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秀玲
淺談實施護士分層級管理對基礎護理質(zhì)量的影響
范秀玲
目的對護士分層級管理應用于臨床護理管理的效果進行分析,探討基礎護理質(zhì)量所受到的影響,為臨床護理提供依據(jù)。方法對我院的護理情況進行研究,并將2011年6月—2012年6月的護理情況作為對照階段,采取常規(guī)護理管理,2012年7月—2013年6月作為實驗階段,采取護士分層護理管理,對兩個階段的護理質(zhì)量和護士幸福感進行對比分析。結(jié)果實驗階段護士的幸福感平均為(151.25±10.04)分,護理質(zhì)量平均為(98.14±0.25)分,護理滿意度為98.54%。對照階段以上指標分別是(130.21±12.51)分,(86.58±4.52)分,91.24%。實驗階段護士的幸福感、護理質(zhì)量、滿意度要比對照階段高(P<0.05)。結(jié)論護士分層管理可以提升基礎護理質(zhì)量,是一種優(yōu)秀的護理管理措施。
護理管理;內(nèi)科;護理質(zhì)量
我國的經(jīng)濟發(fā)展快速,生活水平改善明顯,因此人們在住院期間的護理要求也比較高。護士資源的合理調(diào)配和管理對護理質(zhì)量有直接的影響[1]。內(nèi)科是醫(yī)院護理工作較為復雜的科室,內(nèi)科患者疾病種類較多,病程長,因此有些患者的情緒比較差,導致患者的抵抗力低,容易發(fā)生各種不良事件,最常見的就是院內(nèi)感染。所以為了提升護理效果,護理人員需要提供全面細致的護理服務[2]。對于該種情況,合理分配護理資源十分重要,此次我院將護士分層管理的效果進行分析,有以下報道。
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院對32例護士進行了分析研究,將2011年6月—2012年6月的護理情況作為對照階段,將2012年7月—2013年6月的護理情況作為實驗階段。兩階段的患者數(shù)量、床位利用率和病情等差異不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兩階段的護士的一般性資料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階段使用常規(guī)護理,按照護士資源進行分配。實驗階段使用分層護理管理,分為??谱o士、責任護士、執(zhí)行護士和助理護士。
1.2.1 ??谱o士 擁有主管護師及以上的資格,經(jīng)驗豐富,能夠?qū)Ρ究剖业淖o理問題進行解答和指導,能夠勝任院內(nèi)專科教學老師的職責,參與危重病例和疑難病例的討論,制定針對性的護理計劃。
1.2.2 責任護士 有6~10年的臨床護理經(jīng)驗,有護師資格,對護理知識熟悉,基礎護理操作熟練,能夠應用急救護理,能獨立評估本科室的常見護理問題。
1.2.3 執(zhí)行護士 有1~5年的護理經(jīng)驗,能夠熟練應用急救技術,對護理基礎知識掌握扎實,能夠解決科內(nèi)的常見問題。為患者提供日常護理,保持病區(qū)整潔安靜,提供教育指導。
1.2.4 助理護士 護理經(jīng)驗不足1年,通過了崗位考核和培訓,協(xié)助護士進行基礎護理工作,不能夠參與創(chuàng)傷性和侵入性護理操作。
1.2.5 護士分層注意事項 根據(jù)護士的學歷、技能、教學能力進行綜合的評價,公開競爭上崗。每季度都要進行考核,不合格的護士需要降級調(diào)整崗位。
1.2.6 排班模式改變 護士分層后根據(jù)住院患者數(shù)分為3~4個責任組分管患者。各責任組配備??谱o士1名,責任護士3名,執(zhí)行護士3名,助理護士1名。改變傳統(tǒng)的白、中、晚、夜班排班模式實行APN排班,保證護理工作的連續(xù)性,在清晨、上午和中午等治療護理繁忙集中階段加派責任護士和執(zhí)行護士,以及時完成本日治療護理工作,每日交接班次數(shù)減少到3次,避免過多繁瑣的交接班,浪費護士時間。
對比觀察兩階段護理管理模式下護士的職業(yè)幸福感和內(nèi)科護理質(zhì)量,同時比較兩階段的護理滿意度。其中護士職業(yè)幸福感使用主觀幸福感量表[3],此量表共有37個項目,均使用記分的方法,護士在1~5分選擇1個分數(shù),將所有分數(shù)相加即為護士的主觀幸福感。護理滿意度由患者出院時進行評價,采用單選的方法,選項包括非常滿意、滿意、不太滿意和不滿意4項,以非常滿意和滿意納入對護理工作的滿意中,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總例數(shù)×100%[4]。
采用SPSS 19.0軟件對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實驗階段護士的幸福感平均為(151.25±10.04)分,護理質(zhì)量平均為(98.14±0.25)分,護理滿意度為98.54%。對照階段以上指標分別是(130.21±12.51)分,(86.58±4.52)分,91.24%。實驗階段護士的幸福感、護理質(zhì)量、滿意度比對照階段高(P<0.05)。
目前我國護理事業(yè)處于上升期,護士資源管理有了很大的進步,隨著醫(yī)學模式的改變,護理需求的增加,護士除了對患者進行治療操作和生活照顧,還需要對患者給予心理和社會支持[5]。對應的護理人力資源改革也是順應時代趨勢。
分層護理管理的護理范圍比較廣,認可度比較高。其優(yōu)勢主要就是能夠提升護士的幸福感,讓護士的管理人性化,對護士進行優(yōu)化重組,高資歷的護士不需要進行常規(guī)的護理工作,有充足的時間對護理理論、護理新技術等進行研究。新護士能夠獲得學習熱情,提升自己的業(yè)務能力,減輕了職業(yè)壓力[6-8]。
綜上所述,護士分層管理對基礎護理質(zhì)量的影響較大,臨床中能夠讓護士人盡其才,發(fā)揮更大的價值。
[1] 謝衛(wèi),曾等娣. 護理垂直管理下的護士分層管理的研究[J]. 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18):72-74.
[2] 喻文碧,楊雪萍. 臨床護理管理在護士分層管理模式的應用價值[J]. 國際護理學雜志,2013,32(4):880-881.
[3] 謝衛(wèi). 護士分層管理在優(yōu)質(zhì)護理示范病區(qū)中的實踐[J]. 護理研究,2012,26(24):2277-2279.
[4] 曾友燕,葉文琴,顧申. 以護士分層管理為指導設置助理護士崗位的研究進展[J]. 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1,17(30):3700-3701.
[5] 田玉鳳,李茶香,鄧紅艷,等. 三級教學醫(yī)院護士分層級培訓方法及效果研究[J]. 護士進修雜志,2012,27(3):209-211.
[6] 甘泉. 護士分層管理對護士工作滿意度及護理質(zhì)量的影響探討[J].健康必讀(中旬刊),2013,12(4):478.
[7] 李玲,劉義蘭. 三級甲等醫(yī)院護士對責任制整體護理體驗的質(zhì)性研究[J]. 護理研究,2013,27(10):892-895.
[8] 楊維瓊,任太清. 護士分層管理對護士工作滿意度及護理質(zhì)量的影響研究[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3,6(3):23-24.
Influence of Implementing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of Nurses on Quality of Basic Nursing
FAN Xiuling Department of Nursing, Daqing Fourth Hospital, Daqing Heilongjiang 163712, China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of nurses applied in clinical nursing management, and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n basic nursing quality, so as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clinical nursing.MethodsThe nursing situation in our hospital was studied, and nursing from June 2011 to June 2012 was taken as control stage which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management, and nursing from July 2012 to June 2013 was taken as the experimental stage which was given hierarchical nursing management, quality of nursing and nurses well-being between two stages were comparative analyzed.ResultsThe average well-being of nurses in the experimental stage was (151.25±10.04) points, the average nursing quality was (98.14 ±0.25) points, 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was 98.54%. The above indexes were (130.21±12.51), (86.58±4.52), and 91.24%, respectively in control stage. At the experimental stage, the sense of well-being, quality of care and satisfaction of nurse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stage(P < 0.05).ConclusionHierarchical management of nurses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basic care, it is a good nursing management measures.
nursing management; internal medicine; nursing quality
R473
A
1674-9316(2017)26-0194-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7.26.107
大慶市第四醫(yī)院護理部,黑龍江 大慶 163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