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寧寧,孟令媛
(通化市農業(yè)科學研究院,吉林 通化 135007)
?
我國北方水稻生產狀況及技術分析
劉寧寧,孟令媛
(通化市農業(yè)科學研究院,吉林 通化 135007)
我國水稻種植已有悠久歷史,水稻是我國主要糧食作物,在我國農業(yè)經濟中占據(jù)重要地位,是我國農業(yè)發(fā)展建設研究的重點項目。北方水稻栽培面積雖然僅占全國水稻栽培面積的15%左右,但是水稻生產在人們生活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隨著經濟的迅速發(fā)展、科技的不斷進步,北方稻區(qū)興修水利,水稻栽培面積、單產和總產都呈增長趨勢,水稻種植技術和水平也在不斷提升。分析了北方水稻生產的現(xiàn)狀,根據(jù)北方氣候及地質條件特點,研究分析了水稻高產栽培技術,通過對光照、溫度、濕度等因素的分析,提出選用優(yōu)質高產品種,采用營養(yǎng)土保溫旱育苗、節(jié)水灌溉、綜合防治病蟲草害等措施,增加水稻產量。
北方水稻;生產狀況;技術分析;栽培面積
在人類的生存與發(fā)展過程中,糧食是頭等大事,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人口逐漸增多,大量耕地被占,耕地面積越來越少。我國越來越重視北方水稻超高產育種的研究工作,根據(jù)北方溫度較低、土地鹽堿、氣候干燥等特點,可選育亞種間雜交稻或直立穗型品種。通過對我國北方水稻生產狀況的分析,探討其發(fā)展趨勢,研究適合北方水稻種植的相關技術,為水稻科研和生產提供依據(jù)。
新中國成立以來,北方水稻的栽培面積總體呈增長趨勢。2001—2005年,受水資源的影響,生產情況有很大變化。目前,黑龍江省水稻栽培面積最大,其次是吉林、遼寧,在橫跨南北稻區(qū)的省區(qū)中,江蘇北部水稻栽培面積較大,“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間,黑龍江、吉林等地的水稻面積有所增加,但受水資源短缺的影響,水稻面積也在減少。水稻單位面積產量是衡量一個地區(qū)水稻生產水平的主要依據(jù)。60多年前,北方各省區(qū)水稻單產較低,波動較大,增長緩慢。隨著品種的改良,技術的更新,北方各省區(qū)水稻單產總體呈增長趨勢,其中黑龍江省的水稻有明顯的增長趨勢。檢驗新品種米質和產量水平主要是要通過國家區(qū)域試驗,各省區(qū)域表現(xiàn)出眾的品種參試,試驗結果表明,優(yōu)質高產品種比較多,說明近年來北方稻區(qū)水稻品種品質有較大改進。在對食味、品質、性狀進行測定的過程中,在糙米水分含量基本相同的條件下,遼寧審定水稻品種蛋白質含量、直鏈淀粉含量和脂肪酸含量比較高,口感好。
水稻單產和品質是可以改善的,比如調整環(huán)境、水稻的品種和栽培技術等。人們對稻米品質要求越來越高,更加重視綠色食品稻米、有機稻米的生產。加工企業(yè)也在逐步實行訂單收購,因此任何品種的水稻,都要達到高產水平,米質也要達到國家優(yōu)質稻谷一級標準。按照農民與企業(yè)簽訂的合同,生產的稻谷米質好、清亮透明。目前,我國各省區(qū)審定的水稻品種較多,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品種單一化問題嚴重,農民連續(xù)幾年種植一個品種,因此,必須選擇稻瘟病抗源不同的品種輪換種植。
從栽培技術方面看,30多年前,遼寧推廣了水稻高產高效益優(yōu)化栽培模式,吉林推廣了水稻三早栽培技術,黑龍江推廣了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術。但是品種不斷更新,氮肥施用量逐漸增加,肥料利用率和生產效率都較低。隨著氣候變暖,增溫逐漸增加,有利于東北地區(qū)熱量條件的改善,降水的增加也有利于改善干旱地區(qū)作物的供水條件。目前,黑龍江在推行旱育秧田規(guī)范化、旱育壯苗模式化的發(fā)展路線。遼寧研究了水稻優(yōu)質高產高效栽培技術,采取營養(yǎng)土保溫旱育苗、節(jié)水灌溉、綜合防治病蟲草害等措施,每項措施都制成模式圖,具有目標優(yōu)化、技術規(guī)范化的特點。吉林研究了水稻旱育超稀植高產優(yōu)質栽培技術,合理確定基肥比例,按照土壤水勢灌溉,增強秧苗的抗逆性,增施農肥和磷、鉀、微肥,提高了肥料利用率,提高了水分利用率,減少了病蟲草危害,減輕了勞動強度,成為了北方水稻栽培的發(fā)展方向。
2.1 科學地對種子進行前期處理
選擇出最適合在該區(qū)域種植、具有高產潛力的品種進行種植。在有效生育期不貪青,能全部成熟的中晚熟品種,米粒整齊碎米少、食味適口性好。根據(jù)收獲的時間來確定需要種植幾季稻,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好壞會直接影響到北方水稻的大面積種植,在北方地區(qū)種植水稻之前,一定要了解并掌握水稻的生長條件,更好地滿足水稻在北方的生長狀況。嚴格的篩選,提高種子的純凈度,保證水稻的出苗率,適當?shù)臅穹N,采用拌種或者包衣來避免害蟲對水稻種植的為害,將農藥與種子進行一定比例的混拌,消滅種子上以及土壤中的病蟲,用CaCl2溶液浸種能夠有效的增加水稻幼苗的抗鹽性。在田地的選擇上,也要考慮周到,比如地勢應該平坦、高、滲水一定要適中,配置pH值及土壤的疏松度很好的床上土壤。
2.2 采用適當技術科學播種
水稻直播種植技術可節(jié)約成本、減少人工、節(jié)省時間。隨著技術的更新改進,水稻的種植水平也在不斷提高,采用水稻點播、散播、條播等播種方式,可進一步改善水稻的種植效率。水稻拋秧種植技術有利于水稻的返青,可促進水稻的生長,提高葉的生長速度,但遇到大風大雨時,不易把握秧苗的分布。水稻插播種植技術是在人工插秧的基礎上形成的一種水稻種植技術,秧苗成活率高,種植株距合理,可增加光照的吸收,更有利于水稻的營養(yǎng)吸收,但是這種技術對機械的作業(yè)能力要求極高。
2.3 妥善做好田間管理
一定要妥善管理秧苗移栽,避免秧苗因過度缺水而萎蔫。要適時進行排查,發(fā)現(xiàn)缺苗現(xiàn)象要及時補苗,除草劑的使用也要慎重,對稻田進行一系列的人工處理,選擇噴霧式施藥,減少土壤殘留藥物。稻田放水和蓄水一定要合理,對倒伏水稻進行處理,避免出現(xiàn)腐爛情況。合理利用水資源,保持水稻田的通風,要掌握好水稻成熟的收獲時間,確保產量與品質。因為北方氣候干旱,尤其要注意充分利用水資源,通過水稻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增加水稻的抽穗率。一般情況下,全田90%黃籽粒變硬是最佳收獲時期,但也有特殊情況,部分晚熟品種可以適當延緩收獲期。
隨著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水稻種植技術水平逐漸提高,更多的、更先進的北方水稻種植技術得到普及和推廣,北方的水稻種植技術也得到了較快發(fā)展。應進行科學技術性研究,實施一些政策性措施,有效提升北方水稻種植技術,加強對農民的技術培訓,促進農民收入來源的多樣化,優(yōu)化我國農業(yè)經濟結構,促進水稻耕地的規(guī)模化生產,改變北方地區(qū)人們的營養(yǎng)結構。應對水稻種植技術進行深入探究,提高農業(yè)生產的機械化利用率,促進水稻種植的規(guī)?;C械化發(fā)展。健全水稻種植補貼制度,提高農民種植水稻的積極性,建立農戶技術選擇的激勵機制,進一步深化農業(yè)技術推廣服務,提高我國北方水稻的產量,實現(xiàn)北方農業(yè)經濟的發(fā)展。
[1] 宮學達,杜吉到,袁泉.我國北方水稻生產狀況及技術分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 2014,(11):213.
[2] 范鐵豐.淺談黑龍江水稻生產可持續(xù)發(fā)展[J].北方水稻,2012,42(2):76-78.
[3] 張麗麗. 北方水稻栽培技術現(xiàn)狀分析[J].農村實用科技信息,2015,(01):3.
[4] 胡忠孝.中國水稻生產形勢分析[J].雜交水稻,2009,24(6):1-7.
[5] 方福平,徐春春,李鳳博.當前東北水稻生產與市場形勢分析[J].中國稻米,2010,16(1):44-47.
[6] 王志剛,申紅芳,王磊.我國水稻生產的特點與影響因素調查分析[J].中國稻米,2010,16(1):26-29.
[7] 孫強,劉心雨,張三元,等.我國稻米產業(yè)現(xiàn)狀及發(fā)展對策[J].北方水稻,2011,41(4):69-71.
Production status and technical analysis of rice in northern China
LIU Ning-ning, MENG Ling-yuan
(Tonghua Agricultural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Tonghua 135007, China)
Rice cultivation in China has a long history. Rice is the main grain crop in China and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China′s agricultural economy. It is a key project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in China. Although northern rice only occupies about 15% of cultivation area, rice production has played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people′s live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water conservancy has been built in the northern rice area, rice cultivation area, yield and total output have showed an increasing trend, and so have rice cultivation techniques and levels.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limate and geological conditions in the north, the high yiel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rice were analyze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light,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o select high quality varieties with methods of water irrigation, comprehensive control of pests to increase rice production.
Northern rice; Production status; Technical analysis; Cultivated area
2016-12-10
劉寧寧(1983-),女,助理研究員,碩士。
S511
A
1674-8646(2017)05-01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