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蓉
【摘要】《語文課程標準版》對語文課程的性質(zhì)進行了明確的界定:“語文是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的課程?!笨梢姡鳛檎Z文教師必須明確“學習語言文字的運用”是語文課程的主要目標。但是再美的文字只有與孩子的內(nèi)心產(chǎn)生了共鳴才是真的美,有語言與精神共舞才是好的語文課堂。
【關(guān)鍵詞】語言文字;語用教學觀;實效性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葉瀾教授指出:“我們的語文教學,只有充分激活原本凝固的語言文字,才能使其變成生命的涌動。”那么在具體語文教學中該如何呢,筆者談?wù)勛约旱目捶ā?/p>
一、真話課堂,展現(xiàn)“真美”
在語文課堂上,我們要讓孩子說真話,這兒的真話是指學生內(nèi)心真正想表達的正確、迷惘、錯誤、有趣甚至是沒有邏輯的想法,只要這想法經(jīng)過他的思考我們都應(yīng)鼓勵他們大膽地說出來。下面這個課例是筆者在教學《識字6》的教學片段,來看看這一節(jié)識字課上學生精彩紛呈,別具一格的回答。
師出示整篇課文: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生1:每一個詞都以“一”開頭。生2:每一節(jié)不一樣,第一節(jié)寫的是海邊,第二節(jié)寫的是農(nóng)村,第三節(jié)寫的是……(師點頭贊同)生1:書上寫的地方景色很美。生2:明明圖上有許多海鷗,為什么這兒用“一只”?師:是的,唯一的用“一只”,很多我們就可以用“一群”“一只只”……(學生的回答五花八門,但確實是他們的發(fā)現(xiàn),教師對于他們的發(fā)現(xiàn)微笑、鼓勵、引導)出示圖片:一片沙灘,讀一讀詞組。師:你最喜歡到沙灘上干什么?生1:我想赤腳到一片沙灘上撿貝殼。生2:我想在沙灘上打滾。生3:我想在沙灘上游泳……
孩子回答時,老師總在靜靜地傾聽著,時而點頭微笑,時而眼神鼓勵。在這樣輕松的氛圍下,孩子的心燈被點亮了,他們的回答便豐富多彩,守住自己心中的“風景”,而不是千篇一律的跟風回答。這一片沙灘在他們眼中是可以赤腳撿貝殼的地方,可以在上面打滾,在上面懶洋洋地曬太陽、做沙雕,在孩子心中這一片沙灘是他們心中的樂園,他們已經(jīng)完全融入其中,他們的回答也是他們心中每一道獨特的風景。從這兒老師傳達給學生的是:孩子,表達你心中獨特的想法,大膽說吧,相信你們自己!
二、激發(fā)情感,舞動文字
課文中所描述的一切景象、事物都是以抽象的語言文字展現(xiàn)的。如何把這些語言文字轉(zhuǎn)化為學生心中具體的形象,激發(fā)他們的情感,就需要我們老師多方位調(diào)動學生的直觀感受。如筆者在教學《淺水洼的小魚》時,寫退潮后小魚被留在了淺水洼里,太陽出來了,淺水洼的水將被“蒸”干。筆者就抓住這個“蒸”字讓孩子體會小魚的處境。筆者讓孩子們觀察這個字,“蒸”下面是什么?(四點底)此時筆者隨即出示課件:把四點底換成火。又問學生:“你看到了什么?”(火)趁機筆者就對學生進行了解釋:咱們漢字造字的時候,四點底原先是一個火,四點底最早是從火變過來的。這時筆者故作驚訝的神情,說:“那我就奇怪了,沙灘上哪來的火呢?”學生一起回答:“太陽。”筆者再次追問:“如果我們把這個‘蒸字想象成淺水洼里的水的話,在太陽底下,水洼下面就好像是一堆火在燃燒,把水洼里的水一點一點的蒸干了……這時的小魚會感覺怎么樣?”筆者一邊說一邊用課件演示“蒸”被蒸干。這樣課件一演示,孩子們就直觀地感受到了當時小魚的難受。這樣一來學生即記住了寫法也知道了含義,明白了小魚在水洼里沒過多久,里面的水就會被蒸干,就會死去,體會了當時小魚的處境。
在閱讀教學中,我們應(yīng)該充分利用語言文字,根據(jù)漢字“以形表意”的特點,在閱讀教學時,結(jié)合文本內(nèi)容,對個別的關(guān)鍵文字適當進行形象化解讀,讓學生透過漢字的字形在頭腦中去勾畫一副副鮮活的畫面,讓學生將平面的語言文字轉(zhuǎn)化為具體的鮮活的形象,讓文字走到學生的面前,走進學生的心中。
三、動態(tài)生成,美在其中
我們應(yīng)以一個“活”的課堂來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用變化的、動態(tài)的、生成的而非靜止的、僵化的觀點來看待課堂教學。在教學《四季》時,筆者展開了這樣的教學:(揭題初讀之后) 師:你最想先學哪個季節(jié)?(根據(jù)學生選擇確定學習內(nèi)容)生1:我想學春天。生2:秋天……(最后根據(jù)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的原則選定“春天”)師:課前老師請小朋友搜集春天的圖片、資料,誰找到啦?(四人小組交流資料,場面積極熱鬧,還不時有學生請老師加入)師:老師也找到一首贊美春天的詩歌,忍不住想送給大家。(教師配樂朗誦并出示課件,學生陶醉其中)師:春天真美?。∏?,誰也來湊熱鬧了?(出示課文插圖)生:小草長出來了。(指出“草芽”)生:小鳥飛來了……師:(借機引導)小草芽看到這么美的景色,會對小鳥說什么呢?生1:哇,多美的春天??!生2:小鳥,小鳥,你看春天來了!師:小鳥會說什么呢?生1:小鳥會說,路上的風景可美了。生2:它會告訴草芽:花兒開了,小動物們跑出來了……師:課文中又是怎么來寫的?自己大聲讀一讀。拓展:課件出示各種春天的圖片,請學生也來夸夸春天!
讓學生選擇學習內(nèi)容,互相交流收集的資料,把整個課堂歸還給學生。動態(tài)生成的課堂還應(yīng)是師生共同研究與成長的課堂。像在這個片段中,教師的詩朗誦就起到了畫龍點睛之筆,調(diào)動起了學生對春天的感受,讓他們的情感得到噴發(fā)。從而再引導學生站在“小鳥”和“草芽”的角度上去感受春天,去想象它們的話語。
語文課堂是一個充滿變化、靈動而富有人性的課堂。我們應(yīng)在語用教學觀的指導下,避免空泛的講解、蒼白的朗讀、雜亂的討論,引導孩子不斷與語言產(chǎn)生碰撞,激發(fā)情感,更加重視字詞教學的實效性,讓語言變得鮮活而靈動,讓語言與精神共同起舞,積極倡導“自讀感悟,開放引導”,讓課堂教學更加趨向樸實、扎實、真實。
(編輯:馬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