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
【關鍵詞】 物理教學;微視頻;資源;開發(fā)
【中圖分類號】 G633.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19—0112—01
所謂微視頻就是有明確學習目標定位、有相對完整學習過程設計、有多樣化呈現(xiàn)方式的短時視頻課。微視頻既有別于傳統(tǒng)單一資源型的教學課件、教學設計等教學資源,又是在傳統(tǒng)單一教學資源基礎上繼承和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新型教學資源。下面,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就中學物理微視頻資源的開發(fā),談些自己的體會和看法。
一、紀錄片資源的開發(fā)
信息化時代的蓬勃發(fā)展導致了教育的信息化,各國著名媒體公司爭相拍攝制作各種科教類的紀錄片。探索頻道、寰宇地理、BBC、HNK以及上海紀實頻道等媒體機構這些年來陸續(xù)制作了大量名人傳記、宇宙探索、人類發(fā)展、前沿科學等相關紀錄片,其中很多內容都能供物理教學所用。
例如,在BBC錄制的紀錄片《電的故事》中,詳細地介紹了人類發(fā)現(xiàn)、探索、了解直到最后支配電的過程,通過還原摩擦起電、靜電感應、法拉第電磁感應等很多實驗場景,真實地還原了科學家們當初如何假設、如何實驗、如何研究發(fā)現(xiàn)物理定律的過程。視頻中的很多片段可以運用在中學物理教學中,諸如“電路”、“磁場”、“電磁感應”等有關知識。學生通過觀看視頻能真切地感受到當初科學家發(fā)現(xiàn)物理定律漫長而艱難的過程,不僅促進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又讓他們認識到了物理學習的重要價值,這種效果是教師通過口述所達不到的。
二、電影資源的開發(fā)
簡化電影中的藝術形式和故事情節(jié),并用物理的視角觀看影片,可以發(fā)現(xiàn)很多電影片段都與高中物理知識緊密聯(lián)系。尤其是“動作”類型的電影,其中很多片段都能簡化為與經典力學相關的物理模型。例如,《蜘蛛俠》作為一部漫畫改編的電影十分受年輕人歡迎,在學習“能量守恒定律”這一章節(jié)時,筆者截取蜘蛛俠在大樓之間穿梭的片段在教學中播放,然后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將視頻簡化為物理模型,并提出問題,讓學生探索結果。這樣教學,能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促使學生積極地進行知識的建構。
將電影片段作為微視頻教學資源,能將很多物理知識與現(xiàn)實結合,呈現(xiàn)形式非常精彩。需要注意的是,雖然精彩豐富的畫面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但不宜使用過于“激烈”“火爆”的電影片段,否則會對學生的感官造成很大的刺激,導致情緒過強,而過強的情緒可能導致學生的思維游離于課堂之外,反而不利于課堂教學。所以教師在選取電影片段時應該慎重評判,這樣才可以在激發(fā)學生興趣的同時,有效地促進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三、網絡微視頻的開發(fā)
很多視頻網站(如優(yōu)酷網、土豆網、新浪視頻等)都會提供大量Flv格式的微視頻資源,并且都可以通過網站獨立提供的軟件進行下載。由于其檢索十分方便,并且涉及的內容非常廣泛,是物理微視頻教學資源最主要的獲取途徑。
比如,在教材“牛頓定律”中,課本用“坐在椅子上用力推桌子,會感到桌子也在推我們”來說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這讓一些學生難以理解。筆者通過在優(yōu)酷網站上搜索關鍵詞“反作用力”,檢索并下載了一部“噴水起飛”的微視頻,講述了工程師自制了一臺機器,能夠通過向下噴水獲得反作用力從而起飛。以這個微視頻作為本節(jié)課的引入,通過筆者的啟發(fā)和引導,使“反作用力”這個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形象化,使學生對這個概念印象深刻,且記得牢固。
四、自行錄制視頻的開發(fā)
雖然能夠在互聯(lián)網上搜集大量的物理視頻資源,但其中大部分都不是為課堂教學而制作的,教師在獲得原始資源后還需要進行一些加工,才能形成適合課堂呈現(xiàn)的微視頻。教師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教學需求,有針對性地設計并錄制一些物理實驗視頻。
例如,在“自由落體實驗”這一章節(jié)中,為了還原伽利略的“比薩斜塔實驗”:讓同樣大小的不同質量網球和鉛球從5-10米的同一高度同時自由下落,讓學生觀察落地現(xiàn)象。由于實驗要求的落差高度較大,不便于在教室里面完成,教師可以預先通過DV等設備自行錄制成微視頻,然后在課堂中進行播放展示。在傳統(tǒng)的課堂中,教師都是使用真空管或者通過扔紙團和紙片的方式進行演示,但由于下落高度較小,下落時間很短,同時下落的效果并不明顯。而自行錄制的視頻卻能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編輯:謝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