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慶
摘要:德育是培養(yǎng)人品德的活動。要想將中等職業(yè)學校的德育落到實處,必須打造一支具有實效性的有戰(zhàn)斗力的德育團隊。德育教師隊伍的建設要與整個教師隊伍建設統(tǒng)一規(guī)劃、部署,著重進行。本文通過隊伍成員分析、團隊建設分析,提出走出德育困境、打造“五型”復合人才網(wǎng)絡的思路。
關鍵詞:無效性角色 德育困境 建設思路 “五型”網(wǎng)絡狀隊伍
一、成員構成分析
中職學校德育隊伍構成并不復雜,從職務上可以簡單分為:各級領導(包括德育分管校長、政教主任、團委書記等)、德育課教師、班主任和其他科任教師等;從人員上看基本上涵蓋了全體教職員工,從結構上看大致呈金字塔狀。
而在實際的德育工作中,塔基的眾多人卻常常成為德育的“無效性”角色。具體的無效性表現(xiàn)大體分為如下幾類:
1.雖然具有多年的教學一線的實際經(jīng)驗,但是重智育,輕德育,對德育工作認識高度不夠,德育工作明顯滯后。
2.思想僵化,不能與時俱進,教育方法形式化、簡單化、表面化,難以圍繞職教改革發(fā)展和本校中職學生實際,將德育工作的方方面面落到實處。
3.有的人覺得德育只憑感覺,看得到,摸不著,難度大,費心思,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學校里不出事就是好的教育,嚴重者甚至有畏難情緒。
4.有資歷較深者但是觀念陳腐難以與青年學生進行良好的溝通。
5.有年輕熱情者但是德育經(jīng)驗明顯不足,處理突發(fā)問題時力不從心。
6.有的人認為德育工作只是班主任的事情,在承擔科任課時缺乏配合整體德育的大局觀念。
7.其他,如“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者,或屬于教師的基本素養(yǎng)不夠,思想上對教師隊伍的職責不認同;或屬于業(yè)務能力較差,尚有待于提高者。等等。
綜上,德育隊伍的良莠不齊決定了校園德育的實效性差,統(tǒng)一思想打造錘煉一支具有戰(zhàn)斗力的德育骨干隊伍勢在必行。
二、團隊建設分析
1.統(tǒng)一思想、規(guī)范師德;直面困境,群策群力
中等職業(yè)學校德育大綱(2013修訂版)·總則指出:“中等職業(yè)學校德育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道德、法紀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德育是學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智育、體育、美育等相互聯(lián)系、有機融合、共同育人,對學生健康成長和終身發(fā)展具有奠基作用?!?/p>
這就需要廣大教職員工統(tǒng)一思想,直面德育困境;群策群力,尋找有效對策;規(guī)范師德,形成育人合力;正人先正己,樹人先樹德。
先把師德規(guī)范工作擺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加強宣傳工作,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挖掘總結一線教師和學生中的德育先進典型和工作經(jīng)驗;宣傳優(yōu)秀德育工作者的先進事跡;推廣成功且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德育經(jīng)驗;研究典型案例,凝練成教育理論并用于指導實踐。
2.組織建設、領導跟進;層層落實,化解困境
首先是領導班子的建設,源清而流潔,上行則下效;領導干部自身要帶頭以廉養(yǎng)德,加強自身的修煉,參加學習,做好率先垂范的作用。
其次是中層領導針對德育應加強落實的力度、明確職責的范圍、提高工作的水準;教學主任不能只查出席人數(shù)全不全;政教主任不能光抓衛(wèi)生搞得好不好。不能只搞表皮功夫,更要注重“深層護理”才行。
最關鍵的是班主任工作建設,班主任是天下最小的“主任”,卻是與學生面對面朝夕相處之第一人。班主任工作是否細致精微尤其決定著德育實效性的落實。最系統(tǒng)的是科任老師的配合,科任老師的配合能使德育立體化、層次化、系統(tǒng)化、由點及面。最成功的是學生的相互教育與自我管理。如果學生能從心里接受老師的教誨,言必聽計必從,并能從他人身上虛心學到長處,自我管理,改正缺點,就說明教育困境得到化解。
3.制度保障、量化管理;突破創(chuàng)新,走出困境
德育能落到實處,必須要有各級各類嚴格的規(guī)章制度作保障。如安全工作有細化的規(guī)章制度規(guī)范;班主任工作由《班主任量化細則》來規(guī)范。
管理要到位,公平公正公開,不走人情帳,不讓積極工作的人受委屈。如何讓每一位認真工作的人有歸屬感和認同感,形成師德合力是需要一點領導智慧和領導藝術的。量化細則也要時時有創(chuàng)新,能逐步調整適應新的形勢和要求,不可拘泥成魏書生老師說過的“小馬蹄坑”作風。
三、打造五型隊伍
五型隊伍指哪五型?學習型、思想型、科研型、實干型、創(chuàng)新型。學而思;思而學;思而行;行而研;研而思;研而干;干而新——總之,五型隊伍有別于傳統(tǒng)的樹狀結構,應當是具有系統(tǒng)互補性的復合人才網(wǎng)絡。
1.學習型:善于汲取各種教育理論的營養(yǎng),利于博采眾家之長者,應當多外派參加學習,將外界具有優(yōu)勢的前沿教育思想與先鋒理論帶回來與大家商榷,有利于促進團體的進步。只要肯學,每個人都可能成為見聞廣博的雜家。
2.思想型:不易為外物所惑,對事物自有其衡量標準者,應當多安排講座以釋放其思想內核的能量,其真知灼見往往震人發(fā)聵,對整個隊伍水平的提高大有裨益。只要肯想,每個人都可能成為思想家。
3.科研型:做事不但琢磨,還肯做調研,經(jīng)過研討擺事實講道理分析歸納演繹形成一定的理論,對實踐具有指導意義,是科研型人才。只要鉆研,沒有誰不能成為某方面理論的專家。
4.實干型:崇尚實干,說得少,做得多;用汗水和成績說話。只要腳踏實地,誰都能成為實干家。
5.創(chuàng)新型:思維靈活,層次錯綜,角度新穎,干工作擅長出人意表,結果卻總在情理之中,可以為人出謀劃策,往往是智囊團中的領軍人物。
將手中的人才或潛在人才大體歸一下類,屬于或傾向于哪一類的就向該方向培養(yǎng)。對包括班主任、德育專職教師在內的全體教師提出明確的育人及自身道德素質的要求,進行經(jīng)?;呐嘤柡涂己?。統(tǒng)一思想并為之提供良好的平臺,將具有可塑性的教職員工體系打磨成精品人才網(wǎng)絡團隊,是落實德育實效性的最重要的一步。
參考文獻:
2010-2013《中等職業(yè)學校德育大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