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武林舊事》是一部記載了南宋都城臨安風(fēng)情風(fēng)貌的筆記史料,其版本較多,流傳甚廣。本文試從公私目錄記載及現(xiàn)存情況分析其版本流傳情況,對其版本系統(tǒng)進(jìn)行考察。
關(guān)鍵詞:武林舊事 版本 文獻(xiàn)
中圖分類號:I207.419 文獻(xiàn)標(biāo)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09-0029-02
《武林舊事》是一部重要的宋人筆記史料,也是研究杭州地方史的珍貴文獻(xiàn)。作者為南宋時的周密,字公謹(jǐn),號草窗,又稱弁陽老人。在許多版本中,著者題名作“泗水潛夫”,一作“四水潛夫”?!恫貢}識》記繡谷亭吳氏藏抄本云:“吾友鄭芷畦《湖錄》云:‘四水者,湖城以苕水、余不水、前溪水、北流水合而入于郡城之霅溪,故有四水之名?!瓌t四水潛夫之號,亦猶是耳?!睋?jù)此可知,四水為地名,作泗水者,疑妄加偏旁也。《武林舊事》是周密入元后追憶杭州都城舊事而作,“分六十有四目,凡朝廷典禮,山川風(fēng)俗,與夫市肆節(jié)物、教坊樂部,至為詳備,而于孝廟奉親之事尤致意焉。”
一、公私目錄記載
1.歷代公私書目對其均有記載,其中史志及公家目錄的記載如下
(1)明黃佐《南癰志》卷十七經(jīng)籍考:武林舊事二本。
(2)明孫能傳《內(nèi)閣藏書目錄》卷八:武林舊事,二冊全。未詳著人姓氏,號四水潛夫。嘉靖間杭州知府陳柯重刻。
(3)明焦竑《國史經(jīng)籍志》卷三:武林舊事二卷。
(4)清嵇曾筠《(雍正)浙江通志》卷二百五十四:武林舊事十二卷,萬歷錢塘縣志周密著。
(5)清嵇璜《續(xù)通志》卷一百五十九藝文畧:周密武林舊事十卷。
(6)清嵇璜《續(xù)文獻(xiàn)通考》卷一百七十一經(jīng)籍考:
周密武林舊事十卷。
朱廷煥增補武林舊事八卷。
(7)清倪璨《補遼金元藝文志》:周密前武林舊事六卷,后武林舊事五卷。
(8)清永瑢《四庫全書總目》卷七十史部二十六:武林舊事十卷,內(nèi)府藏本。
(9)清慶桂《國朝宮史續(xù)編》卷七十八:增補武林舊事八卷。
(10)清錢大昕《元史藝文志》:周密武林舊事十二卷。
(11)清沈初等撰《浙江采集遺書總錄》:增補武林舊事八卷,刊本。宋周密輯,原六卷。明崇禎間朱廷煥復(fù)補采數(shù)十則增八卷。
(12)清魏源《元史新編》卷九十二志十之二:周密武林舊事十二卷。
(13)清曾廉《元書》卷二十三:周密武林舊事十二卷。
2.私家目錄中關(guān)于《武林舊事》一書的記載更多,也更為詳細(xì),現(xiàn)摘錄如下
(1)明晁瑮《晁氏寶文堂書目》:武林舊事。
(2)明高儒《百川書志》卷五史:武林舊事六卷,泗水潛夫輯。
(3)明李詡《戒庵老人漫筆》卷三:武林舊事,泗水潛夫輯,正德中一代巡在浙中刻之。
(4)明祁承爜《澹生堂書目》:
●武林舊事,六卷,二冊,俱周密。
●武林舊事逸,四卷,一冊。
●武林舊事前后集,共十卷,四冊。
(5)明徐渤《紅雨樓題跋》卷上:武林舊事六卷,題曰泗水潛夫輯,正德中浙江巡按御史宋廷珪刻之。
(6)清范邦甸等撰《天一閣書目》:武林舊事六卷,刊本,宋周密撰。
(7)清黃虞稷撰《千頃堂書目》:周密前武林舊事六卷,又后武林舊事五卷。
(8)清錢曾《錢遵王述古堂藏書目錄》卷五:武林舊事十卷二本抄。
(9)清徐乾學(xué)《傳是樓書目》:武林舊事六卷,二本。
(10)清吳壽旸《拜經(jīng)樓藏書題跋記》卷三地志目錄:武林舊事。
(11)清黃丕烈《士禮居藏書題跋記》卷二:武林舊事十卷校本。
(12)清阮元《文選樓藏書記》卷二:增補武林舊事八卷,明主事祀彖廷煥輯,刊本。
(13)清張金吾《愛日精廬藏書志》卷十七史部:武林舊事十卷,舊抄本,宋泗水潛夫輯。
(14)清楊紹和《宋存書室宋元秘本書目》:校本武林舊事十卷二冊,校宋鈔本中興館閣錄九卷,續(xù)錄九卷四冊。
(15)清丁丙《善本書室藏書志》卷十二:
●武林舊事十卷,黃蕘圃???,泗水潛夫輯。
●高寄齋訂正武林舊事六卷后集五卷,明刊本,泗水潛夫輯,繡水沈德先孚先郁家慶校。
(16)清丁仁《八千卷樓書目》卷八史部:武林舊事十卷,宋周密撰,汪氏刊本;知不足齋本;掌故叢編本;明刊本。
(17)顧廷龍編《章氏四當(dāng)齋藏書目》:武林舊事六卷,宋吳興周密編,清乾隆四十二年杭州汪氏夙夜齋重刊本,二冊。
(18)清莫友芝撰,傅增湘訂補《藏園訂補郘亭知見傳本書目》卷五下:
●武林舊事十卷,宋周密撰?!鹈髡滤瓮⒆艨瘫荆??!鸺尉负际仃愮婵瘫尽!鸪绲澘瘫??!鸬糜嘣繁??!鹈丶尽!鹬蛔泯S本,佳。○朱廷煥增補武林舊事八卷?!鹎ы曁媚浚拔淞峙f事六卷,后武林舊事五卷?!鹎《∮腺硪过S刻。
●[補]武林舊事六卷,宋周密撰。○明正德十三年宋廷佐刊本,十行二十字,白口,四周單欄。卷后有宋氏隸書跋十三行。友人章鈺取校新刊本,云可以補正者數(shù)百事。○明嘉靖三十九年陳柯刊本,十行二十字。前有陳柯序。鈐怡府明善堂藏印。均余藏。
●[補]武林舊事十卷附錄一卷,宋周密撰。○清乾隆五十八年鮑廷博刊知不足齋叢書本。余曾以各本校過。
●[補]高寄齋訂正武林舊事六卷寶顏堂后集武林舊事五卷,宋周密撰?!鹈魅f歷刊寶顏堂秘籍廣集本,八行十八字,白口,四周單欄,余藏。
●[補]武林舊事六卷后集四卷,宋周密撰?!鹎迩∷氖晖羧杖I夙夜齋刊本。
●[補]增補武林舊事八卷,宋周密撰,明朱廷煥增補?!鹈鞒绲濋g自刊本,九行二十字,白口,四周單欄?!鹎蹇滴跛氖晖ㄖ又炖c重刊本,版心下方有“澹寧齋重梓”五字。
(19)張之洞撰,范希曾補《書目答問補正》:武林舊事十卷,宋周密。知不足齋本,唐宋叢書本,明陳繼儒寶顏堂秘笈本。[補]乾隆四十二年夙夜齋刻本,丁氏武林掌故叢編本。明朱廷煥增補武林舊事八卷,康熙間刻本。
二、現(xiàn)存情況
《武林舊事》現(xiàn)存版本較多,其中不乏善本,大陸、臺灣及日本等地均有收藏。有單行本傳世,同時也被收錄在《四庫全書》以及《知不足齋叢書》、《武林掌故叢編》等叢書中。
根據(jù)《中國古籍總目》和《中國古籍善本書目》等書目,其現(xiàn)存狀況如下表所示,其中收藏單位后帶有“★”符號的意為善本,作者皆為周密,不在表中重復(fù)注明。
又根據(jù)《北京圖書館古籍善本書目》可以進(jìn)一步了解國圖所藏善本的具體情況。
筆者于上海圖書館翻閱了《武林舊事》六卷、明嘉靖三十九年陳柯刻本,該版本為十行二十字,白口,四周單邊,單魚尾。卷首有清周星詒跋文,明陳柯重刻序文,卷末錄明宋廷佐跋。而該館所藏的另一版本清乾隆四十二年汪日菼夙夜齋刻本《武林舊事》六卷《武林舊事后集》四卷,二冊,其版本特征為九行二十字,白口,左右雙邊,單魚尾。卷首收有《武林舊事》原序,為七行十三字格式。卷末有汪日菼跋文。該館所藏的《增補武林舊事》八卷為明崇禎十年朱廷煥刻本,九行二十字,白口,四周單邊,無格。卷首錄朱廷煥序,鈐印兩枚,錄宋廷佐、陳柯原序二首。
三、版本源流略考
《武林舊事》現(xiàn)存版本較多,卷數(shù)不一,乍看之下十分繁雜,但結(jié)合歷代書目及題識,其版本系統(tǒng)并不復(fù)雜。
1.基于元人舊本而來的版本
《藏書題識》記載汲古閣舊本二跋云“山村仇先生所藏本,終十卷”,另錢曾《讀書敏求記》云:“武林舊事流俗本止六卷,予從元人鈔仇先生所藏錄得后四卷”。結(jié)合相關(guān)記載可知,坊肆通行本為六卷,汲古閣本及錢氏鈔本在補全十卷本之時,皆以元人鈔仇先生所藏十卷本為主。而不同之處在于錢氏鈔本又根據(jù)在吳門書肆購得的版本進(jìn)行了添補。
汲古閣本和錢氏鈔本又分為兩條線逐漸傳承。由汲古閣本而來的版本,如繡谷亭吳氏藏鈔本、內(nèi)府藏本及知不足齋叢書本等;而由錢氏鈔本而來的版本則有黃丕烈校跋后的版本等。
2.未注明來源的明代版本
據(jù)記載可知最早的為明正德十三年宋廷佐刊本,六卷,錄有正德戊寅孟夏巡按浙江監(jiān)察御史奉天宋廷佐題跋。嘉靖三十九年杭州知府閩中陳柯因“舊梓漫蕪不可讀,因而翻刻之”,亦為六卷本,據(jù)前宋廷佐刊本而來。
又有《高寄齋訂正武林舊事》六卷《寶顏堂后集武林舊事》五卷,即明刻寶顏堂秘籍本。
又,《增補武林舊事》八卷,為明崇禎年間,工部主事朱廷煥司榷杭州時增補。
按《四庫全書總目》的評價,明代人編纂點校古書時,因不解原書意思,往往會破壞書的體裁,造成篇目混亂的情況,故明代不同的版本卷次不一。
綜上所述,《武林舊事》傳刻版本較多,流傳甚廣,現(xiàn)存版本以抄本及刻本為主,卷數(shù)以六卷本及十卷本較為常見,其中不乏善本,其關(guān)于南宋都城面貌、朝廷典祀、節(jié)慶風(fēng)物、市民生活等方面的描寫,為地方史及文化史的研究提供了翔實的資料。
參考文獻(xiàn)
[1]錢曾.讀書敏求記[M]. 清雍正四年松雪齋刻本
[2]永瑢. 四庫全書總目[M]. 清乾隆武英殿刻本
[3]黃丕烈. 士禮居藏書題跋記[M]. 清光緒十年滂喜齋刻本
[4] 周中孚著,黃曙輝、印曉峰標(biāo)校. 鄭堂讀書記[M]. 上海書店出版社,2009
[5]汪璐輯, 李慧、主父志波標(biāo)點.藏書題識[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作者簡介:雷敏(1988-),女,華東師范大學(xué)圖書館館員,研究方向:文獻(xiàn)資源建設(sh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