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xiàn)代語義學主要使用義素分析法來分析詞匯意義的微觀領域,將語義分割為最小的對立成分,從而描述語義的相關關系。[1]本文結(jié)合《現(xiàn)代漢語》的一些觀點和《普通語言學》[2]中義素分析法的具體方法,重點討論泰語的同義詞辨析。
關鍵詞:義素分析法;同義詞;泰語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11-0112-01
一、前言
同義詞一直是個外語學習中的難點和重點。關于同義詞的界定,汪榕培指出:“同義聚合中的詞就是同義詞,同義詞就是一組意義相同或相近的詞”。[3]同義詞之間是大部分意義基本相同,只有一些細微的差別。劉叔新認為“這細微差別能有多大的差別程度,是有界限的,超出了界限就不可能有意義的基本相同。規(guī)定著意義的細微差別不超出限度,控制著意義基本相同的東西客觀的存在著,就是相應的詞同指一種事物對象。換言之,所指事物對象的同一是詞與詞能成為同義詞的決定因素。”[4] 同義詞可以從語義學、語體學和語料庫等不同角度進行辨析。漢語和泰語都是漢藏語系,兩種語言有很多相同的地方,筆者將運用義素分析法對泰語的幾組有代表意義的同義詞進行分辨。
二、泰語同義詞辨析
(一)理性意義的角度
1、意義的輕重: “失望、絕望”; [-程度重] [+程度重]
2、范圍的大?。憾加小俺鞘小钡囊馑?,但是具體用法有所差別。
[+城市][+大的城市][+一般稱呼首都][+城市][+大的城市][-一般稱呼首都]
[+城市][-大的城市][-一般稱呼首都],一般是指首都等大的城市,如 (曼谷),一般指特大或大的城市, 通常指一般大小的城市,有時候可以指代國家。
3、集體與個體 :① ?[+你][-表集合],[+你][+表集合];
4、搭配對象不同:都有“力量”的意思,但是通常后面所搭配的對象不一樣 ,
(二)色彩方面的差別
1、感情色彩 ①和都有“得到”的意思。前者貶義后者褒義;② 和 “使得” ; 用于不好的方面, 是個中性詞,有時候 可替代,但是不能替代
2、語體色彩:①“被”;[+書面語][-口語], [+書面語][+口語]
(三)詞性方面的差別
開心;.[+形容詞][-動詞] [-形容詞][+動詞]。
泰語里還有些同義詞不能完全靠以上方法進行分辨,雖然有時候能夠確定同義義場的區(qū)別特征,但是仍不然單憑語感來確定其中的差別,這時我們可通過具體使用情況來分辨其中的差別。如:①都有“國家”的意思。當 “國家”講時,通常用于機構的名稱,一般以的形式出現(xiàn),此外有時候還指“民族” ;,當國家講時,通常用于前引某些復合詞();常用于前引某國的名字。②這三個詞都有“考慮,想”的意思。 指的是“想到,考察到”, 用得比較廣泛,指的是考慮事物的道理和方法。 更多的是想到了過去的事情。 和 這有時能夠互為替代使用 。③ 這三個詞匯都有“年歲”的意思;“”只限于書面語,“”書面語和口語均可,能替代“”. ; 只限用于十二歲以下的兒童的年齡。
三、結(jié)論
從詞的附加義、感情色彩、搭配等不同的角度對泰語同義詞進行了比較分析,表明漢泰同義詞的辨析也有許多共通之處。為以后漢泰同義詞匯對比研究提供了新的角度和路徑,也為泰語同義詞教學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方法。
參考文獻:
[1]黃伯榮,廖旭東.現(xiàn)代漢語[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汪榕培.英語詞匯學高級教程[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
[3]劉叔新.詞匯研究[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6.
[4]馬學良,瞿靄堂.普通語言學.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3.
作者簡介:黃婉瀾(1993-),女(漢族),四川省自貢人,云南民族大學東南亞學院亞非語言文學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語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