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
(沭陽縣實驗幼兒園,江蘇 宿遷 223600)
[摘 要] 傾聽是幼兒接觸社會、接受他人信息的主要途徑之一。3—6歲是幼兒語言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幼兒學習語言的第一步便是要先學會傾聽,傾聽是幼兒感知和理解語言的行為表現(xiàn),所以在學前期培養(yǎng)幼兒的傾聽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傾聽習慣十分重要。教師要從以身作則,利用文學作品激發(fā)幼兒傾聽興趣,運用多種方法有效指導,從家園共育等方面培養(yǎng)幼兒傾聽能力。
[關鍵詞] 幼兒傾聽;傾聽習慣;養(yǎng)成
傾聽是幼兒學習的基礎,是幫助幼兒有效學習的保證,同時也是尊重和關愛他人的表現(xiàn)?!?-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語言領域的第一部分即傾聽與表達,可見幼兒的傾聽習慣養(yǎng)成是非常重要的。幼兒在運用語言進行交流的同時,也在發(fā)展著人際交往能力、理解他人和判斷交往情境的能力、組織自己思想的能力,通過語言獲取信息,幼兒的學習逐步超越個體的直接感知。
一、教師要以身作則
俗話說:“身教重于言教。”教師的一言一行是幼兒模仿的對象,教師的言行舉止對幼兒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在與幼兒交流的過程中,不管是教師提問、幼兒回答還是幼兒提問、教師回答,教師都要學會耐心地傾聽,讓幼兒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不輕易打斷幼兒說話,幼兒有“一百種語言”,教師關注幼兒最好的方式就是專注傾聽。教師傾聽幼兒不僅是對幼兒尊重和接納的表現(xiàn),更是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引導幼兒、幫助幼兒增強傾聽意識,培養(yǎng)幼兒傾聽習慣的途徑。
二、利用文學作品激發(fā)幼兒傾聽興趣
(一)選擇幼兒感興趣的文學作品,培養(yǎng)傾聽習慣
在語言活動中,對幼兒的傾聽習慣要求非常重要。好的傾聽習慣應該是幼兒主動去聽。受幼兒年齡特點的影響,一些故事欣賞和繪本閱讀深受幼兒喜歡,更能吸引幼兒主動傾聽。教師應該根據(jù)不同年齡段幼兒的年齡特點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文學作品。
(二)利用文學作品中隱含的內(nèi)容,鞏固傾聽行為
有一些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往往不是直接表達作者觀點的,而是需要讀者細細品味故事內(nèi)容,從而領會作品背后隱藏的深層寓意,而對于這一類的文學作品,就需要教師的引導,來幫助幼兒了解“學會傾聽、懂得傾聽”的重要性。
三、運用多種方法有效指導幼兒傾聽
(一)任務法
任務法即讓幼兒帶著任務去傾聽。在教學中常常發(fā)現(xiàn)幼兒在聽教師講述一些故事類等文學作品的時候,注意力特別容易分散的現(xiàn)象,所以教師要適時適當?shù)亟o幼兒布置一些任務。提出的任務越明確,幼兒完成的愿望就越迫切,傾聽就越能集中和持久。教師可以在講故事、朗誦詩歌等之前設置一些與故事、詩歌內(nèi)容相符合的問題,或者告訴幼兒故事的開頭和結(jié)尾,幼兒好奇心強,讓幼兒帶著懸念、問題去聽故事,激發(fā)幼兒傾聽欲望,從而幫助幼兒有意識地傾聽。
(二)評價法
1.教師語言激勵
對于幼兒表現(xiàn)出來的良好傾聽習慣,教師要用真誠的語言鼓勵他們,及時給予肯定、評價,讓幼兒樂于傾聽。教師的一句贊揚和鼓勵不僅是培養(yǎng)幼兒良好傾聽習慣的動力,也是幼兒良好品質(zhì)形成的自我肯定。教師學會適時巧妙地贊揚幼兒不僅可以激勵幼兒養(yǎng)成認真傾聽的習慣,還能鞏固、強化這一習慣。
2.幼兒相互評價
除了教師的評價外,積極發(fā)言的幼兒也很在意同伴對自己的評價。教師要求幼兒聽清同伴說了什么,復述同伴的話并作出評價,來檢查聽的任務完成的效果,教師以“你覺得他說得好嗎?為什么?”“你和他說的有什么不一樣的對方?”等問題讓幼兒之間互相評價,樹立同伴之間的良好榜樣。事實上,幼兒的觀察力和傾聽能力不比成人差。如,“我覺得他回答問題的聲音很響亮、很清晰?!薄耙撬f話的速度放慢一點就更好了?!边@些貼切而真實的評價,讓幼兒之間距離更加貼近,加深了幼兒之間的感情交流,并提高了他們的傾聽能力。
(三)游戲法
愛玩是幼兒的天性,游戲也是幼兒園的基本活動。教師應該組織多種活動讓幼兒在游戲中愉快的傾聽,通過在“玩中聽”激發(fā)幼兒持續(xù)傾聽的興趣,并能有意地控制自己的傾聽行為。
1.在小班開展“傳話”游戲
在“傳話”游戲中,教師將幼兒分成幾組,采用先易后難的方法,讓幼兒開始傳話。首先由每一組的第一個幼兒說一個詞語或一句話,依次向后傳,最后傳得又快又正確的一組獲勝。這樣每個幼兒只有認真傾聽前一位小朋友說的詞語,才能保證自己說得又快又正確,這也為幼兒良好傾聽習慣的養(yǎng)成提供了有利的幫助。
2.在中班開展“火車火車就要開”游戲
游戲活動中,教師向幼兒提出問題,有的幼兒覺得,不舉手老師就不會找自己回答問題,于是就會開小差或者東張西望不聽課。而“火車火車就要開”游戲,要求每個幼兒每時每刻都要集中注意力,因為游戲里會隨機叫到小朋友參與,不知道什么時間會叫到誰,這就讓每個幼兒不得不集中注意力去傾聽他人。
3.在大班開展“詞語接龍”游戲
大班幼兒的競爭意識較強,他們更喜歡一些具有挑戰(zhàn)性的游戲活動。針對他們的年齡特點,開展“詞語接龍——看誰說得快”活動,最能吸引幼兒的興趣?;顒涌煞纸M進行,每組5張字卡,全部答對得5分,教師做計時員,用時最短為獲勝,結(jié)束時請各組派出一名幼兒講述游戲中的經(jīng)驗,既可鍛煉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也能更好地培養(yǎng)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傾聽習慣。
四、將語言活動延伸到班級的語言區(qū)域中
教師可將語言活動延伸到班級的語言區(qū)域中,幫助幼兒形成傾聽習慣。傾聽不僅僅是聽,它是在人與人的互動中進行的,人只有在“說”的基礎之上,才會有“聽”。
運用語言和仔細傾聽的最好時機就是讓幼兒在自由輕松的氛圍下自由交流或者圍繞主題交談。
此外,教師還可以利用語言區(qū)創(chuàng)設豐富的活動,如開設“悄悄話”一角,讓幼兒自由結(jié)伴或教師參與,相互間你說我聽,我說你聽,感受聽說的樂趣。
五、利用一日活動強化幼兒傾聽行為
一日活動皆課程,教師可以利用一日活動的過渡環(huán)節(jié)設置多種語言類“節(jié)目”強化幼兒的傾聽行為。如,利用晨間點名環(huán)節(jié)組織幼兒開展“每天一話題”或“每天一句話”培養(yǎng)幼兒學會傾聽他人;在每天午餐或離園之前的過渡環(huán)節(jié)中,可以開展“爭當故事大王”“我是班級小歌星”“我是閃亮小主播”等活動,讓每個幼兒都能當一回主角。讓語言活動滲透在一日環(huán)節(jié)中,從而強化幼兒的傾聽行為。
六、有效開展家園合作
父母是幼兒最親密的人,也是與幼兒活動最緊密的人。所以父母的言行舉止不可避免地會對幼兒產(chǎn)生影響。教師對幼兒各方面的培養(yǎng)都離不開家長的配合,家園共育,有利于幼兒的健康發(fā)展。在幼兒傾聽習慣養(yǎng)成的過程中,父母起著關鍵作用。所以,教師應該有意識地將幼兒傾聽能力的培養(yǎng)延伸到家庭教育中,爭取家長的配合,共同培養(yǎng)幼兒的傾聽能力。
首先,教師可以將幼兒學習到的新的詩歌、故事的錄音以及幼兒在園參加“小主播”“故事大王”“說新聞”等活動中的表現(xiàn)以影像、視頻的形式提供給家長,讓家長在家中播放給幼兒聽或通過觀看視頻了解自己幼兒在園的情況,以便家長更好地配合教師,共同幫助幼兒成長。
其次,在生活中,家長可以利用周末、節(jié)假日的時間帶幼兒到戶外去找一找、聽一聽生活中或大自然中的聲音。
最后,家長也可以根據(jù)幼兒愛聽故事的特點,經(jīng)常給幼兒講述有趣的故事或者有意識地讓幼兒復述故事給父母聽。這樣父母平等地和孩子溝通交流的方式既能增進親子關系,又增強了家園共育,共同促進幼兒良好傾聽習慣的養(yǎng)成。
參考文獻
[1]周兢,余珍有.幼兒園語言教育[M].北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黃人頌.學前教育學[M],北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責任編輯 滿令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