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甫臣
摘 要:初中語文教學項目諸多,閱讀教學是其中極為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對于學生語文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及人格藝術修養(yǎng)的提高皆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所以,初中語文教師應當逐步轉變教學理念,針對學生的語文學習狀況展開科學性的語文閱讀教學策略,以便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該文主要就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策略進行了淺議。
關鍵詞:初中語文 閱讀教學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10(a)-0104-02
閱讀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中極為重要的一部分,不僅是學生學好語文的基礎,更是學好其他學科的關鍵。因此,如何提高語文閱讀教學質量,以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是整個初中階段教育教學質量高低的關鍵因素,是每個語文教師教學所需關注的重點??梢?,探討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方法策略,是有其必要性的。
1 互動式閱讀教學,指導學生問題思考
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大都是教師扮演獨角戲,寫板書授知識,而學生記筆記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tài),這種教學狀態(tài)明顯不利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所以,為了有效提高學生語文閱讀效果,有必要展開師生互動式的閱讀教學。而在實際互動式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應再局限于講臺位置講解,而應參與到學生中間。
例如,在講述課文《登上地球之巔》時,教師可對學生進行提問,“你們認為這篇文章中最精彩的部分是哪個呢?”在提問后,教師應當給予學生一定的自由品讀時間。在品讀的過程中,對整篇文章學生便有了大概的了解,如往返地球所面臨的重重險阻、航天勇士又是如何犧牲自我、百折不撓地探索未知領域等都有了較為恰當?shù)恼J知。在此基礎上,教師便可邀請學生進行闡述,向同學分享自己認為精彩的環(huán)節(jié)。學生在語言表達上或多或少會存在一些不足之處,而教師就應當進行合理的引導,再指出學生問題所在。此后,教師可讓學生進行小組式的問題探究,以便更好地解決教師所提出的問題。通過師生互動,不僅能給予學生充足的閱讀時間,學生的思考思維能力也有所提高。
2 體驗式閱讀教學,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
所謂的體驗式閱讀教學主要是讓學生與教材文本進行虛擬對話的一種過程。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所需做的便是尊重學生對文本的獨特理解和多元化體驗,并通過角色扮演、自由想象等形式,使學生加強對文本內容的認知與了解,并融入文本所創(chuàng)設的世界當中。
例如,在教學《最后一課》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事先讓學生進行閱讀,先把握好文章的主旨大概。而在學生閱讀完畢之后,教師可以對文本的標題“最后一課”進行詳細解讀和剖析。接著教師可以積極引導學生進行想象,“若今天這堂課是最后一堂語文課,你們想要如何度過?你們的感受又是如何呢?”通過這樣的情感想象和體驗,學生不僅能夠更深入地理解課文所要傳達的思想情感,更重要的是使學生能夠跨越不同時代、意識形態(tài)的阻隔,確實了解到“法語是世界上最美麗、最清晰、最嚴謹?shù)恼Z言”這句話的內涵。同樣學生也能夠真切體驗到“漢語母語”作為“愛國主義”的符號,融入的更是中國人民深厚的情感。而在深刻解讀文章后,學生的思維也被有效調動,再次閱讀時將會融入更深切的情感,最終將其變?yōu)樽约旱奈恼隆?/p>
3 定位式閱讀教學,增強學生心靈體驗
文本定位對于處理語文教材來說,是極為重要的事情。文本的準確定位能夠將學生與其文本所體現(xiàn)的情感主旨、心靈視線更好的聯(lián)系在一起,使學生獲得情感上的體驗,從而培養(yǎng)深厚的人文情操,并豐富自身的精神世界。為此,教師教學時應針對學生情感培養(yǎng)和發(fā)展能力來篩選文本,并做出準確的定位和心靈視線解讀。
例如,在備課《背影》一文時,應根據(jù)父親的背影來定位為父愛這一主題;而在備課《楊修之死》時,應根據(jù)楊修的個性特征、行為處事來定位為最終命運的使然;在備課《海燕》時,可根據(jù)文中的語勢和象征意義定位為朗讀性教學等。
4 情景式閱讀教學,加深學生文本理解
教師可通過文本的內容情景開展情景式閱讀教學,以便學生加深對教材文本內容的理解。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多聯(lián)系學生的個人生活與實際經歷,并運用多媒體技術來有效展開教學活動。
例如,教學《喲喝》這一課文時,該文本主要講述的是關于京味語言,最凸顯的便是讓人能夠感受到獨特的民俗文化。因此,教師可以此展開情景式教學,讓學生以小組形式進行各種類型的“呦喝”模擬體驗,如賣燒餅小哥的“喲喝”聲、賣糖葫蘆的“喲喝”聲、包子鋪老板的“喲喝”聲等傳統(tǒng)的富有京味的叫喊聲都是以怎樣的形式發(fā)出來的。而教師可從旁指導,尤其要對學生的語氣、語速及音量等方面加以注意。此外,教師也可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相關視頻,讓學生更為直觀地了解和感受傳統(tǒng)老北京街頭的熱鬧場景,而通過學生自身的表演,和對比現(xiàn)實生活中“喲喝吶喊”的促銷活動聯(lián)想,可加深學生對文本閱讀的深刻理解。
5 探究式閱讀教學,引導學生探究語言
語文包含了工具性和人文性,而工具性又作為人文性的基礎。所以,在進行閱讀教學時不僅要強調人文更要著重探究語言。探究語言并不是局限于簡單的是什么、為什么,而是要讓學生去探討文本內容是通過什么樣的語言來表達的,用這種語言表達是為什么,而又產生了什么樣的表達效果。如此,學生才能更好地感悟語文語言的魅力,并在閱讀過程中累積豐富的語言素材。
例如,在教學《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時,學生很容易理解文章前半部分主要描寫魯迅在百草園中快樂的生活,接著教師便可引導學生進行語言探究:如這部分的語言描寫特點是什么?這樣寫的用意如何?而當學生去進行探討時,便能夠獲取這段語言的相關信息,從而加深對文本的理解。教師通過積極引導學生關注語言,長此以往,學生的語言感受能力也能有所提高。
6 結語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在整個初中語文教學中占據(jù)著重要地位,在具體的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深刻意識到語文閱讀教學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品讀質量的提高有著顯著效果。為此,教師必須改變傳統(tǒng)教學觀念與角色,積極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使學生在進行文本閱讀時能夠更深刻地理解文本情感主旨,最終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 張春英.初中語文的閱讀教學策略[J].生活教育,2014(S2).
[2] 張迎東.淺談初中語文的個性化閱讀教學策略[J].現(xiàn)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2(2):111-113.
[3] 陳綿吉.個性化閱讀教學在初中語文中的應用分析[J].文理導航旬刊,201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