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乃勤 瓦房店第三醫(yī)院有限責任公司病理科 (遼寧 瓦房店 116300)
乳腺癌患者180例診斷和治療中超聲引導下粗針穿刺活檢的應用價值分析
姜乃勤 瓦房店第三醫(yī)院有限責任公司病理科 (遼寧 瓦房店 116300)
目的:探討超聲引導下粗針穿刺活檢(CNB)在乳腺癌患者術前診斷與治療中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選取本院自2015年4月~2016年6月間共180例行經(jīng)超聲引導下粗針穿刺活檢的乳腺癌患者作為此次研究的觀察對象,觀察其組織病理學檢查結果及臨床資料。結果:180例患者中共有56例患者(31.12%)直接行乳癌改良根治術,均行超聲引導下粗針穿刺活檢,術前與術后病理結果對比發(fā)現(xiàn)診斷準確率為91.07%(51/56),病理類型完全符合率為78.57%(44/56),其余共有124例患者(68.89%)根據(jù)超聲引導下粗針穿刺活檢所測得的生物學因子分別接受約1至8個周期的化療,其中有109例(87.90%)患者的腫塊有不同程度縮小,2例(1.61%)患者的腫塊消失,化療后8例患者(6.45%)未見明顯癌殘留,21例患者(16.94%)僅有少許退變癌細胞殘留,全部180例患者均未出現(xiàn)出血以及針道感染等并發(fā)癥。結論:超聲引導下經(jīng)皮粗針穿刺活檢(CNB)可達到開放性活檢的病理診斷效果,而且具有創(chuàng)傷小、操作安全等特點,可幫助于術前進行明確的病理診斷,并且可為進一步制定乳腺癌的治療方案提供確切依據(jù),在乳腺癌患者的診斷與治療中有著積極的臨床作用。
超聲引導 乳腺癌 粗針活檢 應用價值
隨著臨床微創(chuàng)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與進步,超聲引導下粗針穿刺活檢已應用于乳腺癌的早期診斷與治療中,準確的病理組織學診斷和免疫組織化學檢測,可協(xié)助判斷乳腺癌患者是否需進行術前化療以及選擇合理的化療藥物[1]。以往臨床上通常采用的乳腺癌病理學診斷方式主要有腫塊切除活檢、細針穿刺活檢等,但其無法進行組織病理學診斷以及分子水平預后因素分析[2],對乳腺癌的綜合治療造成了影響。超聲引導下粗針穿刺活檢是一種微創(chuàng)活檢方法,且取材可靠,有助于乳腺癌的早期診斷與輔助化療[3]。本次研究通過對本院共180例行超聲引導下粗針穿刺活檢的臨床乳腺癌患者的穿刺活檢病理結果與術后病理結果進行觀察與對比,探討超聲引導下粗針穿刺活檢在乳腺癌的診斷治療中的臨床價值,現(xiàn)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資料來源于本院自2015年4月~2016年6月收治的可疑乳腺腫塊經(jīng)皮超聲引導下粗針穿刺活檢的患者共180例,均為女性,年齡25~63歲,平均年齡(43.76±3.27)歲,患者均經(jīng)手術病理證實為乳腺癌,病灶位于左乳83例,位于右乳96例,雙側乳腺癌1例,腫塊最大徑平均(3.22±1.39)cm,所有患者均在切除手術前行超聲引導下粗針穿刺活檢,并獲得病理診斷,其中56例患者直接行乳腺癌改良根治術,其余124例患者分別行孕激素受體(PR),雌激素受體(ER),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C-erbB-2)及細胞增殖核抗原(Ki-67)檢測后進行新輔助化療。所有患者均已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所有患者術前均進行血常規(guī)檢查以及出血和凝血時間,對乳腺進行常規(guī)超聲檢查,了解乳腺腫塊的大小、部位、形態(tài)、內(nèi)部回聲及彩色血流信號分布等情況,使需穿刺乳腺充分暴露,協(xié)助患者取仰臥位或側臥位,根據(jù)患者的腫塊位置選擇穿刺體位,通過超聲探測確定進針方向。對穿刺區(qū)皮膚進行常規(guī)消毒,應用2%利多卡因做局部浸潤麻醉,在超聲引導下使用穿刺針刺入皮下組織,沿探頭長軸方向斜行刺入,當穿刺針尖到達腫塊邊緣時,向前推進針芯進入腫塊內(nèi)部,激發(fā)活檢針,取出組織條標本1~4條,進行病理組織檢查和ER、PR、C-erbB-2、Ki-67免疫組織化學檢測。56例CNB直接手術者,將病理檢查結果與改良根治手術病理結果對照,124例患者根據(jù)CNB所測得的生物學因子接受1~8個周期化療后行改良根治術,化療方案多采取蒽環(huán)類及紫杉類為主,部分患者輔以鉑類化療藥物,如果治療前FISH檢測顯示HER2基因擴增,應同時行曲妥珠單抗靶向治療。
1.3 病理診斷
對腫瘤組織進行樣本處理。使用中性10%的福爾馬林將組織標本固定約8~24h,取材、脫水、透明、切片,觀察并記錄腫瘤的大小,然后用蘇木精-伊紅(HE)進行染色,分型腫瘤,最后用免疫組化標記ER、PR的表現(xiàn),二次分析腫瘤組織,分析其病理特征,陽性細胞數(shù)>1%為ER陽性,陽性細胞數(shù)>1%為PR陽性。
2.1 乳腺癌術前CNB與術后病理結果對比
180例患者中共有56例患者(31.12%)直接行乳癌改良根治術,均行超聲引導下粗針穿刺活檢,術前與術后病理結果對比發(fā)現(xiàn)診斷準確率為91.07%(51/56),病理類型完全符合率為78.57%(44/56)。
2.2 乳腺癌新輔助化療后術后的超聲檢查與病理結果
共有124例患者(68.89%)根據(jù)超聲引導下粗針穿刺活檢所測得的生物學因子分別接受約1至8個周期的化療,其中有109例(87.90%)患者的腫塊有不同程度縮小,2例(1.61%)患者的腫塊消失,化療后8例患者(6.45%)未見明顯癌殘留,21例患者(16.94%)僅有少許退變癌細胞殘留,全部180例患者均未出現(xiàn)出血以及針道感染等并發(fā)癥。
2.3 乳腺癌CNB病理免疫組織化學結果
124例患者分別行孕激素受體(PR),雌激素受體(ER),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C-erbB-2)及細胞增殖核抗原(Ki-67)檢測后進行新輔助化療,陽性檢出率分別為65.68%、58.48%、57.21%、49.76%,其中1例乳腺CNB為陰性,病理顯示轉移性腺癌,免疫組化檢測獲得相關生物學因子表達。
超聲引導下粗針穿刺活檢是乳腺病變的微創(chuàng)活檢方法,惡性腫瘤可通過病理組織學結果確切診斷[4-5],準確的病理學診斷是對乳腺癌患者制定與實施綜合治療的重要前提,而切除活檢方式可能會對保乳手術造成不良影響,也會對前哨淋巴結活檢技術的可靠性造成影響。本文討論的超聲引導下粗針穿刺活檢,在超聲影像引導下可實時觀察穿刺針的位置與動作,確保穿刺取材的有效性,可滿足分子和蛋白水平預后因素分析在組織取材方面的高標準要求,同時也可以避免穿刺針刺入周圍組織,本次研究180例患者中56例患者直接行乳癌改良根治術,術前病理結果顯示診斷準確率為91.07%,病理類型完全符合率為78.57%,與術后的標本組織病理學檢查結果相一致,提示CNB具有開放性活檢的效果。
綜上所述,超聲引導下粗針穿刺活檢技術安全、可靠,在乳腺癌的綜合治療中有著積極的作用,有助于乳腺癌的早期診斷和治療。
[1] 唐麗娜, 沈友洪, 杜忠實, 等. 超聲引導下粗針穿刺活檢在乳腺癌術前診斷及新輔助化療中的應用價值[J]. 臨床超聲醫(yī)學雜志, 2015,17(9):598-601.
[2] 張惠, 鄧立強, 向素芳, 等. 超聲及超聲引導下粗針穿刺活檢對妊娠期乳腺癌的診斷價值[J]. 實用婦產(chǎn)科雜志, 2016,32(6):453-455.
[3] 戴維德, 韓秀婕, 井慶紅, 等. 超聲引導下乳腺占位性病變粗針穿刺活檢的臨床價值[J]. 山西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3,44(9):734-736.
[4] 王培云, 徐煒煒. 超聲引導下粗針穿刺活檢在乳腺癌診斷和治療中的應用價值[J]. 腫瘤學雜志, 2012,18(12):944-946.
[5] 賈巍, 張紅真, 王文娟, 等. 粗針穿刺活檢在乳腺癌術前診斷中的應用及新輔助化療前后分子生物學指標的變化[J]. 廣西醫(yī)學, 2016,38(9):1235-1238.
1006-6586(2017)10-0053-02
R737.9
A
2017-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