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論周作人散文文體的形態(tài)

      2017-02-24 21:23:08
      關鍵詞:廣西師范大學周作人文體

      鄭 萍

      (福州大學 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福建 福州 350116)

      論周作人散文文體的形態(tài)

      鄭 萍

      (福州大學 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福建 福州 350116)

      從文體形態(tài)上看,周作人散文可以分為議論體、記敘抒情體和文抄體。這幾大類散文都是非常值得關注的,它們不僅是周作人對世界的感受方式,它們的出現(xiàn)和演變同樣是時代審美的選擇。周作人的散文雖因形式不同各有所側重,但又具有博采眾體的自由,不落入窠臼。這種自由地運用文體,自由地表達,充分體現(xiàn)周作人雜家的一面,也是其散文的韻味所在。

      文體形態(tài); 議論體; 記敘抒情體; 文抄體; 生活藝術化; 藝術生活化

      文體形態(tài)是作品的語言存在形式,它是一種有規(guī)則的語言系統(tǒng),有一定的靈活性,但卻按照某種特定的美學趣味組織起來,以此來表現(xiàn)出文本存在的狀態(tài)。文體形態(tài)并不是單純的形式,它還包括豐富的內涵。吳承學指出:“文體語言形式的深層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文體的發(fā)展與人類思維能力和對世界的感受方式有關。人類在與自然及社會長期交往的過程中,形成藝術地感受和體驗世界的心理圖式和精神結構,而這些又是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所以,文體史從某種角度看,也是人類感受世界、把握世界的歷史。文體具有特定文化上的指向,文體指向一般與特定時代的文化精神是同一的。文體產(chǎn)生于演變也同樣指向時代的審美選擇與社會心理,所以文體形態(tài)是有豐富意味的形式。”[1]從文體形態(tài)上看,周作人的幾大類散文都是非常值得關注的,它們不僅是周作人對世界的感受方式,它們的出現(xiàn)和演變同樣是時代審美的選擇。

      一、兼具諷刺與敦厚的議論體

      既然這里所指的是議論體,議論便是其基本的特征了。在中國古代文體中,議論性的文字隨處可見,但典型的議論性雜文、隨筆卻是現(xiàn)代發(fā)展出來的新的文學樣式。周作人議論體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批評的諷刺之文,另一種是敦厚的議論之文。批評的諷刺之文主要指其“戰(zhàn)斗性”雜文。這類文章主要出現(xiàn)在其早年筆墨中?!皯?zhàn)斗性”的時文常運用反諷的手法,對時事進行批評。《前門遇馬記》周作人敘述了自己前門遇馬的經(jīng)歷,他這樣記述到:“我當時理應不要逃走,該去和馬上的‘人’說話,諒他也一定很和善,懂得道理,能夠保護我們?!比绻?lián)系到文章記述的部分,這樣的描寫或許只是議論,未必表現(xiàn)出明顯的反諷來,但如果結合文章的結尾來看,“我從前在外國走路,也不曾受過兵警的呵斥驅逐,至于性命交關的追趕,更是沒有遇著。如今在本國的首都,卻吃了這一大驚嚇,真是‘出人意表之外’所以不免大驚小怪,寫了這許多話?!盵2]前后對照,文章的反諷意味溢于言表。還有一些反諷的文章,寫得更為冷靜。如“三禮贊”,《娼女禮贊》、《啞吧禮贊》和《麻醉禮贊》。如《麻醉禮贊》,總是站在麻醉的立場上,不論其以什么方式,抽大煙,還是飲酒,或是戀愛,都有其“醉生夢死”的快樂。周作人以其不能飲酒,達不到麻醉的效果,“還是清醒地都看見聽見,又無力高聲大喊”,認為此乃是凡人的悲哀。文章以禮贊為題,從正面論題,實則正話反說,但又不明顯議論,而是透過文章表明憤懣情感,文章表面寫的冷靜,實則飽含情緒,與侃侃而談中壓抑內心的痛苦。這也是周作人反諷議論之文的一種特點。

      在周作人的反諷議論中,包含幽默、詼諧的精神,說理并不空疏膚廓、干燥乏味,語言極具形象性,給文章增添了一種韻味,讓人讀之不禁會心一笑。但這樣反諷的議論并不是周作人的長處,周作人更擅長的是溫柔敦厚的議論。敦厚的議論來源于對自我思想和學問的自信表達。周作人在《我的雜學》中做過這樣的總結:“我一直不相信自己能寫好文章,如或偶有可取,那么所可取者也當在于思想而不是文章”。[3]這或許是自謙之言,但可見周作人對思想的重視。在《雜拌兒之二·序》里他還借對俞平伯的雜文的評論,表達了其思想之美文章的推崇,“如《中年》等,這里邊兼有思想之美,是一般文士之文所萬不能及的。此外有幾篇講兩性或親子問題的文章,這個傾向尤為顯著。這是以科學常識為本,加上明凈的感情與清澈的智理,調合成功的一種人生觀,以此為志,言志固佳,以此為道,載道亦復何礙?!盵4]周作人這段話實質是夫子自道。周作人認為雜文應體現(xiàn)文詞和思想兩面。文詞需“雅致”,同時具有“思想之美”。本來思想屬于內容范疇,與文體形態(tài)沒有直接關系。但周作人的雜文“是由無數(shù)新鮮獨到而又相互映證、自成系統(tǒng)的思想,鋪成了一篇篇看似平凡的文章。這些思想既是形成內容的材料,又是知堂自己的這一文體形式所規(guī)定的必不可少的材料;如抽去這些若隱若現(xiàn)地遍布于文章各處的思想,它們也就不再像周作人的作品?!盵5]可見,周作人議論性文字中的思想是其文體的一個部分。

      敦厚的議論性的文字有思想做底,周作人議論起來不溫不火,娓娓道來?!侗贝蟮闹贰芬宰h論式的漫談方式展開,文章顯得很松弛,有時議論甚至像敘述。文章開頭是一個交代,介紹寫此文的緣由,這是敘述,以敘述進入議論,有一種輕松自如的感覺。在展開對北大的議論時,周作人確立了北大的獨特性,“他走著他自己的路,他不做人家所做的而做人家所不做的事”。[6]這體現(xiàn)在其“注重學理研究,開辟學術的領土”。這是議論,但周作人在議論中夾了兩個例子,說明其觀點,并緩沖了議論的緊張節(jié)奏。文章在敘述中蕩開去,從容不迫。即使是議論,因為并不強調過分的邏輯與嚴謹,更多的是自我意見的表達,常常點到為止,因而顯得舒展,宛若朋友漫談。在談到中國學人對于幾方面的文化應該注意時,周作人例舉了希臘、印度、亞剌伯與日本。說明緣由時,卻不是急著擺證據(jù),反而十分隨意?!敖陙泶蠹蚁矚g談什么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我不知兩者是不是根本上有這么些差異,也不知道西方文化是不是用簡單的三兩句話就包括得下的,……普通稱為文明之源的希臘我想似乎不能不予以一瞥,況且他的文學哲學自有獨特的價值,據(jù)臆見說來他的思想更有與中國很相接近的地方,總是值得螢雪十載去鉆研他的,我可以擔保。”[7]這段文字很有意思?!拔也恢?,“也不知道”,“似乎不能”,“據(jù)臆見說來”,“總是值得”,“我可以擔保”,議論的方式是逐層遞進的,先含糊再商榷,再肯定,逐步將自我意見得以確立,卻不給人生硬之感。周作人的敦厚議論大體如此,有種明朗的不徹底的態(tài)度,這使其議論性文體潤澤而敦厚。

      二、平和恬淡的記敘、抒情體

      周作人散文有議論性的文字,也有抒情的筆法,其記敘、抒情的隨筆、小品更是享譽文壇。趙景深曾說:“我以為周先生究竟是情勝于理的人?!盵8]雖然這看法人們有所爭議,但周作人在散文中表達瑣屑的自我的題材,如喝茶、飲酒、采野菜、看花、聽雨、乘船等,表現(xiàn)了自我的情趣意味,洋溢著脈脈的溫情,這些都屬于記敘、抒情體的文章。

      周作人的抒情帶有平和恬淡的韻味。周作人的文章甚少表現(xiàn)澎湃的情感波濤,也不輕易表現(xiàn)明顯的愛憎。他自稱自己是一個“極缺少旺熱的人”,他記述日常生活,抒寫情懷時,總是恬淡自然的將蘊藉的情感不急不躁地表現(xiàn)出來,給人一種熨帖、寧靜質樸的美感。周作人這種平和恬淡的韻味是其記敘、抒情體文章文體的主要特點,其中的樣式也十分駁雜,但有三個特征,卻十分明顯。

      其一為作者作文的姿態(tài)。人們常道周作人的文章平淡卻雋永,有一種不急不躁的自信。這使得其文章有一種豐腴的從容感。在記敘、抒情體的隨筆、小品中,周作人的這一文風格外突出。這些文章的豐腴從容還在于其描寫常落在“實處”,在文章中周作人時常插入自己的真實體驗,這讓其筆端更顯浸潤。如《中年》等。《中年》從人壽談起,覺得四十是個界限,此時進入中年,且“過了這個年紀,便將忘記自己的老丑。想在人群中胡混,執(zhí)著人生,私欲益深,人情物理都不復了解。”談及于此,周作人轉向自身,雖已是不惑之年,卻“總想努力不至于不不惑”,多了解人情物理,了解人生是一貫的,童年、少年、中年、老年,各有其意義。周作人隨筆常在講道理時講自我,也常從自我出發(fā)講道理,文章虛實相映,在講道理的時候,即使是一些所謂的大道理,因為有了自我的調和,人們看起來,聽起來也就舒緩易接受了。

      其二,從容不迫的姿態(tài)造就了文體的任性自然,因而文章顯得曲折有致,進退維谷。周作人文章顯示出“低徊的趣味”,文章之美在于“情生文,文生情”,文章既放得開,又收得攏。讀周作人的《石板路》,思緒的流淌仿若流水的低徊?!安恢狄惶帷钡氖迓罚茏魅藚s饒有興致地回憶。北京少見石板,故思念起家鄉(xiāng)的石板路,周作人的思緒回到闊別已久的家鄉(xiāng)。家鄉(xiāng)乃古越之地,石板路也就有了歷史的意義,從此至康熙六十年,整五百年,至清末又二百年,至今一直保存完好,這是歷史的蒼穹之感。邁過歷史,更為清新的是切身的兒時之感,想起兒時聽過有關石板路的山歌,至今繚繞耳前。思緒由街衢流動到街上的小攤。于是,回憶又沉浸在那各式各樣急迫的叫賣聲中,文章也即此蕩開。等到回憶和現(xiàn)實都變得混淆、模糊時,才猛然一提攜:“與石板路有關系的還是那石橋”,又回到石板。在數(shù)盡各種石橋名稱時,在這凄冷雨夜,拿著燈籠行走,“忽見低空有一點微光,預告這里有一座石橋了”,這是怎樣的驚喜。文章正如水墨散開,忽濃忽淡,不知不覺間時空也含糊了,一切如云霧彌漫般,亦真亦幻。張中行在《再談苦雨齋》中這樣評價:“這比《滕王閣序》之類的文章要難,因為那是濃,這是淡,那是有法,這是無法。……話很平常,好像既無聲(腔調),又無色(清詞麗語),可是意思卻既不一般,又不晦澀。”[9]這可謂一語中的。

      其三,生活的藝術化和藝術的生活化。周作人以記敘、抒情為主的隨筆、小品,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美文,在文體樣式上影響深遠。他那溫厚雋永的美文在文體上到底有著怎樣的魅力而吸引了無數(shù)的追隨者。這或許從《喝茶》中我們可以窺見其獨特韻味?!逗炔琛愤@樣描述:“茶道的意思,用平常的話來說,可以稱作‘忙里偷閑,苦中作樂’,在不完全的現(xiàn)實享樂一點美與和諧,在剎那間體會永久。”[10]周作人小品文追求的境界是“偶然的片刻優(yōu)游”,這可以“剎那間體會永久”,在不完全的現(xiàn)實中享受“美與和諧”。這種生活藝術化的態(tài)度勾引起人對美的生活的憧憬,在不完全的現(xiàn)世,確實是一副安撫內心的良方。

      在生活藝術化中,我們感受到的是周作人的雅趣,但其雅趣之所以豐腴而親切,還在于周作人展示的美的生活,并非只沉浸于想象中,在具體的生活中,它如此真切,觸手可及,他能將藝術生活化。例如,在文章中他描繪的多是普通的名物和普遍的情懷。普通的名物多涉及野草野菜、食物點心、草木蟲魚和民間工藝等。周作人在敘說這些名物時瑣細周密?!肚{菜?!分忻枋銮{菜梗的制作方法力求詳盡。周作人細細道來,如數(shù)家珍,不僅描述了其制作方法,還談及了如何食用。普通的名物勾引起普遍的情懷。普通莧菜梗在紹興平民家中,總有諸多用處,這些“能安貧賤,敝衣惡食,終歲勤勞”的百姓,“咬得菜根”,可食貧,可習苦,卻給人一種扎實的情感。鄉(xiāng)間野草以及鄉(xiāng)間野草帶來的情感,讓人品味,而其中的鄉(xiāng)土世俗氣息也撲面而來。

      周作人的文章常給人一種感覺,不論其文章如何雅致,卻總滲透出一種與生俱來的俗世情懷。他愛日常的俗世人生,他總對自己俗世人生中的一切報以熱情,他津津樂道于草木蟲魚、民俗風情,對地方方言和俚語也興致勃勃。他在那些極其瑣細的名物風俗中,去感受人生的愛戀與哀痛。周作人在苦難的現(xiàn)世找到了可以津津樂道的俗世樂趣,表達出他“愛人間”的情懷,正是這種情懷,讓其在小品文中對藝術的關注集中在“草木蟲魚”、“野草野菜”和“民俗神話”的瑣細的生活的記錄中。我們常說周作人具有將生活藝術化雅趣,殊不知他更包含將藝術生活化的俗趣。

      讀周作人的記敘、抒情的散文,發(fā)覺他能對記敘、抒情有很好的控制,他能有種情感的收放,即把握詩性與散文性的尺度,在記敘過于平淡時,加入一些抒情的成分,增添文章的詩性。在抒情過于濃烈的時候,又及時將記敘的方式加以調整,淡化文章詩性成分,增加散文性,讓文章看起來更自然流暢,平淡真實。而且這一尺度的把握界限的松緊,也使其文體表現(xiàn)出不同特征。

      三、古雅遒勁的文抄體

      文抄體是周作人散文的一種新文體。以往的研究多忽略此體,更多的將目光投向周作人閑適小品,現(xiàn)在這種觀點已經(jīng)發(fā)生變化,人們看到了除了20年代的小品名篇,周作人后期創(chuàng)作了更多的作品,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文抄體的讀書錄和筆記。周作人說:“我所說的話常常是關于一種書的?!盵11]這既是周作人散文的一種取向,同時是周作人散文切入的一種方式,周作人以讀書為契機,憑借其龐博的知識,將文化、人類學、民俗、歷史、文學、名物等一一道來。雖然表現(xiàn)為大段大段地摘抄書本,僅僅在中間用少量的語言連綴,亦是“文抄”。

      對于周作人文抄體,歷來議論頗多。有些研究者認為周作人的文抄體只埋頭抄古書,不發(fā)表意見,是周作人散文走向衰敗的表現(xiàn)。但也有些研究者看到了這些文章的精致與苦澀,認為這代表了周作人散文文體的又一種取向。兩種的觀點主要集中在大段的抄書是否能體現(xiàn)周作人的特點。筆者以為,文抄自古皆有,但以文抄表現(xiàn)自我特色的并不多。周作人文抄體以知識為主,輔以情感,他通過知識性的閑話評論,借助引語、敘事、議論等多種表達方式,將對讀書的哲思和對人事的感傷恰如其分地表達出來。

      文抄體首先表現(xiàn)的是周作人的學識,要做到這一點,非常人所能。張中行在回憶中說周作人所讀書的數(shù)量之多,內容之雜,難以想象,如他喜歡涉覽筆記,中國的,他幾乎都看過。在周作人的文抄體中,他常沉湎于介紹書籍的各類版本,考證其歷史的變遷,尤其對一些世間的孤本、善本更是詳加考證,表現(xiàn)出對書籍的珍視。有許多所抄內容并不是主要抄一本書的,而常常是抄一種書,或圍繞一個中心抄多種書籍。這種橫向的抄書之法,更見學識功力。如在《讀<游仙窟>》中,他能舉手之間將不同版本的謬誤之處一一列出。而在《陶集小記》中,他更是能一口氣列了自己所收的陶淵明集子的二十部書目,卻還自謙說“寒齋所有的陶集不過才二十種,其中木刻鉛字石印都有,殊不足登大雅之堂”。[12]這種博學讓人嘆為觀止。

      學識已彌足珍貴,但更可貴的是學識中的睿智之思。周作人的大量文抄體自然有著自娛自樂的成分,但同時也是寓思想于學問,寄希望建立清明的常識情理?!蛾P于俞理初》中引著介紹俞理初的生平、性格和學問,更是直接抄錄俞理初的言論,以此來贊揚俞理初平等的兩性觀。雖然在文章中議論的很少,但周作人在關鍵處的點評亦讓人們認識到他對這種清明兩性觀的推崇,在他看來這是“認識人權”的一部分,乃是現(xiàn)代的精神。在思想的建構中,周作人始終以“愛真理”作為標準和態(tài)度。基于此,周作人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進行了全方位的駁斥,在他看來,中國儒家重倫理“持之太過”,[13]很少具有為知識而求知識的態(tài)度,故此,周作人希望在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中尋找可能被道學家遮蔽的具有科學精神的人,他只找到了王充、李贄和俞理初三個“疾虛妄,愛真理”的人,而這些人都是與傳統(tǒng)正統(tǒng)文化格格不入者。周作人感慨于中國多道德殉道者,卻少為真理獻身者,他將此三人作為“現(xiàn)代化的中國固有精神”加以推崇??梢?,思想一直是周作人所致力表達的,1944年7月,他甚至說“我一直不相信自己能寫好文章,如或偶有可取,那么所可取者也當在于思想而不是文章?!盵14]豐厚的學識滋養(yǎng)了周作人的性情和趣味,也使其擁有了穩(wěn)定的思想,故在文抄中,雖涉及萬千書籍,但無論讀什么書,他都能進能出,表達自我的意見。

      除學識和思想外,周作人文抄體還有著獨異的色彩,這是一種獨特的話語方式,周作人以這種形式對世界發(fā)言,表現(xiàn)自己的情感和審美理想。這種形式是以“讀”和“寫”為基本方式的,通過“讀”和“寫”,周作人找到了與世界的溝通方式。

      如《燕京歲時記》中,“讀”和“寫”渾然一體,在夾敘夾議的邊讀邊寫中,周作人借抄書說著自己的話。在冰胡兒的叫賣聲和菱角雞頭的叫賣聲后,周作人借叫賣聲辨鄉(xiāng)味,知勤苦,紀風土。他說:“因為這是平民生活所以當然沒有什么富麗,但是卻也不寒傖,自有一種豐厚溫潤的空氣,只可惜現(xiàn)在的北平民窮財盡,即使不變成邊塞也已經(jīng)不能保存這書中的盛況了。”[15]邊讀邊寫,夾敘夾議,其中抄書成了他文章所敘的部分,與他的所議水乳交融,渾然天成。如此抄書,又怎能不讓人叫絕,雖是抄書,實在是自我的創(chuàng)作,給人富麗充實之感。這樣說來,確實文抄體最集中體現(xiàn)了他“讀”和“寫”的理想。

      但在大多數(shù)文抄體中,周作人并沒有如此完整的議論,后來,作品愈寫愈加晦澀,很多時候他的議論是通過選本和中間的連綴語完成的。同樣,選本是“讀”,體現(xiàn)了作者獨到眼力。中間簡短的連綴是“寫”,通過“寫”將“讀”貫穿連綴。這看似簡單,卻多有難處,更見作者的學識與功力。多年后,周作人在致鮑耀明的信中說道:“承示諸人議論甚感,語堂系是舊有,但他的眼光也只是皮毛,他說后來專抄古書,不發(fā)表意見,此與說我是‘文抄公’者正是一樣的看法,沒有意見怎么抄法,……不過我不愿意直說。”[16]周作人后來的文抄體散文大多如此,文章簡單交代一下所讀之書,接著仍是大段大段的引文,引文充斥整篇文章,黑壓壓一片,大段引文后只點綴幾句評說,或者只在文章結尾點題。這些引文看似隨意摘錄,實則是作者費心挑選的,這是作者表達內心意趣的方式。

      周作人散文的文體形態(tài)并沒有清晰的界限,周作人的散文在文體上表現(xiàn)的十分駁雜,其文體的形態(tài)自然也是雜糅的。真正的文學家,并不會拘囿于文體的限制,他們的作品往往隨性而作,因此表現(xiàn)出各種的形態(tài)特征。周作人就是這樣一位散文家,他的散文雖因形式不同也各有所側重,但卻又是博采眾體的自由,不落入窠臼。議論散文中又敘事的影子,敘事抒情中也夾雜著議論,而引文的熟練運用也是他散文的一大特點。周作人認為散文本是一種自由的文體,不應該對其作過多的束縛吧。這種自由地運用文體,自由地表達,充分體現(xiàn)其雜家的一面,也正是周作人散文的韻味所在。但周作人只解讀與自己趣味相投的作品,并在其中傳播自己的思想見解,建立其自我的理想文體,卻是其各類散文文體的共同傾向。

      [1]吳承學.中國古代文體學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239.

      [2] 周作人.前門遇馬記[M]//周作人散文:全集二.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170.

      [3] 周作人.兩個鬼的文章[M]//周作人散文:全集九.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645.

      [4] 周作人.雜拌兒之二·序[M]//周作人散文:全集六.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122.

      [5] 劉緒源.解讀周作人[M].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8:80.

      [6] 周作人.北大的支路[M]//周作人散文:全集五.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733.

      [7] 周作人.北大的支路[M]//周作人散文:全集五.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734.

      [8] 趙景深.周作人的<西山小品>[M]//回望周作人.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4:78.

      [9] 張中行.再談苦雨齋[M]//在家和尚周作人.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1995:59.

      [10] 周作人.喝茶[M]//周作人散文:全集三.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569.

      [11] 周作人.夜讀抄·后記[M]//周作人散文:全集六.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369.

      [12] 周作人.陶集小記[M]//周作人散文:全集九.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17.

      [13] 周作人.論小說教育[M]//周作人散文:全集九.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126.

      [14] 周作人.兩個鬼的文章[M]//周作人散文:全集九.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645.

      [15] 周作人.一歲貨聲[M]//周作人散文:全集六.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224.

      [16] 周作人.與鮑耀明書十通[M]//周作人散文:全集十四.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287.

      (責任編輯:王 荻)

      OnthestyleofZhouZuoren′sProse

      ZHENG Ping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Fuzhou University, Fuzhou 350116,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tyle, Zhou Zuoren′s prose can be divided into argumentative, narrative and lyric. Three kinds of prose is very worthy of attention, they are not only Zhou Zuoren′s way of feeling about the world, their appearance and evolution are also the aesthetic choice of the times. Although Zhou Zuoren′s prose should be different in forms they have a homage to body freedom, not falling into the rut. The use of free style and freedom of expression fully embody the charm of Zhou Zuoren’s Prose.And he is a Eclectics.

      stylistic form; argumentative style; narrative and lyric; literary style; the contemplation of the living art; the artistic life of the aesthetic culture

      I06

      A

      1008-2603(2017)05-0109-05

      2017-03-16

      福建省社科青年項目(2012C091)。

      鄭萍,女,福州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講師,博士,研究方向: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

      猜你喜歡
      廣西師范大學周作人文體
      廣西師范大學教育學部特殊教育系簡介
      乾榮子對周作人創(chuàng)作之影響考察
      文學與文化(2022年4期)2022-03-23 06:21:38
      輕松掌握“冷門”文體
      文從字順,緊扣文體
      學生天地(2019年36期)2019-08-25 08:59:44
      AnAnalysisof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EnglishTeachinginChinese HighSchoolfromthePerspectiveofPost—MethodPedagogy
      周作人之死
      北廣人物(2017年45期)2017-11-27 02:07:01
      若干教研文體與其相關對象的比較
      周作人住在后面
      愛你(2014年11期)2014-11-15 06:51:15
      周作人、魯迅與李慈銘
      天一閣文叢(2014年1期)2014-10-13 08:00:13
      文體家阿來
      阿來研究(2014年1期)2014-02-27 06:18:36
      四平市| 溧水县| 石渠县| 景东| 平乡县| 广元市| 洛宁县| 拉萨市| 平湖市| 清涧县| 济阳县| 三穗县| 卫辉市| 纳雍县| 抚宁县| 芜湖市| 壤塘县| 花莲市| 伊金霍洛旗| 资中县| 永平县| 奎屯市| 微博| 台北市| 台东县| 大埔区| 五家渠市| 宁陕县| 高台县| 和政县| 甘孜县| 宁晋县| 琼海市| 彭山县| 高唐县| 玉门市| 佛冈县| 邵武市| 伽师县| 石门县| 惠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