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廣芳++熊思宇
[摘要]《瘋狂動物城》創(chuàng)造了迪士尼動漫電影收視率的神話,堪稱“巔峰”之作,成為多維解讀的極佳題材。引起并且一直保持著觀眾的觀影興趣則是貫穿影片始終的刻板印象“三部曲”:故事始于披著“烏托邦”光環(huán)的動物城存在的各種刻板印象及其影響,推動故事發(fā)展的是以朱迪兔和尼克狐為主的角色挑戰(zhàn)這些刻板印象的歷險過程,影片的高潮則是在這些刻板印象被紛紛擊破使動物城恢復了昔日時光時完美落幕。
[關鍵詞]《瘋狂動物城》;刻板印象;烏托邦
迪士尼動漫電影觀眾定位從最初面向低齡兒童到逐步轉向低齡和大齡兒童,再到當前的適合各類群體的觀眾定位,觀影群體逐步多元化,影評也就自然出現(xiàn)了多元解讀的趨勢?!动偪駝游锍恰肪褪沁@樣一部適合多元群體觀看與多維解讀的動漫電影,又一次“創(chuàng)造了動畫電影史上的輝煌和傳奇”[1]。自2016年3月上映以來,該部動漫電影老少皆宜,堪稱迪士尼動漫電影的“新寵”和“巔峰”之作,創(chuàng)造了“一千個觀眾就有一千個瘋狂動物城”的神話故事。各大報刊和各類影視刊物紛紛刊登各類影評,呈現(xiàn)出百花齊放的姿態(tài):有揭示影片中搞笑與深刻兩大元素的融合,[2]有評論動物世界所折射出的現(xiàn)實生活縮影,[3]也有評述影片中的“烏托邦”思想,[4]還有凸顯動物城所反映出的人類的動物權利觀,[5]等等。這些評論印證了這部“合家歡”電影的藝術魅力與現(xiàn)實影響,自然也出現(xiàn)了“兒童看熱鬧,青年人看夢想,成年人看現(xiàn)實”的多種觀影視角與感悟,最終形成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多樣化的評論。鑒于此,我們認為,貫穿該動漫電影的主線應該是刻板印象三部曲,即故事始于披著“烏托邦”光環(huán)的動物城存在的各種世俗的刻板印象繼而引出故事的主角,推進故事發(fā)展的是以朱迪兔和尼克狐為主的角色挑戰(zhàn)這些刻板印象的歷險過程,最后故事的高潮在這些刻板印象被紛紛擊破而使動物城恢復了昔日和諧時光時完美落幕。影片的故事就在刻板印象的起落中逐步走向高潮。
第一部曲:上演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是指按照性別、年齡、職業(yè)、種族等進行社會分類形成的關于某類人群的固定印象,最常見的有社會刻板印象和性別刻板印象。盡管刻板印象在一定程度上有節(jié)省時間和資源、加快和簡化認知過程等積極一面的影響,但卻具有“以偏概全”的錯誤認識傾向,容易忽視個體差異,從而做出對某類群體的錯誤認識與成見。總體上說,刻板印象對人類認知的影響弊大于利??贪逵∠笤谏鐣鱾€領域非常普遍,影視里面也不例外,處處可見刻板印象的影響。
《瘋狂動物城》這部動漫電影在多處明顯地體現(xiàn)了刻板印象及其產(chǎn)生的影響。九歲的兔子朱迪從小一直生活在偏遠的小鎮(zhèn),她小巧玲瓏、活潑可愛,身處在一個有近300人的兄弟姐妹的溫暖大家庭里,頗受兔爸、兔媽的寵愛。然而,她并沒有像父母長久以來期望的那樣成為一個以賣胡蘿卜為生的“乖乖女”。她自小立志成為一名女警察,卻因人們對兔子的刻板印象招來無數(shù)譏諷與嘲弄。就如東方文化中有“膽小如鼠”一樣,“膽小如兔”(as timid as a rabbit)成了西方文化印在兔子身上的深深烙印。兔爸、兔媽盡管對女兒的志向感到自豪,但因為世俗的傳統(tǒng)而更多地表現(xiàn)出深深的不安與懷疑,對朱迪好言相勸無果,只能擔憂地目送女兒踏上遙遠的夢想之路。帶著百倍的信心,朱迪來到警察學院參加警察培訓學習,卻處處受到“兔子不能做警察”這一刻板印象的嘲弄。在培訓學習開始階段,朱迪因為個兒小,站在一群身形巨大的食肉動物們中,被動物們嘲弄為異想天開的“小可愛”(意指個兒小和膽小無能),甚至連教練也多次諷刺她,
讓她“別逞能”“放棄吧”。當朱迪順利完成培訓作為警察正式上崗時,警察局局長也帶著世俗的刻板印象,在安排新警察崗位時對朱迪遲遲不予理睬,最后在朱迪的主動詢問下才極不情愿地給她安排個交通協(xié)警的工作,要求她每天在馬路上指揮交通,但更多的是要完成貼罰單的任務。狐貍尼克見到朱迪忙碌的樣子,對她極度蔑視,諷刺她為“傻白甜”,認為她當警察純粹是妄想,只有被其他動物歧視、忽悠和打擊的份兒??梢姡瑒游镏衅毡榇嬖诘目贪逵∠筇幪幇鼑斓?。除了朱迪,觀眾在尼克身上也可看到了世俗的刻板印象的影響。在東西方文化中,狐貍都被打上了“狡猾如狐”(as sly as a fox)等刻板印象,這在影片中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在朱迪感到十分無助時,尼克道出了自己幼年的傷害。當他還是小狐貍的時候,心中充滿夢想,立志當個優(yōu)秀的童子軍為大家服務,卻慘遭周圍的狐貍們的諸多戲弄和打擊,甚至被那些認為“狐貍狡猾不值得信任”的伙伴們套上了口罩。從此,尼克被迫又披上“狡猾的狐貍”的刻板印象外衣重返刻板印象世界,重蹈覆轍,成為口才好、謊技高的狐貍大家族中的一員,極具諷刺意味,這也是為什么大象拒絕賣給狐貍冰激凌的主要原因。影片中還以朱迪為媒介從另一個側面兩次刻畫了朱迪身上所深藏的刻板印象。在兔媽媽的一番教導下(狐貍如何壞),朱迪聽了媽媽的話,隨身攜帶“防狐噴霧”,還差點在一次跟尼克的爭吵中拿出來傷害尼克。影片中最具有諷刺意味的場面當屬深陷刻板印象之苦的朱迪在新聞發(fā)布會上自然流露出的對食肉動物的刻板印象,認為食肉動物因DNA的緣故生性野蠻兇狠,由此激起了食草動物和食肉動物兩個種族間更大的怨恨與恐慌,這無疑是對刻板印象的又一嘲弄。此外,影片中還刻畫了其他方面的刻板印象,如食肉動物本性兇殘霸道,讓觀眾心生怒意;食草動物本性軟弱溫順,讓觀眾心生憐憫;黑幫老大應該是高大勇猛的,而幕后黑手也應該是兇狠的食肉動物,讓觀眾心生恐懼,等等。一幕幕帶有刻板印象的細節(jié)在影片中被無限地放大,激起了觀眾強烈的同理心。
第二部曲:挑戰(zhàn)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一旦形成,則以隱形的方式存在并對社會產(chǎn)生諸多不利的影響。因此,一旦目標群體或個體遭受刻板印象之苦而長期得不到解脫時,就容易以相應的行動來對這種負面的社會看法進行挑戰(zhàn)?!动偪駝游锍恰分写嬖谥T多挑戰(zhàn)刻板印象的情節(jié),但最核心的主線則是朱迪兔和尼克狐不斷挑戰(zhàn)刻板印象這兩條一主一輔、一明一暗卻又平行發(fā)展的主要故事情節(jié)。
盡管兔子朱迪在成為警察的這條路上遇到過種種的磨難與偏見,但她一直勇往直前,以自己頑強的毅力和實際行動不斷挑戰(zhàn)著動物們對她的刻板印象。她沒有聽從從小寵愛自己的兔爸、兔媽的善意建議,毅然決然地踏上夢想之路,也因此踏上了挑戰(zhàn)刻板印象的征途,先去警察學院學習,而后去動物城當警察,最終通過努力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警察。當她剛開始無力應付警察培訓的高強度任務而反復遭到學員們甚至教練的冷嘲熱諷時,她沒有放棄,而是在不斷反思后找到了適合自己的訓練方式,更加勤奮,堅持與大塊頭們一塊兒訓練,最終以優(yōu)秀的成績畢業(yè);畢業(yè)后帶著理想只身一人來到動物城,被安排住進了“油膩的墻面,搖晃的床,吵鬧的鄰居”這樣一個嘈雜的房間時,她只是嘆息了一聲,沒有放棄,第二天準時到崗;當她正式與那群無比巨大的動物警察接觸時,那鄙視的眼光、冷漠的言語、連續(xù)的惡作劇、不合作的行為以及被安排當貼罰單的交通協(xié)警的崗位安排,這一切都傳遞出“兔子怎能做警察”的刻板信號,然而樂觀的朱迪兔沒有氣餒,依然盡職盡責地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同時,為了證明自己的能力,她決心偵破一起與藏紅花有關的神秘案件。在歷經(jīng)千難萬險的破案過程中,朱迪堅持“不放棄”的態(tài)度,用她那樂觀的精神、頑強的毅力和縝密的洞察力,一一擊破案件的各個疑點。在這條追逐夢想的路上,她不斷地挑戰(zhàn)著這個充滿刻板印象的世界中世俗的眼光與看法,讓觀眾悄無聲息地愛上這只瘋狂的小兔子。與此同時,在朱迪的夢想之路上,離不開尼克的全程協(xié)助與配合。在狐兔搭檔破案中,尼克也開始“幡然醒悟”,在自覺不自覺中開始挑戰(zhàn)從社會到朱迪對狐貍家族的刻板印象。受到朱迪的善良與正義的影響,尼克開始反省自我,放下對朱迪的不屑、嘲諷與敷衍,真正地投入到案件中,幫助朱迪解決了一個又一個困境,直到案件真相大白。尼克的思想和行動上的變化,直接傳遞了他在步步挑戰(zhàn)社會對狐貍的刻板印象這一信息,讓觀眾在觀影中逐漸改變了對狐貍家族的“另眼相看”。除上述所述主線外,影片中還有多處細節(jié)超出觀眾的想象,從側面凸顯了傳統(tǒng)的刻板印象處處面臨著挑戰(zhàn)的現(xiàn)實境況:食草動物也有像綿羊這樣兇狠的,讓觀眾為之動怒;黑幫老大也有像鼩鼱這樣小個兒的,讓觀眾為之驚訝;本為天敵的狐兔也可以一同破案,讓觀眾為之動情,等等。
第三部曲:擊碎刻板印象
《瘋狂動物城》中刻板印象被最終擊碎的時刻也是朱迪和尼克等滿懷希望的動物們成功之時。兔子朱迪這個父母眼中原本的“乖乖女”和人們眼中的“小可愛”“傻白甜”,毫無畏懼地踏上了尋夢之路。一路上風風雨雨,遭遇到百般阻撓,但朱迪沒有退縮,一直滿懷信心、勇敢無畏,最終成功揪出幕后黑手,讓食草動物與食肉動物兩大陣營間的這起撲朔迷離的懸案終于落地,成長為一名優(yōu)秀的刑警,也成了動物城的驕傲。朱迪的這種成功“蛻化”經(jīng)歷直接擊碎了“兔子不能當警察”的刻板印象,給其他懷揣夢想?yún)s又止步不前的動物們樹立了榜樣、帶來了希望。與此同時,尼克通過努力也逐步從世俗人眼中的“狡猾如狐”“投機倒把”等刻板印象中解脫出來,逐漸變得“有情有義”“智勇雙全”,一路上幫助朱迪排憂解難、破獲大案,最終成長為一名優(yōu)秀的警員,也圓了兒時立志為大家服務的美好夢想。尼克的這種“馴化”經(jīng)歷對“狐貍不值得信任”“狐貍十惡不赦”等刻板印象進行了無聲的宣判,從而使其瞬間無處生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膽小”的兔子和“狡猾”的狐貍結伴一起破案,從彼此心存偏見到逐步建立信任、從對手到朋友、從相知到相愛,這樣的故事本身就是對“狐兔本為敵”“食肉與食草動物不同路”這些刻板印象的重拳出擊。隨著這一重大案件的真相大白,除了狐兔身上的刻板印象被紛紛擊破時,其他諸如此類的刻板印象也轟然倒塌:嬌小的鼩鼱竟然是大先生,讓觀眾大為驚嘆;溫順的綿羊卻成了幕后黑手,讓觀眾痛心疾首;食草動物與食肉動物集聚一堂載歌載舞共慶團結與和諧,讓觀眾拍手叫好。
結語
《瘋狂動物城》的瘋狂始于那句瘋狂的宣言“人人皆可成功”(Anyone can be anything),由此,一只來自偏遠小鎮(zhèn)的朱迪兔也帶著她那瘋狂的警察夢踏上了一條瘋狂的不歸路,經(jīng)歷了無數(shù)瘋狂的磨難后,最后成功地實現(xiàn)了她那“兔子也能做警察”的瘋狂夢想。各種動物,無論食草還是食肉動物,無論大塊頭還是小個子動物,無論狡猾還是溫順的動物,都生活在這個動物城里,每種動物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從表面上看,這個動物城構筑了一個極其理想的“烏托邦”社會。然而,在這個戴有“烏托邦”式的和諧光環(huán)的動物城里卻一直暗流涌動,處處彌漫著世俗的刻板印象并繼而造成諸如惡意、斗爭、兇殺、陰謀、種族仇恨等人世間的恩怨,也因此出現(xiàn)了以一兔一狐為主的歷經(jīng)重重困難不斷挑戰(zhàn)而最終成功擊破了動物城里的固有刻板印象這一主要故事情節(jié),影片最終也在刻板印象被徹底擊破時喜劇般地落幕??梢?,刻板印象“三部曲”貫穿該動漫電影的始終,推動著影片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梢哉f,《瘋狂動物城》的瘋狂也正是現(xiàn)實社會的瘋狂隱喻。因此,這和諧的結局是否意味著動物城里從此就風平浪靜了呢?這給觀眾留下了無限的遐想。
[參考文獻]
[1] 王姍.迪斯尼動畫電影與經(jīng)典童話[J].電影文學,2014(21).
[2] 羅群.《瘋狂動物城》:搞笑與深刻并行不悖[N].中國文化報,2016-03-17.
[3] 王鵬.《瘋狂動物城》:動物世界折射現(xiàn)實生活[N].光明日報,2016-03-24.
[4] 穆文超.《瘋狂動物城》:誕生于烏托邦的深刻寓言[J].電影評介,2016(05).
[5] 傅達林.從《瘋狂動物城》反思人類的動物權利觀[N].檢察日報,2016-03-30.
[作者簡介] 黃廣芳(1976—),女,湖北十堰人,博士,湖北工業(yè)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熊思宇(1992—),女,湖北應城人,湖北工業(yè)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專業(yè)2014級在讀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