制,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檢驗。因為運動員的反社會行為和攻擊行為中也包括了情感成分,所以也可以采用其他認知任務檢驗執(zhí)行功能,如troop任務等。
第三,以后的研究中增加樣本量,使用多元回歸分析等來檢驗認知功能對反社會行為和攻擊行為的預測作用。
5結(jié)論
5.1男運動員的執(zhí)行功能與反社會行為、攻擊行為有強相關(guān)。執(zhí)行功能低會導致男運動員控制沖動的能力低,不能接受來自于外部的反饋,從而導致傷害他人。
5.2反社會行為和攻擊行為高的個體,認知能力不一定低。
5.3在運動員群體中,性別能調(diào)節(jié)執(zhí)行功能和反社會行為的關(guān)系。
參考文獻:
[1]Rutter, M. Commentary: Causal processes leading to antisocial behavior.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003, 39(2): 372-378.
[2]Kavussanu, M., tanger, N., & Boardley, I.D. he Prosocial and Antisocial Behaviour in port cale: Further evidence for construct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Journal of ports ciences, 2013, 31: 1208-1221.
[3]Kavussanu, M., & Boardley, I.D. he Prosocial and Antisocial Behavior in port cale. Journal of port & Exercise Psychology, 2009, 31: 97-17.
[4]Kavussanu, M., Boardley, I.D., agar, .., & Ring, C. Bracketed morality revisited: ow do athletes behave in two contexts?. Journal of port & Exercise Psychology, 2013, 35: 449-463.
[5]Alvarez, J.A., & Emory, E. Executive function and the frontal lobes: A meta-analytic review. Neuropsychology Review, 2006, 16: 17-42.
[6]Ogilvie, J.M., tewart, A.L., Chan, R.C.K., & hum, D..K. Neuropsychological measures of executive function and antisocial behavior: A meta-analysis. Criminology, 2011, 49: 1063-1107.
[7]Krmer, U.M., Kopyciok, R.P.J., Richter, ., RodriguezFornells, A., & Münte, .F. he role of executive functions in the control of aggressive behavior.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2011, 2: 152.
[8]鄒志禮. 暴力行為青少年執(zhí)行功能與童年受虐及多巴胺β羥化酶基因多態(tài)性的關(guān)聯(lián)分析[D].重慶:重慶醫(yī)科大學,2012.
[9]Moreau, D., & Conway, A.R.A. Cognitive enhancement: A comparative review of computerized and athletic training programs.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2013, 6: 155-183.
[10]Elliott, R. Executive functions and their disorders. British Medical Bulletin, 2003, 65: 49-59.
[11]Archer, J. ex differences in aggression in real-world settings: A meta-analytic review.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2004, 8: 291-322.
[12]Kavussanu, M., eal, A.R., & Phillips, D.R. Observed prosocial and antisocial behaviors in male soccer teams: Age differences across adolescence and the role of motivational variables. Journal of Applied port Psychology, 2006, 18: 326-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