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嘉莉
摘 要:《水滸傳》中108位英雄各有綽號,是他們的代表和象征,具有濃厚的語言特色與文化特點。本文嘗試以創(chuàng)造性叛逆的思路,在認真對比兩本譯著與原著異同的前提下,結(jié)合實例對All Men Are Brothers和Outlaws of the Marsh中綽號的英譯進行了分析,旨在研究譯者在翻譯實踐中創(chuàng)造性叛逆的具體體現(xiàn)、具體翻譯方法。
關(guān)鍵詞:《水滸傳》;綽號;創(chuàng)造性叛逆;翻譯研究
1 引言
文學翻譯不同于一般的翻譯,不僅是文本信息的轉(zhuǎn)換而且使文化之間的轉(zhuǎn)換,是二次創(chuàng)作,賦予原文本新的“生命”,使原文本的“生命”在新的國度、語言、歷史、文化背景中延續(xù)下去。《水滸傳》作為中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在國內(nèi)外都獲得了很高的聲譽, 被認為是文學藝苑的一朵奇葩。自《水滸傳》第一次被譯為英語,國內(nèi)外的專家學者開始從不同的視角對它進行研究和評析,學者的態(tài)度是褒貶不一。本文依據(jù)譯介學中文學翻譯的“創(chuàng)造性叛逆”理論,分析和闡釋了兩個英譯版本綽號的翻譯,希望對隱藏在翻譯背后的文化信息做更深的探究,最終達到研究跨文化交際的目的。
2 創(chuàng)造性叛逆
創(chuàng)造性叛逆”(Creative Treason)這一術(shù)語是1961 年由法國文學社會學家埃斯卡皮 (Robert Escarpit)在其著作《文學社會學》中提出的。埃斯卡皮指出:“翻譯總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叛逆。”郭沫若說:“翻譯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好的翻譯等于創(chuàng)作,甚至還可能超過創(chuàng)作”。這正如大家把文學翻譯比做“帶著鐐銬跳舞”,這意味著文學翻譯不僅要著眼于原文本還要做出創(chuàng)造性的革新。
賽珍珠是第一個把《水滸傳》譯為英語的人,由于賽珍珠把她的一生都奉獻在把中國文化介紹到西方的事業(yè)上,所以她被稱為溝通中西文化的“人橋”。 賽珍珠由于她不同的人生經(jīng)歷,使她對中國文化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促使她具有把中西文化融合的雙重文化意識,所以賽珍珠具有雙重文化身份。每一個譯者在從事翻譯的實踐中都有自己所要堅持的原則和自己所信奉的翻譯理念。
沙博理是精通漢語的中國籍美國專家,他翻譯的百回全譯本 《水滸傳》( Outlaws of the Marsh) 于 1980年由北京外文出版社出版,共 3 卷。沙博理的英譯本是迄今為止唯一的百回全譯本。沙博理的生活經(jīng)歷和他的文化雜合背景使他同樣具備了雙重文化身份。他架起了兩種語言、兩種文化之間交流的橋梁,為《水滸傳》在英語世界的傳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對于翻譯,沙博理認為好的翻譯應該再現(xiàn)原文的內(nèi)容與風格,他信奉“信、達、雅”的翻譯原則。 在翻譯實踐中,沙博理對于一些難以達到的對等翻譯和等效翻譯,采用了異化和歸化相結(jié)合的翻譯方法,使讀者更好地了解該英雄的特點。
3 從《水滸傳》中人物綽號的翻譯看創(chuàng)造性叛逆
1. 玉麒麟 盧俊義
一些習語和典故往往包含傳統(tǒng)的文化含義,并總是被作者運用來喚起讀者的聯(lián)想。在《水滸傳》里,施耐庵用了許多典故和傳說來作為水滸將士的綽號。玉麒麟盧俊義?!镑梓搿币辉~是人們創(chuàng)造的,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它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動物,形狀像鹿,頭上有角,全身有鱗甲,尾像牛尾。古人以為仁獸、瑞獸拿它象征好運祥瑞。另外它也用來比喻才能杰出的人?!坝瘛痹谥袊幕邢笳骷槿缫?。把這兩個詞連在一起,它的意義便成了“聲名顯赫,威風凜凜,儀表如天神”的員外大人。
賽珍珠的版本:The Jade Chi Lin
沙博理的版本:The Jade Unicorn
我們知道 “麒麟”是一種在中國歷史中并不存在的吉祥物,它只存在于中國神話和傳說中,更別說在西方社會存在,所以要想用對等的英語把它翻譯過來是不可能的。 但是,處于對自己的翻譯目的的考慮,讓讀者在讀到這個綽號時感覺在讀中國的歷史英雄人物,所以賽珍珠發(fā)揮了自身的創(chuàng)造性,將其譯為“Chi Lin”,接近于音譯的“Qi Lin”。
沙博里使用了 Unicorn 這個詞,《美國傳統(tǒng)詞典》對 Unicorn 的解釋是:傳說中身體似馬,頭上長一只角的獨角獸,象征好和諧和融洽的統(tǒng)治者。雖然 Unicorn 這個詞詞義和原著中的“麒麟”有些出入,但它還是能夠帶給讀者一絲聯(lián)想,因為 Unicorn 也是西方傳說中的事物。
2.花和尚 魯智深
賽珍珠的版本:The Tattooed Priest
沙博理的版本:The Tattooed Monk
因魯智深身上有花繡,他又是出家人,故而得此綽號。賽和沙的譯本都用 “tattooed”來傳達“花”的意思,都成功地表達了源語信息。但是對于“和尚”二字,賽將“和尚”翻譯成了“牧師”,其目的是用譯語讀者熟悉的文化來方便譯語讀者理解。但是此譯法與原文有很大出入,因為中國和尚和西方牧師有諸多不同,可能會誤導譯語讀者,故賽的譯本未能成功傳遞源語信息和原作者意圖。對于沙的譯本,譯語讀者雖在理解上會費些努力,但此譯本準確傳遞了源語信息和原作者的意圖,與原意有最大關(guān)聯(lián),不會造成譯語讀者誤解。
3.笑面虎 朱富
賽珍珠的版本:The Smiling Faced Tiger
沙博理的版本:The Smiling Tiger
朱富總是以微笑示人,但心思縝密,善用計謀,暗耍心機,故得此綽號。兩譯本的翻譯都過于字面化,未能準確表達原意。Smiling tiger會給譯語讀者造成很大困擾,他們會以為是會笑的老虎,譯本未能準確傳達源語信息,這樣以來,譯語讀者就不能理解源語信息和原作者想要表達的意圖。因此,這個綽號還需其他更好的翻譯。
4.及時雨 宋江
在中國古代人們靠種植為生,而糧食的收獲主要依賴于良好的雨水天氣,所以“及時雨”這一稱呼說明此人的出現(xiàn)就像雨一樣及時?!凹皶r雨”包含著雙重含義。首先,宋江為人慷慨,樂于幫助受難的人們,常常都是清囊相助;其次,宋江作為梁山叛軍的頭領(lǐng),他是全書最重要的人物。他代表了許多想要招安的兄弟,“及時雨”這一綽號體現(xiàn)出宋江這個人物是為梁山兄弟而活的。
賽珍珠的版本:The Opportune Rain
沙博理的版本:The Timely Rain
宋江遇到有困難的人,總是慷慨解囊,及時出現(xiàn),出手相救,故而得此綽號?!皌he Opportune or timely rain”顯示了宋江為人寬厚,慷慨仗義,熱情豪爽。從關(guān)聯(lián)理論來看,這兩個譯本都成功地傳達了原作者的意圖和源語的原意,譯語讀者能夠獲得和源語讀者相同的信息,故兩譯本均為成功范例。
4 結(jié)語
譯者的“創(chuàng)造性叛逆”使譯者對原文本產(chǎn)生新的解讀,讓文本的生命延續(xù)下去,在新的背景、時代和國度綻放更加艷麗的花朵。
參考文獻
[1]許鈞.“創(chuàng)造性叛逆”和翻譯主體性的確立[J].中國翻譯, 2003(1).
[2]沙博理.《水滸傳》的英譯[J].翻譯通訊,19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