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清末直隸舉辦警政的經驗及制約因素

      2017-03-11 05:56:54陳竹君張金慧
      蘭臺世界 2017年12期
      關鍵詞:警政直隸巡警

      陳竹君 張金慧

      (中共北京市朝陽區(qū)委黨校 北京 100028)

      文史探源

      清末直隸舉辦警政的經驗及制約因素

      陳竹君 張金慧

      (中共北京市朝陽區(qū)委黨校 北京 100028)

      清末,直隸省舉辦警政經歷了三個歷史階段,取得了顯著的成就,其在劃一警制、規(guī)范警務,嚴格警察的督察以及培養(yǎng)警務人才等方面的成功經驗值得借鑒。但是,人員素質低下、經費不足、薪資差距大等因素制約了清末直隸警政的發(fā)展。

      清末 直隸 警政

      直隸,即直接隸屬,是歷史上的行政區(qū)域名稱。明朝遷都北京后,稱南京為南直隸,北京地區(qū)為北直隸。清軍入關后,將京師附近的廣大區(qū)域劃為直隸省,轄今河北全省,北京、天津兩市及河南、山東一部分,省治設在保定。清朝直隸地域廣大,處于清王朝統(tǒng)治中心區(qū)域,是清王朝最重要的一個省份。因為其地位至關重要,清政府在直隸一省單設總督,直轄11府、9州、1廳、104縣,總督治所也設在保定。

      清末新政期間,作為新政的模范省之一,直隸省是改革開展得比較全面的地區(qū)。1901—1907年間袁世凱督直,在直隸總督任上共七年,施行新政頗有建樹。其中在直隸首創(chuàng)現代警政,是其最為突出的改革成就之一。作為中國城市社會管理專門化的標志性改革,直隸警政建設的成效在當時的全國首屈一指,被立為典范。

      一、清末直隸興辦警政的歷史沿革

      清末直隸警政從1902年創(chuàng)辦,到1912年清朝滅亡,總共十年時間,大致可劃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1902年在保定設立警務總局到1906年直隸警務處成立,為直隸警政初創(chuàng)時期。1902年5月,即《辛丑條約》簽訂后的第二年,清政府與各國達成收回天津條款,其中規(guī)定天津城二十里之內不準清軍駐扎。為了維持天津治安,直隸總督袁世凱決定以巡警代替軍隊,進駐天津維持秩序。在此之前,為了準備接收天津,袁世凱已于當年4月在直隸總督府所在地保定設立了警務總局,招募訓練巡警。7月,清政府正式收回天津,袁世凱將已練成的3000名巡警派往天津,分設天津南、北段巡警總局,其中南段巡警總局負責天津市區(qū)的治安,北段巡警總局負責西沽、塘沽、山海關、秦皇島、北塘等處。保定、天津創(chuàng)辦警政后不久,市面治安情況大為好轉,得到了當地商人的交口稱譽。為擴大成果,袁世凱不久便決定在直隸各州縣推廣巡警。到1905年,直隸各州縣設立巡警者已達90余處[1]1057。1906年,袁世凱又通飭直隸各州縣一律在所屬鄉(xiāng)鎮(zhèn)開辦巡警,以改善全省治安狀況。

      這一階段直隸雖在全省范疇內創(chuàng)辦巡警,但警政建設未走上正軌,既沒有全省統(tǒng)一的管理機構,也沒有統(tǒng)籌全局的計劃,各府、廳、州、縣舉辦巡警的章程不一,措施各異,辦理的成效也大相徑庭。因此,建立一個全省統(tǒng)一的警務領導機關是勢所必然。隨著1905年清政府設立巡警部,直隸警務處于1906年在保定設立,此后直隸警政進入正規(guī)化發(fā)展時期。

      第二階段從1906年直隸警務處設立到1910年,為直隸警政建設的全面發(fā)展時期。直隸設立警務處在全國屬首創(chuàng),從此改變了此前各州縣警政機構互不統(tǒng)屬的缺陷,全省警務得以統(tǒng)一管理。

      直隸警務處成立后,主要從三個方面對全省警務進行了整頓:一是制定《通省各州縣巡警試辦章程》等一系列規(guī)章制度章程,規(guī)范全省警政;二是擬定《州縣巡警會議章程》,督促各州縣定期會商警務事宜;三是推動巡警教育,提高警員質量。袁世凱在直隸省先后創(chuàng)辦了保定警務學堂、天津警務學堂、北洋巡警學堂和通省巡警學堂,培養(yǎng)警官。直隸警務處成立后,又制定了《州縣巡警傳習所章程》,要求各州縣都要建立巡警傳習所,培養(yǎng)合格警員。在直隸警務處存在的四年間,直隸警政取得了較大成績。根據1909年(宣統(tǒng)元年)七月直隸警務處的匯報,直隸“各廳州縣城鄉(xiāng)鎮(zhèn)共計,警長一千九百八十九名,步巡二萬二千三百零八名,馬巡一千八百四十二名,預備巡二萬零九百五十九名……統(tǒng)核九府六州四廳城鎮(zhèn)鄉(xiāng)現辦巡警情形,規(guī)模已立,成效漸臻”[2]2042

      第三階段從1910年直隸設立巡警道到清朝滅亡,為直隸警政發(fā)展步入正規(guī)化時期。1907年,清政府為統(tǒng)一全國警政,通令各省設置巡警道。1910年,直隸警務處正式裁撤,設立巡警道,巡警道的辦公機構稱直隸警務公所,為全省警務的執(zhí)行機構,并兼管天津警務。巡警道設立后,直隸警政步入正規(guī)化建設軌道。雖然巡警道只存在短短一年多時間,但在清政府民政部的統(tǒng)一規(guī)劃下,在整頓全省警政、規(guī)范警制等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效。

      二、清末直隸警政建設的可鑒經驗

      清末直隸辦警前后只有短短十年時間,但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其在劃一警制、規(guī)范警務、嚴格警察的督察獎懲以及培養(yǎng)警務人才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成功經驗,值得后世借鑒。

      1.劃一警制,規(guī)范警務。首先是統(tǒng)一警察官制。警政興辦初期,直隸省城與各州縣警務互不統(tǒng)屬,全省也無專門警務機構。1904年以后,袁世凱令各州縣借鑒天津辦警的制度,編制章程,舉辦巡警。各州縣一般在州縣城設巡警總局,四鄉(xiāng)設分局,局下設區(qū),有的州縣在區(qū)下還設有數量不等、名稱不一的巡所或分駐所。直隸全省警務處設立不久,各州縣巡警總局(或巡警局)一律遵令改稱巡警署,設警務長一員署理本州縣警務,下設警察分局,分局之下再設若干警察所。1910年,直隸省巡警道成立后,又依照清政府民政部頒布的《直省巡警道官制細則》,對全省警察官制進行了整頓。至此,直隸全省警察機構設置得到了統(tǒng)一。

      直隸辦警初期,對警官、警員的稱謂不一,高級警官一般稱巡官,也有稱區(qū)長、巡記,其他警員的稱謂五花八門,各不相同。直隸巡警道成立后,通令各廳州縣一律將巡官改為警務長,受巡警道和各廳州縣官雙重領導,負責主持各廳州縣巡警署事務;警務長以下的巡警官兵一律依章改稱為區(qū)官、巡官、巡長、巡警。對警務長的人選也規(guī)定了嚴格的遴選標準和程序。從此,直隸全省的巡警官制得以統(tǒng)一。

      其次是統(tǒng)一全省警區(qū)劃分。清末舉辦警察事屬新政,直隸省又是先行試驗,經歷了一個由分散到統(tǒng)一的過程。辦警初期,各廳州縣各自為政,警區(qū)劃分很不統(tǒng)一,少者設5區(qū),多者則設有十幾區(qū)甚至數十區(qū)。直隸巡警道成立后,“定每州縣劃為東、西、南、北、中五區(qū),每區(qū)設區(qū)官一員,掌理全區(qū)警察事宜,統(tǒng)歸警務長節(jié)制。中區(qū)設在城內即可,以警務長兼攝。至鄉(xiāng)城區(qū)域廣袤不同,可酌設巡警駐在所或派出所,分派巡官以資佐理”[3]此令下達后,直隸各廳州縣一律將本地所屬警區(qū)改劃為東、西、南、北、中五區(qū)。直隸各地的警區(qū)劃分得到了統(tǒng)一。

      第三,規(guī)范全省警務事項。在直隸巡警道成立以前,各州縣舉辦警察往往自行擬定章程規(guī)則,報批后實行。因章程為各州縣自行規(guī)定,不免彼此各異,尤其關于警察職務權限,規(guī)定不一,流弊叢生。1907年,直隸警務處先后頒布《通省各州縣巡警試辦章程》、《直隸州縣警務人員職務權限規(guī)則》、《州縣警務人員職權大綱》、《州縣警務人員處分規(guī)則》、《州縣巡警越境查捕章程》等規(guī)章制度,通令各廳州縣一律遵行,統(tǒng)一了警務事項。

      2.嚴格警察的督察。直隸辦警初期的巡警官員,除總辦、督辦等高級官員全部由舊官僚轉任外,其他巡警官員自警務長以下,或來源于舊官吏,或從警察學堂、警察傳習所畢業(yè)生中選任。巡警兵有的由舊差役、保甲、團練等轉化而來,有的為新招選的壯丁,其中舊官吏和舊的差役兵丁占有相當大的比例,帶來了腐敗的衙門作風和兵痞習氣。為了約束警察行為,直隸當局從辦警初期就采取了防范措施,對巡警官員進行督察獎懲。直隸省對巡警的督察包括內部督察和外部督察。內部督察由警察機構內設的專門機構進行。保定、天津巡警局都設有專門機構和專門人員對巡警官兵進行督查。直隸警務處則設有暗查和總稽查,專門負責考查各地警務人員。直隸巡警道和直隸全省警務公所也都設立了督察處,制訂了《巡警禁令》,對巡警勤務進行督察,嚴格獎懲。

      外部督查主要由當地民眾通過向官員稟告、控告或通過在報紙上發(fā)表言論來進行。如保定警務局創(chuàng)辦之初就規(guī)定:巡警官吏“凡為轄內商民連名控告者,查實撤差……查明情節(jié)尤重者詳參”[1]614;天津南段巡警總局規(guī)定:普通巡長、巡警“凡被界內商民控告,查實者革”[4]。在直隸省開始興辦地方自治、各州縣議事會等自治機構成立后,議員們利用這些合法機構參與討論警政、向官府提出建議成為外部督察的一條重要渠道。

      3.培養(yǎng)警務人才。培養(yǎng)警務人才,直隸省遠遠走在其他各省之前,是直隸警政最見成效的措施之一。

      袁世凱督直期間,創(chuàng)辦了系統(tǒng)的警察人才培養(yǎng)體系,這一體系包括高等巡警學堂、各廳州縣警務教練所和巡警補習講堂,培養(yǎng)、培訓各級警官及警員。

      1902年,為應警察人才之急需,袁世凱先后奏準設立速成性質的保定警務學堂和天津警務學堂。1903年,袁世凱將保定警務學堂并入天津警務學堂,在此基礎上組建了北洋巡警學堂。1908年,北洋巡警學堂更名為北洋高等巡警學堂,專門培養(yǎng)高中級警官。由于北洋巡警學堂(北洋高等巡警學堂)的正規(guī)學生主要面向天津招生,難以滿足直隸其他州縣對警察人才的需求,袁世凱又于1906年奏請開辦了規(guī)模遠遠超過北洋巡警學堂的通省巡警學堂,面向全省招生,其畢業(yè)生也主要面向直隸各州縣,大大緩解了各州縣對警察人才的需求。

      為實現“全省巡警官兵無不從學堂出身”的目的,袁世凱還頒布了《州縣巡警傳習所章程》,規(guī)定每州縣都要開辦巡警傳習所,培訓低級警官。此外,袁世凱還提倡舉辦各種形式的補習教育,以提高警官和警兵的文化水平和專業(yè)素養(yǎng),也頗有成效。

      三、清末直隸警政建設的主要制約因素

      清末直隸的警政被清政府樹為全國的樣板。時人稱“中國之警察以北洋為第一,北洋之警察以天津為第一,此為天下之公論,非阿論也”,天津警務“為通國所著目,著極大之聲譽”[5]。直隸警政對全國其他各省起了很好的帶動作用。但是,由于歷史積弊和制度欠缺,直隸在舉辦警政方面存在不少制約因素,影響了警務的發(fā)展。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巡警整體素質較低。清末直隸巡警官兵的來源主要有三種,一為由舊治安機構的差役、保甲和舊軍隊的低級官兵,一為新招的壯丁,還有一種是巡警學堂、巡警傳習所等教育機構的畢業(yè)生。辦警初期以前兩種人員居多,后一種在直隸警察教育大規(guī)模興辦后才開始有所增加。但后期隨著警政在全省的擴展,招募了大量警察人員,其中目不識丁者不在少數。因此,從巡官到普通巡兵,不僅文化知識尤其是現代警務知識普遍欠缺,而且?guī)в信f衙門、舊軍隊的種種不良習氣和作風,假公濟私、擾害百姓等事時有發(fā)生。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主要是因為警政初辦,現代警務人才欠缺。雖然袁世凱對此早有清醒的認識,提倡并興辦警察教育,也制定了全省警察教育的長遠規(guī)劃,但在實行過程中大打折扣。首先,教育的水準及覆蓋面遠遠跟不上形勢的需要。在直隸警察教育體系中,由于急需人才,教育機構以速成為多,學制最長的為北洋巡警學堂的“官學生”,學制兩年,最短的為巡警傳習所,學制3個月。但北洋巡警學堂每期只招收官學生200名,數量遠遠不夠分配。各州縣巡警傳習所是培訓警察人數最多的機構,但直到1910年,直隸120余州縣中仍有近四分之一的州縣尚未開辦。即使開辦了巡警傳習所(教練所),也因學員文化基礎差,時間短,且有的州縣因人手少,警員需一邊當差一邊學習(即不脫產),精力難免不濟,這都影響了警察的整體素質。

      2.辦警經費嚴重不足。經費問題是清末舉辦警政過程中從中央到地方普遍存在的嚴重困擾。清末,地方警政屬于新政,經費由各級地方當局自行籌措,直隸省也不例外。清末直隸的辦警分為官辦和官督紳辦兩種方式。官辦是指有關警務的一切事項都由官方辦理,這一方式主要是在保定和天津等大城市實行,其辦警經費主要來源于城中所收的房、鋪、車等捐,比較有保障。官督紳辦是指由官方負責督導警務,而由地方士紳負責具體工作,這種方式主要在州縣尤其是鄉(xiāng)鎮(zhèn)推行。開辦巡警所需經費日益巨大,為了完成上級交辦的任務,各地不得不千方百計籌措經費,因無統(tǒng)一籌措標準,方法混雜,弊端叢生。1906年,直隸警務處頒布《通省各州縣巡警試辦章程》規(guī)定按地畝征稅。但事實上除警務之外,其他新政、賠款也需從田畝中收稅,地畝稅遠遠不夠巡警經費開支,各地不得不另收捐稅,以致老百姓起而抗稅,違背了舉辦警政的初衷。

      3.警察薪資標準不合理。清末直隸各地警察薪資標準不一,是制約警政發(fā)展的一大弊端。就地區(qū)來說,天津、保定警察的薪俸普遍高于同級別的其他地區(qū)警察,這是因為大城市經濟發(fā)展水平相對較高,這種差別尚屬合乎情理。但同一地區(qū)不同等級之間薪資相差過大,則屬不盡合理。清末天津警察薪俸待遇等級差距較大,如同為警監(jiān),卻分為四個薪資等級,月薪從一等至四等分別為100兩、80兩、60兩、40兩,一等警監(jiān)薪資是四等警監(jiān)的二倍半。警官和一般的警員之間收入差距更為懸殊,如薪資最低的巡警月薪僅8兩,與最高的警監(jiān)相差12倍之多。保定工巡總局的警務分局中,巡官月薪40兩,三等巡警4兩2錢,相差近10倍[6]187-195。

      直隸其他州縣,也有警察薪資差別巨大的。如滄縣巡官月薪約31兩8錢,步巡2兩2錢,相差14倍;青縣巡官月薪約19兩,巡長約4.8兩,相差4倍[7]56,實屬不合理。這種巨大的收入差距不僅造成了警察系統(tǒng)內部的不公平,而且勢必造成中、下層級員警枉法徇私、中飽私囊,其結果必然導致警察系統(tǒng)腐敗成風,最終加劇警民矛盾,不利于社會穩(wěn)定。

      總之,清末直隸的警政開中國現代警政之先河,在中國警政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時人稱天津警務“為通國所著目,著極大之聲譽”[6],被清政府樹為全國的樣板,對全國其他各省開辦現代警政起了很好的帶動作用。清末直隸警政的影響深遠,其經驗可為后世所借鑒,其制約因素也值得后世思考。

      [1]天津圖書館.袁世凱奏議[M].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1057.

      [2]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復制中心.清末官報匯編·北洋官報[Z].新華書店,2006:2042.

      [3]巡警道通飭各廳州縣按章劃分區(qū)域及一切改良辦法填表具報備查文[J].直隸警察雜志第二期,宣統(tǒng)二年(1910)九月.

      [4]北洋公牘類纂(卷八)[Z].臺北:文海出版社,1997:32.

      [5]改良天津警務議[J].大公報,1908-1-11.

      [6]韓延龍等.中國近代警察制度[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1993:187-195.

      [7]謝明剛.清末直隸警政述論[D].河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2:56.

      陳竹君,中共北京市朝陽區(qū)委黨??蒲锌瓶崎L,歷史學博士,研究方向為中國近現代史;張金慧,中共北京市朝陽區(qū)委黨校講師,中國社科院社會學所博士生。

      10.16565/j.cnki.1006-7744.2017.12.32

      D691.6

      A

      2017-02-19

      猜你喜歡
      警政直隸巡警
      李光地治理直隸水患始末
      文教資料(2020年9期)2020-06-08 09:38:41
      上海警政:一場走向歧路的現代化
      西部論叢(2018年11期)2018-10-19 09:11:24
      清末南部縣警政經費來源研究
      漂亮的還擊
      直隸、山東交界地帶的八卦教研究
      清代直隸旗地考述
      黑龍江史志(2014年5期)2014-11-25 22:18:45
      清末民初直隸商會的鄉(xiāng)村賑災活動述略(1903-1928年)
      吳鐵城與廣州市警政
      學理論·中(2009年6期)2009-11-24 07:54:22
      被識破的裝扮
      安远县| 奉节县| 乐清市| 辰溪县| 罗山县| 新乐市| 黄浦区| 丹棱县| 兰溪市| 蓬莱市| 堆龙德庆县| 弥勒县| 鸡西市| 密云县| 双江| 得荣县| 义马市| 丰都县| 临朐县| 龙川县| 长治市| 肃北| 翁牛特旗| 沽源县| 吴堡县| 文山县| 大洼县| 沁水县| 静安区| 双鸭山市| 麻江县| 兴国县| 湟源县| 西乡县| 安新县| 天柱县| 泗洪县| 拜城县| 革吉县| 建水县| 全州县|