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婭鑫
(山西農業(yè)大學農學院,晉中 030800)
生防細菌在植物病害防治中的應用
李婭鑫
(山西農業(yè)大學農學院,晉中 030800)
文章對生防細菌的種類進行了介紹,同時對生物防菌的應用進行了分析,以期為今后生防細菌的研究提供參考依據。
生防細菌 植物病害 防治 種類 應用
植物病害是嚴重危害農業(yè)生產的一大重要原因,長期對農作物使用大量化學農藥會導致病原菌產生抗藥性和造成農藥殘留。不僅污染環(huán)境,更嚴重危害人畜健康。生物防治是1種通過使用有益來物來消除或預防有害生物的方法,利用生物防治具有無毒無害、無副作用、無污染以及有害生物不易形成抗藥性等優(yōu)點,所以,在將來利用生物防治代替化學藥物來防治植物病害,是最安全環(huán)保的方法。植物自身所擁有的內生菌可有效預防植物病害,對植物的茁壯生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還可以有效控制植物病害[1]。因為細菌種類繁多、繁殖能力強大、生命周期較短、產物多以及容易培養(yǎng),所以被廣泛用于研究預防植物病害。例如節(jié)桿菌、芽孢桿菌以及沙雷氏菌等都可以有效防治植物病害。引進1個新的物種來消滅有害生物,雖然有一定的效果,但也有一定的未知風險,所以利用植物內生菌防治植物病害,不僅對植物沒有危害還可以加大作物產量,因而被許多專家用來研究。
1.1 植物內生細菌
德國科學家Barry于1886年首次提出了內生菌這一名詞,隨后在1992年Kleopper等人對植物內生菌進行了界定,這是植物內生菌首次面世,指出這類微生物能夠被定植在植物細胞內并和寄主建立良好的和諧關系。當前,科研學者普遍認為植物內生菌就是一些真菌和細菌等在生活史的某一時期或者是全部時期都在健康植物和器官內存活,且寄主不出現(xiàn)任何外在特征。
2.2 根際細菌
根際細菌是生防細菌另一個主要產源。該生防細菌是在植物根部或是距離根部比較近的部分分離出來的,主要劃分為有益、中性和有害3種。有益根際細菌也可以稱之為植物生長促生菌,是指在植物根系進行定殖和根部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對其形成直接或間接促進生長的細菌統(tǒng)稱。
在自然和人類發(fā)展的應用中,抗菌和代謝產物在植物疾病控制中起著重要作用。近年來,國際上有許多生防細菌作為生物控制劑,被廣泛的應用在植物病害防治中。最近幾年使用最多和應用比較成功的生防菌主要有芽孢桿菌、熒光假單胞菌和放射性土壤桿菌等,其中使用最為普遍的就是芽孢桿菌[2]。
2.1 芽胞桿菌的應用
芽孢桿菌屬于1種腐生細菌,在自然界中遍布比較廣,在具備較強抗逆性的同時也擁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在代謝過程中芽孢桿菌能夠產生多種抗菌物質,主要包含低分子量抗菌肽、抗菌蛋白和揮發(fā)性抗菌物質,在防治植物病害中這些物質都發(fā)揮著重要的意義。在抵抗植物病原體中芽孢桿菌的空間位點和營養(yǎng)競爭都重要的機制之一,芽孢桿菌具有極強的繁殖能力,可以在土壤、植物根際和表面等部位進行快速大量的繁殖。從而將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和入侵進行有效的抵抗和排斥,從而實現(xiàn)抗菌防病的作用。芽孢桿菌可通過誘導自身抵抗?jié)摿硖岣咧参锏牡挚沽Α@靡陨纤v述的芽孢桿菌的優(yōu)點,世界上大多數(shù)國家都開始研發(fā)具有良好生防效果的芽胞桿菌制品。比如,美國研發(fā)的MB1600、QST713和FZB244等芽孢桿菌已經開始在防治蔬菜、小麥和豆類等農作物病害中發(fā)揮了良好的防治效果。
2.2 假單胞菌的應用
在當前的自然界中分布面積比較廣泛,在植物的根部能夠進行有效的定殖,從而能夠使植物更好的對病原侵害進行防治,有關假單胞菌的研究在國內外都比較多,主要以熒光假單胞菌為主,熒光假單胞菌是根際菌的主要群體,大多數(shù)菌株都有抗原或益生菌,有些菌株具有預防和促進健康生長的雙重作用。假單胞菌受植物根系的影響,產生了多種次生代謝物。所以,越來越多的研究人員對假單胞菌進行了研究。假單胞菌的商業(yè)化生產和實際應用不像芽孢桿菌那樣順利,但熒光假單細胞所發(fā)揮的抗病原能力不可忽略。它在植物病原體中的作用不容忽視。
2.3 放線菌的應用
放線菌屬于細菌的一種特殊分支,對植物疾病的預防和控制起著重要作用,放線菌產生抗生素,已經在工業(yè)、農業(yè)和醫(yī)藥等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在我國,井岡霉素、農用鏈霉素以及強力霉素等生防藥物得到了快速的發(fā)展和使用,具有良好的生態(tài)、經濟和社會效益。
生防細菌在田間野外的使用過程比較繁復,這就容易使生物抗菌的防治效果出現(xiàn)不穩(wěn)定的現(xiàn)象,造成這種不穩(wěn)定現(xiàn)象的主要因素是來自于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比如溫度和濕度等。所以,當前首要解決的問題是確保生防細菌的規(guī)?;a以及制作成便于攜帶的穩(wěn)定型制劑產品。在生物控制細菌中,無論是哪一種,不應該只是單純的停留在進行分離和做拮抗性測試,最終目標是確保在實際使用中能夠將其作用真正發(fā)揮出來,在確保植物健康生長的同時,提高產量。所以,今后關于生防細菌的發(fā)展方向將會是更加高效、穩(wěn)定和有效。
[1] 周思彤.生防菌及相關生物技術在植物病害防治中的應用.科技經濟導刊,2017,(4)
[2] 吳曉青,周方園,張新建.微生物組學對植物病害微生物防治研究的啟示.微生物學報,2017,57(6):867~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