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鶴山市碧桂園幼兒園 鐘曉琨
我是一名幼兒園老師,同時也是一名2歲孩子的媽媽。進入幼教行業(yè)10余年,我的初心至今未變,就是喜歡孩子,喜歡和他們呆在一起的感覺。剛接觸這行時,我以為能與孩子們友好相處即可。但真正相處下來,原來在生活上會有各種各樣意想不到的狀況出現(xiàn),并需要去解決。這一路來,我發(fā)現(xiàn)我的知識還遠遠不夠當一名現(xiàn)代化的百科型的老師,這便促使著我要不斷學習,學習新的管教方法,并在這些管教方法中進行循環(huán)性的學習、實踐與改進。
當我還是孩子的時候,我做得好,老師就會獎我一朵大紅花,回家后我就要媽媽立刻把紅花粘在一個本子里收集起來?,F(xiàn)在30年過去了,翻開本子每頁都是珍貴的回憶。再到我現(xiàn)如今,自己也是一名老師了,我也喜歡在孩子們上課表現(xiàn)好時獎上一枚小貼紙,以此鼓勵其他孩子積極發(fā)言。但后來因為某個原因我停止了這一做法,當時我也并不知道自己到底做得對不對,但我就是隨著心,它告訴我必須停止這一舉動。在一次閑聊中某個同事向我訴說了兩個與小貼紙有關(guān)的情況:第一個是,同事會在孩子們每天放學前給他們發(fā)個小貼紙之類的,但有一天貼紙發(fā)完了所以沒發(fā)給他們,于是放學時個別孩子竟帶著家長找老師要貼紙,不給還不走,發(fā)脾氣。第二個是,一個平時總能拿到貼紙的孩子,今天由于表現(xiàn)不佳,沒拿到老師的貼紙,于是他便哭著說:“你不給,我叫我媽買去!”當聽了這兩種情況后,我覺得生活水平提高了,人的幸福感降低了。時代在變遷,小貼紙不但不能滿足現(xiàn)在的孩子,還會造成反效果,于是我堅定地停止了這一做法。但當我真正懂得用其它的方法代替這種管教方法的時候就已經(jīng)是幾年之后了。
這是一種叫正面管教的方法,它既不懲罰,又不驕縱,就能使孩子們長期積極地成長。正面管教的目的在于獲得積極的長期效果,以及立竿見影的合作意識和責任感。孩子們成為真理和原則的追隨者,動力必須來自于內(nèi)在的自我控制,即必須學會自律?,F(xiàn)在我們就來討論一下如何不懲罰、不驕縱地有效管教孩子。首先,做為一個引導者,我們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心態(tài)必須是和善而堅定的。其次,需要定規(guī)則,這是讓孩子們都參與進來制定的,并共同決定在遇到問題時對大家有益的解決方法。最后,當我必需獨自作出決斷時,我會堅定而和善,維護你的尊嚴,給予你尊重。
現(xiàn)在,我就用學到的正面管教知識來解決一下與小貼紙有關(guān)的兩件事。第一件,放學前孩子們長期得到小貼紙,突然有一天沒得到,鬧脾氣。通過正面管教的知識學習,我們知道給孩子們小貼紙是一種來自于外在的控制手段,孩子們不必要學會自律。當這種外在控制的手段消失,孩子們便會狀況百出。我明白老師在放學前發(fā)貼紙是因為愛孩子,希望孩子能高高興興地回家,明天也更愿意高高興興地上幼兒園,但這只是老師單方面的想法。要孩子們高興與愿意,必須是發(fā)自于內(nèi)在的自我控制即孩子們的自律。所以現(xiàn)在請把一切外在的動力都收起來,并試著邀請孩子們?yōu)樽约喊嗬锏囊蝗沾笮∈马椫朴喴?guī)則和遇到問題時的解決方案。這時老師可以把這些規(guī)則和解決方案羅列出來,放在班里顯眼的地方。當個別孩子違反了規(guī)則,老師就要友善、關(guān)心、尊重地運用贏得合作的四個步驟:(1)表達出對孩子感受的理解;(2)表達出對孩子的同情,但不是寬恕;(3)告訴孩子你的感受;(4)讓孩子關(guān)注于解決問題。第二件,孩子長期能得到小貼紙,但由于某天表現(xiàn)不好,沒拿到。同樣的,先把外在動力收起來,并教會孩子自我評價,把犯錯誤當成學習的大好時機,告訴孩子:“你犯了一個錯誤,太好了!我們從中可以學到什么?”
在正面管教方面我也只是一只菜鳥,但我這只菜鳥卻被這種理念深深地吸引著。因為我無論遇到什么情況,我也總能回歸到正面管教的原則上,而且能使我有能力把事情變得更明朗起來。我堅信我會一直堅定而和善地把正面管教的理念實踐到我的生活中,讓孩子們能培養(yǎng)出自律、責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孩子們學會受益終生的社會技能和人生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