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張家港市鳳凰中心小學 張金月
讓低段寫話易于動筆
江蘇省張家港市鳳凰中心小學 張金月
語文新課程標準將低年級的寫作命名為寫話,寫話是學生學習寫作的開始,而寫話訓練也是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難點。筆者在教學中非常重視對學生進行寫話訓練,同時也深感低年級寫話訓練存在一定的教學難度。筆者覺得寫話教學應重視教學內容的組織、教學方法的指導與學生的身心特點相適配,化難為易,致力于讓學生“易于動筆”,消除學生的畏難心理,激發(fā)他們寫話的興趣。
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寫話訓練;易于動筆;興趣
和學生開始了二年級的學習生活,同時也開始了我們的“寫話”學習?!皩懺挕笔切W生一項新的學習任務,但由于他們的書面學習剛剛起步,識字量少、詞匯量少,要運用語言文字,確實有一定難度,所以剛剛接觸“寫話”時自然感覺不知從何下手。因此,筆者覺得寫話教學的起點要低,要抓住“易”,實現(xiàn)“易”,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
翻閱我們的語文教材,其實教材并沒有安排系統(tǒng)的寫話訓練內容,那么在讓孩子進行寫話訓練時最先要解決的就是選材的問題,該選什么樣的內容才能讓學生易于動筆呢?這是值得我們教師去思考的。在教學實踐中,筆者盡可能多地嘗試尋找生活中發(fā)生的實例為素材讓孩子進行寫話,但是卻發(fā)現(xiàn)了其中的弊端,筆者總是覺得學生在生活中經(jīng)歷過的事情,有了自己的感性認識后就能寫出精彩的文章來,但是這并不是絕對的。低年級的學生年齡小,生活面狹窄,對事物的觀察體驗不深刻、不全面,很難產(chǎn)生想和說的強烈興趣。也許有些時候從我們的角度出發(fā)選取的寫話內容,在學生眼中也并不是值得寫的,甚至沒什么好寫的。所以在選材的時候,我們應該特別注重從孩子的視野出發(fā),抓住他們愛想象、愛幻想的身心特點來選取一定的寫話內容。筆者大膽地嘗試了“魔法表情”系列寫話。
魔法表情是QQ聊天中十分常用的,而且是許多學生都能看懂、使用的。他們會在聊天的時候適當加上一些魔法表情,讓聊天變得更加親切、有意思,足見一個魔法表情背后隱藏的大文章。利用這一契機,筆者搜集了相關的魔法表情圖片,讓學生去想象圖片背后會發(fā)生的故事,鼓勵他們把有意思的內容寫下來。
一天,我在黑板上出示了一個“哈”的表情圖案,學生很奇怪,不知道要干什么,他們好奇地看著我。我說:今天我們來寫話,用“哈”開頭,字數(shù)不限。話音剛落,教室里一片沸騰,耳邊“哈!”“哈哈!”“哈哈哈……”大家手舞足蹈,教室里可熱鬧了。第二天學生的寫話自然也是嘻哈不斷。
過后幾天,我嘗試用了“嗚”、“噓”……讓學生寫出精彩有趣的瞬間,實踐告訴我,學生寫得很自由、輕松、興奮、滿足(學生寫話的長短這里不做特別要求)……他們對這些有意思的魔法表情十分感興趣,總是能寫出很有意思的事情來,他們對于寫話也充滿了期待。
學生對這種魔法表情的寫話形式很感興趣,老師要試著讓學生來推薦一些他們鐘愛的魔法表情(可以作為一種獎勵,對寫得特別優(yōu)秀的學生),以此來提高他們寫話的積極性。作為教師,則要及時組織好這些寫話材料,編排這些材料時能夠講求一個“序”,注意循序漸進,我相信我們的學生是能夠更加易于動筆、樂于動筆的,他們的寫話能力也能夠漸上高樓。(可以把這些魔法表情從單一的圖逐步向復雜的圖片,甚至是圖片的組合進行過渡)
蘇聯(lián)教育家贊可夫說:“教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求,這種教學法就能發(fā)揮高度有效的作用。”作為教師,在決定選擇什么樣的教學方法前,我們最先要了解的就是學生的心理、學生的需求,所選擇的教學方法能夠讓學生“易于動筆”,那便是最合適的。
1.提供支架
所謂“提供支架”就是老師給出了一篇寫話的大體框架,通常是提供開頭,讓學生接著寫下去,或者是提供好開頭、結尾,學生寫出中間的部分,更為細致的一種就是把要寫的關鍵內容都進行提示,像完形填空一樣。實踐證明,有了這些現(xiàn)成的開頭和結尾,會為如何往下寫提供很多暗示,大大降低學生寫話的難度。
在執(zhí)教蘇教版語文二年級下冊《練習4》說說寫寫中《可愛的動物》這篇寫話時,我以兔子為例展開教學,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抓住兔子的外形特點,進行有順序地描寫,實踐中發(fā)現(xiàn)學生能夠寫出兔子的特點,但是卻做不到有序地描寫,這時候就十分有必要給學生一根“拐杖”,讓學生知道如何下筆。于是給學生提供了較為細致的框架,讓學生在說的過程中感受到這種從整體到局部的描寫順序,為自己后續(xù)的寫提供一個參照??蚣苋缦拢?/p>
小白兔全身( ),摸上去( )。它長著一對( )的耳朵,( )的眼睛,像( )。它有一張三瓣嘴,真有趣。它的前腿( ),后腿( ),走起路來( )。一條( )的尾巴,像( ),總是一動一動的,真是( )。
有了上述框架的引領,進而引導學生抓住動物的特點,按照一定的順序去觀察、描寫其他的動物,學生動筆的難度就減少了許多。但是給學生提供了支架后,在寫話中就出現(xiàn)了這樣一個問題,學生的寫話幾乎都是雷同的,所以在讓學生下筆之前,教師可以給學生設計好兩份寫話卡,告訴學生正面的寫話卡上老師已經(jīng)給你寫上了相應的提示,但是愿意接受更大挑戰(zhàn)的同學,也可以嘗試寫在寫話卡的背面。兩種不同類型的寫話卡讓學生有了選擇的機會,可以滿足不同程度學生發(fā)展的需要。寫話卡設計如下:
寫話卡一:
我最喜歡的動物是( )。它全身( ),摸上去( )。長著一對( )的耳朵,( )的眼睛,像( )。嘴巴( ),真有趣。它的腿非常( ),走起路來( )。一條( )的尾巴,總是一動一動的,真是( )。
寫話卡二:
我最喜歡的動物是( )?!?/p>
我想適時提供支架,由扶到放,讓學生在訓練中不斷成長。
2.善用模仿
心理學家曾指出:個體的學習一般是由模仿學習逐漸過渡到創(chuàng)造性學習的,模仿是獲得知識、能力或技能的重要途徑。而愛模仿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基本的學習方式。對于低年級學生而言,模仿是讓學生“易于動筆”的主要手段。打開蘇教版教材,發(fā)現(xiàn)小學低年級語文教材的課文都是文質兼美、體裁多樣、富有童趣的文章,這些文章是學生練習說話寫話的一塊肥沃土壤,但這并不意味著每篇課文都要求學生進行模仿寫話,我們應該精心挑選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的模仿內容。
3.模仿典型句式
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低年段的模仿寫話我是從簡單的句子開始的,幫助學生在頭腦中建立起句子的概念,提高學生遣詞造句的能力。細讀蘇教版低年級的教材,會發(fā)現(xiàn)教材中有許多描寫生動、形式特殊的句子,教師就可以利用這些典型的句式引導學生進行揣摩、仿寫,進而達到積累運用的目的。如蘇教版一年級上冊的課文《家》中,“( )是( )的家”,這個句式在文中反復出現(xiàn)了四次,所以我讓學生進行了仿寫,學會理清前后兩種事物間的關系,會準確地用上“是”進行表達。到了一年級下冊,開始模仿學習一定的修辭句式,最為典型的就是比喻句的學習。以蘇教版一年級下冊《小池塘》為例,模仿文中的句式“( )倒映在( ),像( )”,讓學生在想象的基礎上進行比喻句的仿寫,進而自己嘗試寫寫比喻句。再以課文《雨點》為例,模仿文中的句式“雨點落進( ),在( )”,讓學生說說雨點會落在哪里,想象一下他們會干什么,在潛移默化中感受擬人的修辭手法?!段浵伜拖X蟈》、《秋游》等文中還有“有的( ),有的( ),有的( )”的句式。這些典型的句式都是我們模仿寫話的特色點。
從低段開始抓住句式的訓練,讓學生在掌握的基礎上進行運用積累,有效提高語言文字運用的實效性,日積月累,相信學生的寫話能力一定會有所提高的。
4.模仿典型句段
文本中的許多精彩語段蘊含著典型的語言現(xiàn)象,它是學生進行語言實踐的又一寶貴資源。教師要幫助學生精心選擇具有明顯特征且具有價值的精彩片段,引領學生學別人的文章,說自己的話。如蘇教版二年級上冊中的《水鄉(xiāng)歌》一文,文中的段式都是相同的,先問水鄉(xiāng)什么多,再進行回答,然后具體舉例說明。于是我讓學生進行想象:水鄉(xiāng)還有什么多?模仿這種段式進行寫話。又如《美麗的丹頂鶴》一文中的第三自然段運用了總分的構段方式,總說丹頂鶴很逗人喜愛,然后從幾點進行說明,于是我讓學生以“鳳凰湖的景色真美?。 币痪淇偲?,運用這種構段方式進行仿寫。再如蘇教版二年級下冊中的《月亮灣》一文,為了說明月亮灣這個村子的美麗,作者從村子的前面寫到村子的后面,進行了有序的觀察描寫,讓文章讀起來十分有條理,于是我讓學生學著第二自然段也來有順序地介紹自己的房間。
抓住這些精彩語段進行訓練,讓學生在構段上言之有序,為學生到中高年級的習作打下了夯實的基礎。
總之,要想提高低年級學生的寫話能力,一定要保護好學生的寫話興趣,教師要精心地挑選合適的寫話材料,用心地選擇合適的寫話方法,耐心地輔導學生進行寫話,在入門之時為學生搭建各種臺階,讓學生“易于動筆”,他們才會愛寫、勤寫、多寫,筆下生花才成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