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 燕
淺談竹資源在小班美術活動中的運用
文周 燕
《綱要》中指出:“教育活動內(nèi)容的選擇既要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jīng)驗和視野”。在我園《開發(fā)竹資源優(yōu)化幼兒游戲活動的實踐研究》這一課題背景中,我接觸并喜歡上竹資源,積極思考能不能把竹子與小班幼兒的美術活動相結合,而不是把幼兒的思維禁錮在那一支畫筆或是那一張范畫上。
(一)竹之本色
1.安全無毒。為了給幼兒創(chuàng)設一個安全舒適、健康自由的學習環(huán)境,所有的活動材料都需要保證其安全性,而竹資源取自大自然,在生長過程中,汲取大自然的營養(yǎng),不需要人工進行噴灑農(nóng)藥等,所以原材料安全無毒,可以放心進行加工改制。
2.趣味性強?!毒V要》中指出:“提供自由表現(xiàn)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藝術形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chuàng)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xiàn)方式?!痹谟變旱拿佬g活動中,教師要引導幼兒從多方面思考,多角度出發(fā),拓展幼兒對于竹資源的認識,豐富的竹材料也可以應用于不同種類的美術活動,增強幼兒對于美術活動的喜愛。
3.可塑性高??此坪唵蔚刂褡?,全身都是寶貝:竹子本身可以制成竹筒、竹節(jié)、竹根、竹絲、竹篾等不同類型的材料,而竹葉可以拼貼、竹筒可以繪制圖案、竹節(jié)可以進行涂色裝飾、竹篾可以編織等,單一的材料可以讓幼兒進行手工的創(chuàng)作,組合的材料更是為幼兒園的美術活動增添不一樣的風采。
(二)取材方便
在竹材料的收集上,我們充分利用家長自愿這一資源優(yōu)勢,發(fā)動家長和幼兒將各類竹材料收集到幼兒園。
小班幼兒,年齡較小,對于藝術有著自己天馬行空的想象,我們借助豐富的竹資源,給幼兒提供不同類型的半成品材料或成品材料,讓幼兒在學習過一定的繪畫技能之后,進行自己的再創(chuàng)造。
在竹子與幼兒園美術的結合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這些材料不僅僅是一次性用品,而是可以反復進行利用的。例如竹筒:對于剛剛接觸到美術活動的小班幼兒來說,能力相對較弱,可以用來進行簡單的印章畫:在對竹筒有了一定的使用基礎之后,再對竹筒進行裝飾、拼貼。
作為教師要盡量關注到每位幼兒的需求和發(fā)展,尊重幼兒在發(fā)展水平、能力、經(jīng)驗、學習方式等方面的個體差異,努力使每位幼兒都能獲得滿足和成功。
(一)使用之前讓幼兒熟悉材料
小班的幼兒對于教師所投放的材料充滿了好奇和新鮮感,所以在使用之前,教師首先要保證竹資源的安全:除了要將棱角和竹刺全都打磨平整,還要對幼兒進行一定的安全教育,避免因為操作不當帶來的傷害。其次,還要在投放之前,通過圖片、影像等形式,讓幼兒對于所要使用的材料有一定的了解,避免幼兒在活動中,對于材料的興趣大過對于美術活動的興趣。
(二)材料投放要適宜適量
美術活動和其他的活動一樣,不同的教學目標,對于材料的要求也不盡相同。在小班的美術活動中,例如用竹篾進行裝飾,除了要保證每位幼兒所需的竹篾數(shù)量之外,可以再適當?shù)丶?~2根,數(shù)量太少,幼兒會出現(xiàn)爭搶的情況;數(shù)量太多,導致幼兒在操作過程中分心用竹篾干其他的事情。
(三)教師的指導
1.激發(fā)幼兒的興趣。對于小班幼兒來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使用竹材料之前,要激發(fā)幼兒繪畫的興趣,可以用語言進行描述,如:猜謎語、講故事、說兒歌的方式,引入將要使用的竹材料;也可以用圖片、幻燈片以及視頻展示的方式讓幼兒更加直觀地感受到將要使用的竹材料;還可以用成品展示的方式,激發(fā)幼兒動手操作的愿望等。
2.要注重幼兒在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幼兒是活動的主人,肯定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不要隨便否定每一個幼兒的每一幅作品,鼓勵幼兒在美術活動中的表現(xiàn),尤其是小班的幼兒,正是初步建立審美觀的重要時期,教師不能用自己的審美標準去評判幼兒,以免扼殺其想象與創(chuàng)造的萌芽。
3.繪畫過程中的鼓勵。我班幼兒對于印章畫很是喜歡,我便將竹筒這一竹材料豐富到幼兒的活動中。剛接觸這一材料時,幼兒很興奮,由于竹筒本身是圓形的,所以在作畫時,幼兒能夠很容易就把握住它,不過到真正作畫時,幼兒畏首畏尾不敢下手,我便鼓勵他們大膽試一試,不要害怕出錯,美術沒有對錯。
(四)作品評價與欣賞
1.作品評價。《指南》中指出:“了解并傾聽幼兒藝術表現(xiàn)的想法或感受,領會并尊重幼兒的創(chuàng)作意圖,不簡單用好不好、像不像等成人標準來形容”。評價幼兒的作品時,首先要肯定幼兒作品的優(yōu)點,并且用表達自己感受的方式引導其提高.
2.幼兒作品在班級中的展示。幼兒的作品完成后,將其懸掛或擺放到由竹資源制成的作品欄里,不僅讓幼兒感受到創(chuàng)作的成就感,也在欣賞的過程中,逐漸提升自己的審美能力。不僅如此,幼兒在向同伴或家長介紹自己的作品時,既提升了自信心,又同時發(fā)展了自己的語言能力。
總之在將竹資源運用在小班美術活動的實踐中,幼兒對于美術活動的愿望更加強烈,不再因為擔心畫得不像而不敢動筆,在由竹資源構建的美術天堂里,幼兒自由翱翔,將自己的思想付諸行動,成為一個個美術精靈。
(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qū)龍池實驗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