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成
(內蒙古扎蘭屯市中蒙醫(yī)院磁共振室,內蒙古 呼倫貝爾 162650)
·診斷技術·
反復發(fā)作化膿性膽管炎合并肝內膽管細胞癌核磁共振表現探究
王立成
(內蒙古扎蘭屯市中蒙醫(yī)院磁共振室,內蒙古 呼倫貝爾 162650)
目的 分析反復發(fā)作化膿性膽管炎伴肝內膽管細胞癌患者經核磁共振檢查的影像學表現。方法 選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反復發(fā)作化膿性膽管炎合并肝內膽管細胞癌患者32例,利用核磁共振診斷,分析結果。結果 肝內膽管細胞癌平均直徑為(57.41±9.60)mm;T1WI表現為稍低信號,T2WI表現為稍高信號。增強動脈期29例的腫瘤邊緣表現為分葉狀強化,延遲期也有強化表現;腫瘤外圍膽管擴張23例;在腫瘤動脈期表現為不均勻強化3例,在延遲期其強化程度明顯下降;肝葉出現萎縮27例。結論 核磁共振診斷反復發(fā)作化膿性膽管炎合并肝內膽管細胞癌價值明顯。
化膿性膽管炎;肝內膽管細胞癌;反復發(fā)作;核磁共振
反復發(fā)作化膿性膽管炎同時出現膽管癌的可能性很高,當前還沒有完全明確該病的發(fā)病機制,考慮是由于膽管遭受機械性刺激,其黏膜上皮腺體出現增生,進而膽管黏膜也出現上皮細胞非典型增生,最終出現肝內膽管細胞癌[1]。本研究具體回顧性反復發(fā)作化膿性膽管炎合并肝內膽管細胞癌患者的核磁共振表現?,F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反復發(fā)作化膿性膽管炎合并肝內膽管細胞癌患者32例,患者均經臨床病理證實。其中男19例,女13例,平均年齡(58.2±6.3)歲。全部患者都存在黃疸、腹痛以及發(fā)熱表現,屏氣有反復發(fā)作的膽管炎,癥狀出現時間3~11年,平均(8.61±4.59)年。
1.2 方法
儀器為西門子MAGNETOMESSENZA 1.5T以及飛利浦64排掃描機,體部相控陣線圈。全部患者均接受核磁共振成像(MRI)平掃,其中6例患者接受MRI增強掃描。檢查前全部患者進行4 h以上的禁食,常規(guī)掃描序列具體有平掃選擇冠狀位T2WI、MRCP和正反相位序列以及橫斷面DWI、T1WI、T2WI掃描。MRCP選擇SSFSE序列,掃描參數設置:矩陣384×192,層厚60 mm,層間距0.5 mm,TR 4 000.0 ms,TE 1305.9 ms;彌散加權成像(DWI):層厚為5 mm,層間距3.0 mm,TR 3175.0 ms,TE 53.8 ms,矩陣128×128,彌散因子b值500 s/mm2;橫斷面T2WI:層厚5 mm,層間距0.5 mm,TR 12 000.0 ms,TE 94.4 ms,矩陣256×192;橫斷面T1WI:TR 195.0 ms,TE 1.5 ms。增強掃描造影劑選擇釓雙胺注射液,注射速率設定為3 ml/s,經Lava三維序列,開展三期橫斷位掃描和冠狀位掃描,參數設置:層厚4.0 mm,TR 3.8 ms,TE 1.8 ms。
1.3 觀察指標
分析MRI掃描圖像,包括肝內膽管癌的大小、邊界、位置,腫瘤外圍膽管有沒有出現擴張,平掃T1WI信號、平掃T2WI信號,腫瘤增強的表現方式,肝葉有沒有出現萎縮,門靜脈阻塞和狹窄發(fā)生情況,肝內膽管結石、膽脂瘤、膿腫等情況。所有患者都依據左、右葉肝進行具體分析,患者32例肝葉共64葉。
患者經MRI檢查發(fā)現肝內膽管細胞癌直徑24~92 mm,平均(57.41±9.60)mm,腫瘤沒有存在假包膜,沒有清晰的邊界。T1WI表現為稍低信號,T2WI表現為稍高信號?;颊?9例增強動脈期的腫瘤邊緣表現為分葉狀強化,延遲期也有強化表現;患者23例腫瘤外圍出現膽管擴張;患者3例在腫瘤動脈期表現為不均勻強化,同時在延遲期其強化程度明顯下降。患者27例肝葉出現萎縮,包括左肺葉萎縮18例以及右肺葉萎縮9例。
反復發(fā)作化膿性膽管炎很容易導致膽管壁以及門靜脈出現纖維化,還可能導致肝實質萎縮、膽管黏膜上皮細胞增生、膽汁淤積。通常肝內膽管結石以及肝萎縮一般在右肝葉后端和左肝葉外側段更多出現,考慮是由于膽管的走向導致,使得膽管結石患者膽汁無法流暢排泄[2]。另外,反復發(fā)作化膿性膽管炎還會出現多種并發(fā)癥,常見的為肝膿腫、炎性假瘤以及膽管細胞癌。有研究關于膽管細胞癌和反復發(fā)作化膿性膽管炎的聯系,考慮是由于膽管結石促使慢性增生性膽管炎進展成為非典型上皮細胞增生而最終導致膽管細胞癌[3]。通過對這類患者實施MRI掃描,結果顯示腫塊的T1WI為等信號,T2WI為稍高信號,黏液成分及壞死區(qū)域為明顯高信號,另外還能觀察到肝葉節(jié)段性萎縮、肝內膽管結石、肝包膜收縮等表現[4]。
綜上所述,MRI診斷反復發(fā)作化膿性膽管炎合并肝內膽管細胞癌價值明顯,且應該加強對反復發(fā)作的化膿性膽管炎患者存在肝內膽管結石的肝葉、門靜脈狹窄或阻塞肝葉、萎縮肝葉進行重點檢查,以保證診斷準確性。
[1] 何 瑜,孫 鳳,王晉秋,等.周圍型肝內膽管細胞癌CT誤診分析[J].實用醫(yī)院臨床雜志,2016,13(5):96-98.
[2] 陳 靜,李倩倩,黃 彬,等.肝內慢性炎癥并發(fā)膽管細胞癌的影像學診斷進展[J].實用放射學雜志,2016,32(9):1457-1459.
[3] 袁 磊,羅賢武,王 義,等.肝內膽管細胞癌發(fā)病機制研究進展[J].肝膽外科雜志,2013,21(5):389-391.
[4] 夏發(fā)達,李新營.Timothy Pawlik教授訪談:過去10年間肝門部膽管細胞癌研究進展[J].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13,22(8): 969-971.
本文編輯:趙小龍
R445.2
B
ISSN.2095-8242.2017.23.445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