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樓[青島大學文學院,山東 青島 266071]
情欲之舟:《金鎖記》與《沉香屑·第一爐香》呈現(xiàn)的兩種人生
⊙王玉樓[青島大學文學院,山東 青島 266071]
《沉香屑·第一爐香》中的“梁太太”與《金鎖記》中的“曹七巧”作為從封建家庭走出來的女人,在上海與香港這兩座極具代表性的大都市中擁有的是全然不同的人生。但從情欲的角度看,這兩個人物形象有極大的可比性——她們代表著情欲的壓抑與放縱兩個極端。本文在以曹七巧與梁太太為中心梳理兩部小說的故事情節(jié)的基礎上分析“蝴蝶標本”與“蜘蛛”兩個意象的隱喻意義,最終落腳在心理扭曲造成的兩個女人不同的人生境況及引發(fā)的哲理思考上。
《沉香屑·第一爐香》《金鎖記》 曹七巧 梁太太 蝴蝶標本 蜘蛛
舊式家庭的禮教制度與淪陷區(qū)的現(xiàn)實生活,讓張愛玲對封建宗法體制下舉步維艱的女性與在“西風東漸”的歷史潮流下放縱扭曲的女性有著發(fā)人深省的理解。她的作品塑造了眾多鮮活、生動的女性形象?!冻料阈肌さ谝粻t香》中的“梁太太”與《金鎖記》中的“曹七巧”作為從“老中國”走出來的女人,在上海與香港這兩座很有參照意義的都市中呈現(xiàn)著兩種全然不同的人生形態(tài),但從情欲的角度看,這兩個人物形象有極大的可比性,她們代表著情欲的兩個極端——壓抑與放縱。深度分析這兩個人物形象有助于接近張愛玲的女性情欲觀。
一
“了解一個作家講述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就極有可能了解一個作家試圖講述什么,并通過這次講述達到什么目的?!辈煌募揖?,或許已為曹七巧與梁太太截然不同的人生埋下了伏筆。“咱們二奶奶家是開麻油店的”,張愛玲通過丫頭鳳簫的話交代出七巧低微的家世與小家碧玉高攀簪纓望族的婚姻現(xiàn)實。梁太太的家世雖然沒有直接交代,但從對薇龍的描述中可以間接看出,葛家是“中產(chǎn)之家”,薇龍“也是嬌養(yǎng)慣的”,那梁太太自然也是嬌養(yǎng)慣的,比起靠了一張麻油店的柜臺生活的七巧顯然優(yōu)厚許多?!妒酚洝分蟹扼辉谥v述兩個兒子時說:“是少與我俱,見苦,為生難,故重棄財。至如少弟者,生而見我富,乘堅驅良逐狡兔,豈知才所從來,故輕棄之,非所惜吝?!币粋€人童年或少年時的經(jīng)歷,往往會對他后來的人生產(chǎn)生重要的影響。曹七巧與梁太太家庭背景的不同從根本上決定了她們對于“黃金”的不同態(tài)度,進而影響了兩個人寡居后的人生。
自然,一種結局的生成必然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七巧是被賣到姜家的,比梁太太自愿出賣青春多一份無奈。哥哥曹大年來走動時,七巧道:“我只道你這一輩子不打算上門了!你害得我好!你扔崩一走,我可走不了。你也不顧我的死活。”長安訂婚那天她又說:“我自己是吃過媒人的苦的!”七巧與蘭仙商量長安的婚事時又說:“我娘家千不該萬不該跟姜家結了親,坑了我一世?!边@種種可見七巧是被迫用自己的青春換了黃金,這黃金不只屬于她自己,更屬于躲在她背后的封建家庭。梁太太則如一個目光長遠的謀士,“力排眾議,自愿嫁給一個年逾耳順的富商做小,專候他死”。她的人生充滿明確的目的,種種決定都是來自于對現(xiàn)實的清醒認識,步步為營,“一手挽住了時代的巨輪,在她自己的小天地里,留住了清朝末年的淫逸空氣,關起門來做小型慈禧太后”。
等到她們寡居,那用青春做的投資得到的豐厚回報便成了她們最重要的所有?!斑@些年了,她戴著黃金的枷鎖,可是連金子的邊都啃不到,這以后就不同了。”七巧開始了自己的人生。梁太太也一樣,“他死了,可惜死的略微晚了些——她已經(jīng)老了,她永遠不能填滿她心里的饑荒。”作為男權社會下的女性,丈夫的離世不只意味著客觀上的束縛解除,更意味著她們將取代丈夫成為新的“男權”,獲得支配權利的同時也得到了男性的自由。此時,對待拿青春換來的“黃金”,七巧與梁太太卻呈現(xiàn)出兩種截然相反的態(tài)度。為了守住黃金打造的鎖,七巧不惜將舊日的春思對象趕走,“他難道是哄她么?他想她的錢——她賣掉她的一生換來的幾個錢?僅僅這一轉念便使她暴怒起來”。因為猜疑,她撕碎了最后一張通向欲望之舟的船票,她的情欲隨著打翻的酸梅湯“一滴一滴朝下滴,像遲遲的液漏——一滴,一滴……一更,二更……一年,一百年。真長,這寂寂的一剎那”。多少日日夜夜,守著一個毫無生機的肉體,她想的也是他,只有他一個人能讓她離開那度日如年的生活,她等啊等,等到“這半輩子已經(jīng)完了—花一般的年紀已經(jīng)過去了”,終于把他等來了,可她又用黃金打成的鎖劈殺了他,同時也將自己鎖進深深的囚牢。像梁太太那樣,明知他們不是真心,他們要么是愛她的錢,要么是愛她身邊的女孩,可她裝作不知道,游走在他們之間得到那點虛偽的溫存,在短暫的滿足中填補自己“永遠不能填滿”的“饑荒”?!盀槭裁匆链┧咳松谑?,還不就是那么一回事?歸根究底,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梁太太懂得花錢,自己青春不再,但金錢可以買來無數(shù)“討人”,年輕貌美的女人買無數(shù)張情欲之舟的船票,在一次次的滿足中享受著剩下的空虛的人生。七巧只有一張,在三十年的煎熬中她親手繪制了它,又親手把它撕碎,留給她的只有黃金造的孤獨和猜疑。
二
《金鎖記》中的“蝴蝶標本”與《沉香屑·第一爐香》中的蜘蛛作為兩個實體性意象,“與故事整體構成相似性的關系,統(tǒng)領甚至可以之命名這個故事”?!岸渖系膶嵭男〗饓嬜酉駜芍汇~釘把她定在門上——玻璃匣子里蝴蝶的標本,鮮艷而凄愴。”作為一生的寫照,七巧正是這只飛不出禁欲的黃金匣子的蝴蝶標本,她也曾經(jīng)試圖鮮活起來,可一切都是徒勞的。自己做一個標本的同時,她下意識地拉住自己最親近的兒女,她不能忍受女兒得到自己得不到的東西,更不能忍受忙碌一生僅剩的男人被別的女人搶走。“長白在外面賭錢,捧戲子”,七巧不在意,直到“漸漸跟著他三叔姜季澤逛起窯子來”,她才慌了手腳,手忙腳亂地替他定親。七巧怎能容忍她余生中唯一的男人離開自己的視線呢?孩子在家里她更容易控制些,至少她可以天天看到他,這時她對男性的情欲已經(jīng)轉移到長白身上。她窺探他們的房事,她不停地諷刺芝壽,她要折磨她,她要讓一個年輕的女子變成自己一樣的標本,要將自己曾經(jīng)忍受過的一切變本加厲地施加給芝壽。芝壽死后,她也不放過娟姑娘,直到她“吞了生鴉片自殺了”。這兩個女人到死都被她困在自己的“玻璃匣子里”,陪她做“鮮艷而凄愴”的“蝴蝶標本”,她終于如愿以償?shù)鬲氂辛碎L白。她對長安也是一樣,她毀了她的學業(yè),想方設法不讓她成親。一句“她再抽兩筒就下來了”,劈殺了一段美好的姻緣。與其說七巧是一個母親,倒不如說她是個利己主義的獨裁者。而梁太太呢,她在小說中的驚艷出場便是躲在面網(wǎng)之下,“黑草帽沿上垂下綠色的面網(wǎng),面網(wǎng)上扣著一個指甲大小的綠寶石蜘蛛,在日光中閃閃爍爍,暗的時候便像一粒青痣”。蜘蛛結網(wǎng)捕捉獵物,而梁宅里的年輕女子就是梁太太結成的網(wǎng)。金錢買不到青春常在,但她可以“買進一個討人”,利用這些年輕的魚餌吊那些能給予她滿足的男子。她從睇睇手里搶來喬成爵士,從薇龍的美夢里劫走盧兆麟。“不至于短不了我哇!打替工的早來了。這回子稱了心了,自己的骨血,一家子親親熱熱的過活罷,肥水不落外人田?!边@是睇睇對梁太太的無情揭露,更是對蜘蛛結網(wǎng)捕食的生動描述。
三
《金鎖記》的故事發(fā)生在上海,20世紀20年代的上海已是國際化的“魔都”,但姜宅卻并未真的融入上海的現(xiàn)實生活,它是遍地潮流里的一座孤島,繼承了傳統(tǒng)中國深宅大院的特色,充滿了封閉、陰暗與腐朽沒落的味道,是“窮途末路的封建世家移植在十里洋場中的封建大莊園”。上海的繁華、西方文明的傳入沒有給這個封閉的所在投進一絲亮光,而是成全了這座孤島,讓它在繁華的大都市里上演著古中國的一幕幕人性悲劇。而《沉香屑·第一爐香》中的梁宅地處作為殖民地的香港,充滿了資本主義現(xiàn)代化的氣息,梁宅是“洋場社會”中的交際場,這里時時笙歌曼舞,小姐、太太、老爺們享受著物質的富足與性欲的糜爛??梢哉f梁宅比姜宅有很大的進步,西方文明的曙光已經(jīng)照進封閉的中國宅邸,帶來物質的富足與豐富的同時也將中國幾千年文明束縛的女性情欲的枷鎖悉盡打碎。可這現(xiàn)實的變化真的能帶來理想中的幸福嗎?自然,梁太太比七巧幸運得多,她有機會做一個真正的女人,可她的結局仍舊是在性欲的河流中沉淪。與曹七巧作為“強迫性神經(jīng)官能癥”的“消極禁欲”相比,梁太太性欲的過度放縱也不是理想的人性。因此可以說,七巧與梁太太始終是作為性欲“收”“放”兩端的心理扭曲的典型形象存在的。當薇龍在情感游戲中受挫時,她想到的是上海,這個代表著傳統(tǒng)中國的內(nèi)地城市,她想到冰冷的鎮(zhèn)紙,想起“人生中一切厚實的,靠得住的東西”。她甚至試圖回去,回到上海,回到封建父權統(tǒng)治的她那上海的深宅大院中去,上海的葛宅與姜宅又有什么實質區(qū)別嗎?她終究還是選擇留下了。梁太太呢,她曾試圖跳出這瘋狂的情愛游戲嗎?她不是沒有經(jīng)歷過薇龍那樣的被戲耍,小說開始就講到她怎樣被人利用??伤z毫沒有受傷,她已經(jīng)完完全全屬于這個沒有真情的世界,她看透了一切,狠毒到可以為自己一時的歡愉犧牲任何人,哪怕是自己侄女的終身大事都可以當成一只留住年輕情人的誘餌,這是多么大的悲哀??!
張愛玲的小說并不刻意揭露封建傳統(tǒng)對人性的泯滅或諷刺封建家長制對青年的無情殘害,她總是專注于講好一個關于男人與女人完整而有意味的故事,故事的含義,即這個故事所引發(fā)的關于人生的哲思,往往在無心插柳中自然顯現(xiàn)出來。如果將情欲比喻成茫茫人生中的一葉扁舟,七巧無疑是無奈地目送它漸漸駛遠的一個,而梁太太則永遠傲立船頭,享受著她所想得到的一切??v觀七巧與梁太太的一生,她們失去了青春,得來了財富,并試圖用這些財富彌補曾經(jīng)的空缺,七巧在情欲的壓抑中扭曲了心理,梁太太則在情欲的放縱中失去了良知,那永遠填不滿的“饑荒”自然會一直折磨著她,讓她在不斷地結網(wǎng)中度過余生。七巧與梁太太一步一步走進“沒有光的所在”,那沒有真愛的世界,一個個心理扭曲的怒人又豈能有真正的幸福?
①劉杰鋒:《“故事下的故事”——張愛玲作品的敘事分析》,《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5期。
②張愛玲:《金鎖記》,《張愛玲全集》,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12年版,第217頁。
③⑤⑦⑩張愛玲:《沉香屑·第一爐香》,《張愛玲全集》,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12年版,第9頁,第35頁,第5頁,第47頁。
④〔漢〕司馬遷:《史記》,中華書局2014年版,第2117頁。
⑥劉俐俐:《張愛玲隱喻性小說藝術與中國文學傳統(tǒng)》,《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5期。
⑧黃德志、郁穎:《張愛玲小說中的公館意象分析》,《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研究叢刊》2013年第8期。
⑨〔奧〕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論》,北京出版社2007年版。
作 者
:王玉樓,青島大學文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編 輯
:李珂 E-mail:mzxsl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