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艷 解放軍第二〇二醫(yī)院泌尿外科 (遼寧 沈陽 110000)
分析體外沖擊波與內鏡手術對泌尿系結石的治療效果
張明艷 解放軍第二〇二醫(yī)院泌尿外科 (遼寧 沈陽 110000)
目的:對比觀察體外沖擊與內鏡手術在泌尿系結石治療中的臨床療效。方法:對2015年7月~2016年7月本院收治的140例泌尿系結石患者進行觀察,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患者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50例。研究組采用內鏡取石術治療,對照組采用ESWL手術治療,觀察兩組患者手術效果、及并發(fā)癥情況。結果:研究組術后住院時間、下床活動時間、疼痛評分(VAS)明顯低于對照組,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術后并發(fā)癥中,除疼痛外,血腫、血尿、嚴重感染發(fā)生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結石清除率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兩種手術方式的結石清除率均較高,但是內鏡手術對直徑超過1.5cm、嵌頓時間交長的泌尿系結石的治療效果明顯優(yōu)于ESWL,且患者術后住院時間短,并發(fā)癥少,減輕了患者的痛苦。
ESWL 內鏡手術 泌尿系結石 臨床療效
泌尿系結石是臨床常見疾病,發(fā)病率約為5%左右。泌尿系結石的發(fā)病機制復雜,急性發(fā)作時對腎功能的損傷較大,嚴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1]。臨床治療泌尿系結石主要采用手術治療,常用的手術方法有ESWL、輸尿管鏡碎石術、經皮腎鏡碎石術等,均屬于微創(chuàng)手術,對患者的創(chuàng)傷性小[2]。結石部位、大小、數(shù)量、性質不同,手術方式不同,尋找結石清除率高、對機體損傷小、術后恢復時間短的手術方法是臨床主要探尋的目標。本文就ESWL、內鏡手術對泌尿系結石的療效進行探討,現(xiàn)總結如下。
1.1 臨床資料
觀察對象為本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140例泌尿系結石患者,其中男性89例,女性51例,年齡19~65歲,平均年齡(49.2±5.9)歲;病程1.3個月~6年,平均病程(2.7±0.7)年;結石直徑0.9~2.1cm。采用隨機分組方式將患者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中各70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無顯著性差異(P>0.05),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1)經超聲檢查、尿常規(guī)檢查、尿路造影結合患者的臨床癥狀明確診斷;(2)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血液系統(tǒng)疾病、腎功能不全;(2)嚴重精神疾病不能配合觀察的患者;(3)近期內有腎臟或泌尿系統(tǒng)手術史患者。
1.2 治療方法
研究組采用輸尿管鏡手術治療,患者取截石位,腰部麻醉起效后開始手術。將URF-P5型輸尿管鏡通過尿道放置于膀胱,將導絲插入患側輸尿管。用MMC輸尿管液壓泵對輸尿管壁進行徹底沖洗、擴張管腔,沿著導絲達到結石部位,調節(jié)壓力。觀察結石周圍組織情況,運用專用取石鉗將結石取出,較大的結石運用激光粉碎后取出。根據患者病情放置雙J管,術后加強對患者生命體征的監(jiān)測,合理使用抗生素,給予止血、解痙藥物。術后一月復查,根據患者恢復情況選擇拔管時間。
對照組采用ESWL手術治療,引導患者取舒適體位,先用B超檢測結石數(shù)量、部位、大小,采用HK-ESWL-VI體外沖擊波碎石機進行碎石。輸尿管結石能量:10.5~12.5kV,沖擊次數(shù):1500~2000次。腎結石能量:10.0~12.5kV,沖擊次數(shù):1500~2000次。調節(jié)碎石機的焦點位置,對大結石進行多方位碎石。碎石次數(shù)為3~5次,每次治療時間間隔10d。術后常規(guī)抗感染治療,B超復查結石排除情況,3個月后結石排除效果不明顯患者改為輸尿管鏡手術治療。
表1 . 兩組患者手術效果對比( x ± s )觀察指標 研究組( n = 5 0 ) 對照組( n = 5 0 ) t P住院時間( d ) 9 . 2 ± 1 . 2 1 4 . 4 ± 2 . 6 1 2 . 8 4 0 5 0 . 0 0 0 1下床活動時間( h ) 3 8 . 5 ± 4 . 1 3 0 . 8 ± 6 . 3 7 . 2 4 3 6 0 . 0 0 0 1 V A S評分(分) 3 . 4 ± 1 . 2 5 . 9 ± 1 . 7 8 . 4 9 5 3 0 . 0 0 0 1
1.3 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患者術后住院時間、下床活動時間、術后疼痛評分(VAS)、結石清除率、并發(fā)癥(疼痛、血腫、血尿、嚴重感染)發(fā)生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2.1 手術效果
研究組結石完全清除有46例(92.00%),對照組結石完全清除有45例(90.00%);研究組術后住院時間、下床活動時間、VAS評分均比對照組低,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術后并發(fā)癥
研究組患者中術后疼痛26例,血尿12例,嚴重感染2例;對照組患者中術后疼痛38例,血腫1例,血尿14例,嚴重感染3例;對照組術后疼痛患者明顯多于研究組(P<0.05)。
泌尿系結石好發(fā)于男性,輸尿管上段結石治療難度大,容易引起尿路梗阻、嚴重腎積水、感染性休克等嚴重標準,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3]。ESWL是一種微創(chuàng)手術方式,利用高電壓,通過瞬間放電將電能轉化為聲能、光能或熱能,通過水介質的作用形成沖擊波,對結石進行粉碎。但是對于較大的結石需要多次碎石,反復碎石對輸尿管有損傷,延長了治療時間,術后患者疼痛明顯[4]。肥胖患者、復雜的泌尿結石患者B超定位難度大,受腸道氣體影響,碎石難度較大。結石存在時間過長的患者沖擊波不能完全碎石,容易殘留結石,影響手術效果。輸尿管鏡手術利用含有光感纖維的內窺器械進行手術,在連接電視監(jiān)視系統(tǒng)后進行手術,可以清晰放大手術部位,定位準確,減少對管道的損傷,提高了對結石的完全清除率。輸尿管手術利用患者自身泌尿系統(tǒng)管腔進行手術,對黏膜損傷小,無需反復進入輸尿管,可視性強,手術時間短,術后患者疼痛輕,恢復速度快[5]。本文中兩組患者的結石清除率均較高,術后并發(fā)癥中疼痛最為常見,腎包膜下血腫較少。相對于對照組,研究組住院時間更短,疼痛程度更輕,患者可以盡早下床活動,內鏡手術的效果更佳。
綜上所述,ESWL的臨床療效也較好,但是治療時間過長,術后疼痛明顯。輸尿管鏡手術可以清晰顯示是否存在包裹結石、位于生理性狹窄部位的結石等復雜病變,手術時間短,結石清除率高,減輕了患者的痛苦,適合作為泌尿系結石的首選治療方法。
[1] 張潮, 苗文隆, 劉力婕, 等. 體外沖擊波與內鏡手術治療泌尿系結石效果的對比[J]. 寧夏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6,38(3):307-310.
[2] 傅大海, 楊宗志. 石淋通顆粒聯(lián)合體外沖擊波治療泌尿系結石臨床觀察[J]. 中國鄉(xiāng)村醫(yī)藥, 2014,45(3):32-33.
[3] 谷玉輝, 李永章. 體外沖擊波配合排石方治療泌尿系結石療效觀察[J]. 實用中醫(yī)藥雜志, 2016,32(4):322.
[4] 康寧, 邢念增. 虛擬模擬器在輸尿管內鏡手術培訓中的應用[J]. 中國病案, 2016,17(9):95-96.
[5] 王振中. 體外沖擊波在泌尿系結石治療的效果分析[J]. 中外醫(yī)療, 2016,35(10):70-71.
1006-6586(2017)10-0100-02
R699
A
2017-01-20
張明艷,主治醫(yī)師,研究方向:泌尿系結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