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田伏虎
青年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深切關懷青年,高度重視青年工作,對青年學生成長成才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新要求,形成了思想深邃、內涵豐富、科學完整的思想理論體系。準確把握習近平總書記青年成長成才思想的特征,對于我們做好新形勢下高校青年學生工作具有重要的戰(zhàn)略指導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思想體現(xiàn)了鮮明的政治性特征。他站在事關中國共產黨長期執(zhí)政、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后繼有人的高度,要求高校提高青年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積極引導青年學生樹立“四個正確認識”,樹立與時代同心同向的遠大理想和崇高信念。2017年5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中國政法大學學生“不忘初心跟黨走”主題團日活動,勉勵同學們矢志不渝,用一生來踐行跟黨走的理想追求。把握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學生成長思想的政治性特征,高校要自覺增強“四個意識”,堅持“四個服務”,引導學生堅定為共產主義遠大理想而奮斗的信念和信心。
延安大學用延安精神加強青年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學校先后成立了延安精神研究中心、中共黨史研究院、延安學研究院、延安文藝研究中心和紅色文藝研究中心等研究機構,形成了一批在國內外產生重大影響的延安精神研究成果,為省內外高校開展延安精神教育提供了智力支撐;開發(fā)了《延安精神概論》《延安精神及時代價值》等13門延安精神與紅色文化課程,構建了延安精神教育的課程體系;打造了《紀念白求恩》《為人民服務》《黃土地的兒子》等現(xiàn)場教學精品課程和《平凡的世界》話劇、“祖國、社會、人民與我”演講比賽、“延河論壇”辯論賽等一系列紅色主題文化活動。通過理論教育和文化活動引導青年學生回顧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歷史進程,感受新中國成立以來取得的輝煌成就,唱響“共產黨好、社會主義好、改革開放好”的主旋律,從而堅定青年學生的“四個自信”,積極投身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的實踐中。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思想體現(xiàn)了很強的時代性特征。他緊扣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個時代主題,始終強調的是青年學生在國家發(fā)展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進程中的歷史使命和時代責任。他指出青年是標志時代的最靈敏的晴雨表,時代的責任賦予青年,時代的光榮屬于青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廣大青年是生力軍和突擊隊”“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續(xù)奮斗”。他強調,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有源源不斷的強大力量。2015年7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給全國青聯(lián)和全國學聯(lián)的賀信中指出:“國家的前途,民族的命運,人民的幸福,是當代中國青年必須和必將承擔的重任。”把握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成長成才思想的時代性特征,高校要重點加強對青年學生的使命意識和責任意識教育。要用好社會實踐大課堂,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機會和平臺,讓他們了解國情,認識社會,在社會實踐中增強家國情懷。
延安大學以延安精神育人,以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為載體,先后成立了張思德青年志愿者協(xié)會、白求恩青年志愿者服務隊、資政調研隊等志愿服務團隊,深入社區(qū)、農村、企業(yè)開展服務,讓學生在服務的過程中體悟延安精神,增強責任意識和奉獻精神。由于學校長期堅持延安精神教育,畢業(yè)生援疆援邊、服務老區(qū)建設與發(fā)展的使命意識和責任意識得到加強。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近幾年,我校畢業(yè)生志愿赴西藏、新疆等邊遠地區(qū)工作的達170余人,居陜西高校前列;陜北地區(qū)醫(yī)療、教育和行政部門骨干中的70%以上畢業(yè)于延安大學,用人單位對延安大學畢業(yè)生的評價為:“為人誠實、基礎扎實、作風務實、工作踏實”“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思想體現(xiàn)了青年成長的規(guī)律性特征。習總書記繼承和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的青年成長觀,揭示了青年學生健康成長的內在規(guī)律。他在與青年代表座談時,給青年學生的回信中,始終勉勵青年學生要胸懷遠大理想,堅持正確價值取向,練就過硬本領,勇于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矢志艱苦奮斗,錘煉高尚品格。習總書記指出的青年成長的這幾點要素相互促進,相輔相成,是對立統(tǒng)一的關系,全面總結了青年成長成才的規(guī)律,體現(xiàn)了“知行合一”的過程和“知情意行”思想道德形成規(guī)律,是對當代青年的“成長指南”。習總書記關于青年學生成長成才思想還是對自己青年時期成長的經(jīng)驗總結,他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歲月正是由于樹立了遠大理想,如饑似渴地學習,形成了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錘煉了意志品質,自覺培養(yǎng)了擔當意識和擔當能力,所以才有了“脫胎換骨”式的成長。高校要以習總書記青年成長成才思想為根本遵循,深入研究新時代大學生的思想特點,加強青年工作的體制機制創(chuàng)新和方式方法創(chuàng)新,使各項工作更加符合教育規(guī)律,更加符合青年學生的成長成才規(guī)律。
延安大學積極構建延安精神“一體兩翼三全”育人體系,創(chuàng)新實踐教學的內容和形式,建設了紅色教育專題網(wǎng)站、微信公眾平臺,推出了小紅?!珖髮W生思想政治教育“指尖上的課堂”APP,計劃開發(fā)800門以延安精神和紅色教育為主題的微課,已完成400余門,并在全省20多所高校推廣使用。將梁家河作為大學生的社會實踐基地和“青馬工程”實訓基地,積極宣講習近平總書記“梁家河故事”。學校依托“窯洞大學”和“澤東干部學院”,積極開展延安精神教育培訓,已經(jīng)成為全國紅色培訓新高地。近年來,先后為29個省、市、自治區(qū)300多所院校的6萬多名師生,3萬多名部隊學員和2萬余名各級黨政干部,開展了延安精神教育培訓,被參訓學員譽為“紅色大熔爐”“思想教育加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