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德明 楊奕博(吉林省石油化工設(shè)計研究院,吉林 長春 130000)
新型頭孢菌素類抗生素合成路線及合成材料
賈德明 楊奕博(吉林省石油化工設(shè)計研究院,吉林 長春 130000)
目前頭孢菌素抗生素品種繁多,作為廣譜抗菌藥物,其活性十分強,療效好,具有耐酸性,耐堿性,副作用小的特點。因此,頭孢菌素類藥物的使用快速興起而來。此次研究旨在采取從雙乙烯酮作為起始原料,設(shè)計出新型第三代頭孢菌素類抗生素,也就是頭孢匹胺的合成路線,同時,成功合成出頭孢匹胺。另外,探討了合成脫氫乙酸催化劑的使用,反應(yīng)溫度和對反應(yīng)時間的掌握。深入研究中間體的合成路線,對反應(yīng)原材料進行對比,最后,深入研究了合成頭孢匹胺所使用的保護基,反應(yīng)原料,并且對頭孢匹胺進行色譜分析,紅外分析,核磁共振,質(zhì)譜分析,由此確定了化合物的結(jié)構(gòu)。同時深入研究中間體的合成路線及合成條件。
頭孢菌素;頭孢匹胺;合成
頭孢菌素類抗生素在幾代人的不斷研究與探索中,不斷發(fā)明新的合成和改造方式。產(chǎn)生了多種新新型品種,先后形成了一、二、三、四代頭孢菌素。第一代頭孢菌細菌有溶血性鏈球菌和其他鏈球菌,第一代頭孢菌素對革蘭氏陰性菌抵抗力弱,第二代作用優(yōu)于第一代,腎毒性也降低了。由于部分藥物的副作用較大,抗菌性能低,且存在普遍的耐藥性。醫(yī)學(xué)人生不斷在探索新型的頭孢菌素類抗生素應(yīng)用于臨床癥狀中去。本文將重點介紹幾種新型頭孢菌素類抗生素的合成路線及合成條件。
(1)脫氫乙酸的合成 將50ml的甲苯溶液放入規(guī)格為500ml的燒瓶中,使其充分溶解后,將反應(yīng)瓶放于水浴鍋中加熱,加熱溫度達到40度后,向反應(yīng)瓶中加入60ml的雙乙烯酮試劑,在顯色劑的作用下,反應(yīng)液顏色由淡黃色逐漸加深,最后至棕紅色。滴加結(jié)束后,讓反應(yīng)繼續(xù)進行二十分鐘,經(jīng)過冷卻,再加以過濾,利用甲苯溶液對其洗滌后,再將濾液濃縮,就可以得到部分的脫氫乙酸。
(2)6-甲基-4-羥基-2-喃酮的合成在燒瓶中依次加入脫氫乙酸,濃硫酸溶液,不斷攪拌,然后進行加熱,首先加入水4.5ml,等到反應(yīng)進行了一小時后,接下來再加入4.5ml水使反應(yīng)持續(xù)兩小時后。將反應(yīng)物冷卻,直至達到室溫水平,接著向反應(yīng)瓶中加入500ml水。確保在反應(yīng)瓶中,溫度不得超過40°。滴加結(jié)束后會有乳白色晶體析出。進行攪拌,過濾后用水進行洗滌并干燥。
(3)N-(6-甲基-3-2,4-二酮)亞甲基脲的合成 向第二步所得物中加入尿素,原甲酸三乙脂,將無水乙醇放三口燒瓶中。攪拌并回流兩個小時之后。街上轉(zhuǎn),卻過濾,洗滌,干燥即可得到。
(4)6-甲基-4-羥基煙酸的合成與結(jié)構(gòu)測定 將亞甲基脲,水,40ml40%二甲胺水溶液,濃氨水放入三口燒瓶中,攪拌后加入適量溶劑,在緩慢加入濃鹽酸,滴加結(jié)束后冰浴攪拌半個小時,過濾,洗滌,干燥。
(1)將羥基苯基乙酸,甲基嗎啡啉,和二甲基甲酰胺都放入三口燒瓶中,不斷攪拌直至成為液體,冷卻到零下30°。滴加一點兒1ml的氯甲酸乙酯。同時注意溫度維持在原有溫度。并且不斷攪拌十分鐘,最終獲得混合溶液酸酐溶液。
(2)將D-(-)-對羥基苯基甘氨酸(I)和三乙胺溶于水中,加入2-(4-甲氧基芐氧基羰基硫)-4,6-二甲基吡啶(Ⅱ)(8.36g,27.5mmo1)在17ml二氧六環(huán)的溶液。接下來在室溫下不斷攪拌2h。然后加入33ml水,采用乙酸乙酯提取,用來把未反應(yīng)的碳酸酯(Ⅱ)除干凈。水層冷卻,用6mol/L鹽酸調(diào)解酸堿度,直至溶液的Ph=2,首先加入45ml乙酸乙酯提取1次,接下來用20ml乙酸乙酯提取2次。將所得提取液合并,按照順序用30ml 5%鹽酸水溶液洗滌2次,并且用40ml飽和氯化鈉水溶液洗3次,最后用無水硫酸鎂進行溶液干燥。不斷濃縮到原來體積的1/3,冷卻,使溫度在10°以下,過濾,重結(jié)晶,最后用15ml乙酸乙酯洗滌后,進行真空處理,干燥,得7.47g化合物(Ⅲ),收率90.2%。
(3)將10mmol化合物(V)置于30ml三氟乙酸的苯甲醚中,保證在室溫的前提下,不斷攪拌20分鐘。在不斷攪拌的過程中,將所得溶液加到400ml乙醚中。進行過濾,然后將所得沉淀收集起來,接下來用乙醚洗,進行真空干燥,最后得化合物(Ⅵ),不用提純,直接用于下步反應(yīng)[1]。
(4)在二甲亞砜中,將化合物(Ⅶ)10mmol和三乙胺30mmol溶于其中,在進行攪拌的過程中將化合物(Ⅵ)10mmol加入到其中,需要注意的是攪拌期間,要在室溫下進行,并且整個攪拌過程中持續(xù)在30min。在除去痕量不溶物的同時,并將其過濾掉,在攪拌的過程中在600~1000ml的丙酮中將溶液加入到其中。待過濾完畢后,進行收集并且沉淀,采用丙酮進行清洗,并且在真空下進行干燥,然后將甲醇40~80ml和水40~80ml溶入進去,如果有不溶物的情況出現(xiàn),需要將其過濾干凈。用鹽酸2mol/L在5~15℃下,調(diào)至為PH=2為止。如果濾集出現(xiàn)沉淀的情況,則用甲醇和水進行清洗,在真空下進行干燥。最后在提純時采用制備液色譜,直至最后得到頭孢匹胺。
本次研究從雙乙烯酮開始,經(jīng)脫氫乙酸,和一系列中間體,頭孢母核衍生物的對結(jié)成功合成了第三代頭孢菌素類藥物頭孢匹胺。同時,本次研究過程中采用紅外光譜照射,核磁共振的影像,利用質(zhì)譜儀分析確定分子物的結(jié)構(gòu)確定了化合物的結(jié)構(gòu)[2],最終確定了合成頭孢匹胺的實驗路線,純化粗產(chǎn)品,同時建立了頭孢匹胺的高效液相色譜測定方法。
[1]魏香蘭.92例頭孢菌素類抗生素不良反應(yīng)報告分析[J].世界最新醫(yī)學(xué)信息文摘,2016,17(71).
[2]張麗.頭孢菌素類抗生素藥物臨床合理應(yīng)用情況報道分析[J].國外醫(yī)藥抗生素分冊,2016,37(2):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