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基于“數碼攝影”課程的混合學習模式研究

      2017-02-22 16:23范曉瑩羅元浩
      中國信息技術教育 2017年2期
      關鍵詞:教學信息化高等教育

      范曉瑩+羅元浩

      摘要:本文結合高等教育與數碼攝影課程的特點,將混合學習模式運用到數碼攝影的教學之中,通過對“數碼攝影”課程中不同的課程內容進行分類,并研究不同的類別應采用怎樣的混合學習模式,結合實際案例進行了詳細分析。通過實際課堂實驗檢驗,這種混合學習模式不僅能提高教學效率,而且為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結合提供了很好的案例,有助于教育信息化的發(fā)展。

      關鍵詞:高等教育;數碼攝影;混合學習模式;教學信息化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論文編號:1674-2117(2017)02-0059-05

      引言

      目前,數碼攝影技術已滲透到了生活的各個領域。隨著科技的進步,攝影技術也進入了快速發(fā)展階段,尤其是數碼攝影技術的成熟,使得攝影這一瞬間性藝術逐漸發(fā)展成為一門精雕細琢的藝術。隨著計算機時代的來臨,攝影作為信息傳遞的重要手段,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而攝影的教學工作,也成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數碼攝影”課程的混合學習模式是根據課程的自身特點結合混合學習模式的優(yōu)勢而專門制定的,它既體現了傳統教學的特點,又融合了現代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將二者優(yōu)勢混合使學習效果達到最佳。[1]

      混合學習模式的定義

      目前,混合學習模式在學術界還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不同的學科、不同的角度,學者們給出的定義也不盡相同,下面是筆者查閱文獻后,針對該問題,收集的相對權威的定義。[2]

      1.國外學者的定義

      美國發(fā)展訓練協會(ASTD)的學者Singh和Reed對混合學習模式提出了5R定義[3],即應用“適當”的學習技術,結合“好的”學習風格,在“合適”的時間轉變成“正確”的技能傳授給“適合的”人,從而完成最佳的學習目標。

      學者Jennifer Hofmann在《混合學習案例研究》一文中指出,“在混合式學習背后隱藏著一種思想,就是教學設計人員將一個學習過程分成許多模塊,然后再去決定用最好的媒體將這些模塊呈現給學習者”。[4]從中可以看出,對于混合學習,Jennifer Hofmann的基本觀點是:混合學習應該把最合適的學習模塊運用最恰當的教學媒體傳遞給學生,由此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

      2.國內學者的定義

      在國內,何克抗、李克東、黎加厚等人也對混合學習模式進行了相應的定義[5],何克抗認為混合學習模式既要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要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兩者要緊密結合起來。

      國內外對混合學習的定義表明,對比單一的學習方式,混合學習模式具有不可比擬的優(yōu)勢。在混合學習模式的引用中,教師應該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對象、教學內容、教學條件等因素,選擇不同的混合學習組合模式,以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

      混合學習模式在數碼攝影課程中的應用

      根據數碼攝影課程的特點,筆者將課程內容主要分為四類,如圖1所示。本文針對這四種不同類別的數碼攝影課程進行了混合學習應用分析。

      1.技術理論課程的混合學習模式

      (1)學習形式

      這種模式的學習形式為:學生在線備課—教師講授重點知識—學生在線練習。

      對數碼攝影技術理論部分的講解應采用“在線—課堂—在線”的操作方式進行混合式教學。因為對于數碼相機技術部分的學習,學生只要了解了每種操作技術的作用,就能很容易地掌握其操作;而對于每一種單一相機操作技術的學習,學生掌握也并不困難,教師不需要將相機單一操作技術的教學放在課堂上,可以讓學生在課前在線備課,自主學習。在課堂上,教師主要講解的應該是不同的相機操作之間的邏輯關系,以及組合應用能達到的效果,因為這部分內容通過簡單的文字講解很難讓學生理解,需要教師通過示范、舉例等方式加深學生的理解。學生在掌握了各種操作間的關系后,想通過不同的操作達到應有的效果,并非難事,只要按部就班地按照教師所教的操作方法就可以實現,因此可以將相機技術理論學習的練習作為在線學習內容,教師通過在線輔導,簡單地指導學生,學生就能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

      (2)操作流程

      該模式由學生在線備課、教師課堂講授和學生在線練習三個功能模塊組成,其一般操作程序如圖2所示。

      (3)學習活動設計

      該模式適合攝影技術理論內容的教學,能充分發(fā)揮在場教學和在線教學的優(yōu)勢,能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例如,數碼攝影技術中的“曝光”操作就是攝影技術理論的一部分,圖3是“曝光”操作的學習活動設計。

      光圈、快門、感光度、曝光補償等操作之間,不同的相機操作模式會產生不同的影響,學生在學習時不好理解。因此,教學時,教師可先采用網絡在線的方式對以上幾個概念進行獨立講解,讓學生對其有初步的了解,這樣在課堂上教師就能著重講解以上設置之間的相互關系,進而增加學生對相應概念的理解。

      2.攝影理論課程的混合學習模式

      (1)學習形式

      這種模式的學習形式為:學生在線備課—教師、課堂講授—學生課堂練習討論。

      對數碼攝影理論課程部分的講解應采用“在線—課堂—課堂”的操作方式進行混合式教學。該學習模式能讓學生在課前,從網絡或者教師準備的材料中獲取自己需要的內容,并且通過對這些資料進行處理分析,最終帶著問題在課堂教授部分有重點地進行學習。因為攝影理論的學習,需要學生進行大量的練習,并且教師需要及時地對學生的作品作出評價與分析,不同的學生對攝影理論的理解并不相同,需要教師一對一有重點地進行指導,因此學生的練習需要在課堂上完成。因此,這一模式適合攝影理論課程部分的教學,能夠讓學生更好地理解不同的攝影方式所能呈現的意圖與效果,以便能更好地通過攝影表達自己的情感。

      (2)操作流程

      該模式由學生在線備課、教師課堂講授和學生課堂練習討論三個功能模塊組成,其一般操作程序如圖4所示。

      (3)學習活動設計

      該模式適合于攝影理論課程內容的教學,它要求學生課前備課并對課程的基本內容有所了解,帶著問題上課,有重點地聽課,這樣能充分發(fā)揮課堂教學的作用,讓學生深刻理解教學內容。例如,攝影理論中“光線的運用”就是典型的例子,圖5為“光線的運用”的學習活動設計。

      3.作品賞析課程的混合學習模式

      (1)學習形式

      這種模式的學習形式為:學生課堂備課—教師課堂授課—學生在線練習。

      對數碼攝影作品賞析課程的講解應采用“課堂—課堂—在線”的操作方式進行混合式教學。這里的課堂備課指的是學生對課堂內容的準備,因為作品欣賞這類課程的覆蓋面極廣,學生不可能在課前對某一類作品全部進行提前學習,但如果教師在課前將本課程的作品利用網絡向學生公開,又會使學生因為提前對作品的學習、研究從而對本課程的內容失去興趣。因此,對于作品賞析類課程,學生的備課工作就需要在課堂上完成,在課上先給學生一點時間對本節(jié)課需要賞析的作品進行觀賞與思考,然后再由教師授課,對學生的觀點進行引導。課后,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本節(jié)課所賞析作品的類別,在線進行資料的搜集、查找、分析并與教師在線進行進一步的交流。

      (2)操作流程

      該模式由學生課堂備課、教師課堂講授和學生在線練習討論三個功能模塊組成,其一般操作程序如下頁圖6所示。

      (3)學習活動設計

      該模式適合于攝影作品評價的講解。例如,賞析世界著名的人文攝影家亨利·卡蒂埃-布列松作品。教師在課上先對創(chuàng)作者進行簡單介紹,學生掌握了基本的攝影理論知識后,會對攝影作品產生更深層次的理解。教師在學生賞析作品后,根據學生的反饋,對學生進行引導,并對代表作品的攝影手法進行講解,通過課堂討論的方式,引導出其作品對攝影藝術的影響。課后,學生通過在線學習的方式,對布列松的其他作品進行搜集與賞析,并及時與教師在線交流。圖7是“布列松作品賞析”的學習活動設計。

      4.數碼技術應用課程的混合學習模式

      (1)學習形式

      這種模式的學習形式為:學生在線備課—教師課堂授課—學生課堂練習。

      對數碼技術應用課程的授課應采用“在線—課堂—課堂”的操作方式進行混合式教學。數碼技術與攝影技術的融合是當代攝影界的發(fā)展趨勢,數碼技術在攝影領域的應用主要有兩類,一類是攝影后期的制作,另一類是計算攝影的應用。[6]后期制作主要是用計算機對照片進行二次處理,將原本瞬間決定性的攝影技術,轉換成了對作品的精雕細琢的過程。計算攝影技術廣義上是指用于提高和增強數碼攝影能力的計算成像技術,計算攝影技術的目的是輸出普通相機所不能夠拍攝出的圖片。

      因為這類課程在計算機基礎操作方面的知識都比較容易掌握,因此,學生可以在課前通過在線學習的方式進行簡單的學習,以此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在課堂上,教師主要講授不同作品的修改思路或者計算算法,學生結合課前的學習,能較快對本課程的知識建立知識框架,進而更好地理解本節(jié)課的內容。而最后的課堂練習,因為學生在初始時對計算機操作并不熟練,在操作的過程中容易遇到突發(fā)問題,而這些問題并不適合在課后在線解答,因此數碼技術應用這類課程的練習應該在課上完成。

      (2)操作流程

      該模式由學生在線備課、教師課堂講授和學生課堂練習三個功能模塊組成,其一般操作程序如圖8所示。

      (3)學習活動設計

      該模式適合數碼技術應用類課程的講解。因為數碼技術的學習需要實踐和理論相結合,尤其是實驗教學必須完成,才能獲得理想的作品,這也需要通過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例如,如果要用Lightroom對照片進行后期處理,需要學生在課前簡單地學習Lightroom軟件的操作,而教師在課上向學生主要講解的應該是利用Lightroom軟件后期處理的思路及不同的操作順序能達到的效果,學生通過教師的講解在課上進行隨堂練習。這樣能加深學生對課程知識的掌握。下頁圖9是“Lightroom后期制作”的學習活動設計。

      成績量化評價

      通過上述混合學習模式的運用,筆者對混合學習模式的學習效果進行了成績量化評價,即通過對比在“數碼攝影”課程中采用混合學習模式的班級(以下稱為實驗班)與使用傳統學習模式的班級(以下稱為傳統班)學期成績,測試混合學習模式的效果。學期考試分為理論考試與作品成績兩部分,表1為理論考試的成績對照表,表2為作品成績對照表,為了體現測試的公平性,本次考試的作品成績評判由除筆者以外的其他教師提供。

      從表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出,無論是理論考試的成績還是作品成績,優(yōu)秀與良好的學生比例都是實驗班比較高。由此看出,混合學習模式在“數碼攝影”課程的教學中起到了積極作用,采用混合學習后,教學效果更好。

      但從表中我們還能發(fā)現,相比作品成績的提升,理論考試中,實驗班的成績相對傳統班提升得并不多。由此我們也能推測,混合學習模式對于應用類知識有更好的效果,而對于生澀的理論知識的學習,學生成績的提高,不但需要教師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還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學習能力與自覺性,同時對于理論學習的科目,教師還是需要更多地督促學生,及時地檢查,復習,鞏固。

      結語

      本文在查閱相關文獻資料的基礎上,設計了“數碼攝影”課程混合學習的教學流程,然后采用實驗研究,選取北京市東城職業(yè)大學開設的“數碼攝影”課程的學生作為測試,對高等院?!皵荡a攝影”課程如何開展混合學習進行了實踐探索,并最終使課堂取得了預期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何克抗.“混合”:通向未來之路——何克抗談教育技術發(fā)展新動向[N].中國教育報.2004-1-5(5).

      [2]李克東,趙建華.混合學習的原理與應用模式[J].電化教育研究,2004(07):1-6.

      [3]祝智庭,孟琦.遠程教育中的混和學習[J].中國遠程教育,2003(19):30-34.

      [4]敖謙,劉華,賈善德.混合學習下“案例—任務”驅動教學模式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3,23(3):122-126.

      [5]何克抗.從“翻轉課堂”的本質,看“翻轉課堂”在我國的未來發(fā)展[J].理論探討,2014(7):5-15.

      [6]徐樹奎,涂丹,李國輝,等.計算攝影綜述[J].計算機應用研究,2010,27(11):4032-4039.

      作者簡介:范曉瑩,北京市東城區(qū)職業(yè)大學計算機系講師;羅元浩,北京市東城區(qū)職業(yè)大學講師。

      猜你喜歡
      教學信息化高等教育
      以項目化課程建設為切入點,努力提升學校教學信息化建設水平
      伴隨教學信息化發(fā)展的經管類課程互動教學模式研究
      新形勢下加強高校師德建設的對策研究
      大數據對高等教育發(fā)展的推動研究
      關于應用型計算機專業(yè)培養(yǎng)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術的護理技能虛擬教學平臺設計與實現
      中國高等教育供給側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內涵、路徑
      高等教育教學中的重與輕分析
      探討高校教育教學中數據挖掘技術的有效運用
      信息化引領教育,語文課堂跨入“新時代”
      孝昌县| 扶风县| 宁强县| 永德县| 珲春市| 昌都县| 清河县| 界首市| 岳西县| 宿迁市| 蓬安县| 文昌市| 合肥市| 宜川县| 林甸县| 靖州| 上思县| 定南县| 孟州市| 万荣县| 安吉县| 金川县| 长沙市| 四会市| 聊城市| 璧山县| 保康县| 铁岭市| 上思县| 任丘市| 新沂市| 叶城县| 靖江市| 鄂托克前旗| 舞阳县| 烟台市| 鄄城县| 峨边| 抚松县| 五寨县| 南木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