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鑫
【摘要】 目的:分析及早護理干預措施對剖宮產術后產婦腹脹帶來的影響。方法:隨機抽取2014年6月-2015年10月在筆者所在醫(yī)院接受剖宮產手術的90例產婦作為研究對象,依據(jù)護理方式的不同,將其分為觀察組(n=45)和對照組(n=45),對照組予以常規(guī)護理方式,觀察組予以及早護理干預,對比兩組產婦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產婦第一次排氣時間為(1.4±0.7)d,第一次排便時間為(3.2±1.2)d,均顯著短于對照組產婦的(2.3±1.0)d及(4.6±1.6)d,同時觀察組產婦并發(fā)癥發(fā)生率11.1%,腹脹率4.4%,明顯低于對照組產婦并發(fā)癥發(fā)生率28.9%及腹脹率24.4%,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接受剖宮產術的相應產婦進行及早護理,能夠有效降低腹脹給產婦造成的痛苦,促進產婦的早日康復,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臨床應用價值非常高。
【關鍵詞】 及早護理干預; 剖宮產術; 腹脹; 影響
doi:10.14033/j.cnki.cfmr.2016.30.04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6)30-0077-02
在我國社會和經濟迅猛發(fā)展的條件下,我國醫(yī)療事業(yè)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fā)展,人們生活水平顯著提升,對于生育方面,因為大部分產婦對自然分娩存在很大的恐懼心理,一般會選擇采取剖宮產方式。然而,隨著剖宮產的持續(xù)增加,術后從出現(xiàn)各種并發(fā)癥的概率也更加高,其中主要包括腹脹以及通氣延遲等不良癥狀[1]。多項臨床研究結果表明,想要降低剖宮產術后相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就應該對產婦進行合理有效的護理。本文以在筆者所在醫(yī)院接受剖宮產手術的90例產婦作為研究對象,分析及早護理干預措施對剖宮產術后產婦腹脹帶來的影響,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2014年6月-2015年10月在筆者所在醫(yī)院接受剖宮產手術的90例產婦作為研究對象,全部產婦都是初產婦,依據(jù)護理方式的不同,將其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對照組產婦年齡24~40歲,平均(30.1±2.3)歲,產婦孕周為37~41周,平均(40.2±1.9)周;觀察組產婦年齡23~38歲,平均(28.8±1.6)歲,產婦孕周為39~40周,平均(38.5±1.4)周;兩組產婦年齡及孕周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將本研究的目的和方法均對產婦進行了詳細說明,產婦或家屬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對對照組產婦予以常規(guī)護理措施,一般采取肌肉注射方式給予產婦50 mg哌替啶,從而獲得比較好的止痛效果,產婦肛門排氣后能夠正常進食[2]。對于觀察組產婦,在對照組護理基礎上實施及早護理干預措施,具體為:實際開展剖宮產術前,首先利用錄像、圖片資料和錄音等手段對患者宣傳健康教育手術基本知識,使所有產婦全面了解剖宮產術具體流程和所采用的方法,這樣有利于消除產婦自身承受的心理壓力。進行手術的時候,需要告知產婦盡量不要講話,因為如果產婦講話就很容易出現(xiàn)體內積氣現(xiàn)象,從而提升排氣困難程度。完成手術后,應該指導產婦采取正確有效的服藥方法,對產婦用藥行為進行規(guī)范,同時告知產婦不能夠私自用藥或者是擅自停藥。除此之外,相關醫(yī)護人員應該對產婦進行不斷的鼓勵,提高其自信心,結束手術后應該囑咐及早進食,注意食用一定流質食物,從而促進產婦腸蠕動功能恢復正常,不要飲用奶制品和富含糖類的食物。完成手術2 h后,應該有效指導同時協(xié)助產婦開展相應的床上活動,等到第2天,必須鼓勵產婦積極下床活動,從而提升產婦活動量,增強其身體功能,這對產婦身體快速康復非常有利。
1.3 觀察指標
按照護理詳細記錄,統(tǒng)計分析所有產婦第一次排氣時間、第一次排便時間,同時觀察產婦腹脹率以及并發(fā)癥發(fā)生率[3]。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本研究所有數(shù)據(jù)均錄入EXCEL,采用SPSS 19.0軟件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產婦第一次排氣時間為(1.4±0.7)d,第一次排便時間為(3.2±1.2)d,均顯著短于對照組產婦的(2.3±1.0)d及(4.6±1.6)d,
同時觀察組產婦并發(fā)癥發(fā)生率11.1%,腹脹率4.4%,明顯低于對照組產婦并發(fā)癥發(fā)生率28.9%及腹脹率24.4%,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3 討論
對于接受剖宮產手術的產婦,結束手術后非常容易產生相應并發(fā)癥,其中主要包括腹脹等,導致腹脹出現(xiàn)的因素非常多,比如,產婦身體水電解質出現(xiàn)紊亂、胃內積氣、日常飲食沒有達到標準要求以及切口疼痛等。產婦日常飲食沒有達到標準要求主要是指患者在術前攝入過高熱量以及高蛋白質食物,其中主要有雞蛋以及巧克力等食物,這些食物的攝入會使得產婦胃容量顯著增加,導致胃內積氣現(xiàn)象產生。除此之外,因為對產婦進行麻醉后,其腸管在這種麻醉作用下,把大部分氣體均集中在產婦腸腔里面不能自行排出[4]。同時,術后產生的切口疼痛會導致產婦吞氣量顯著增多,吸入的這些氣體在腸腔里面游離,非常容易使患者出現(xiàn)劇烈疼痛感,如此惡性循環(huán)下去,就會引發(fā)腹脹癥狀。另一方面,因為產婦兩肋產生疼痛感,會在一定程度上減小腹肌的力量,這時候就很容易導致腹脹問題的出現(xiàn)。若結束手術后,患者并未及時下床開展各種活動鍛煉,那么就會使得患者腸道蠕動程度減緩,從而延長患者肛門排氣時間,最終出現(xiàn)腹脹癥狀。對于接受剖宮產術的患者,為了避免腹脹問題產生,就應該采取合理有效的應對措施。相關研究結果顯示,實施及早護理干預手段能夠顯著降低剖宮產產婦不良癥狀的出現(xiàn)率,顯著提升患者術后康復質量以及康復水平,對患者的臨床治療非常有利。
對剖宮產產婦予以極早護理干預手段,能夠將產婦自身所具有的焦慮感、緊張感以及恐懼心理等有效消除掉,同時能夠協(xié)助患者樹立術后康復的自信心,讓產婦對剖宮產術采取積極樂觀的對待態(tài)度,完成手術后,通過及早護理干預能夠保證患者積極配合護理人員的工作。此外,及早護理干預還能夠顯著降低患者剖宮產術后所出現(xiàn)的各種并發(fā)癥[5]。相關護理人員應該依據(jù)標準規(guī)范要求給患者提供比較完善的護理服務,從而提升護理工作人員所具有的相應護理技術以及護理水平,全面了解產婦護理方面的知識,這樣才可以在實際護理工作中,及時回答產婦的疑慮,同時給產婦普及基本康復知識,依據(jù)產婦實際情況提供細心周到,并且專業(yè)化程度較高的護理服務,把護理工作中的小細節(jié)嚴格落實到各個方面,增加治療依從性,這對產婦的盡早康復非常有利。
本組研究中,以90例接受剖宮產手術的產婦作為研究對象,依據(jù)實施護理手段的差異,將這些產婦隨機均分為觀察組以及對照組,其中對照組予以常規(guī)護理方式進行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產婦基礎上予以及早護理方式進行護理,對比兩組產婦腹脹影響實際效果。結果顯示,觀察組產婦第一次排氣時間和第一次排便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產婦,并且觀察組產婦并發(fā)癥發(fā)生率11.1%,腹脹率4.4%,也明顯低于對照組產婦的28.9%以及24.4%,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和馮春等[6]在探討及早護理干預對剖宮產術后產婦腹脹的影響中得出的結論“及早護理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產生的不良心理,降低術后并發(fā)癥出現(xiàn)率,值得廣泛推廣應用”一致,說明對接受剖宮產術的相應產婦進行及早護理,能夠有效降低腹脹給產婦造成的痛苦,促進產婦的早日康復,臨床應用效果十分顯著。
參考文獻
[1]楊紅.剖腹產術后腹脹因素分析及護理[J].中國醫(yī)藥導刊,2012,14(5):898-899.
[2]仇維珍.及早護理干預對剖腹產術后產婦腹脹的影響[J].求醫(yī)問藥(學術版),2013,11(1):313-314.
[3]宋立群.護理干預對剖腹產術后切口恢復76例的影響[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2015,24(11):155-156.
[4]趙利凱.214例剖腹產術后腹脹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健康必讀(中旬刊),2013,12(1):404-405.
[5]趙麗花.剖腹產術后腹脹中西醫(yī)結合護理觀察[J].山西醫(yī)藥雜志,2015,44(21):2574-2576.
[6]馮春,職芬芬,馮金菊,等.探討及早護理干預對剖腹產術后產婦腹脹的影響[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4,8(13):227-228.
(收稿日期:2016-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