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承起
農(nóng)歷“寒冬臘月”包含“小寒、大寒”兩個節(jié)氣。此時太陽遠離北回歸線,是一年中最冷的季節(jié),也是中醫(yī)冬令進補的時節(jié)。
羊肉是“藥食同源” 之一的“畜類中藥”。華夏古人發(fā)現(xiàn)其可用以御寒強身。后來隨著中醫(yī)藥的發(fā)展,有了冬季“溫腎補陽”的藥膳食療理念。 “當歸羊肉湯”按中醫(yī)理念一般只喝湯不吃羊肉,但我們可以“一羊三吃”,即紅燒羊肉、去嘌呤涮羊肉、當歸生姜羊肉湯,可各取所需,且簡單易制。
主要功效 用于脾胃虛寒、血瘀痛經(jīng)、腎陽不足,年老體衰、四肢畏寒等病證。
宜忌注意 1.痛風患者慎用,嘴饞,適宜少量涮過的羊肉。
2.感冒發(fā)熱、瘡瘍初起,急性傳染病等禁用“當歸生姜羊肉湯”。
“當歸生姜羊肉湯”出自《金匱要略》各論中,是中醫(yī)傳統(tǒng)經(jīng)典方。用量:羊肉、當歸、生姜之比為500:20:30。臨床可酌情加減。
當歸羊肉湯做法
步驟一:羊腿肉分別切成塊狀(用做制作紅燒羊肉)和片狀(用做涮羊肉)焯水后撈出。將焯水后的羊肉塊加入清水中煮湯,湯底備用涮火鍋,羊肉塊備用做紅燒羊肉(紅燒羊肉制作法省略)。同時,準備當歸20克,生姜30克,陳皮3克,清水拂去灰塵備用。
步驟二:石鍋中加入之前的羊肉湯,將準備好的生姜、陳皮、當歸(當歸也可用紗布包裹放入鍋中)加入。同時可準備火鍋配菜,如黑木耳、海帶等含膠原蛋白豐富的食材,有利于減輕蛋白質(zhì)消化過程中對腎臟的危害。對于痛風患者,可將羊肉片焯水后再涮火鍋,這樣嘌呤可減少50%。
步驟三:上述湯料熬制半小時左右,加適量鹽,即可先喝湯再涮火鍋。也可憑自己喜好加入羊肉片,再喝湯。當歸羊肉湯可一日2次服用,一周一個療程。或每周服用2天,一個冬季服用十余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