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涉醫(yī)古壯字的結(jié)構(gòu)與意義探析

      2017-01-19 12:57周祖亮方懿林
      關(guān)鍵詞:字義字形

      周祖亮+方懿林

      【摘 要】 涉醫(yī)古壯字包括自造字、漢借字兩種形式。自造字的形體結(jié)構(gòu)主要表現(xiàn)為象形、指事、會意、形聲、漢字變體五種形式;漢借字主要包括全借字、借義字、借音字、借形字四種。涉醫(yī)古壯字,既反映了壯族傳統(tǒng)語言文字的特點(diǎn),又包含了豐富的民族醫(yī)學(xué)理論和文化信息,是深入研究壯語言、壯醫(yī)藥寶貴的基礎(chǔ)材料。

      【關(guān)鍵詞】 古壯字;字形;字義;壯醫(yī)藥

      【中圖分類號】R29 【文獻(xiàn)標(biāo)志碼】 A【文章編號】1007-8517(2016)24-0014-04

      壯醫(yī)藥是我國傳統(tǒng)醫(yī)藥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歷史和鮮明的民族特色,為壯族的繁衍和健康作出了重要貢獻(xiàn)。在唐代以前,壯族沒有自己的文字,醫(yī)藥經(jīng)驗(yàn)主要依靠口耳相授。到了唐代,壯族的一些文人借助漢字及其偏旁與部首,創(chuàng)造了一種“土俗字”,即古壯字(又稱方塊壯字),壯語稱作sawndip(生字)。壯醫(yī)藥在壯語中稱為“依托”[j1to3],“依”即“醫(yī)藥”(古壯字寫作“[XC周祖亮A.tif;%20%20]”或“[XC周祖亮B.tif;%20%20]”),“托”即“本地、土著”,“依托”的漢語意義為“土醫(yī)、土藥”。在《古壯字字典(初稿)》、《壯族麼經(jīng)布洛陀影印譯注》、《平果嘹歌》等用古壯字記錄的壯語工具書和壯族歷史文獻(xiàn)中,分布了大量醫(yī)藥詞匯、俗語和故事,筆者曾對其中涉醫(yī)古壯字作過詳盡地搜集、整理和論述[1-2]。這些用來記錄醫(yī)藥詞語的古壯字,既反映了壯族傳統(tǒng)語言文字的特點(diǎn),又包含了豐富的民族醫(yī)學(xué)理論和文化信息,是深入研究壯語言、壯醫(yī)藥的基礎(chǔ)材料。

      目前,對古壯字的數(shù)量還沒有完整而確切的統(tǒng)計(jì)。《古壯字字典(初稿)》共收錄了10700個古壯字,其中正體字4918個,其余為異體字。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民族研究所編制的《中國少數(shù)民族文字字符總集》“古壯字字符集”,共收錄12420個古壯字。但是在《壯族麼經(jīng)布洛陀影印譯注》、《平果嘹歌》等古壯字文獻(xiàn)中,還存在許多未被字典、辭書收錄的古壯字。古壯字以漢字借源為主,兼有部分自造文字。具體來說,主要有兩種途徑:一是壯族先民參照漢字結(jié)構(gòu),或借用漢字偏旁,自已創(chuàng)造的文字,被稱為“自造字”、“借源字”或“本族字”;二是直接借用于現(xiàn)成的漢字,被稱為“漢借字”或“借漢字”。為了讓學(xué)術(shù)界對涉醫(yī)古壯字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本文擬以記錄醫(yī)藥詞語的古壯字(包括醫(yī)學(xué)、藥物、人體三種)為對象,分自造字、漢借字兩類,對其結(jié)構(gòu)形式與意義進(jìn)行簡要論述,以進(jìn)一步明晰這種民族古文字中的醫(yī)藥詞語概貌。

      1 涉醫(yī)古壯字中自造字的結(jié)構(gòu)與意義

      在涉醫(yī)古壯字中,自造字的數(shù)量較多。例如古壯字的人體詞語“血能”(lwed ndaeng),漢語意義為“鼻血”,而古壯字表示“鼻子”意義,讀作ndaeng的就有“、、、、、、、、登、、、、、、能”等15個同音詞,其中除了“登、能”2個漢借字,其余13個都是自造字。但是《古壯字字典(初稿)》僅收錄了前面9個字,并將“”列作正體字,其余被視作異體字。由此可見,在《古壯字字典(初稿)》之外,還有許多未被收錄,但又廣泛存在于壯民族古籍中的古壯字。

      由于古壯字的自造字是壯族先民在漢字基礎(chǔ)上創(chuàng)制出來的,因此在創(chuàng)制這些文字時(shí)也不自覺地運(yùn)用了漢字的“六書”理論。表示醫(yī)藥意義的古壯字自造字,其形體結(jié)構(gòu)主要表現(xiàn)為象形、指事、會意、形聲、漢字變體五種形式。

      1.1 象形字 它是指用簡約的寫意方法形象地描繪比較具體的對象。這類古壯字主要用于記錄人體詞語,數(shù)量相對較少。例如:(heuj)—牙齒:象口內(nèi)牙齒之形;(ningq)—陰莖:象男性生殖器之形;(daem)—陰囊:象男性陰囊之形;凵(vauq)—豁(嘴):象嘴唇豁缺之形。

      1.2 指事字 它是在象形字的基礎(chǔ)上用符號指明所要表示的局部意義,所加符號稱為指事符號。這類古壯字主要用來記錄人體詞語,數(shù)量相對較少。如(ndaqc)—鼻子:以“丶”指示丈上,“丈”與“大”相近,象人形,“丶”在丈上部,表示鼻子;(din)—腳:以“丶”指示天下,“天”與“大”相近,象人形,“丶”在天下部,表示腿腳;—后背:以“·”指示3上,3象人背形,“·”在3上部,表示后背;(cied)—陰門:以“丶”指示爻中,“爻”與“女”相近,指女性,“丶”在爻中間,表示前陰門;(ced)—女性生殖器:以“丶”指示女性身體之中,“丶”在女中間,表示女性生殖器。

      1.3 會意字 它是指由兩個以上的漢字偏旁組合在一起,表示這幾個偏旁組合而成的意義。這類古壯字?jǐn)?shù)量較多。如(geuq)—磨牙:牙齒相交;毜(mi)—細(xì)毛、汗毛:毛發(fā)細(xì)??;(rangj)—懷孕:女子即將產(chǎn)育;(gvea)—腳跛:腳不平,上下動作幅度不一致。

      宋代,古壯字已成為一種在壯族地區(qū)比較流行的本民族文字。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就保存了4例與醫(yī)學(xué)意義相關(guān)、通過會意方式創(chuàng)制而成的古壯字,即:“(音矮),不長也……(音動),人瘦弱也;(音終),人亡絕也;(音臘),不能舉足也?!边@些語言事實(shí)說明,通過會意造字是壯族先民創(chuàng)造古壯字的一種重要方式。

      1.4 形聲字 它由表意和表音兩部分組合而成,表意的部分叫形符(形旁),表音的部分叫聲符(聲旁)。其中形符部分是用漢字(或漢字偏旁)的意義來表示壯語的意義;聲符部分是用漢字的讀音來表示壯語的音。這類涉醫(yī)古壯字?jǐn)?shù)量較多,主要分為以下六種類型:①左形右聲,如(in)—病痛,、(ndang)—身體,(saej)—腸,、(aek)—胸(心),(mbi)—膽,、(fwngz)—手掌;②右形左聲,如(gap)—配(藥),(gyaeuj)—頭,(fwngz)—手掌,(iemj)—瘡痂;③上形下聲,如(din)—腳,(yw)—藥或藥材,(mik)—臉面,(lwed)—血液;④下形上聲,如(nuk)—耳聾, (naj)—臉面,(rangj)—懷孕,(mbaj)—口吃;⑤形占一角,如(fangz)—目盲,(hwet)—脊背,(haenz)—瘙癢,(nuk)—耳聾;⑥聲占一角,如(seng)—發(fā)冷,(byoem)—頭發(fā),(dungx)—腹部,(bingh)—疾病。

      除了以上六種類型外,有時(shí)構(gòu)成古壯字的的兩個漢字偏旁全部用來表示聲旁,例如“”(ndang,身體)的“當(dāng)、良”兩個偏旁均表示讀音,“”(gap,配藥)的“甲、加”兩者均表示讀音。

      涉及醫(yī)學(xué)意義的古壯字形聲字,有時(shí)形旁和聲旁的位置可以互相調(diào)換,表示相同的意義。例如“”與“”都讀作naj,均表示臉面;“”和“”都讀作lwed,均表示血液;“”和“”都讀作nyuh,均表示尿、小便。陸發(fā)圓先生指出,古壯字中有的形聲字,其聲旁并不是取自漢字的讀音,由于這個聲旁是表示壯語詞義,旨在取壯語的讀音[3]。例如右形左聲字“”(fwngz,手掌)與“”(faenz,牙齒),左邊“文”壯語讀作faenz[fan2],表示這些字的音,屬于壯音聲旁。

      1.5 漢字變體 它是指在漢字(繁體或簡體)的形體上增加、減少或者變換筆畫,通過改變漢字字形來形成新字,表示新的意義。這些古壯字所表示的意義與變體前的漢字意義可能有一定聯(lián)系,也可能完全沒有關(guān)聯(lián)。具體如下:①增加筆畫即漢字繁復(fù)化,如(gyaij)—疾病,(dok)—天花,(mbi)—膽,(ga)—腿腳,(bwt)—肺,(vaez)—陰莖,(haex)—屎,、(dungx)—肚子,(yw)—藥(“己”gi[ki1]在壯語中指斷腸草),分別在漢字“妥、毒、肩、卡、不、男、滅、肚、己”的形體上增加筆畫創(chuàng)制而成;②減少筆畫即漢字簡單化,如(gyaeu)—長壽,(gyaeuj)—頭,(bak)—嘴巴,(fwngz)—手,(swiq)—治愈,(lwed)—血液,(noh)—肌肉,(naj)—臉,分別在漢字“救、頭、埧、凴、些、血、胬、那”的形體上減少筆畫創(chuàng)制而成;③變換筆畫,如(sa)—發(fā)痧,(dai)—死亡,(heuj)—牙齒,(hiz)—精液,(saej)—腸,(sae)—喉嚨,(maeq)—(臉色)紅潤,(deng)—(疾?。┖棉D(zhuǎn),分別在漢字“沙、迢、呀、移、使、雖、羔、點(diǎn)”的形體上變換筆畫創(chuàng)制而成,其中“沙”變體作“”也屬于移動筆畫。

      在這些源于壯民族自造的涉醫(yī)古壯字五種結(jié)構(gòu)形式中,形聲字所占比例最大,其中象形字、指事字以獨(dú)體字為主,另外三種形式的自造字則以合體字為主。這種狀況與漢字的結(jié)構(gòu)特點(diǎn)基本相同。

      綜上所述,記錄醫(yī)藥詞語的古壯字自造字具有以下兩個特點(diǎn):第一,涉醫(yī)古壯字中自造字所用部首與字義存在較密切的聯(lián)系。表示疾病意義的古壯字,大部分以“疒”作為部首(即形旁);表示藥物名稱的古壯字,植物類藥名多以“艸、木”為部首,動物類藥名多以“蟲、犭”為部首;表示人體名稱的古壯字,大部分以“身、月(肉)、亻、口、目、耳、鼻、頁、面、手、足、骨”等作為部首。第二,涉醫(yī)古壯字中自造字的異體字?jǐn)?shù)量豐富,而且表示相同意義與相同讀音的古壯字,其異體字可能由不同的系列組合而成。例如表示“鼻子”意義的13個古壯字自造字(不包括“登、能”2個漢借字),分別屬于三個文字系列:一是以“鼻”為部首的字:“、、、、、、、”;二是“鼻”的變形字:“、、”;三是以“能”為偏旁(用于表音)的字:“、”。

      2 涉醫(yī)古壯字中漢借字的形音義關(guān)系

      涉醫(yī)古壯字中的漢借字是指整體借用漢字形體來表示壯語的讀音與意義。主要表現(xiàn)為四種形式:一是將漢字的形音義全部借用,稱為全借字;二是借漢字的形與義,讀壯語的音,稱為借義字;三是借漢字的形與音,表壯語的義,稱為借音字、假借字;四是借漢字的形,讀壯語的音,表壯語的義,稱為借形字。記錄醫(yī)藥詞語的古壯字漢借字?jǐn)?shù)量十分豐富,也同樣包括以上四種形式。

      2.1 全借字 例如病bingh[pi6]:疾病;生seng[e∶1]:生育;沙sa[a1]:發(fā)痧;胞bauq[pa∶u5]:懷孕;死swj[θ3]:死亡;歿mied[mit8]:死亡。殆dai[ta∶i1]:死亡;瘟ngoenh[on6]:瘟疫;肚dungx[tu4]:肚子;心saem[am1]:心;藥ywe[j1]:藥;牙ngaz[a2]:牙齒;退doiq[to∶i5]:疾病消退;矇mong[mo∶1]:視覺模糊。

      林亦先生指出,古壯字中的全借字不多,為避免與漢語過多雷同,即使是漢語借詞,往往也多改換形聲漢字的形符,或給全借字加上偏旁,變成壯字的形聲字[4]。通過對涉醫(yī)古壯字的綜合考察,全部借用漢字形音義的涉醫(yī)古壯字?jǐn)?shù)量相對較少。

      2.2 借義字 例如久gyaeu[tau1]:長壽;死dai[ta∶i1]:死亡;好ndi[di1]:痊愈; 俐ndi[di1]:痊愈;肺pwt[pt7]:肺;血lwed[lt8]:血液;口bak[pa∶k7]:嘴巴;牙ngaz[a2]:牙齒;頭gyaeuj[tau3]:頭;皮naeng[na1]:皮膚;胸aek[ak7]:心胸;膓saej[ai3]:腸;面naj[na3]:臉;耳rwz[r2]:耳朵;膽mbi[bi1]:膽;乳cij[i3]:乳汁;髮pom[phm4]:毛發(fā);酒laeuj[lau3]:酒。

      部分古壯字的讀音,可能與漢字的古音、方言音存在一定聯(lián)系。但是古壯字借義字中的壯語讀音,與漢字的古音、方言音并不存在關(guān)聯(lián)。

      2.3 借音字、假借字 這類字?jǐn)?shù)量非常多。例如記gyaij[a∶i3]:疼痛;散sanq[a∶n5]:痊愈;噯ae[ai1]:咳嗽;奴nuk[nuk7]:聾;生seng[e∶1]:痧癥;幹ganq[ka∶n5]:護(hù)理;脾mbi[bi1]:膽;法faz[fa2]∶肺;簡gyen[te∶n1]:手臂;卡ga[ka1]:大腿;支cij[i3]:奶水,乳汁;能naeng[na1]:皮膚;酉nyuh[u6]:尿;雨yw[j1]:藥水;戶hoi[ho∶i1]:大蒜;火ho[ho1]:大蒜;囊nyangq[a:5]:藥渣;芴faet[fat7]:牛蒡草。這種借漢語的音表壯語的義,使字的讀音與意義聯(lián)系密切。

      在這類漢借字中,有許多讀音相同或相近的異體字。例如“結(jié)、結(jié)、吉”(get[ke∶t7])均表示疾??;“見、己、金”(gyet[te∶t7])都表示疼痛;“引、音、應(yīng)、因”(in[inl])都表示病痛;“利、俐、唎、禮、里、悡”(ndi[di1])都表示疾病痊愈;“救、玖、久、舊、舊、九、早、交”(gyaeu[tau1])都表示長壽;“河、和、荷”(hoz[ho2])都指脖子;“同、憧、洞、動、度、吐、痛”(dungx[tu4])均指肚子;“憑、逢、奉、蓬、文、汶、墳、粉、分”(fwngz[f2])均指手、手掌;“項(xiàng)、行、弘、昂”(hangz[ha∶2])均指下巴。

      2.4 借形字 例如任in[in1]:病痛;耳laet[lat7]:麻疹;畓dumz[dum2]:難產(chǎn);吝naet[nat7]:酸困;邏lap[la5]:瘟疫;床cangz[a∶2]:呻吟;頭gyaeu[tau1]:長壽;吹gyaej[tai3]:疾?。晦蒰yaej[tai3]:疼痛;訓(xùn)get[ke∶t7]:疼痛;虛gyaeuj[tau3]:頭; 文faenz[fan2]:牙;六uk[uk7]:腦髓; 壹hiz[hi2]:精液;啞ngwh[6]:唾沫;欲nyuh[u6]:尿;味miq[mi5]:醋;好hing[hi1]:姜;千ywe[j1]:藥;雨yw[j1]:藥水。

      由于古壯字的借形字與所借用的漢字讀音、意義完全無關(guān),與漢字之間的聯(lián)系相對較小,因此不排除壯族先民創(chuàng)造文字時(shí),與漢字形體剛好偶合。但是這種無意識的“偶合”現(xiàn)象應(yīng)該相當(dāng)少見。

      涉醫(yī)古壯字中的漢借字,絕大部分是借自簡體漢字,小部分是借自繁體漢字,另外還有少量借用漢字生僻字。用現(xiàn)成漢字來表示壯語的讀音與意義,除了借用之外,也可能存在少數(shù)偶合的情況。但不管是借用還是偶合,都充分說明了漢族文化對壯族文化的巨大影響。這些影響當(dāng)然也涉及到了醫(yī)藥領(lǐng)域的語言文字和詞匯。

      綜上所述,記錄醫(yī)藥詞語的古壯字漢借字具有以下兩個特點(diǎn):第一,涉醫(yī)古壯字的漢借字的形體、讀音與意義有一定的聯(lián)系,但是在借用漢字形、音、義時(shí)具有較大的隨意性,它們以借形為主,適當(dāng)兼顧讀音與意義;第二,涉醫(yī)古壯字的漢借字往往借用不同的漢字形體表示同一種物質(zhì)或性狀,這些漢借字的形式與讀音一般都有所不同。例如表示“痧癥、發(fā)痧”意義的漢借字有“票”(biu[pi∶u1])、“生”(seng[e∶1])、“沙”(sa[a1])三種形式,此外還有各種具體的痧癥名稱;表示“瘟疫”意義的漢借字有“瘟”(ngoenh[on6])、“嚇”(rap[ra3])、“邏”(lap[la5])、“夏”(yaq[ja5])四種形式;表示“乳房、乳汁”意義的漢借字也有“指、止”(cij[i3])、“樓”(nauq[na∶u5])、“妞”(nouq[nou5])三種形式。這個特點(diǎn)是造成壯醫(yī)藥同物異名(即一物多名)現(xiàn)象的重要原因。

      3 結(jié)語

      綜上所述,古壯字是記錄壯族歷史文獻(xiàn)的文字系統(tǒng),它們既與漢字存在著深厚淵源,又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疾旃艍炎值慕Y(jié)構(gòu)與意義,不但可以理清壯族先民創(chuàng)制文字的脈絡(luò),還可以進(jìn)一步豐富漢字學(xué)、民族文字學(xué)理論。在涉醫(yī)古壯字中,無論是自造字還是漢借字,均包含了較豐富的醫(yī)藥知識,具有明顯的詞匯特點(diǎn),是研究壯醫(yī)藥的珍貴資料,值得系統(tǒng)整理和深入探討。

      參考文獻(xiàn)

      [1] 周祖亮.古壯字醫(yī)學(xué)詞匯淺議[J].中國民族醫(yī)藥雜志,2010,16(5):71-74.

      [2] 曾小鵬,周祖亮.記錄醫(yī)學(xué)詞語的方塊壯字[J].民族語文,2011,(5):68-69.

      [3] 陸發(fā)圓.方塊壯字的萌芽與發(fā)展[J].廣西民族研究,1999,(3):51-56.

      [4] 林亦.談利用古壯字研究廣西粵語方音[J].民族語文,2004,(3):16-26.

      (編輯:梁志慶)

      猜你喜歡
      字義字形
      異體字字形類似偏旁的互用類型綜合字圖構(gòu)建
      “”字形體結(jié)構(gòu)的意蘊(yùn)及其影響
      甲骨文“黍”字形義考
      甲骨文中的字形直立化二則
      “多說一遍”字音字義大不相同!
      “嘯”的歷史與字義變遷
      查字典如何選擇字義
      復(fù)習(xí)生字字形的方法
      淺析《北溪字義》“根原”范疇所存在的差別
      一把破扇引發(fā)的“憾”與“撼”
      松滋市| 沿河| 资兴市| 盘锦市| 太白县| 威远县| 保德县| 沂源县| 太和县| 拜城县| 同德县| 澜沧| 连山| 长泰县| 奉节县| 博野县| 永年县| 北票市| 桦南县| 横峰县| 西峡县| 正阳县| 昌都县| 中卫市| 游戏| 富锦市| 香格里拉县| 五原县| 清河县| 韩城市| 富民县| 文昌市| 确山县| 茌平县| 正蓝旗| 易门县| 信阳市| 铁岭市| 济宁市| 九江县| 黔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