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龍 黃蓉 舒燕 肖倩 彭湃
[摘 要]高等教育大眾化的背景下,大學生學習需求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在網絡時代,知識的生產和傳播、信息的選擇和運用越來越具有重要的地位,唯有創(chuàng)造才能帶來知識的更新與增值,形成具有動態(tài)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面向未來的思維方式。
[關鍵詞]互聯網;共享平臺;思維方式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4.161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17)02-0-01
0 引 言
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指出:“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互聯網資源共享平臺的出現,更多的學生在進行畢業(yè)論文寫作時,其主動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思維都受到了極大的影響。論文規(guī)范化程度得到了提高,選題出現了多樣化的趨勢,大學生主動思維、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已成為時代潮流。
1 互聯網資源共享平臺和大學生主動思維能力概述
1.1 互聯網資源共享平臺
互聯網資源共享平臺是以互聯網為依托,以各類數據資源庫為載體的數字圖書館,為廣大網友提供了資源共享與傳播的平臺。其是指網上各種高等教育教學資源,以在線資源網站、大中型數據庫、云盤等為代表的可進行檢索、采集、獲取所需資源的平臺。
1.2 大學生主動思維能力
思維能力包括理解力、分析力、綜合力、比較力、概括力、抽象力、推理力、論證力和判斷力等能力。在不經意間,人們發(fā)現網絡改變了自己的主動思維能力和做事方法。主動思維能力是指人進行有目的的信息收集、采集、儲存和信息交換的活動,主動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強調創(chuàng)新性、思維性、科學性及研究性。
2 互聯網資源共享平臺對主動思維能力的影響分析
筆者從論文撰寫的6個階段進行問卷設計,并通過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從而得出互聯網資源共享平臺在各個階段對畢業(yè)論文寫作的影響程度及對主動思維能力的影響體現。
(1)選擇研究課題階段:選題時獲取資訊的途徑、研究課題的偏向性,涉及學習能力中的知識更新、發(fā)現問題與標新立異等能力。
(2)論文研究設計階段:如何進行論文設計、研究方法和內容等,涉及基礎知識、專業(yè)知識、交叉知識與邏輯思維等能力。
(3)論文資料收集階段:收集資料的途徑、對待收集材料的態(tài)度等,涉及信息檢索的能力。
(4)論文資料研究階段:遇見困難的做法、他人論點是否正確、是否會比較論證的不同觀點,涉及直覺思維與批判思維的能力。
(5)論點明確、材料選定階段:明確論點使用的方法、支撐材料的選擇,涉及創(chuàng)新知識水平與批判性思維的能力。
(6)論文執(zhí)筆撰寫階段:撰寫的文字來源、互聯網資源共享平臺對主動思維能力的影響程度。
3 互聯網資源共享平臺對主動思維能力的影響
通過一系列的問卷調查,在結合統計軟件分析的基礎上,筆者總結、歸納出了其對主動思維能力的正面積極影響與負面消極影響。
3.1 積極影響
對比了研究學術資料,激發(fā)了研究思路,有助于形成系統的思維框架;對海量信息數據進行了深入挖掘,有助于增強分析概括能力的發(fā)展;對資料的真實性與準確性進行了處理,有助于批判性、辯證性思維的形成;信息資源的共享性和互換性,使思維趨向綜合化、整體化、開放化。
3.2 消極影響
只借鑒,不思考,對互聯網資源共享平臺產生依賴性、盲從性;提取他人觀點,不做自我創(chuàng)新,束縛思維,不利于發(fā)展;期刊論文良莠不齊,信息輸入碎片化、信息輸出片面化。
4 在提高大學生主動思維能力方面的建議
4.1 對大學生撰寫畢業(yè)論文的建議
注重對學科前沿資料的閱讀和積累,保持完整性、系統性,避免片面化;論文框架設計時“先己后人”,自己設計在前,參考他人補充在后;理論聯系實際,辯證性地看待所獲得的資料,注重論點、論據的新穎性、創(chuàng)新性、原創(chuàng)性;互聯網資源共享平臺是一種工具,內容可以參考,但不能盲從,可借鑒,但不能全盤照搬。
4.2 對學校及導師的建議
適度調整課程的結構,保證基本的研究條件,鼓勵學生參與研究,并逐漸養(yǎng)成研究的素質;充分發(fā)揮導師制的教學,指導學生樹立學術研究意識、邏輯思維,提高能力;重視實踐型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能力、操作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主要參考文獻
[1]李志奎.互聯網免費學習資源的收集與共享平臺研究[J].現代計算機:專業(yè)版,2010(11).
[2]張淑田.網絡傳播對大學生思維方式及價值觀念的影響分析[J].圖書館學研究,2004(6).
[3]杜記民.加強畢業(yè)論文指導,提高本科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J].中國校外教育,2015(11).
[4]孫亮.大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培育的重要性及對策分析[J].中國成人教育,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