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燦九
《鳥島》主要通過對青海湖鳥多、鳥窩多、鳥蛋多,以及人們與鳥類友好相處的描寫,使學生知道鳥類是人類的朋友,教育學生從小要具有環(huán)保意識,要愛護動物。對低年級教學來說,教師要從學生的學習需要出發(fā),喚醒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注重學生的學習體驗,以及根據(jù)教學進程隨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使課堂教學更加有效。下面是筆者的教學片段以及一些感受。
【教學片段】
師:請大家細讀課文第2自然段,并且思考:鳥兒是怎樣飛來的?
生:一群一群飛來的。
師:還能從哪些詞看出來?
生:“陸續(xù)”一詞。
師:“陸續(xù)”是什么意思?你能結合生活說一說嗎?
生:在下課時,我們不是一下子出去的,而是一個接一個出去的,出去的時間是隨便的,沒有一定的要求。
師:說得非常好!那么從“一群一群的鳥兒陸續(xù)飛來”就可以看出,這些鳥兒飛來的時間也不是一樣的,還可以怎樣說呢?
生:它們是一批一批地向這兒飛來的。
師:下面就請大家一邊朗讀,一邊想象這一群一群的鳥兒陸續(xù)飛來的情景,然后再表演給大家看。
(生以小組為單位,一組一組地模仿著鳥兒飛的樣子來到講臺。)
師:這么多的鳥兒都往這兒飛是干什么呢?
生:它們在這兒筑巢安家,養(yǎng)育后代。
師:這些鳥兒為什么要到這兒安家呢?
生:因為這兒雖然到處都是幼鳥,到處都是鳥蛋,但是,沒有人去碰一下,鳥兒是人類的好朋友。
師:是嗎?這兒的鳥兒到底有多少呢?為什么稱之為“鳥島”呢?就讓我們一起學習課文的第3自然段。
【教學所得】
對低年級學生來說,課堂教學要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感受到學習是快樂的才是首要的。從上述教學片段可以看出,這節(jié)課讓學生興致濃厚,回味無窮,以及教學之所以能夠取得不錯的教學效果,主要是因為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低年級學生由于其知識經(jīng)驗較少,認知水平還處在初級階段,因此教學詞語時就不能采取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在上述教學片段中,筆者在教學詞語時,就采取了聯(lián)系生活的方法,這樣一來,學生結合生活,很快就理解了“陸續(xù)”一詞的意思。這樣教學詞語,不僅能調動學生學習詞語的積極性,還可以有效降低學生理解詞語的難度,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筆者引導學生學習“一群一群”“陸續(xù)”等詞語的意思時,結合低年級學生的特點,設計了一個情境表演環(huán)節(jié),也就是讓學生模仿鳥飛的動作。這樣不僅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真正理解文中難句子的意思,還可以使學生在表演中真切體驗到語文學習給自己帶來的快樂。
教學本課筆者沒有采取逐段講讀的教學方法,而是根據(jù)教學需要,以“鳥兒在這兒筑巢安家,養(yǎng)育后代”“鳥兒為什么到這兒安家”“從哪兒可以看出這里是名副其實的鳥島”為切入點,引領學生從一個環(huán)節(jié)跳入到另一個環(huán)節(jié)。這樣打破了逐段講讀的教學方式,可以使文本內(nèi)容銜接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從而把“讓學生具有環(huán)保意識”的教學目標落到實處,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