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洪權+張靜
摘 要:漢字是漢語言的載體,是學生學習漢語言的基礎,是語文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小學生識字時,大多采用死記硬背的方法,費時費力而且低效,其實漢字經過幾千年的發(fā)展演化,有其獨特的魅力,幾乎每個漢字的構造是有規(guī)律的,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其中的規(guī)律,幫助學生更好地識字。
關鍵詞:識字教學;學生;漢字; 識字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02-010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2.068
由于識字教學比較單調,加之有些漢字筆畫較多,結構復雜,使學生產生畏難情緒,對學習漢字不感興趣,造成識字教學費時費力而且低效。筆者根據(jù)漢字構造的特點,認真研究識字方法,總結出一套適合小學生的識字方法,使?jié)h字教學由繁到簡、由枯燥到有趣,識字教學效率有很大提高。
一、借助教具,幫助學生識字
小學生的思維以形象思維為主,他們在認識、理解事物時,常常需要借助實物。最初的漢字是以圖畫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的,在識字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漢字的特點,借助簡筆畫、實物、圖畫、多媒體等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形象思維,喚起他們的聯(lián)想、想象,幫助學生記憶和理解字形、字義,減少他們的識字困難,提高他們的識字效率。比如,教學“鳥”字,我利用簡筆畫,一筆畫出一只鳥,讓學生學畫,然后啟發(fā)學生怎樣寫鳥字,鳥的嘴變成了撇,眼睛變成了點,抓子變成了橫。再如,教學“羊”字,先出示甲骨文的“羊”字,再用彩色粉筆畫羊的簡筆畫,先畫羊的兩個角,再畫軀干,最后畫尾巴,這樣“羊”字就以形象生動的方式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激發(fā)了他們學習漢字的興趣。再如,學習“?!弊郑医柚嗝襟w展示“?!钡纳眢w,看“牛”字從甲骨文到楷書的演化過程,看字的每一筆都代表“牛”身體的哪一部分,進而使學生突破了對字形認識、記憶的難度。學生通過觀察、聯(lián)想將抽象的漢字與形象的實物聯(lián)系起來,漢字變得形象,易記,識字過程由枯燥變得有趣了。如學習“果”字,我們可以借助實物蘋果,啟發(fā)學生蘋果是長在樹上的,樹是木質的,“果”字與木有關,一棵蘋果樹長很多蘋果,“口”相當樹冠,“十”字相當樹上的樹枝,樹冠上的很多點就是蘋果,后來人們對“果”做了簡單處理,把那些表示蘋果的點去掉了,這樣,學生識字的興趣盎然,對字形、字義的理解更深刻。再如,學習“口”字,教師可以利用圖片的形式,出示人的嘴,再看“口”字的演化,讓學生體會“口”字與我們身體器官的聯(lián)系,激發(fā)他們學習漢字的積極性。
二、借助“六書”,幫助學生識字
“六書”是漢字組字的基本原理,即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在現(xiàn)代漢語中,形聲字的比重較大,低學段的小學生掌握了常用的、使用頻率較高的形聲字的學習方法,對于提高他們的識字能力,增強識字樂趣,有很重要的意義。比如,言字旁,與語言有關;三滴水旁與水有關;木字旁與樹木有關;四點底旁與火有關;豎心旁與心情有關;竹字頭與竹子有關等??雌灾至x,看聲旁知讀音,學生掌握了形聲字的特點,他們學習漢字的難度也會降低。
三、借助演示,幫助學生識字
有些漢字獨立成詞,而且多是動詞,教師在教學時,不仿做做動作,以此增加學生的記憶,達到教學目的。如教“跑”字時,可以先讓學生做一做跑的動作。再如,“拿”字的教學,先讓學生觀察自己的手,然后讓他們拿出本、書等,想一想“拿”字的寫法。
四、借助兒歌,幫助學生識字
兒歌讀起來朗朗上口,如果把兒歌引入課堂教學,必能加深學生的記憶,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元”字:二兒子,很有錢。捐學校,百萬元?!皶保阂蝗四懽訅?,騎在云朵上。要到哪里去?人民大會堂?!皣保悍娇蚴沁吔瑢氂窭锩嫜b。我是中國人,中國要富強。
五、借助字謎,幫助學生識字
小學生好奇心強,對猜謎語特別感興趣,教師可以根據(jù)漢字的構字特點,對漢字進行深層剖析,引導學生認識漢字音、形、義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創(chuàng)編字謎,通過猜字謎的學習方式,增強學生的記憶效果。如教學“全”字時,可以讓學生猜字謎“一人膽子大,敢把王子踩腳下。”學生在愉快之中既學會了新字(全),又鞏固了舊字(“人”和“王”),做到了溫故知新。再如,“?!痹跇蛏献?,打一字(生);兩個月亮爬上來(朋)等。這種游戲,既能擴展學生的思維,又能調動學生識字的積極性,可謂是一舉兩得!教師還可以編一些物謎讓學生猜,使有形的文字與事物結合起來。此外,教師可以要鼓勵學生自編謎語請同學和老師猜,培養(yǎng)學生學習生字的興趣。
六、借助游戲,幫助學生識字
在識字教學中,開展游戲活動是學生最感興趣的學習方式,不但能提高學生的識字量和識字的準確度,而且能寓教于樂。如卡片拼圖游戲,將“片”“文”“尺”“電”字寫在蘋果型的卡片上,將能和其中一個字組詞的字“卡”“視”“茶”“幾”“沙”“發(fā)”“相”“臺”“具”“盒”“子”等寫在兩片樹葉上,兩片樹葉托起一張帶有字的蘋果卡片,拼成一幅樹枝與蘋果的圖畫,看哪個學生拼得又快又對。再如,利用多媒體摘果子,語文版小學一年級的識字七是學習“公”“市”“交”“區(qū)”時,在一棵蘋果樹上有上述四個蘋果型字,每點一個字,這個字就自然下落,學生邊點邊讀這個字,并用這個字組詞,這樣,他們就會玩得高高興興,學得扎扎實實。
七、借助加減字的筆畫,幫助學生識字
中國漢字博大精深,歷史悠久,每個漢字有獨特的意義,教師可以教給學生加一加,減一減的識字方法,以減輕他們學習漢字的難度。如“十”加一筆,“土”,加兩筆,“王”,加三筆,“玉”。“一”加一筆,“二”,加兩筆,“干”加三筆,“王”等。再如,加偏旁,“去”加三滴水“法”,“羊”加木字旁“樣”,“午”加言字旁“許”等。同樣,字減一筆仍是字,如“太”減一筆“大”,再減一筆為“人”,“課”減偏旁為“果”等。
八、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幫助學生識字
小學生的模仿力強,記憶力好,識字教學要從整體入手,讓學生多閱讀,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認字、識字,因為字離不開詞,詞離不開句,句離不開篇。教師應鼓勵學生多閱讀,在閱讀中識字,閱讀量增加了,識字數(shù)量也就增加了。
九、在生活的環(huán)境中,幫助學生識字
學校、家庭、社會都是學生學習的好場所,電視節(jié)目、電腦內容、商標、春聯(lián)、宣傳欄、廣告、路標等都是很好的學習渠道,凡是有漢字的地方都是學生識字的場所。家長也可以運用家中的物件啟發(fā)學生多識字,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在生活中識字,生活中用字,啟發(fā)學生樹立“漢字學習無處不在,無處不用”的觀念,激發(fā)學生學習漢字的主動性。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識字教學的方法有很多種,至于哪種教學方法實際效果最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筆者認為只有兼容并蓄各種識字方法,才能更好地完成識字教學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