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 丹
華中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9
?
當代社會思潮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
——基于自媒體時代的研究視角*
許 丹*
華中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9
在智能化,網(wǎng)絡化時代,隨著智能手機的更新?lián)Q代以及無線網(wǎng)絡的全面覆蓋,“普通大眾經(jīng)由數(shù)字科技強化、與全球知識體系相連之后,一種開始理解普通大眾如何提供與分享他們本身的事實、他們本身的新聞的途徑,即we media(自媒體)”[1]應運而生,產生了如微信、微博、微新聞、微電影、QQ、論壇、Twitter、Facebook等多種自媒體新形式。
社會思潮是指“在一定歷史階段,反映一定階級、階層和社會群體的利益訴求、情感需要和思想愿望,并有一定的社會理論作指導的社會意識形態(tài)和社會心理的思想潮流。”[2]在自媒體環(huán)境下社會思潮時刻在影響著大學生的思想和行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須時刻關注并積極應對社會思潮對大學生思想產生的負面影響。
當代社會思潮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領域有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其傳播的方式和內容也不同,當前,在自媒體時代,自媒體中各類信息泛濫成災,各種當代社會思潮彰顯出更加鮮明的特點。
(一)傳播身份的隱匿性
在自媒體環(huán)境中,人們可以自主地在自媒體平臺上發(fā)表意見,即使是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群體,也可以利用自媒體來表達自己最真實的想法,在微博、微信、騰訊QQ平臺,我們發(fā)布和傳播信息都是匿名的身份,用自己的昵稱代替姓名,自媒體時代的這種隱匿性使社會思潮的傳播缺少監(jiān)管,不易取證,給社會穩(wěn)定埋下隱患。
(二)傳播的即時性
在自媒體的平臺上,只要擁有一部智能手機,就可以隨時獲得各種新聞,同時只要會打字、會發(fā)短信,就可以通過簡單的注冊申請,在網(wǎng)絡上即時發(fā)布文字、音樂、圖片、視頻。這種即時性使得當代各種思潮傳播速度更快、擴散范圍更廣,任何人都將會受到各種社會思潮的暗示和引導。
(三)傳播形式的多樣化
在自媒體時代,社會思潮的傳播形式更加多樣化,“社會思潮的傳播者綜合利用文字、圖片、視頻和聲音等載體形式來傳達信息,給人以視覺、聽覺的感官刺激,并通過對話體、詩詞體、圖文體、信件體等娛樂方式,給人帶來不一樣的表達體驗?!盵3]傳播形式的新穎多樣,受到大學生的追捧,進而在無形中受到各種社會思潮的指引和影響。
(一)消解了大學生對我國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認同
自媒體平臺上的話題雖然五花八門,但往往聚焦在社會熱點、社會陰暗面和一些突發(fā)事件的負面效應上,比如社會貧富差距問題,腐敗問題,而且言論往往一邊倒,由此引發(fā)的群體性、政治性突發(fā)事件,會破壞社會誠信和政府公信力,從而嚴重威脅國家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安全。
(二)扭曲了大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在自媒體平臺,一些知名人物有強大的話語優(yōu)勢,容易受到大學生的追隨,他們或明顯或隱蔽的宣揚某種社會思潮,會影響大學生對社會思潮的認同、選擇。比如,“后現(xiàn)代主義思潮主張放逐理想,導致了終極目的的消解和價值理想與生活世界的若即若離,”[4]大學生受這種思想的影響整天沉迷于網(wǎng)絡游戲,消極頹廢,喪失理想信念,失去人生追求。
(三)容易造成民族意識的狹隘性
隨著經(jīng)濟全球化趨勢的推進,西方發(fā)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在向全世界傳播科學技術和經(jīng)濟管理經(jīng)驗的同時,也在傾銷資本主義的價值觀和歐洲中心主義的意識形態(tài)。為確保在文化領域主導世界話語權,他們利用各種途徑傳播資本主義文化信息,使得西方強勢東方弱勢的局面不斷加劇。
(一)增強主流意識形態(tài)網(wǎng)絡陣地的引導力
鼓勵國際國內著名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工作者在其中創(chuàng)建自媒體上的個人主頁。同時運用這些自媒體平臺直接宣傳黨的理論政策、增強宣傳思想工作的滲透力。語言的運用要跳出官方嚴肅、單板的體系,多借鑒網(wǎng)上流行語,要符合大學生的思想認識和心理需要,創(chuàng)作出吸引大學生去閱讀、轉發(fā)、評論的內容。
(二)堅持多樣選擇并存中的一元指導
多元化社會思潮的發(fā)展使得大學生面臨更多的價值取向和價值選擇,擁有更豐富的精神世界,但在各路思潮大軍中,積極性與消極性并存,開放性與保守性并存,因此必須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尊重差異,包容多樣,最大限度地形成社會思想共識。
(三)提高大學生的媒體素養(yǎng)
大學生的媒體素養(yǎng)是指“大學生在媒體方面的認識、評價和使用方面的素質,是大學生應對媒體信息和媒體空間的選擇判斷、認知理解、質疑評判、發(fā)展創(chuàng)新、思維應用等能力?!盵5]大學生在自媒體中接收到的信息良莠不齊,許多網(wǎng)絡信息真假難辨,大學生只有具備了良好的媒體素養(yǎng),才能抵制住各種不良社會思潮的誘惑。
(四)加強網(wǎng)絡監(jiān)督監(jiān)管力度
自媒體是一把雙刃劍,有很強的信息放大效應和社會動員力量,較難駕馭,使用不當會導致和加劇大學生價值觀的嬗變。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僅需要社會主流意識的引導,更需要加大網(wǎng)絡監(jiān)督力度,為大學生營造良好的網(wǎng)絡環(huán)境。
[1]繆勇,高萍.自媒體“微時代”對大學生行為方式的影響及對策[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4(5).
[2]唐海玲,魯金抗.社會思潮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影響[J].經(jīng)濟研究導刊,2011(3).
[3]畢紅梅,李婉玉.微時代社會思潮對大學生的作用機制[J].思想理論教育,2015(10).
[4]畢紅梅,劉歡.后現(xiàn)代主義思潮對大學生的影響及對策研究綜述[J].高等函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5).
[5]張靜.大學生思想教育中媒體素養(yǎng)培養(yǎng)問題研究[J].教育與職業(yè),2014(8).
*華中師范大學研究生教育創(chuàng)新資助項目“自媒體時代大眾娛樂對大學生政治認同的影響及對策研究”(2016CXZZ115)的研究成果。
許丹(1991-),女,河南安陽人,華中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研究生。
G
A
1006-0049-(2017)08-004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