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郭錫良《古代漢語》注釋商榷

      2017-01-25 09:03:19申百臣
      中國民族博覽 2017年9期
      關(guān)鍵詞:歷山古代漢語

      申百臣

      (山東師范大學(xué)歷山學(xué)院,山東 青州 262500)

      郭錫良《古代漢語》注釋商榷

      申百臣

      (山東師范大學(xué)歷山學(xué)院,山東 青州 262500)

      郭錫良先生主編的《古代漢語》是目前國內(nèi)頗具影響力的高校教材,然而在文選注釋方面尚有地方值得商榷。本文就其若干注釋加以考釋,進(jìn)行補(bǔ)正。

      郭錫良;《古代漢語》;注釋;商榷

      郭錫良先生主編的《古代漢語》是目前國內(nèi)頗具影響力的高校教材,也是國內(nèi)公認(rèn)的優(yōu)秀教材。但我們在使用過程中發(fā)現(xiàn)有些注釋還存在不少錯(cuò)誤或是不妥之處,有待補(bǔ)正。本文以郭錫良主編的《古代漢語》1999年1月第1版,2014年4月北京第31次印刷本為據(jù),對書中疑義之處予以列舉一二,以求商榷。

      一、方今為將軍計(jì),莫如案甲休兵,鎮(zhèn)趙,撫其孤。(《韓信破趙之戰(zhàn)》)

      注:鎮(zhèn)趙:鎮(zhèn)守趙國。

      按:“鎮(zhèn)”與“撫”相對,其義同,疑當(dāng)訓(xùn)為“撫”。《廣雅·釋詁》:“鎮(zhèn),安也?!庇帧夺屟浴罚骸版?zhèn),撫也?!薄秶Z·晉語七》:“柔惠小物,而鎮(zhèn)定大事?!表f昭注:“鎮(zhèn),安也?!薄稘h書·高帝紀(jì)上》:“鎮(zhèn)撫關(guān)外父老?!鳖亷煿抛ⅲ骸版?zhèn),安也。”是以“鎮(zhèn)”有“安撫”義。古書多有“鎮(zhèn)撫”同義連文者,如:《左傳·昭公十五年》:“諸侯之封也,皆受明器以鎮(zhèn)撫其社稷?!薄妒酚洝せ搓幒盍袀鳌罚骸耙蛘埩埗鸀橼w王,以鎮(zhèn)撫其國,漢王許之?!薄稘h書·高帝紀(jì)上》:“漢王如陜,鎮(zhèn)撫關(guān)外父老。”

      《史記·高祖本紀(jì)》:“鎮(zhèn)國家,撫百姓?!辨?zhèn)、撫相對為文,其義同,與本文“鎮(zhèn)國,撫其孤”相類。下文“乃遣使報(bào)漢,因請立張耳為趙王,鎮(zhèn)撫其國”,與此相應(yīng),“鎮(zhèn)”即“鎮(zhèn)撫”義。又《逸周書·大聚》:“維武王勝殷,撫國綏民,乃觀于殷政?!薄秶Z·楚語下》:“祀所以昭孝息民、撫國家、定百姓也,不可以已。”“撫國綏民”“撫國家、定百姓”“撫國家,親附百姓”與“鎮(zhèn)國家,撫百姓”相似,或言“撫”,或言“鎮(zhèn)”,其義一也。

      二、今晉雖無德,未有大罪,愿陛下且按兵積谷,以待其釁。(《肥水之戰(zhàn)》)

      注:釁:間隙。

      按:“釁”有“間隙”義,但此處當(dāng)訓(xùn)“過失、罪過”。清翟灝《通俗編·品目》:“釁本物瑕,而人行有瑕缺,亦借以言之,自春秋時(shí)至今,未嘗更別?!薄队衿れ嗖俊罚骸搬叄镆?。”《左傳·宣公十二年》:“會(huì)聞?dòng)脦?,觀釁而動(dòng)。”杜預(yù)注:“釁,罪也?!笨追f達(dá)疏:“釁是間隙之名……既有間隙,故為得罪也?!笔且浴白镞^、過失”是“間隙”義的引申。“待其釁”就是待其罪,正與上文“今晉雖無德,未有大罪”相呼應(yīng)。

      三、其良家子二十已下,有材勇者,皆拜羽林郎。(《肥水之戰(zhàn)》)

      注:良家子:封建社會(huì)所謂身世清白人家的子弟。舊說指醫(yī)、巫、商賈、百工以外出身的子弟。

      按:“良家”古有二義:一為善于經(jīng)營而致富者:《管子·問》:“問鄉(xiāng)之良家,其所牧養(yǎng)者幾何人矣?!币伦ⅲ骸傲技?,謂營生以致富者。”二為身世清白之家:《史記·李將軍列傳》:“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入蕭關(guān),而廣以良家子從軍擊胡?!彼抉R貞索引:“如淳云‘非醫(yī)、巫、商賈、百工也’?!毕挛难浴傲技疑倌杲愿火堊拥埽婚e軍旅”,故此處“良家子”當(dāng)訓(xùn)“善于經(jīng)營而致富人家的子弟”為宜。

      四、作《同學(xué)》一首別子固,以相警,且相慰云。(《同學(xué)一首別子固》)

      警:指提醒、勉勵(lì)。

      按:“警”無“勉勵(lì)”義,《說文·言部》:“警,戒也。”釋“提醒”得之。

      五、凡論事者,違實(shí)不引效驗(yàn),則雖甘義繁說,眾不見信。(《知實(shí)》)

      注:效驗(yàn):實(shí)效驗(yàn)證。

      按:“效”釋“實(shí)效”不確?!靶А币嗍恰膀?yàn)”,都是驗(yàn)證、證明的意思,“效驗(yàn)”同義連文。《廣韻·釋言》:“效,驗(yàn)也?!薄痘茨献印ば迍?wù)訓(xùn)》:“夫歌者,樂之征也;哭者,悲之效也?!备哒T注:“效,驗(yàn)也?!薄墩摵狻だ滋摗罚骸胺蛘摾字疄榛鹩形弪?yàn),言雷為天怒無一效?!薄靶А薄膀?yàn)”相對為文,其義同。

      六、凡水陸之所經(jīng)、險(xiǎn)夷趨避之實(shí),皆不可以不知也。(《〈讀史方輿紀(jì)要〉總敘》)

      注:趨避:疾行和回避。

      按:郭注非是。“趨”“避(辟)”二字連用,古有“疾走回避”義,如《史記·吳王濞列傳》:“錯(cuò)趨避東廂,恨甚?!笔瞧淅?,又《論語·微子》:“孔子下,欲與之言。趨而避之,不得與之言。”可知“疾走”和“回避”是連謂關(guān)系,而注謂“趨避”為“疾行和回避”則為并列關(guān)系,不確。

      且本文“險(xiǎn)”“易”反義詞連用,“趨”“避”也應(yīng)如此?!摆叡堋碑?dāng)訓(xùn)“奔赴或躲避”?!摆叀薄氨堋睘榉戳x詞,古書習(xí)見,如:《韓非子·難一》:“憂天下之害,趨一國之患,不避卑辱謂之仁義?!薄稘摲蛘摗駥ⅰ罚骸胺踩怂钥细八劳龆晦o者,非為趨利,則因以避害也?!鄙瞎?、中古時(shí)期兩字雖為反義,卻不連用,到明清始多見連用者。如李贄《復(fù)鄧鼎石書》:“又恐利害及身,百般趨避。”紀(jì)昀《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六》:“故圣人以陰陽之消長,示人事之進(jìn)退,俾知趨避而已?!苯云淅?。

      七、勞之來之,匡之直之,輔之翼之,使自得之,又從而振德之。(《許行》)

      注:勞之來之:使民勞,使民來。來:這個(gè)意義后來寫作“徠”,招徠的意思。

      按:此處“勞”訓(xùn)“使……勞”,來訓(xùn)“使……來”不確?!翱铩薄爸薄毕鄬?,“輔”“翼”相對,取義相同,則“勞”“來”相對,也不當(dāng)別為二義。

      “勞”為“慰勞”,此義古書常見?!稜栄拧め屧b上》“勞,勤也?!焙萝残辛x疏:“勞者,謂敘其勤勞以慰勉之?!薄稄V韻·號(hào)韻》:“勞,勞慰”。

      “來”當(dāng)讀為“勑”,也是“慰勞”的意思?!稜栄拧め屧b下》:“來,勤也。”《集韻·代韻》:“勑,《說文》:‘勞也。’亦作來?!薄赌印ど匈t下》:“垂其股肱之力,而不相勞來也?!睂O詒讓閑詁:“《說文·力部》云:‘勑,勞勑也?!瘎趤砑磩趧??!薄抖Y記·中庸》:“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jīng)……來百工也?!蓖跻雎劊骸皝碜x勞來之來,謂勸勉之也。來字本作勑?!薄稘h書·王莽傳中》:“力來農(nóng)事,以豐年谷?!鳖亷煿抛ⅲ骸傲?,勸勉之也?!蓖跄顚O《讀書雜志·漢書十六》“連語”:“《宣紀(jì)》:‘今膠東相成勞來不怠,流民自占八百余口?!瓌趤黼p聲字,來亦勞也。字本作勑,《說文》曰:‘勑,勞勑也?!?jīng)史通作來,又作倈。勞來二字,有訓(xùn)為勸勉者,有訓(xùn)為恩勤者?!薄皠凇薄皝怼苯杂?xùn)“慰勞”,如此則文從字順。

      八、草木疇生,禽獸群居,物各從其類也。(《勸學(xué)》)

      注:群居:指同類的禽獸成群居住在一起。

      按:郭注稍嫌迂曲。“群”和“疇”相對為文,“群”就是“類”?!兑葜軙ぶ茏!罚骸坝闷鋭t,必有群,加諸物則為之君?!笨钻俗ⅲ骸叭海??!笔且浴叭骸庇小邦悺绷x?!兑住は缔o上》:“方以類聚,物以群分。”曹植《七啟》:“野無毛類,林無羽群。”兩例都是“群”“類”相對,意義相同。

      九、將治天下,釋庸主之所易,道堯舜之所難,未可與為政也。(《歷山之農(nóng)者侵畔》)

      注:道:稱道,提倡。

      按:“道”無“稱道,提倡”義,“道”與“釋”相對,取義相反,疑當(dāng)釋為“行”“從”。

      “道”有“行”“從”義。如:《荀子·議兵》:“遇敵決戰(zhàn),必道吾所明,無道吾所疑?!睏顐娮ⅲ骸暗溃砸?,行也。”王念孫雜志:“(道)當(dāng)訓(xùn)為行?!薄抖Y記·禮器》:“忠信之人,可以學(xué)禮;茍無忠信之人,則禮不虛道?!标悵蛔ⅲ骸暗?,猶行也?!薄盾髯印ね醢浴罚骸安豢刹簧茷閾竦廊缓蟮乐?,涂薉則塞?!蓖跄顚O《讀書雜志·荀子四》:“道之,行之也?!薄豆茏印と畏ā罚骸胺ú灰?,則有國者不詳;民不道法,則不詳。”尹知章注:“道,從也?!薄俄n非子·飾邪》:“民聚而不知所道?!蓖跸壬骷庖f注:“道,從也?!薄墩f文·辵部》:“道,所行道也?!庇?xùn)“行”或“從”皆引申之義。

      “釋”(或“舍”)與“道”“行”“從”相對為文,古書習(xí)見,亦可證“道”“行”“從”義同。如:《韓非子·五蠹》:“舍必不亡之術(shù),而道必滅之事,治國者之過也。”《淮南子·俶真訓(xùn)》:“求知之于耳目,是釋其炤炤,而道其冥冥也,是之謂失道。”《韓非子·有度》:“以譽(yù)為賞,以毀為罰也,則好賞惡罰之人,釋公行,行私術(shù),比周以相為也?!薄度龂尽の簳弧罚骸叭翎審R勝必然之理,而行萬一不必全之路,誠愚臣之所慮也?!薄稘h書·趙充國辛慶忌傳》:“今恐二郡兵少不足以守,而發(fā)之行攻,釋致虜之術(shù)而從為虜所致之道,臣愚以為不便?!庇郑骸凹唇裢嵌屪鴦僦?,從乘危之勢,往終不見利,空內(nèi)自罷敝,貶重而自損,非所以視蠻夷也。”

      [1]郭錫良.古代漢語[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10.

      [2][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3][清]王念孫.讀書雜志[M].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5.

      [4]宗福邦.故訓(xùn)匯纂[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3.

      H109.2

      A

      申百臣(1975-),男,山東省青州市人,山東師范大學(xué)歷山學(xué)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訓(xùn)詁學(xué)。

      猜你喜歡
      歷山古代漢語
      如何學(xué)習(xí)掌握古代漢語詞義*——何九盈先生《古漢語詞義叢談》評(píng)介
      留學(xué)生古代漢語教學(xué)設(shè)計(jì)探索——以《遠(yuǎn)水不救近火》為例
      對師范學(xué)校古代漢語教學(xué)質(zhì)量的提高探討
      舜鄉(xiāng)戀歌
      青年生活(2019年32期)2019-09-10 04:25:38
      亞歷山大 戰(zhàn)無不勝的征服者
      山西歷山自然保護(hù)區(qū)毛茛科觀賞植物資源研究與開發(fā)利用
      真紳士
      暢談(2018年24期)2018-02-02 02:31:16
      “舜更歷山”到“舜耕歷山”的傳說演變
      古代漢語教學(xué)的困惑與思考
      山西青年(2016年22期)2016-02-04 17:29:13
      提升學(xué)生在古代漢語課堂中參與性的應(yīng)用對策
      梁山县| 微山县| 高陵县| 韩城市| 龙游县| 湟中县| 二连浩特市| 图片| 新建县| 兴义市| 抚松县| 醴陵市| 广南县| 东乡| 友谊县| 磐安县| 阳曲县| 旺苍县| 绥棱县| 克东县| 区。| 林芝县| 景泰县| 法库县| 凤山县| 津市市| 紫金县| 岳阳市| 通山县| 夏津县| 宿州市| 木兰县| 黔西| 夏河县| 上犹县| 四子王旗| 安庆市| 南涧| 若羌县| 嘉禾县| 崇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