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塔木德》與《論語》創(chuàng)新思想比較分析

      2017-03-07 13:30:41嚴海寧
      湖北行政學院學報 2017年5期
      關鍵詞:猶太民族猶太人金錢

      嚴海寧

      (南昌航空大學經(jīng)濟管理學院,江西 南昌 330063)

      《塔木德》與《論語》創(chuàng)新思想比較分析

      嚴海寧

      (南昌航空大學經(jīng)濟管理學院,江西 南昌 330063)

      猶太民族是當今世界公認的創(chuàng)新能力最強的民族,目前我國對創(chuàng)新的重視程度也是史無前例的。追本溯源,《塔木德》是猶太民族的文化支柱,而《論語》是中華民族的傳世經(jīng)典,兩者都從根本上影響了各自民族創(chuàng)新思想的形成。通過從知識、金錢和探索三個方面對兩部著作展開比較分析,發(fā)現(xiàn)《塔木德》中的這三個方面是有機統(tǒng)一的整體,這為猶太民族的創(chuàng)新崛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論語》中雖然也強調知識的重要,但是存在貶低金錢價值的傾向,并排斥探索性的思維方式,從而較難孕育出銳意創(chuàng)新的民族魂魄。

      《塔木德》;《論語》;創(chuàng)新思想

      對世界上每個民族的存在與發(fā)展而言,創(chuàng)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世界上每個民族的創(chuàng)新精神存在強弱之分,由此造成了各國發(fā)展水平的巨大差異。猶太民族是當今世界上公認的最具創(chuàng)新精神的民族,愛因斯坦、馬克思和弗洛伊德等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天才都來自這個民族,其族人獲得諾貝爾獎的概率也遠高于其他民族,現(xiàn)在的以色列更是被稱為“第二個硅谷”……而在古代,中華民族也因創(chuàng)新為世界的發(fā)展作出了巨大貢獻。李約瑟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中認為:“中國在公元前3世紀到13世紀之間保持了一個西方所望塵莫及的科學知識水平。”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fā)達的不竭源泉,也是中華民族最鮮明的民族稟賦。”為此我們便問猶太民族與中華民族在創(chuàng)新上到底存在何種差異?

      中華民族和猶太民族取得的偉大成就都深深扎根于各自民族的文化基因中。對這兩個民族最經(jīng)典的著作進行比較研究是破解其文化基因的密鑰?!端镜隆肥仟q太民族的文化支柱,包含了公元前200年到公元500年間2000余名猶太學者對舊約《圣經(jīng)》的理解和思考,是每個猶太人都要研讀一生的精神百科全書,所以《塔木德》又被稱為第二部《圣經(jīng)》或猶太人的《論語》。正如美國石油大王哈默所說:“人類的智慧在猶太人的腦袋里,猶太人的智慧在《塔木德》里?!蓖瑯?,《論語》作為儒家思想的最重要代表作,深刻影響了整個中華民族的思維方式和個性養(yǎng)成。這兩部書都滋養(yǎng)了各自民族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世界,成為探索其創(chuàng)新思想來源和差異的導航圖和鑰匙。如何進行比較取決于我們對“創(chuàng)新”本身的理解。根據(jù)熊彼特的經(jīng)典界定,所謂創(chuàng)新就是要“建立一種新的生產(chǎn)函數(shù)”。他強調創(chuàng)新不是發(fā)明,必須能夠創(chuàng)造出新的經(jīng)濟價值。國內(nèi)研究創(chuàng)新的著名學者陳勁和鄭剛認為,“創(chuàng)新是將遠見、知識和冒險精神轉化為財富的能力”[1](P23)。結合這兩個定義,筆者認為創(chuàng)新是以知識為基礎,以金錢為目的,具有探索性質的活動。所以本文將分別從知識、金錢和探索三方面剖析兩個民族創(chuàng)新思想存在異同的根本原因。

      一、對“知識”的不同價值取向

      創(chuàng)新必須以知識和智慧為基礎,否則,創(chuàng)新就無從談起。世界上注重知識的民族比比皆是,而猶太民族和中華民族是一直延續(xù)千年且對人類具有深遠影響的民族。猶太民族被稱為“書本的民族”或“學問的民族”,它把接受教育作為一種巨大的恩惠,類似,中國人也世代強調“詩書傳家”。但從《塔木德》和《論語》的比較中,我們發(fā)現(xiàn)兩個民族對待知識的態(tài)度上存在巨大差異,并且這種差異深深影響了各自民族的未來走向。

      1.對待知識的態(tài)度

      猶太人強調萬事教育為先,《塔木德》對于知識重要性的論述隨處可見。比如“知識是甜蜜的”、“得智慧勝過得金子”、“知識是最可靠的財富,是唯一可以隨身攜帶、終身享用不盡的財產(chǎn)”。而且在猶太人心目中,教師是民族的精神領袖,學者的地位甚至比父親更重要?!端镜隆分杏涊d“教師是學生生活中地位最高的人,配得上比父母更高的榮譽。”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猶太人把學習視為猶太民族得以延續(xù)的根基,智力是整個民族最堅實的資本。教育是人人都必須接受的,是一種善行,也是美德的源泉,無論富人還是窮人都要接受教育,沿街乞討的乞丐也不例外,有句猶太諺語就指出“乞丐的襯衫里也許藏著智慧?!薄端镜隆穼W習的要求被猶太人視作上帝的律法,學習就是侍奉神,因此具有了法的“剛”性,強調“沒有學童的城市將遭毀滅?!?/p>

      比較而言,儒家也很重視知識,如《論語》開篇就是“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以及“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論語》中“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焙汀端镜隆分小罢l是智者,向所有人學習的人”有異曲同工之妙??鬃訉Α暗馈钡淖非蟾堑搅藷o以復加的地方,甚至可以“朝聞道,夕死可矣?!辈煌幵谟?,《論語》中對知識的追求有三個附加條件:一是“行有余力,則以學文”;二是“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三是“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學習要有精力、財力和智力,也就是只有社會精英才有學習的條件和必要。在古代社會生產(chǎn)力低下的情況下,如此要求并無不妥,這也是絕大多數(shù)民族的通行做法。但是與猶太人要求全民無條件接受教育的理念相比,一向以重視教育著稱的儒家仍有所不及。

      2.學習知識的最終目的

      猶太人對《塔木德》的熱愛不僅僅是為了學習知識,更是為了保存本民族的文化傳統(tǒng)和宗教信仰。所以,有句猶太諺語是“三天不接觸《塔木德》的人就不是猶太人?!币驗楠q太民族在各種劫難面前,只有依靠學問才能生存和發(fā)展,《塔木德》的誕生就是為了猶太文化的薪火相傳。在猶太人的世界里,《塔木德》的地位高于國王。對于信教的猶太人來說,研習《塔木德》是持續(xù)一生的宗教義務。即使只是研讀完一卷《塔木德》,也值得舉家慶賀一番。但是學習《塔木德》并不是最終目的,而是要通過學習規(guī)范日常的行為舉止?!把芯繉W習創(chuàng)造正當行為”是猶太民族的自古明訓,正如猶太人常言:基督教徒是因為信仰成為基督徒,猶太人是因為行為舉止成為猶太人。所以學問對于猶太人而言,有如水之于魚,須臾不可離開,并且已經(jīng)上升到關乎民族特性的生死存亡高度。此外,猶太人認為智慧是上帝神性的一種體現(xiàn),具有一種神圣的力量,尊崇智慧就是尊崇上帝。好學絕不僅僅是為了功利的目的,更是一種虔誠信仰的體現(xiàn)。

      而儒家之所以強調學習,根本目的就是為了實現(xiàn)“內(nèi)圣外王”的人生追求?!皟?nèi)圣”就是要做“君子”乃至“圣人”,“外王”無非就是為了做官。最能體現(xiàn)這點是就是中國人熟知的“仕而優(yōu)則學,學而優(yōu)則仕?!边@就導致數(shù)千年來中國人基本上是把學問作為階級上升的“跳板”,大多數(shù)人都是為了“功名”或成為“人上人”而讀書??鬃訉@點也心知肚明,明確說過:“三年學,不至于谷,不易得也。”這里“谷”代表官俸,說明學生多是為了當官而學習,立志做君子的不多。如果讀書不能獲得現(xiàn)實利益,社會上就會有“百無一用是書生”的看法,這也是民間不時會出現(xiàn)“讀書無用論”的根本原因。而且同樣是學習,孔子還對于君子和小人的學習目的進行了區(qū)分,指出“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笨梢娫诳鬃友壑校还苁恰熬印边€是“小人”,內(nèi)在修養(yǎng)的提高只是前提,如何實現(xiàn)一個“郁郁乎文哉!”的統(tǒng)治秩序才是終極追求。

      3.知識的教育傳承

      從中世紀開始,歐洲就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無法找到?jīng)]有受過教育的猶太人,除非不是被猶太人撫養(yǎng)長大的猶太人?!边@是因為《塔木德》中對如何進行教育有著詳細的規(guī)定,認為“無論是富人還是窮人,都要接受教育”,而且為了保證學習效果,《塔木德》還規(guī)定“一個教師所教的學生不得超過25名”。正是這種強制性的要求保證了猶太民族具有高度的智慧,后來這一傳統(tǒng)一直為猶太人所繼承,逐步為世界其他民族所接受,并成為現(xiàn)代義務教育體制的先聲。從古至今,猶太人從不焚書——即便是攻擊自己的書。他們搬家時,會把自己不需要的書刊擺放街頭,任行人挑選贈送。孩子從小就牢記《圣經(jīng)》訓言“人不能只靠面包活著”。即使到了現(xiàn)代,猶太人對于知識的熱愛仍然遙遙領先于世界其他民族。據(jù)1988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一次調查,以色列在人均擁有圖書數(shù)量和每年每人讀書的比例上均位居世界之最,而且自20世紀70年代中期以來,以色列教育經(jīng)費與國民生產(chǎn)總值的比例一直保持在8%以上,超過了美國等發(fā)達國家[2](P58)。

      偉大的教育家——孔子開創(chuàng)了中國“有教無類”的傳統(tǒng),打破了貴族對教育的壟斷,讓平民的子女也擁有了受教育的機會。但是孔子也是要收學費的,《論語》就有“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彪m然相較以往,“私學”的興盛是一個巨大進步,但是僅憑孔子一人之力,無法將教育上升到全民意志的高度,最終導致兩個民族智力開發(fā)上的巨大差異。根據(jù)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第十三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報告”數(shù)據(jù)顯示,2015年我國國民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為4.58本,遠低于美國的7本,日本的8本,韓國的11本,與以色列人更是無法相提并論。筆者認為存在這種差距的根本原因不是經(jīng)濟條件的差異和政治穩(wěn)定與否,而是我們對于教育的認識過于功利化,“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遺毒至今尚存。由于讀書只是社會階層上升的跳板,沒有形成全民終身學習的傳統(tǒng),更沒有強制性的律法給予保障,所以,我國雖然長期在人口規(guī)模上位居世界第一,但是它并沒有充分地轉化為創(chuàng)新優(yōu)勢。而以色列僅僅是擁有幾百萬人口的彈丸之地,反而在很多科技前沿領先于我國,并擁有14位諾貝爾獎得主,這其中的原因讓人深思。

      二、對“金錢”的不同價值取向

      知識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是創(chuàng)新的初始階段,創(chuàng)新的最終實現(xiàn)需要依靠成功的商業(yè)化,因為創(chuàng)新的實質就是“創(chuàng)富”的過程。這就意味著創(chuàng)新與金錢密不可分,任何民族想要持續(xù)從事創(chuàng)新,就必須要有對金錢的強烈渴望和合理運用。

      1.對金錢的重視程度

      猶太人對金錢的重視世界聞名。《塔木德》中有很多關于財富的記載,比如“錢會祝福人”、“錢會給予我們向神購買禮物的機會”、“身體的所有部分都依靠心而生存,心則依賴錢包而生”等等。對于貧窮,猶太人也有著異常深刻的理解,《塔木德》中有很形象地描述:“如果把世界上所有的痛苦都放在天平的一邊,貧困的重量將超過它們之和?!币虼?,猶太人認為窮困本身并不是美德,清心寡欲和享樂主義都是有害的,如果有人故意逃避快樂和物質上的幸福,同樣是有罪的。這是因為金錢能使人類謀生的可能性加大,并使人有余暇進行學習,所以它值得人們尊重。猶太人雖然重視金錢的價值,但是也不被金錢所束縛,《塔木德》也告誡人們:“盡情享受生活的賜予,但不要成為財富的奴隸?!笨梢哉f,《塔木德》符合一般人性對于金錢的切身感受,難得的是既重視金錢的價值,又強調金錢永遠是居于人類之下的東西,提醒人們“只看到自己和金錢,而看不到整個世界,快樂從何而來呢?”

      比較而言,孔子對金錢的態(tài)度要簡單得多,“子罕言利與命與仁”。對此《論語》中最有名的一句話就是:“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鬃硬⒉环裾J一般人對于金錢的看重,但是他把人進行了“君子”和“小人”的區(qū)分,儒家特別看重的“君子”常常視金錢如糞土。孔子曾說過:“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和“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鬃硬粌H極力夸贊顏回的“安貧樂道”,同時自己也以身作則,比如他就說過:“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彪m然這種“不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可嘉,但是只能成為少數(shù)“君子”獨特的人格追求,并且為后世“偽君子”的層出不窮埋下了伏筆。與之相比,《塔木德》是針對所有猶太人的經(jīng)典,并沒有對人進行分類,其中具有辨證色彩的金錢觀更加貼合普遍人性。

      2.對金錢的駕馭方式

      猶太人注重財富與智慧的結合,認為智慧只有與金錢結合才是活的智慧,死讀書的人只是“馱著書的驢”。知識和金錢是成正比的,商人也要學識淵博。《塔木德》記載:“任何有知識的人都不會貧窮”。這背后的原因與其說是對知識的尊重,毋寧說是意圖實現(xiàn)財富和智慧的有機結合,當頭腦能夠駕馭金錢的時候,財富才能源源不絕?!端镜隆吩诎褎?chuàng)造財富作為人的責任的同時,也認為慈善是必須完成的使命。在希伯來語中,“慈善”一詞的含義是“正義”,所以猶太人不把施舍當作一種“積善行德”,而認為是在履行一種“公共義務”。窮人有權利得到慈善,給予者和接受者雙方都有各自的權利?!端镜隆分姓宫F(xiàn)出猶太人對于金錢有著極其復雜的駕馭技巧,猶太人對金錢的認識是要掌控而非漠不關心,認為金錢是骯臟的實際上是對金錢的畏懼,最能體現(xiàn)這一點的是《塔木德》對富人的定義:“從財富中獲取快樂的人”。

      《論語》對此的論述極少,不過孔子有一句話很值得玩味:“富而可求也;雖執(zhí)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睂嶋H上在孔子心目中,“執(zhí)鞭之士”根本不可能富貴,最終還是要“從吾所好”。那么這個“好”又是什么呢?孔子在《論語》中也交代得很清楚:“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笨鬃拥囊馑季褪且煤脤W習,只要掌握了“道”能做官,就根本不用擔心“貧”,這才是真正的“富而可求也”。從孔子本人及其諸多學生后來“出仕”的經(jīng)濟狀況來看,它確實是一條捷徑。

      3.對待金錢態(tài)度產(chǎn)生的歷史原因

      在歷史上,猶太人長期受到異族的迫害,四處遷徙,這迫使猶太人必須尋找某種可以長期依靠的東西,以維系本民族的生存和發(fā)展。這使得猶太人除了重視智慧以外,還十分重視金錢。因為在面臨各種危險,特別是反猶分子的血腥殺戮時,由于土地和房產(chǎn)難以迅速變現(xiàn),猶太人能夠保命且能夠隨身帶走的只有金錢。所以,金錢在猶太人心中居于特殊位置,它不僅僅是便于攜帶的財富和事業(yè)成功的標志,而且還具有某種“神圣性”,金錢可以說是猶太人現(xiàn)實中的上帝。同時,出于對信仰的虔誠和現(xiàn)實中互相幫助的需要,猶太人又意識到金錢不是萬能的,人還有靈魂的需要,每個人都有義務去幫助別人。《塔木德》就有記載:“即使一個生活在沒有慈善環(huán)境里的窮人也應該履行慈善的行為。”這使得金錢成為猶太人安身立命的最好保障,也成為民族團結的最佳凝結劑。

      儒家所處的情況和猶太人完全不同,儒家對于金錢有種近乎“不食人間煙火”的態(tài)度。筆者認為這種思想明顯違反了人性的常態(tài),究其根本原因是儒家需要與權力結盟,就必須表明自己和金錢絕緣。但不管是古代還是現(xiàn)代,有效地監(jiān)督官員都是一個難題。在信息嚴重不對稱的古代,統(tǒng)治者以其一人之力去監(jiān)督龐大的官僚集團顯然力不從心,這就需要官僚集團的自身約束,最好的辦法莫過于官員本身潔身自好,而此時強調“君子謀道不謀食”的儒家思想就是最好的選擇。后來,儒家之所以受到統(tǒng)治者的極力追捧,孔子死后還能不斷得到加封,除了儒家強調“忠”以外,也可能與“儉以養(yǎng)德”的財富觀密切相關。實際上,做官的儒生屬于少數(shù),這不僅導致了自古以來抑郁不得志的文人數(shù)不勝數(shù),而且經(jīng)濟狀況也是“千古腐儒騎瘦驢”。相比之下,猶太人從不忌諱談錢,并將智慧和金錢融為一爐,為此才有猶太人后來普遍富裕的生活。

      三、對“探索”的不同價值取向

      對于創(chuàng)新而言,僅僅從事能把知識變成金錢的活動是不夠的,這種活動還必須具有突破的性質。突破需要一種心靈的解放和自由,需要有對未知事物強烈的探索精神,能夠不迷信權威地去開拓進取,才能最終成就創(chuàng)新。

      1.學習方式

      猶太人認為不經(jīng)過思考的宗教就是迷信,對智慧要保持警覺,對學問也要一直保持戰(zhàn)斗姿態(tài)。基督教徒照著《圣經(jīng)》朗讀,不添加自己的理解和討論是沒有意義的。猶太人不說閱讀《圣經(jīng)》,而是研討《圣經(jīng)》,這才誕生了內(nèi)容無比龐大的《塔木德》?!端镜隆分员环Q為猶太民族的“智慧書”,就是因為它認為真理是無止境的,誰也不能妄稱自己發(fā)現(xiàn)了上帝的聲音,把握了終極真理。因而學習《塔木德》的方式就是不斷地追問“為什么是這樣”,從不鼓勵盲目去接受一件事物,而是通過不斷提問和討論,使一切都求諸于理性的思辨。比如《塔木德》就要求:“老師應該隨時就正在講授的內(nèi)容提問,以激發(fā)學生勤奮學習”,因為“好的問題會引出好多答案。假如所有人都向同一個方向行走,這個世界必將傾覆?!碑敶▏q太哲學家勒維納斯對此的看法是:“《塔木德》的文章本身就是學術較量,就是大膽地對各種問題——甚至最具刺激性的問題的開放……每一頁都在尋找矛盾,期盼讀者的自由、創(chuàng)意和膽識?!盵3](P4)猶太人認為,懷疑是學習的鑰匙,發(fā)問可以使人進步。正如愛因斯坦所說:“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痹谔釂栔虚L大的猶太人,相應地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得到了提升。猶太人在各個領域都能有所創(chuàng)造與這種探索式的學習方式關系密切。正如以色列作家阿莫斯·奧茲所說:“從猶太文明開始存在的那一刻起,它就是一種善辯的充滿爭論的文明”[4](P52)。

      《論語》以語錄體為主,以孔子與學生之間的問答為主要內(nèi)容。但是與《塔木德》的區(qū)別在于,《論語》大多都是孔子一個人的“子曰”。即使偶爾有不同的意見,最后也往往是以孔子的意見為準,罕有弟子質疑孔子的權威??鬃邮龆蛔?,多是一些只言片語的直觀感悟和類比,缺乏足夠的理性分析和邏輯論證。雖然子夏也說過:“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钡强鬃拥脑捳Z只是有問必答,以便灌輸自己的思想,他并未充分地激發(fā)學生的討論熱情。相對于提出新問題,孔子更在意的是對已有知識的學習領悟和舉一反三。比如《論語》中提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以及“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奔词故强鬃幼顬榈靡獾膶W生顏回,也是“于吾言無所不說”。孔子雖然也意識到這個問題,但是并沒有采取有效措施去糾正。加之后世在對儒家經(jīng)典的學習上,往往習慣于誦讀和識記,不太鼓勵討論,更不能有自己的想法,這一定程度上扼殺了人們的好奇心和創(chuàng)造力,也間接導致了中國人創(chuàng)新精神的貧乏。

      2.思維模式

      《塔木德》出現(xiàn)的本身就是猶太人從現(xiàn)實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出發(fā),對《圣經(jīng)》進行重新闡釋,是一代又一代猶太人不盲從于權威,充分發(fā)揮自由意志的最好體現(xiàn)。在《塔木德》中,“一切都被(上帝)預見,但選擇的自由賦予了人類”,可以說上帝已經(jīng)被每一代權威注釋者取代。猶太民族的智者們認為真理是無止境的,每個人都可以通過辯論找到心中的“真理”。這里上帝既有對人類智慧的尊重,給予了充分的發(fā)揮余地,同時也不是指定某一個人,而是尊重大多數(shù)人的集體智慧,允許不同意見同時存在,對于有定論的故事,會附上少數(shù)意見,其中有些問題如果得不出結論,就會寫上“不知”。《塔木德》的主要特征就是打破了宗教教條神圣不可變更的高傲姿態(tài),陳列出大片情景設問和截然相異的思想觀點,讓后來者有各抒己見、探求真知的余地[5](P91)。猶太人喜歡尋找不同的見解和看法,最好的體現(xiàn)是《塔木德》的最后一頁是空白,象征著為每一個人都留有發(fā)揮的余地。這樣不僅可以防止過于偏激的思想占據(jù)主導地位,而且可以激發(fā)每個人的頭腦去探索未知領域。這種求異思維和平行邏輯不僅反映了猶太人勇于探求的精神和多元的思維,而且表現(xiàn)出對不同意見的包容心態(tài),對于論著對手的平等態(tài)度和彼此間的相互尊重[6](P130)。經(jīng)過長年的學習和踐行,《塔木德》式的學習模式已經(jīng)逐漸轉化為猶太人的思維模式。正是猶太人這種“站在對岸才能獨立思考”的求異思維傳統(tǒng),造就了猶太民族與眾不同的創(chuàng)新氣質。

      儒家最看重的是“禮”,也就是通過克制自身欲望符合所謂的禮法,它是一種向內(nèi)用力的思維模式。如《論語》中強調“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儒家正是通過各種禮法來實現(xiàn)自身追求的“仁”。這種禮就是孔子極為推崇的“周禮”,現(xiàn)實中不僅繁瑣而且難以得到普通百姓認同,所以在實際生活中孔子也知道“道之不行,已知之矣”。除了“復古”以外,對孔子的個人崇拜也壓制了人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弟子們認為“夫子之不可及也,猶天之不可階而升也”,這直接導致對孔子的言行不能質疑,只能理解和踐行,從而形成一個相對封閉保守的話語體系。如此一來,《論語》與《塔木德》相比就要沉悶得多,加上后來還被嚴重教條化和功利化,后世中國人的性格都打上了孔子“溫良恭儉讓”的特征。這使得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大同小異,也就難以碰撞出創(chuàng)新的火花。

      3.精神走向

      《塔木德》中的猶太人重視金錢,但是更為重視的是創(chuàng)造力,他們認為“沒有錢不是問題,沒有創(chuàng)造力才是問題?!豹q太人自古就懂得錢雖然重要,但是在坎坷波折的民族命運中,他們最需要的還是機智靈活的頭腦。所以,猶太人生來就不是求同而是求異,最典型的說法就是:兩個猶太人就會出現(xiàn)三種意見。以色列總統(tǒng)佩雷斯曾說:“猶太人最大的傳統(tǒng)就是不滿足,這對于政治來說或許不是好事,但對科學來說絕對是好事?!闭沁@種靈活多變、大膽質疑、永不滿足的精神特點,才使得這個民族極具創(chuàng)新精神。此外,猶太人虔誠的信仰又使其具有對現(xiàn)實的超越性,勇于探索更為長遠和永恒的事物?!端镜隆分芯陀涊d:“當一個人死后升入天堂,他會被問道:你是否探討智慧的哲理?你是否深入探求事物的本質?”這看似是宗教問題,但是沒有對人生意義的深沉了悟,人就很容易沉溺于對現(xiàn)世生活的享受而不思進取?!端镜隆吩谄錂M跨上千年的歷史中,不僅通過思辨的理性促進了猶太民族智力水平的提升,更是通過對來世的信仰追求更好的發(fā)展,這兩者都是創(chuàng)新思想所需的基本要素。

      《論語》體現(xiàn)的是孔子對和諧社會秩序的追求,儒家最為關心的不是向外探索而是對內(nèi)維穩(wěn),強調“禮之用,和為貴。”所以《論語》中處處可見一種各安其份的論調,比如“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以及“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之類的論調??偠灾?,《論語》代表的是一群社會精英嚴守禮法以求天下太平的維穩(wěn)心態(tài)。這不是孔子一個人的思想,而是一種普遍的社會訴求。這種思想本身沒有對錯之分,但是代價就是我們這個民族“千人一面”的思維模式并且逐漸走向固化。此外,孔子“未知生,焉知死”的態(tài)度,使得儒家對于死亡問題采取回避態(tài)度,儒家無法超越于現(xiàn)實之外,這也造就了中國人過于現(xiàn)實的國民性,從而缺乏脫俗的長遠眼光和改天換地的變革氣魄。猶太人是向往未來美好的“彌賽亞”時代;孔子一心模仿的卻是早已逝去的“周公”。雖然后世對孔子的評價是“德侔天地,道貫古今”,但與《塔木德》的創(chuàng)新思想相比,儒家思想作為一種維系社會穩(wěn)定的道德體系尚可,但在推動社會進步方面就顯得乏力,這也是中國在長達兩千年的封建社會中發(fā)展遲緩的根本原因。

      四、結語

      本文以今人對“創(chuàng)新”的理解評判前人的思想可能過于苛責,但文化的傳承既然不能中斷,就不得不在比較和批判中砥礪前行。《塔木德》體現(xiàn)出猶太人通過對智慧的執(zhí)著追求來把握自身的命運,《論語》中儒家的追求則是通過對自身道德品行的完善來體現(xiàn)人生的價值;前者勇于追求財富,后者謀求與權力的結盟;前者在乎不斷地開拓進取,后者要求“忠”于君王和父母。在《塔木德》中,知識、金錢和探索是統(tǒng)一的,知識只有轉換為金錢才是活的知識,而且猶太人為了尋找利潤最大的生意,就必須進行探索性的活動。這種思想體系無疑為猶太民族成為最具創(chuàng)新力的民族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墩撜Z》中雖然也強調知識的重要,但不重視金錢的價值,還排斥探索性的思維方式,因而難以孕育出創(chuàng)新思想。我們應當秉承“兼容并包”的原則,積極吸收《塔木德》中豐富的創(chuàng)新思想,這不僅有利于我國營造“萬眾創(chuàng)新”的社會氛圍,而且能夠促使國民用銳意創(chuàng)新的理念再造民族魂魄。

      [1]陳勁,鄭剛.創(chuàng)新管理:贏得持續(xù)競爭優(yōu)勢[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

      [2]張倩紅.試論猶太民族的特性[J].世界歷史,1993,(6).

      [3][法]埃馬紐埃爾·勒維納斯.塔木德四講[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

      [4][美]賽諾,[以]辛格.創(chuàng)業(yè)的國度:以色列經(jīng)濟奇跡的啟示[M].王躍紅,等.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

      [5]張倩紅.“猶太文化的教義反思與經(jīng)典批判”專題[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

      [6]傅有德.猶太哲學史[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

      (責任編輯 張 婭)

      嚴海寧(1975—),男,湖北武漢人,經(jīng)濟學博士,南昌航空大學經(jīng)濟管理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創(chuàng)新理論。

      B018

      A

      1671-7155(2017)05-0064-05

      DOl:10.3969/j.issn.1671-7155.2017.05.011

      2017-06-15

      猜你喜歡
      猶太民族猶太人金錢
      再婚老人如何走出金錢的“心結”?
      中老年保健(2021年5期)2021-08-24 07:08:12
      比金錢更值錢的
      小讀者(2020年2期)2020-03-12 10:34:06
      二則
      領導文萃(2018年17期)2018-10-30 11:11:22
      自尊
      虛構的猶太民族?
      請在天堂等我
      英國社會是如何對待猶太人的(1066-1656年)
      音樂劇歌曲《假如我是一個闊佬》的人文特質
      戲劇之家(2015年1期)2015-02-03 19:12:12
      《闖與創(chuàng)》等48則
      猶太人的生意經(jīng)
      探索財富(2009年3期)2009-06-18 03:19:24
      兴文县| 凤翔县| 区。| 波密县| 霍城县| 宣威市| 新沂市| 乌鲁木齐县| 壤塘县| 东安县| 隆昌县| 万年县| 茂名市| 阳高县| 白山市| 毕节市| 桂东县| 三亚市| 习水县| 昔阳县| 仙游县| 白朗县| 晋城| 遂昌县| 江源县| 遂宁市| 香港| 大庆市| 墨玉县| 措美县| 忻城县| 汤阴县| 虞城县| 青岛市| 青铜峡市| 乌兰县| 灵山县| 昌图县| 达拉特旗| 曲麻莱县| 海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