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中醫(yī)治療干燥綜合征焦慮抑郁初探

      2017-03-04 01:51:23諸葛葉婷侯秀娟劉小平朱躍蘭張玉婷岳彩萍
      環(huán)球中醫(yī)藥 2017年9期
      關鍵詞:論治津液氣機

      諸葛葉婷 侯秀娟 劉小平 朱躍蘭 張玉婷 岳彩萍

      中醫(yī)治療干燥綜合征焦慮抑郁初探

      諸葛葉婷 侯秀娟 劉小平 朱躍蘭 張玉婷 岳彩萍

      干燥綜合征是一種累及多器官、多系統(tǒng)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較之于其他免疫疾病,干燥綜合征患者在病程中往往更易出現(xiàn)焦慮抑郁情緒。中醫(yī)在干燥綜合征合并焦慮抑郁的治療方面有其獨特優(yōu)勢。在治療上,中醫(yī)醫(yī)家根據(jù)其病因病機,運用氣血津液辨證、臟腑辨證、三焦辨證等辨證方法進行辨證分型,針對不同證型采用不同治法。此外,針灸作為主要外治法也取得一定療效。

      干燥綜合征; 焦慮抑郁; 中醫(yī)治療

      干燥綜合征(Sj?gren’s syndrome,SS)是一種主要累及外分泌腺體的慢性炎癥性自身免疫病,臨床癥狀主要有口干、眼干,同時可伴有皮膚、骨骼肌肉、肺、腎、消化、血液、神經(jīng)等多器官、多系統(tǒng)損害。國內(nèi)外流行病學調(diào)查顯示[1-2],SS患者常常伴有焦慮抑郁癥狀,主要表現(xiàn)為食欲不振、周身疼痛、易激惹、情緒低落、自我評價過低、睡眠障礙等,這些患者的焦慮抑郁量表評分普遍高于普通人群。焦慮抑郁不僅使患者生活質(zhì)量下降,也反作用于疾病,影響藥物療效發(fā)揮的同時可能也會造成疾病進展。大量研究證實免疫系統(tǒng)和精神狀態(tài)之間確實存在相互作用[3],但其具體發(fā)病機制尚不明確,當前治療主要以改善癥狀的對癥治療為主。中醫(yī)將SS歸為“燥痹”,認為其是由外燥、內(nèi)燥引起陽氣虧虛、陰津耗損,機體失于濡養(yǎng)所形成的,而焦慮抑郁則符合中醫(yī)“情志類疾病”[4]范疇。現(xiàn)對中醫(yī)治療干燥綜合征合并焦慮抑郁進行初步探討。

      1 從氣血津液論治

      1.1 從氣虛、氣滯論治

      “氣能生津”,氣旺則津充,氣機調(diào)暢則津液輸布排泄正常,反之則“氣少作燥,甚則口中無涎”[5]。臨床上氣虛而致郁者多見于疾病早期,常表現(xiàn)為周身乏力、情緒低落、倦怠嗜睡等,因氣少運化不濟,口干眼干多不明顯,或口干不甚多飲。但氣虛日久,推動無力而致氣機郁滯。津液輸布障礙,諸竅失養(yǎng)的同時,也易形成痰濕、瘀血、熱毒等加重氣滯。另一方面,病勢遷延,久而不愈易致情志不舒,情志不舒亦會加重氣機郁滯。此外,燥痹患者長期服用滋陰潤燥養(yǎng)血之品亦有阻遏氣機之嫌[6]。以上種種因虛致實,氣滯致郁患者多見于疾病后期或平素急躁易怒者,臨床常見口干口苦,反復口舌生瘡,眼干而痛,甚則目赤腫痛,易激惹,多夢易醒等,單純投以滋陰潤燥藥后癥狀往往加重,治療上當以補氣理氣解郁為法。陳湘君認為燥痹中多有氣機不暢,痰濕互結而致津不得布,常投以蒼術、厚樸、陳皮等行氣燥濕化痰之品,并佐以郁金、合歡皮、生鐵落等行氣解郁[7]。

      1.2 從血虛、血瘀論治

      血為津液在脈內(nèi)之有形成分,濡養(yǎng)五官九竅,維持臟腑正常生理功能。津血虧虛,則不能上潤諸竅,突出表現(xiàn)為眼干口干。陰津不足,燥邪內(nèi)生,脈道枯澀,停而為瘀[8]。瘀血閉阻經(jīng)脈,水津不得布散,痰凝結聚,不通不榮,諸竅失養(yǎng),燥象加重。瘀久化熱,又復耗傷陰津?!毒霸廊珪贰八紤]勞倦驚恐憂思,總屬真陰精血不足”,可見血虛不足為郁證發(fā)病基礎之一。另一方面,瘀血亦與某些情志郁證相關[5],如《醫(yī)林改錯·血府逐瘀湯所治之癥目》:“瞀悶,即小事不能開展,即是血瘀?!贝祟惢颊?,臨床多見眼干澀痛,口干,渴不多飲,周身疼痛,舌黯紅有瘀斑,夜寐欠安,晝輕夜重,蓋因白晝活動可助氣血運行疏通。燥者,津竭者宜滋填,津結者當開解[5],治療當以酸甘養(yǎng)陰,活血化瘀為法。又“治血必先理氣”,理血同時應注重調(diào)暢氣機。根據(jù)燥毒瘀理論,朱躍蘭等[9]在治療本病時善用活血解毒方加減,提倡在燥痹早期及時使用活血化瘀法,可預防燥邪的進一步加重,常用藥有赤芍、牡丹皮、紫草、丹參、川芎、莪術等。國醫(yī)大師朱良春治療燥痹合并郁證時,喜在益氣陰之方中加穿山龍、雞血藤、鬼箭羽等活血行血、通經(jīng)活絡藥物,充其源而通其路,則郁無所生[10]。但需謹記燥痹患者以“陰津耗損”為本,養(yǎng)陰血應強于活血行血以固護陰血,防止行血過度而復加重陰血虧虛。

      2 從臟腑論治

      2.1 從肝臟論治

      肝主疏泄,具有通達氣機,助五臟氣化,調(diào)暢情志的作用。同時,肝又能藏血,影響周身氣血津液代謝。由外感六淫或內(nèi)傷七情使陰陽失衡,肝血不足,肝失疏泄,津液敷布失常則發(fā)為燥痹。趙獻可《醫(yī)貫·血證論》:“凡郁皆肝病也?!边@也與臨床本病多發(fā)于圍絕經(jīng)期女性相符,因為女子以肝為先天。《素問·靈蘭秘典論》曰:“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肝血不足,謀慮不出或太過,則思考能力下降,聯(lián)想困難或妄想。肝失疏泄,肝陽上亢則出現(xiàn)易激惹,緊張易哭等。又因肝主筋,為“罷極之本”,肝血不足則筋膜失養(yǎng),表現(xiàn)為精力下降,易倦怠等。肝屬木,心屬火,肝血不足或肝氣郁滯則不能生火,致心血不足,時有悲怨。木旺克土則可見肝乘脾之象,表現(xiàn)為食欲不振,體重下降。此類患者在滋陰基礎上加予疏肝解郁,如逍遙散類加減往往能取得較好的療效??椎吕さ萚11]遵循“治病能治肝氣,則思過半矣”,在治療燥痹合并郁證時主張在方藥中酌加疏肝養(yǎng)血、滋養(yǎng)肝腎之品,善用一貫煎加減治療本病。顧軍花[12]抓住肝為筋膜之主這一總病機,將燥痹患者以肝為中心,進行分型論治。徐杰[13]也提出從“中精之府”肝膽論治,以丹梔逍遙散加減取得較好療效。陶筱娟也將疏達肝氣以展氣化貫穿其治療全程,但她認為理燥行氣有別于其他肝郁氣滯者,用藥忌辛香燥烈、苦降斂澀,當以辛涼潤通為法[14]。

      2.2 從脾臟論治

      脾為氣血生化之源,脾陰可滋生血脈、化生氣血,協(xié)助脾陽運化布散,灌溉濡養(yǎng)臟腑經(jīng)絡、四肢百骸。脾在液為涎,在體合肌肉四肢。脾陰虧虛,運化失常,氣血生化乏源,營血陰津匱乏,周失濡潤發(fā)為“燥痹”。脾氣主升,若脾虛則清陽不升,濁陰不降,在上則表現(xiàn)為頭暈嗜睡,口黏而干卻不欲飲,在下則表現(xiàn)為腹脹、腹瀉,若久泄不愈,傷及腎精,則又可見性欲減退等。木生于水而長于土,脾陰虧虛,土氣獨燥,肝木溫燥而燎心火。脾不散津,久而辛金之氣不降,癸水乏源,肝木失養(yǎng),肝血虧虛,心血亦受損不能主神。心神被擾則可見煩悶不安,憂思不解[15]。此外,脾藏意主思,思主靜?!端貑枴づe痛論》有“思則氣結”,思慮過度,氣機升降失常,氣機郁結,發(fā)為郁證。沈金鰲[16]也認為郁病發(fā)病由“思慮過深,更兼臟氣弱,故六郁之病生焉”。由此觀之,本病病機之一為脾陰虧虛,治當以補養(yǎng)脾陰以全中土之運,復津血生化之源,緩君相之火旺。脾為太陰濕土,無濕則不能行稼穡之能,濕盛則易困脾,故補養(yǎng)脾陰之藥多甘淡,甘能補,淡能利。又因陰陽互根互用,臨床用藥時亦常加少許黃芪、黨參、白術等健脾溫陽之品。此外,脾又為氣血生化之源,應同時注意補氣生血[15]。

      3 從三焦論治

      3.1 從上焦論治

      吳鞠通在《溫病條辨·上焦》中提出:“由于本氣自病之燥證,初起必在肺衛(wèi)。”燥邪侵入上焦,初起在肺,主要表現(xiàn)為口干咽干、鼻燥出血、口腔潰瘍、腮腺腫大等。燕少恒等[17]認為上焦之燥久必傷津,從表到里,從衛(wèi)入營,暗耗營血而出現(xiàn)少寐多夢、精神遲滯等心血不足、心神失養(yǎng)之癥狀。這里肺氣屬衛(wèi),心血為營,二者均為上焦,而有深淺表里之差。燥病初起在肺衛(wèi),病邪輕淺,治療當以辛涼清潤之品疏散開解,如桑葉、薄荷、蘆根等,符合“治上焦如羽”。不可用辛陽溫升之品耗傷津液,亦不可用寒涼之品遏止肺氣。若病邪由表入里,耗傷營血,還應加用滋陰安神之藥。

      3.2 從中焦論治

      脾胃位于中焦,為后天之本,后天之陰陽皆生于脾胃。中焦又為氣機升降之樞紐。中焦為病,氣血生化乏源,陽氣無以推動津液運行。另一方面,氣機升降失常,水液不運,聚而成痰,無以化津,津液不足,肌膚清竅失于濡養(yǎng),燥邪內(nèi)生,痹病乃成,甚可見倦怠乏力、吞咽困難、肌肉瘦削等。據(jù)此,國醫(yī)大師路志正根據(jù)多年治療經(jīng)驗提出“持中央、調(diào)升降”的思想,注重調(diào)整中焦脾胃,調(diào)動臟腑運化功能,同時加強調(diào)暢氣機之力,使氣能行津而溉四旁[18]。

      3.3 從下焦論治

      病在下焦,多因先天稟賦不足,復加后天調(diào)攝不當所致[19]。腎藏精,肝藏血,同居于下焦。燥邪深入下焦,耗損肝腎精血。腎為水臟,肝體陰而用陽,賴腎水之涵養(yǎng)。腎陰不足,水不涵木,肝失所養(yǎng),則可見視物模糊、急躁易怒或喜太息;陰水不足,金水不能相生,肺陰失于盈潤則可見口干咽干,咳嗽氣短;腎陰不足,不能上承心火,則可見夜寐不安,注意力難以集中;腎陰不足,脾陰匱乏,無以運化,則可見倦怠乏力、納差、肌肉關節(jié)疼痛[20];腎主骨,齒為骨之余,腎精虧虛則可見腰膝酸軟,骨蒸潮熱,猖獗性齲齒。病在下焦,病程多遷延日久。葉天士在《臨證指南醫(yī)案·郁》中論述“初傷氣分,久延血分,延及郁勞沉疴”,治療以滋陰養(yǎng)血,補益肝腎為主。劉維等[21]根據(jù)“治下焦如權,非重不沉”的思想,選用三甲復脈湯加減治療燥痹遷延合并焦慮抑郁,取得一定療效。

      4 從針灸論治

      根據(jù)經(jīng)絡學說辨證治療的針灸療法作為一種輔助療法在干燥綜合征焦慮抑郁患者的治療中確有一定療效,其機制可能為調(diào)節(jié)和平衡機體的免疫功能及激素水平[22],治療取穴時通常涉及胃經(jīng)、肝經(jīng)、膽經(jīng)、三焦經(jīng)等。劉維等[23]認為干燥綜合征焦慮抑郁者女性多發(fā),故更應責之沖任,治療以針取沖任脈及肝膽經(jīng)諸穴為主。王華等[24]通過總結諸家針灸治療經(jīng)驗發(fā)現(xiàn),各家取穴多以脾經(jīng)、腎經(jīng)、任脈的四肢穴為主,配合六味地黃丸、沙參麥冬湯等滋陰生津藥物口服往往能取得較好療效。亦有少數(shù)醫(yī)家從腎臟出發(fā),取腎俞、太溪、照海等穴以滋腎陰或取督脈以激發(fā)陽氣、蒸騰腎水[25]。

      此外,SS患者多長期經(jīng)受病痛的折磨和藥物的不良反應的影響,以及工作能力精力受限,經(jīng)濟負擔加重,家人、朋友關系的改變等而產(chǎn)生精神壓力,心理負擔過重形成焦慮抑郁,在遣方用藥的同時也應注重與患者的溝通,進行心理疏導,喚起患者積極情緒。

      5 結語

      干燥綜合征是一種涉及多系統(tǒng)的自身免疫性炎癥性疾病,患者由于各方面原因極易出現(xiàn)焦慮抑郁傾向。中醫(yī)通過辨證論治在干燥綜合征合并焦慮抑郁的治療中發(fā)揮了很大的優(yōu)勢,對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減輕藥物不良反應,提高患者生存質(zhì)量等均有肯定的效果。但中醫(yī)治療干燥綜合征合并焦慮抑郁目前尚缺乏統(tǒng)一的辨證分類標準及完備的大樣本研究,且對中醫(yī)治療的干預機制還有待開展。

      [1] 馬晴.200例原發(fā)性干燥綜合征患者焦慮抑郁狀態(tài)的調(diào)查及與中醫(yī)證型等相關性研究[D].上海:上海中醫(yī)藥大學,2015.

      [2] Valtysdottir ST,Ciudb.jornsson B,Lindqvist U,et al.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primary Sjogren's syndrome[J].The Journal of Rheumatology,2000,27(1):165-169.

      [3] 謝斌華,陳勇.焦慮、抑郁的免疫機制及其在原發(fā)性干燥綜合征中的研究進展[J].浙江醫(yī)學,2011,33(10):153-155.

      [4] 暢洪昇,段曉華,梁吉春,等.中醫(yī)郁證學說源流探析[J].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1,34(10):653-661.

      [5] 朱星瑜,傅天嘯,王耀東,等.從郁論治干燥綜合征思路淺析[J].上海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6,30(1):4-5.

      [6] 李桂,鈕含春,王曉軍,等.中醫(yī)藥治療干燥綜合征的思路與方法[J].遼寧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9,8(11):47-48.

      [7] 顧軍花,茅建春,陳曉云,等.陳湘君治療風濕病經(jīng)驗擷菁—扶正法治療干燥綜合征[J].時珍國醫(yī)國藥,2007,18(7):1794-1795.

      [8] 鄭煒貞,龔婕寧,錢先.從津氣血之關系探討干燥綜合征的治療[J].遼寧中醫(yī)雜志,2011,38(5):881-882.

      [9] 朱躍蘭,侯秀娟,韋尼.干燥綜合征從燥毒瘀辨證論治[J].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9,32(6):416-418.

      [10] 吳堅,蔣熙,姜丹,等.國醫(yī)大師朱良春干燥綜合征辨治實錄及經(jīng)驗擷菁[J].江蘇中醫(yī)藥,2014,46(5):1-3.

      [11] 孔德坤,楊在波.一貫煎治療干燥綜合征體會[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08,46(25):91-99.

      [12] 顧軍花.從肝論治干燥綜合征[J].中醫(yī)雜志,2011,52(4):292-294.

      [13] 徐杰.從中精之府肝膽論治干燥綜合征[J].中醫(yī)臨床研究,2011,3(16):117-118.

      [14] 于健寧.陶筱娟辨治干燥綜合征經(jīng)驗[J].中醫(yī)雜志,2012,53(12):1062-1063.

      [15] 時結,錢先.運用津血同源理論論治干燥綜合征合并焦慮癥探析[J].江蘇中醫(yī)藥,2016,48(1):42-43.

      [16] 沈金鰲.雜病源流犀燭[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577-580.

      [17] 燕少恒,郭建博.燥邪屬性淺析[J].河北中醫(yī),2012,(11):1709-1710.

      [18] 張華東,黃夢媛,陳袆,等.路志正“持中央”而“調(diào)升降”以治燥痹學術思想淺析[J].北京中醫(yī)藥,2010,29 (10):747-748.

      [19] 劉征堂,金實,于佐文.中醫(yī)藥治療干燥綜合征的思路評析[J].中醫(yī)藥學刊,2004,22(9):1714.

      [20] 李征.三焦辨證治療干燥綜合征研究[J].長春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6,32(1):71-73.

      [21] 劉維,丁園園.從三焦論治干燥綜合征[J].中國中醫(yī)藥信息雜志,2013,33(3):87-88.

      [22] 白樺,唐強.針灸治療干燥綜合征20例[J].針灸臨床雜志.2006,22(2):18.

      [23] 劉維,劉濱,鄭紅霞.針灸治療干燥綜合征60例療效觀察[J].中國針灸,2005,25(2):101-102.

      [24] 王華,顧軍花.針藥結合治療干燥綜合征[J].河南中醫(yī),2013,33(7):1173-1175.

      [25] 謝鉅波,譚尕朵.針灸治療原發(fā)性干燥綜合征[J].中華臨床醫(yī)學研究雜志,2007,13(11):1572.

      中央高校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學科)和特色發(fā)展引導專項(2016)

      100029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東方醫(yī)院風濕科[諸葛葉婷(碩士研究生)、侯秀娟、劉小平、朱躍蘭、張玉婷、岳彩萍]

      諸葛葉婷(1993- ),女,2015級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免疫疾病中醫(yī)治療。E-mail:kale8493@163.com

      侯秀娟(1975- ),女,博士,副主任醫(yī)師,碩士生導師。E-mail:houxiujuan2008@163.com

      R249

      A

      10.3969/j.issn.1674-1749.2017.09.021

      2016-07-15)

      (本文編輯: 董歷華)

      猜你喜歡
      論治津液氣機
      從劉渡舟“津液鏈”理解傷寒瘥后勞復的證治
      基于《傷寒論》從廣所論“津液”探討“津液載邪”的理論內(nèi)涵
      從“腎毒”論治慢性腎臟病
      從氣機升降失調(diào)探討阿爾茨海默病的發(fā)病機制
      從肝郁論治失眠
      基于“氣機升降”理論探討思慮過度所致失眠癥
      淺談從氣血津液理論辨治干燥綜合征
      嚼服枸杞子緩解口干
      《金匱要略》氣機升降出入失常研究現(xiàn)狀
      從“風”與“血”論治月經(jīng)疹
      乐都县| 荆门市| 江永县| 丘北县| 杨浦区| 隆德县| 莱州市| 张家港市| 荔波县| 远安县| 延吉市| 麟游县| 察隅县| 兰溪市| 沾化县| 独山县| 道孚县| 石首市| 潜江市| 银川市| 武威市| 塘沽区| 三门峡市| 合水县| 延安市| 宝清县| 星子县| 神木县| 亚东县| 贡嘎县| 乌拉特中旗| 石家庄市| 金湖县| 都匀市| 长泰县| 高平市| 扶风县| 嘉定区| 双流县| 吉木乃县| 惠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