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可雅
“習作先導式”教學,可以改變教師按識字—閱讀—作文的序列組織語文教學的模式,讓“作文”先導,以情境化的口語表達與交流為主要形式,帶動拼音、識字、閱讀,并與之互相勾連,互相滲透,協(xié)調(diào)發(fā)展,共同提高?!傲曌飨葘健苯虒W,以學生的學習興趣、需求為教學起點,以學生語文能力的整體性和綜合性發(fā)展為價值取向,因而它可以與音、體、美等課程有機融合。在低年級教學中,教師可開展融各學科教學于一體的習作活動課,讓學生口、耳、手、腦并用,在愉悅的氛圍中學得輕松,學得扎實,學得有效。
學生學習生涯乃至生命中應具備的重要素養(yǎng)包括:能帶著旺盛的精力和獨特的思考去閱讀文本,去探索世界;會抓住與他人共同思考、一起交流、相互影響的機會;充滿自信、不怕挫折、積極進取,具有好奇心與探索力等。這些素養(yǎng)并不是主要來自學?;蚣彝プ鳂I(yè)里的傳授,而是應通過學生間玩游戲進行培養(yǎng)。
在游戲中學習,學生不僅能感受到群體協(xié)作游戲的快樂,而且學得輕松,學得快樂。教師可以根據(jù)低年級學生的特點,經(jīng)常性地開展學生喜愛的活動、游戲,并以此為抓手讓學生進行說話訓練,如“吹雞毛”“金魚上鉤”“大家和我交朋友”等。這些游戲活動的地點可以是教室,也可以是戶外。在玩的過程中,教師應特別注重引導。如一個小組的學生,一邊玩著捏橡皮泥的游戲,一遍饒有興致地編著故事,教師在一旁看他們游戲時,要心明眼亮,適時點撥,避免冷場,讓故事情節(jié)順利發(fā)展,充滿情趣,有一個圓滿的結(jié)局,最后鼓勵學生將活動過程寫下來。同時,我們在游戲中應培養(yǎng)學生克服困難、從失敗中吸取教訓等品質(zhì)。如在老鷹捉小雞的游戲中,我引導“老鷹”動腦筋,如何在最短的時間把“小雞”捉住,而“母雞”則用什么辦法來對付“老鷹”的進攻。在游戲結(jié)束后,我讓他們說說自己的親身感受并寫下來,讀給大家聽,最后集體評選出活動中的智者、勇者和最佳“作家”??傊處熞幸庾R地、主動地提高學生游戲的質(zhì)量,考慮如何幫助學生在玩耍時變得足智多謀,使學生不光愛玩,而且會玩,玩出水平。
學生都特別喜愛繪畫,在涂涂抹抹中,他們展示著自己純真而燦爛的童心。讓學生畫畫說說,不失為一種提高學生說話能力的有效途徑。如,上說話訓練課“奇特的圓”時,教師可首先出示幾個圓,讓學生進行創(chuàng)意想象,給圓圈添幾筆,變得討人喜歡,然后進行句式訓練:我在圓圈上添了()筆,畫成了()。學生展示的圖案豐富多彩,有太陽、小蝌蚪、鐘面,有氣球、足球、手表,還有熊貓頭、地球儀、向日葵等。面對自己的作品,學生嘰嘰喳喳,興奮不已。接著,教師順勢引導、點撥學生:“看著自己的作品,你們能不能說幾句話或者編個故事?”學生奇特的想象和充滿童趣的話語令人驚艷。有個學生畫的是氣球,他這樣說:“風一吹,小氣球就飄了起來,飄呀飄呀,飄過了高山,飄過了大海,來到南極,看到南極小企鵝正向他招手。飄到了北極,看到北極熊正在打滾。多有趣??!”還有個學生這樣寫自己畫的足球:“小足球今天特別寂寞,他在客廳里蹦來跳去,因為他的主人悅悅生病住院了,沒人跟他玩了,他多想去醫(yī)院看望悅悅,可是房門緊鎖著,他沒法出去啊?!?/p>
在想象畫的“自由王國”里,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盡情地描繪著自己的所思所想,用富有個性的、鮮活的言語表達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在畫畫說說的同時,教師還可以順勢讓學生寫一寫,就是讓學生在自己的繪畫作品旁,寫上文字說明,不作字數(shù)要求,沒有格式規(guī)范,學生開心是唯一的標準。如有位學生畫了“夏夜的螢火蟲”,她在旁邊這樣寫著:“螢火蟲身上為什么會有一盞燈?噢,原來是螢火蟲媽媽怕貪玩的孩子找不著回家的路,而在寶寶身上掛了一盞小燈籠?!北姸噙@樣的作品展出在最佳作品欄上,學生在欣賞中,明白了好文章不是人云亦云,而是來自細致的觀察、新奇的想象和靈動的語言。
教育家陳鶴琴通過長期細致的觀察發(fā)現(xiàn),兒童生來就喜歡音樂。可以說,兒童是在音樂中成長的,他們對音樂的喜歡就像魚兒喜歡水一樣自然。語文同音樂一樣,洋溢著真摯的感情,充滿了生動的靈性,正因為它們的相同性,也就具有了語文、音樂相結(jié)合的基礎(chǔ)。我們根據(jù)低年級學生的特點,積極探索融語文、音樂訓練為一體的說話課,創(chuàng)設(shè)富有情趣、美感的課堂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思維力。
如兒歌《粉刷匠》,教師把這首短小的旋律改編成幾段不同節(jié)奏的音樂,讓學生根據(jù)節(jié)奏變化進行想象。聽到寧靜、舒緩的旋律,一位學生就畫下了一幢藍色的小房子。他用筆安靜地“刷”墻,口中念念有詞:“這是一個非常細心的粉刷匠,他正在專心地工作呢?!睒仿暫鋈蛔兊眉贝俣o張,這位學生馬上站立起來,在小房邊畫了一只被打翻的油漆桶,房子的顏色也變成了代表緊張、忙碌的火紅色,他這樣詮釋:“粉刷匠不小心打翻了油漆桶,弄臟了刷好的墻,急得滿臉大汗?!彪S后,樂聲轉(zhuǎn)而低沉,學生神情憂傷,在小房子上畫出藍色的波浪線,說:“粉刷匠很有責任心,把墻弄臟了,他顧不得傷心,又耐心地刷著墻面,彌補自己的失誤,他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弊詈?,歡快的音樂響起來了,大家將房子畫成了七彩的顏色……音樂激發(fā)了學生言說的欲望,給他們插上了想象的翅膀,童真童趣一覽無余,創(chuàng)造性思維得到了充分培養(yǎng)與發(fā)展。
教學中,教師應啟發(fā)學生口、耳、手、腦并用,這樣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學習興趣,還可發(fā)展學生的智力。如折紙、樹葉畫、拼七巧板等,進而讓學生介紹自己的作品,可以介紹作品的形狀、顏色,可以介紹制作過程,還可以給自己的作品編故事。
如一次語文活動課,內(nèi)容是“做樹葉標本”。第一課時,教師帶全班學生到學校附近的公園里采集做標本的樹葉,要求學生采來的樹葉要完整、蟲沒咬過、稍老點。采完后回到教室,每個學生把采來的樹葉放在課桌上。教師問:“你們采來了哪些樹的葉子?”學生回答,教師板書“梧桐樹葉、柳樹葉、樟樹葉、桃樹葉、楓樹葉”等。然后,教師讓學生把黑板上的詞語讀一讀,接著教師問:“誰能說說你采來的樹葉是什么顏色?形狀像什么?”并出示句式:這是一片()葉,()的顏色,形狀像()。句式訓練結(jié)束后,教師要求學生把采來的樹葉夾在書里,以備后用。
接著教師指導學生進行練習:(1)讀讀寫寫黑板上樹葉名稱的詞語。(筆畫較難的字老師指導書寫)(2)把今天這一節(jié)課的內(nèi)容用日記的形式記下來。下面是學生寫的一則日記:
今天我們上了一堂有趣的語文活動課。一上課,老師就帶領(lǐng)我們到離學校不遠的壽昌公園去撿做標本用的樹葉。我們像一群出籠的小鳥來到了公園。我看到地上的樹葉倒是挺多的,但要找?guī)灼侠蠋熞蟮臉淙~也并不容易。老師說過,做標本的樹葉要完整的,無蛀蟲的,稍老一點的。我和同學們睜大眼睛彎著腰找呀找,終于找到了幾片,一片是綠中夾黃的樟樹葉,一片是綠油油的桃樹葉,還有一片是像眉毛一樣的柳樹葉?;氐浇淌遥倚⌒囊硪淼匕阉鼈儕A在書里,過幾天老師要教我們做樹葉標本。
第二課時的內(nèi)容是指導學生做樹葉標本。教師先拿出樣品讓學生看,然后教學生怎樣做樹葉標本,重點指導學生做樹葉標本的步驟,能用“先,接著,然后,再,最后”等關(guān)聯(lián)詞語說清做樹葉標本的過程。學生動手做,教師巡視、指導,之后學生交流。在活動中,學生不知不覺地學會了說,學會了寫。這樣的活動課學生很喜歡。
語文作為基礎(chǔ)性的學科,與其他學科有很多相通點。低年級“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能做到課內(nèi)外、校內(nèi)外結(jié)合,特別是加強了語文學科與其他學科的融合,能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